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今所面對的「風險社會」,包含了許多生活中的人為而且現代性的風險,以及受人為影響的自然環境災難。這些風險幾乎已全面性地籠罩在台灣人民的居住環境與日常生活之中。
全書十章內容主題環繞著農地破壞與污染所影響的糧食安全風險、弱勢族群的居住安全風險,以及核廢料風險等三項具體風險課題,並深入解析台灣民眾和學者風險認知之異與同。
本書清楚鋪陳了當前台灣「風險社會」的各個重要面貌。此外,也探訪學界與民間團體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風險之出路。換言之,本書期望能提供系統的「避凶」政策之途,更盼能讓全民建構「趨吉」之道。
作者簡介:
蕭新煌
現任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資政。研究領域包括: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亞洲中產階級、公民社會組織與民主化、台灣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最新相關著作有《台灣地方環境的教訓:五都四縣的大代誌》(主編)(2015,巨流)、《臺灣的都市氣候議題與治理》(合編)(2017,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等。
徐世榮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兼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台灣農村陣線前理事長、惜根台灣協會理事長。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士及碩士、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政治學系碩士、都市事務及公共政策學院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政策、都市計畫,及第三部門等。強調溝通實踐及行動參與,認為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需要有蓬勃發展的公民社會。《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一段被掩蓋、一再上演的歷史》獲得2017年文化部圖書金鼎獎。
杜文苓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環境規劃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主任、國際責任科技網絡理事、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及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董事。研究領域為:環境治理與永續發展、科技與社會、風險溝通與決策、公民參與/審議民主等。著有《環境風險與公共治理:探索台灣環境民主實踐之道》,曾獲中央社十大潛力人物――社運環保類、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等的肯定,是一位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並重的學者。
章節試閱
著名德國學者Beck於1986年提出「風險社會」概念時,正是歐洲發生了最嚴重的車諾堡核災過後不久之際。這個位於東歐烏克蘭、離德國2,000公里遠的核電廠,發生了事故卻影響了整個西歐地區,這的確是不可預測風險的最佳寫照。Beck指出了現代性帶來的風險和早期的自然風險有顯著的不同,包括:由技術-經濟決策產生的重大影響;風險的不可測性;後果的延續性;大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全球影響性;以及風險與日常生活的高度相關性等(Beck 1992),這些特性都展現在車諾堡核災及其後續的諸多影響上。他主要關心的是現代性帶來的各種人為產製風險(如核能、化學製品),以及當代社會如何系統性地面對與處理這些風險,他並稱現代的社會為風險社會。
質言之,所謂「風險」就是由現代化(全球化)所造成和引發的「系統性」災難和不安全性,而其源頭往往肇因於組織化的失職,完全是涉及「公共生活領域」的安危,已非個人能力所能解決和處理。
Beck的《風險社會》(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指出,當代高科技社會存有非常多不確定性的風險,包括各種環境污染、核子輻射與災變、生物科技、醫藥用品等。這些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的風險,與傳統工業社會所認知到的風險不同。Beck 的風險社會定義:「一種有系統必須處理來自現代化本身產生的危害和不安全性」(Beck 1992: 21)。顧忠華與鄭文輝(1993)分別從情境、追求、理想與生活動力等四面向,比較了工業社會與風險社會的差異(請參見表0-1)。他們指出,工業社會對於「平等」價值的肯定以及著重於個人正面利益、物質生活及社會福利提升的追求,反面來說,就是對於財富分配的「不公平」集體焦慮是工業社會本質。然而到了「風險社會」時代,必須加入對於各種環境風險之憂心以及企求規避、免於風險之社會價值,反過來說,就是對風險分配「不安全」的集體焦慮,變成了「風險社會」的本質。但這並非可以推論風險社會的特質只擔心「不安全」,我們或許可以進一步闡釋,風險社會中的風險,其實是系統性地「不公平分配」給社會中的強、弱和富、貧的個人、群體、階級和族群。
坦白說,Beck清楚地說,當前的風險社會既「不安全」,也「不公平」。因此,正如過去社會學剛發跡時,主要研究關懷在於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時的各種變遷與適應;不過現在則是過渡到了風險社會,風險社會到來所產生的各種改變與挑戰,則是當代社會學必須努力面對,包含減少與降低風險社會中存在的生態和人為風險(Beck 1992, 1995;顧忠華、鄭文輝 1993)。
