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婚姻平權:「選舉可以輸,價值不能退」
2018年大敗,反對同婚的一方更以懸殊比例贏得公投,
蔡總統跟蘇貞昌帶領的執政團隊,
卻冒著丟掉大批選票、失去政權的巨大風險,
仍繼續支持同性婚姻,
對價值的堅持,超越了對選舉勝負的考量。
選舉已經結束了好幾天,四處高掛的反同布條,還沒有完全撤去。走在街道上,「民進黨推同婚,讓台灣絕子絕孫」、「ㄟ害!民進黨支持同婚!阮想要抱孫!」、「乎香火延續,子孫代代傳」等煽動文宣,仍不時躍入眼簾。
2018年底,台灣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敗。跟大選綁在一起的同婚公投(第十案「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結果也是怵目驚心,反同勢力完全輾壓挺同的一方:同意票(指反同婚)有七百六十五萬八千多票,不同意票(指支持同婚)則是二百九十萬七千多票。
七比三,挺同婚者看著慘不忍睹的票數,心掉進了冰冷的海底。
挺同婚、反同婚的角力戰
同婚議題,要回溯到2015年,同運人士祈家威提出同性結婚釋憲。2017年五月二十四日,司法院公告大法官作成的「釋字第748號」解釋,宣佈現行民法沒有保障同性婚姻已屬違憲。為了保障同性婚姻的權利,要求有關立法機關應於解釋公布之日起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的修正或制定。
因為大法官會議以做出明確解釋,同性婚姻合法,已是勢在必行,但仍引發了挺同婚、反同婚兩派人馬的大戰。前者主張,婚姻是一種「人權」,不論結婚對象的性別,都應該獲得保障;後者堅持,只有一男一女才能「結婚」,放任同性結婚,便是違逆倫常。
民進黨的政治工作者比較年輕、開放,他們從平權角度看待同婚,整個黨也傾向挺同婚。六年級生,曾經陪著蘇貞昌打新北市長選戰的幕僚丁怡銘坦言:「我們身邊有很多同志朋友,為他們爭取權益,是理所當然的事。」
然而,2018年選舉大敗,對民進黨是一記警鐘。選舉結果清楚向各政黨傳遞一個訊息:挺同婚,會敗票。
選票是民選政治人物的權力基礎。如果來自保守選區,即使你本人挺同婚,在表態前恐怕還是得先想想選票。另外,不分政黨,背後都有宗教團體的支持,不少是態度激烈的反同團體,政治人物飽受壓力,就更難站出來挺同婚。
政治很現實,沒有足夠的選票,所有的願景都成泡影。大選慘敗後,民進黨士氣低落,對於接下來的總統、立委選舉,黨內很不樂觀,認為「能救幾席是幾席」。低氣壓之下,挺同婚的聲音也小了。
至於蘇貞昌,自始至終,態度都很明確:「同性相戀也是天生自然,人生而平等,不應該欺負人!」
第三章
公平正義:「施政要為使用者著想!」—— 更好的漁港與醫院
漁港的使用者是漁民,醫院的使用者是病人,
銀行窗口的使用者是存錢領錢的客戶。
從「使用者」的角度推動建設、政策,
強調一次到位、化解民怨、超越預期,
是蘇貞昌施政的特色。
烏雲封鎖天空,大海在怒吼。
那是個颱風剛過又突然回頭的清晨。蘇貞昌站在屏東海邊小漁村外一段加長的防波堤上,身邊擠滿了漁村的婦女。那道防波堤是蘇貞昌當省議員時,為當地爭取經費加蓋的。
因為颱風剛過,漁民紛紛出海捕魚。沒想到颱風突然回頭,天氣惡化,海面掀起了巨浪。漁民見情況不對,急忙回航。茫茫大海,大浪滔天。大海中,小船只是個小黑點,忽然被海浪抬到半天高,下一刻又陷入谷底。小船的身影時隱時現,船員命懸一線,驚險萬分。小船由遠而近,越近越能看得清楚,都是又破又舊的小船。船上老的、小的,二三人。因為破舊,沒有足夠的設備預知天候變化;因為窮,所以即使颱風剛走,也要趕著出海,賺取一家人的溫飽,「只要小船能夠趕回,進到加長的防波堤內,就安全了。」
每當有一隻小船閃入,擠在蘇貞昌身旁的女人,必有人淒厲哭嚎。因為,那是他們家的船、命撿回來的正是她的丈夫,或是老父親,或是兒子啊!那哭聲正代表:又一個家庭得救了!
