歷史長河,不應全由爭戰寫成
◎邱淑絹
突尼西亞二十六歲年輕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家貧而擺地攤維生,卻遭受執法人員的侮辱與濫用暴力;他為了抗議引火自焚,觸發民眾長期以來對獨裁政權的不滿,揭開了「茉莉花革命」序幕。
由於鄰近國家眾多社會問題的相似性,導致這股反政府示威浪潮,快速席捲整個北部非洲以及中東的阿拉伯世界──從突尼西亞蔓延到阿爾及利亞、埃及、葉門、巴林、利比亞、敘利亞等國,民眾採取公開示威遊行和網路串連方式,要求長期掌權的領導者下臺;掀起西方媒體眼中的「阿拉伯之春」革命運動。
茉莉花革命爆發之突然、來勢之迅猛、影響之深、範圍之廣,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其效應至今滾滾未息。阿拉伯國家聯盟祕書長穆薩提出警告,革命火苗將讓所有阿拉伯國家陷入大騷動,呼籲當地人民和領導人自制。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瑪格麗特.艾希頓,則表示「支持、承認突尼西亞人民和他們的民主訴求,但應透過和平方式實現」,敦促各方保持冷靜,以避免進一步的人員傷亡和暴力。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呼籲各方,正視此效應引發的危機,必須盡一切努力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防止損失、暴力進一步擴張。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則表示:「只有對話,才能解決當前的危機,並帶來長久的民主。」
截至二○一二年九月,茉莉花革命已成功推翻四個國家政權。然而,革命不論成功與否,最令人惋惜的是,不可避免死傷的產生。據聯合國最新統計,北非和中東因此運動喪生的人數,保守估計超過三萬七千人。其中最血腥的衝突發生在敘利亞,政府軍與反抗軍激戰至今未歇,死亡超過一萬四千人,包括二○一二年八月在採訪現場喪生的日本戰地記者山本美香;還有近二十三萬敘利亞人逃亡到鄰近國家成為難民,百萬人需要人道援助。
對照遠古時代人類文明尚未發達之前的侵略史,這些抗爭示威活動,又再次凸顯人們內心無明而導致的無謂爭端。
多年前,建築設計師姚仁祿曾在證嚴法師的鼓勵下,研擬設計一座象徵時間的鐘塔;當鐘塔模型完成時,他說明設計理念來自證嚴法師的發想──翻開歷史的扉頁,歷屆朝代的更替,多記載著爭戰與掠奪;而君主地位的鞏固與穩立,多有著君與臣、兄與弟、父與子、家族與家族間的戕殺與加害。「歷史的長河不應全由爭戰寫成,它總該有一些良善的故事被書寫、被記載,被毫無沈重心理負擔地保留下來,以昭後代一個源源流長的真、善、美歷史。」
這個鐘塔設計裝有八萬六千四百顆想師豆(相思豆),昭告世人──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當謹記以「過秒關」的心情,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環繞鐘塔四周的高大牆面,希望書寫當代人們步步踏實的真、善、美史事,以供後代瞻仰前人的良善芳蹤。
地處西太平洋的熱帶群島國家──菲律賓,由超過七千個島嶼組成,不只種族與文化多樣,因坐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氣候環境終歸是大自然下的不可抗力,在其歷史上世代有人因種族、因宗教、因貪婪、因權力的擴張,引發一連串爭戰與殖民。
在歷經三百多年西班牙統治、美國殖民四十多年,以及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占領,諸多爭戰歷史的菲律賓,終於在一九四六年獨立。
菲律賓九千多萬人口中,華人約占百萬,多是中國福建閩南移民。遠在西班牙殖民以前,這些循著「綠色陸橋」或是「東洋針路」遠道而來菲律賓做生意的華裔商人們,衣衫襤褸地肩挑、頭頂、手提,沿街叫賣或開市營生,將沒穿鞋的腳底磨破了;迎來的卻是菲律賓原住民言語上的揶揄,或是政治政策上的排擠。但他們依然勤奮、勤儉、節約,造就菲律賓百年經濟發展史上一個先鋒的角色。
曾是外來族群的華人們,在落地生根之後,並沒有忘記這塊滋養他們的土地,有一群人難行能行,串起了種種播撒大愛與關懷的行動。
而這些也絲絲縷縷地描繪出菲律賓華人的生活史。這樣的生活史,顯見在菲華商聯總會的「菲華三寶」上,顯見在慈濟菲律賓分會的醫療援助、急難救助,以及「以工代賑」、「謀生計畫」、「獎助學金」等長期扶困的事項上;顯見在慈濟宿霧聯絡處的「下鄉義診」與「機構關懷」上;顯見在曾經烽火,而今依然時傳爆炸、綁架案的三寶顏土地上。