風險除了造成社會生活的不安全與不確定性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則是社會學長久以來所關注的社會公平新意涵。在工業社會中,有關社會公平的關注面向常聚焦於各種社會財富及資源分配的問題,包括實體財貨以及社會服務(如醫療、教育等);風險社會雖然仍延續這些關懷,但是更增加了一項獨特的消極性關懷,亦即各種環境風險的妥善分配管理問題。傳統政治學將政治運作比喻為如何妥善地分配一塊大餅,風險社會則提問:對於社會不可欲之產品(如有毒廢棄物、輻射風險等),究竟要如何地「分配」,才是比較公平合理的呢?現代化的工業社會對此其實並無好的解答。
但現代工業社會卻不斷地透過改變自然環境持續製造出各種環境風險,而許多新的風險也因脫離了舊有的階級政治範疇(如車諾堡核災的影響),難以精確指認必須為這些風險負責的當事者。Beck一方面指出這是人類「自作自受」的後果;但另一方面,相當諷刺的,一如前述,這是將各種環境風險合理化與正常化的政府「有組織的不負責任」(organized irresponsibility)現象(Beck 1992)。
進一步申論,當上述災難和不安全性愈加潛藏、複雜和多樣;其影響幅度、深度、速度也愈是前所未有。當其發生頻率和時機更是愈來愈不確定和愈不可測時,風險社會的本質即已成形。尤有甚者,在面臨當代風險社會時,過去習以為常的因應之道和自以為可以解決的過往制度安排,往往也都變得無效或失靈。因此政府和公權力機構就會顯得束手無策,公眾集體焦慮和恐慌上升,並且對政府的信心明顯下降。這更是風險社會的特徵。
面對現代性及其風險產製問題,Beck、Giddens與Lash(1994)提出「反身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概念與解決之道,主張必須透過深層地反省與改變現代性/工業社會的各種經濟、生產型態以及政治運作模式,才能面對與克服風險社會所帶來的新挑戰。其中關於政治運作方面,必須有更多、更有效的公眾參與,以解決專業化與技術官僚所帶來的集體不負責任之環境風險。參與的方式包括哈伯馬斯所倡議的「公共領域」對話與辯論,以及透過各種新社會運動來挑戰既存的體制與運作模式。
著名德國學者Beck於1986年提出「風險社會」概念時,正是歐洲發生了最嚴重的車諾堡核災過後不久之際。這個位於東歐烏克蘭、離德國2,000公里遠的核電廠,發生了事故卻影響了整個西歐地區,這的確是不可預測風險的最佳寫照。Beck指出了現代性帶來的風險和早期的自然風險有顯著的不同,包括:由技術-經濟決策產生的重大影響;風險的不可測性;後果的延續性;大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全球影響性;以及風險與日常生活的高度相關性等(Beck 1992),這些特性都展現在車諾堡核災及其後續的諸多影響上。他主要關心的是現代性帶來的各種人為產製風險(...
作者序
編者序
這本書是我們執行了三年的「面對風險社會的台灣:議題與策略」整合型計畫的成果。它經學術諮詢總會審查通過,由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所資助,計畫執行期限是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們能在結案後不到一年內順利出版成書問世,算是有效地向前述兩個中研院審查和資助單位交代,我們全體計畫參與者都感到興奮和欣慰。我們當然也要先謝謝中研院的慷慨資助。
這本專書也是繼前面《台灣地方環境的教訓:五都四縣的大代誌》(蕭新煌主編,2015)、《臺灣的都市氣候議題與治理》(蕭新煌、周素卿、黃書禮主編,2017)兩本書之後,第三本改寫自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研究計畫成果而成的書。從書寫地方環境史、研擬都市氣候治理,再到面對風險社會,分別剖析了台灣三個環境重大主題的時間脈絡;亦即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的三部曲。當時我們分別依序提出上述三個大型計畫時,或許沒有這種「三部曲」的構想,但當第三個集體計畫完成出版後,我們回顧一下這三個前後計畫的精神和主旨,的確感到有此趨向。
本書有十章,分別探討台灣目前已必須面對三大事關公共生活領域的風險問題,和分別研擬政府、民間公民社會部門必須立即採取的對策,以及進一步分析當下台灣民眾的風險知覺、敏感度,和相關的「抗風險個人和集體行動」。換言之,本書希望不但能提供系統的「避凶」政策之途,更盼能讓全民建構「趨吉」之道。
本計畫參與的研究同仁,為數共7人,總主持人為蕭新煌教授,分支計畫一「農地資源破壞與糧食安全風險」的主持人是徐世榮教授,協同主持人是林耀東教授;分支計畫二「居住安全風險與弱勢族群」的主持人是紀駿傑教授;分支計畫三「科技風險:核廢料之爭議」的主持人是杜文苓教授;分支計畫四「比較台灣民眾與知識社群的風險認知、溝通與信任差距」的主持人是蕭新煌教授,協同主持人是林宗弘教授和許耿銘教授。參與的研究助理人數也多達39人,馬美娟擔任總計畫助理,不但任勞任怨,更是績效優異,在此致謝。此外,各分支計畫諸位前後任期的助理,包括吳沅諭、蔡宜錚、陳泉潽、劉學墉、黃信翔、施香如、李佩純、盧姵岑、謝蓓宜、蔡馥宇、方俐文、陳威志、謝宗震、陳慈愔、許令儒、曾慶瑄、蔡雅琄、張聿婷,也一併表達謝意。
讓所有計畫參與同仁深深感到遺憾和哀傷的是分支計畫二主持人紀駿傑教授在2018 年3月14日因病過世,距我們完成研究還有8個多月。他的過世讓我們感到人生無常;在出書前夕,更思念他與我們三位編者長年有過的共同合作研究經驗和他對環境社會學領域的推廣和貢獻,我們長記在心,也願以本書做為大家對他的懷念和感佩。
編者序
這本書是我們執行了三年的「面對風險社會的台灣:議題與策略」整合型計畫的成果。它經學術諮詢總會審查通過,由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所資助,計畫執行期限是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們能在結案後不到一年內順利出版成書問世,算是有效地向前述兩個中研院審查和資助單位交代,我們全體計畫參與者都感到興奮和欣慰。我們當然也要先謝謝中研院的慷慨資助。
這本專書也是繼前面《台灣地方環境的教訓:五都四縣的大代誌》(蕭新煌主編,2015)、《臺灣的都市氣候議題與治理》(蕭新煌、周素卿、黃書禮主編,2017)兩本書之後,第三...