多年以後,每當想到社會底層的辛苦民眾,蘇貞昌耳邊總是會響起那個清晨、那群漁村婦女的哭喊。
「那些窮苦的漁民,他們不可能在選舉時為我捐錢,甚至於投票那天,他們都還得出海,為3餐奔波,也沒時間投票,」蘇貞昌說:「但我從不後悔,我一定會竭盡所能為他們爭取經費、建設漁港,加長防波提,讓他們在這樣的颱風天把命撿回來,讓多少家庭免於破碎,這一切努力,太值得了!」
從省議員、屏東縣長、台北縣長,到兩任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施政都是從人民的需求出發。他說:「我只想讓有限的公有資源,更公平的分配,最有效的運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給那些窮苦的大眾,幫他們能夠安身立命,幫他們改善生活。這就是我從政的初衷,也是我一輩子不放下的奮鬥。」
蘇貞昌的施政,公共建設強調「簡單、自然、好使用、好維護、好管理」,行政作為必須親民、便民,避免繁瑣,而他對於價值的堅持,體現在每一個細節的用心中。
第五章
Mission I’m Possible:半年打造綠樹成行的屏鵝公路
屏鵝公路專案是個充滿挑戰的計畫,
預定十年才能完成的纜線地下化與沿線的綠化工程,
壓縮在半年內完工。
工程不簡單,時間不簡單,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完成的那一刻,所有參與的人都充滿了榮耀。
道路工程車的車燈,像是夜行動物的眼睛,在黑暗中閃閃發亮。黃色的燈光照亮了施工人員的臉龐。
夜闌人靜,道路兩側的住家都拉下了鐵門,施工人員卻還在挑燈夜戰。他們穿著橘色工程反光背心,手持鏟子,修整已鋪築瀝青的路面邊緣,隨後由壓路機進行滾壓。
2022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七月開工的「屏鵝公路141公里纜線地下化暨種樹百里2.0計畫」,已近尾聲,就剩下最後的「加祿堂—嘉和」路段。
此地四季如夏,雖是十一月,白天最高氣溫仍高達32°C,即使夜間,也還有25°C。近百度的瀝青鋪上了路面,發出騰騰熱氣,撲向人在現場的交通部次長陳彥伯。他的額頭滲出了大量汗水。
陳彥伯是「屏鵝公路」計畫的總指揮。自從動工以來,他幾乎每週都要南下視察。他看了看時間,快十二點了,原本預期這天晚上就能結束所有的工程,看來還是會延後幾個小時。不過,他有信心,當清晨的陽光再次照亮屏鵝公路,一切都會畫下完美句點。
接任交通部次長前,陳彥伯是公路總局局長。開道闢路是他的工作日常。修築一條路,就像打一場仗,你必須對抗天氣、地形、缺工、缺料、突發狀況、民眾的抱怨……。你必須通過各種曲折的考驗,才能完成一條康莊大道。
此刻,陳彥伯像是個長跑選手,在最後的路段衝刺,終點線已在眼前。他身體非常疲憊,心情卻無比輕鬆。
十一月二十四日,陽光普照,一條嶄新的屏鵝公路,在世人的眼前展開。陳彥伯傳訊息到院長幕僚的手機:「請報告院長,我們完成了!」
愛種樹的行政院長
小時候,蘇貞昌經常爬樹,摘食樹上的釋迦、芭樂、龍眼及芒果,然後將種子埋入土中,等待發芽,再看著它發育成樹苗成長、茁壯。這樣的成長經驗,孕育了他對樹的深厚情感。
在蘇貞昌眼中,樹不但美,而且價值非凡。路邊一棵樹,旅人用來遮陽避雨;十幾棵樹可以為城市帶來一方綠意;當樹伸展枝椏,成千上百,蓊鬱成林,便成為無數野生動物的家園。
因為愛樹,年輕的蘇貞昌一度考慮大學要讀森林系。考上台灣大學的那年暑假,他參加了屏東、台東間的「雙鬼湖縱走」,在當年還沒有路的原始森林裡用原住民的彎刀闢路,走了一個星期。
那七天,他周圍總是聳立著樹,葉密不見天,青苔覆蓋樹身,老根纏繞糾結。他見證了樹的雄偉、堅韌、強大,還有旺盛的生命力,蘇貞昌對台灣山林的熱情,一輩子不減。
很少有政治人物像蘇貞昌這麼愛樹。他當屏東縣長時,為窮縣爭取機會,藉著替省府辦「植樹節」活動,把樹全種在新蓋縣府大樓四周,成為今日的大樹林立。他當台北縣長,會在台北縣的人行道、分隔島、山坡、河岸、海邊,遍植樹苗,數量高達八百萬棵。
他是第一個走進高雄六龜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的行政院長,對於所有部會、機關、學校、園區的園景配置,如果能夠,他都會鼓勵盡量種樹,而且要種對、養好。
蘇貞昌擔任屏東縣長任內,就推動過「種樹百里」,在從高屏橋頭到鵝鑾鼻一百多公里的屏鵝公路上,分段種下不同的樹苗,在枋寮部分路段,種的是木棉花。三十年後,樹已卓然成行。每年三月,長達3.5公里的木棉道,花開燦爛如春日的火炬,照亮了整片天空。直到現在,當遊客為屏鵝公路兩旁樹景之美讚嘆時,電視台記者還會不忘提示:「這是蘇貞昌在屏東縣長任內推動的種樹百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