誠如「菲華防火福利聯合會總會」發起人之一莊振宗老先生所言,華人因為長年來的努力,從一個眾矢之的的「小偷」,反轉成抓人的「警察」;其間的角色轉變,來自於華人的自力救濟以及「取之當地,用之當地」的慈善作為。
三寶顏所在的民答那峨島,是菲律賓南部最大島,激進分子頻頻發動反政府運動,長久以來就是政府軍和游擊隊交戰之地;而島上繁榮的三寶顏市,常成為激進分子的攻擊目標,不只讓多數居民陷入貧窮,也是菲律賓治安最差的地方。
曾經,游擊隊與政府軍發生猛烈衝突,槍聲不斷砰砰作響;家就在戰區後方的三寶顏慈濟志工楊偉順,凌晨三點被求助的電話吵醒,立即會同其他志工採購、烹煮食物,在不時傳來槍聲的肅殺氛圍中,冒險用自家小轎車穿越戰區,不斷往返運送餐食於四個收容所,讓驚慌失措的民眾免於飢餓;也同時發送熱食給軍人、警察甚至游擊隊。
三寶顏慈濟志工更長期與學校護士、老師合作,展開守護學生視力行動;利用網際網路串連全球愛心,展開一系列「Bagong Pag-Asa」建造小船計畫,使海上村莊的孩子們不需再冒險游泳上學;也與當地非政府組織合作免費提供義肢,幫助肢障人們站起來。
縱使在恐怖組織阿布薩耶夫根據地──巴西蘭島上,慈濟人亦與駐地美軍、菲律賓國民軍及在地醫師攜手,為守護當地人民的健康而努力。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上午,在巴西蘭社區醫院的超音波掃描室,信奉天主教的慈濟志工楊偉順、拉米坦市市立醫院醫療主任尤文森、信奉伊斯蘭教的國民軍軍官穆哈利,與身為佛教徒的我,在這一方小室,各據塑膠方桌一邊會談──並非政治談判,而是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在當地進行援助,為人民帶來長久的安樂。
受政府派遣到島上的穆哈利少校,四個多月來努力遊走反抗軍與政府軍之間交涉,聆聽人民的需求,尋求包括慈濟等非政府組織給予慈善、醫療援助,希望在安定人民生活的共識下,讓持續四十年的內戰能和平落幕。
楊偉順引用證嚴法師的話,說出現場四個人的心聲:「每個人都天性善良,只是受環境影響而趨惡。我們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導人人回到最初的善良本性。現在已有好的種子播下,無論那種子多小,我們都要更努力去做。」
接著,他以平靜的語氣表示:「我不認為我們這世代就可以收割和平的成果,但有可能在我們的孩子或孫子那一代。」以救治生命為職志的尤文森醫師深表認同:「不應該再有爭戰,這樣的援助工作應該繼續。只要我們在的每一天,就應該繼續努力。」
感佩他們的勇氣與勇敢,身為記者的我汗顏的同時,也不禁問:「不論困難、不論挫折、不論任何藩籬……你們都願意堅持下去?」
「而且不論任何手段。」楊偉順用輕鬆而幽默的口吻,化解現場感性又有點嚴肅的氛圍。「這是每個人的責任。」穆哈利以濃重的菲律賓腔英語強調。
楊偉順說:「如果人民滿足了生存所需,紛亂就不會繼續下去。」穆哈利則表示:「相較於戰爭,實際的幫助行動才是最可能帶來和平。」
楊偉順的父母、妹妹都曾經被綁架,但他帶領三寶顏慈濟志工濟貧救苦的對象,從來不分宗教、種族,也不問對方是政府軍還是反抗軍。有人因此問他,為什麼要去幫助「敵人」?
楊偉順說:「正因為彼此理念不同,更要去了解、幫助他們,用愛化解隔閡與衝突。」
《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是諸眾生真善知識 是諸眾生大良福田
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是諸眾生安隱樂處
救處 護處 大依止處
處處為眾作大導師
能為生盲而作眼目 聾劓啞者作耳鼻舌
諸根毀缺能令具足 顛狂荒亂作大正念
船師 大船師 運載群生 渡生死河 置涅槃岸
醫王 大醫王 分別病相 曉了藥性 隨病授藥 令眾樂服
於如來地 堅固不動 安住願力 廣淨佛國
「讓士兵都成為過去式,讓戰爭都成為陳列品。」我腦中升起一則創意廣告中的文句。
綜觀國際情勢,人與人之間因對立或爭戰,築起一重又一重高牆;但仍有一群人始終相信,無形的城牆能夠用「愛」來化解。
也因此,包括慈濟志工、菲華商會與無數未曾謀面的有心人,心心念念期盼築起大愛城牆。敵對、怨恨和毀壞或許仍在,但陪伴在地民眾走出衝突陰霾的他們,一直都在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