目錄
總論 面對台灣三大風險與因應風險策略/蕭新煌、徐世榮、杜文苓
一、前言
二、本書論述架構
三、剖析台灣風險及衝擊和對策:糧食安全風險、居住風險與核廢料風險
四、因應風險與社會共識:民意與行動
五、面對風險台灣社會的策略芻議
第一章 農地受難記:溫水煮青蛙的糧食安全/徐世榮、廖麗敏、蔡宜錚
一、前言
二、嚴重的農地流失問題──到底還有多少優良農地?
三、農地流失所產生的糧食安全風 030
四、農地流失的問題根源
五、農地流失問題的解決
六、結論
第二章 農地變形記:蔓爬於農地的違章工廠/吳沅諭、蔡宜錚、徐世榮
一、前言
二、風險理論與文獻回顧
三、違章工廠圖像
四、農村現場,農民不能與不願面對的風險
五、風險資訊的系統性隱蔽
六、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三章 農地違章工廠的農地環境風險/林耀東、徐世榮、林正錺
一、前言
二、農地與灌溉渠道污染
三、農地污染潛勢及風險
四、預防及減輕農地污染風險方案
第四章 原住民居住風險與韌性:屏東與台東三個部落的探討/紀駿傑、李佩純
一、前言
二、文獻探討
三、來義部落的遷村困境
四、紅葉部落的異地重建共識
五、好茶部落的文化韌性
六、結論
第五章 環境不正義的省思:民間核廢論壇的諍言/杜文苓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核廢政策中的公民審議
四、重返社會的核廢政策辯證
五、總結
第六章 核廢何從:遷不出的蘭嶼惡靈/杜文苓
一、前言
二、停滯不前的核廢處置政策
三、風險溝通失焦與信任喪失
四、回饋制度的衝擊與蘭嶼社會發展的挑戰
五、在地反核的難題
六、結語:後核廢時代的蘭嶼想像
第七章 環境風險到社會實踐:氣候變遷下的風險知覺與公民參與環境行動/蕭新煌、林宗弘、許耿銘
一、前言
二、從風險知覺到集體行動
三、研究方法
四、迴歸分析結果
五、結論與建議
第八章 社會資本,且慢?天災、食安、全球風險與民眾感知/林宗弘、許耿銘、蕭新煌一、前言
二、風險社會與社會資本
三、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四、分析結果
五、結論
第九章 知道了,行不行?低碳社會轉型的民意基礎/許耿銘、蕭新煌、林宗弘、周桂田
一、前言
二、文獻檢閱
三、研究設計
四、研究分析
五、結論: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十章 最遙遠的距離?民眾與中研院學者的風險感知與減災政策偏好/蕭新煌、許耿銘、林宗弘
一、前言
二、風險社會裡的科學社群
三、研究設計與資料來源
四、統計結果與分析
五、結論與討論
總論 面對台灣三大風險與因應風險策略/蕭新煌、徐世榮、杜文苓
一、前言
二、本書論述架構
三、剖析台灣風險及衝擊和對策:糧食安全風險、居住風險與核廢料風險
四、因應風險與社會共識:民意與行動
五、面對風險台灣社會的策略芻議
第一章 農地受難記:溫水煮青蛙的糧食安全/徐世榮、廖麗敏、蔡宜錚
一、前言
二、嚴重的農地流失問題──到底還有多少優良農地?
三、農地流失所產生的糧食安全風 030
四、農地流失的問題根源
五、農地流失問題的解決
六、結論
第二章 農地變形記:蔓爬於農地的違章工廠/吳沅諭、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