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蔡襄行草二十種-中國經典碑帖釋文本的圖書 |
|
$ 50 | 蔡襄行草二十種-中國經典碑帖釋文本
作者:古吳軒出版社編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語言:簡體書 ![]() ![]() |
|
蔡襄(1012~1067),字君謨,原籍仙遊楓亭鄉東坨村,後遷居莆田蔡坨村,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諡號忠。蔡襄為官剛直敢諫,宋仁宗景祜年間,范仲淹、歐陽修、余靖、尹洙四人因為發表議論朝政腐敗的言論被貶黜,蔡襄為此作《四賢一不肖詩》聲援范、歐陽等人。在擔任權知泉州事時,蔡襄主持建造了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萬安橋(後來改稱洛陽橋),這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蔡襄還是一位茶學專家,他撰寫的《茶錄》是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重要的茶學專著。蔡襄在泉州寫成的《荔枝譜》一書,內容包括荔枝的產地、生態、功用、服食、加工、貯藏、運銷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藝栽培學專著。
蔡襄的書法主要學習晉唐的王羲之、顏真卿和柳公權,在當時即被歐陽修、蘇軾等人推為“本朝第一”,後來人們又把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列為“宋四家”(一說蔡為蔡京)。流傳下來的墨蹟有《自書詩帖》《謝賜禦書詩》《陶生帖》《郊燔帖》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