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2023年度精選書單
《華爾街日報》專文推薦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預測,到2024年,元宇宙將成為一個價值8,000億美元的產業。許多人都堅信元宇宙是下一件大事,但在定義元宇宙是什麼、為什麼元宇宙那麼重要時,又總是眾說紛紜、模糊不清。
本書作者納魯拉身為獨角獸新創公司的執行長、電腦科學家,過去十年投入許多時間打造複雜的虛擬世界和元宇宙基礎設施。在通往元宇宙道路上,所面臨的技術與組織挑戰,他有著第一手的見解。
在他看來,相較於VR裝置等硬體,我們更應當關注的是:元宇宙如何為我們創造價值,以及如何將價值最大化。
納魯拉認為,元宇宙是一個有意義、有影響力的網絡,將各式各樣的世界串連起來,將為使用者創造社會、心理、經濟方面無限價值。不論從歷史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對於自主性、成就感的內在需求,都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得到滿足。
本書中嘗試提供一些關鍵的知識工具與參考點,幫助大眾理解元宇宙,以及如何建立一個好的元宇宙:
․如何定義元宇宙、評估其效用?
․如何理解元宇宙與現實的交互作用?
․元宇宙將如何演化?
․為什麼元宇宙對個人和社會很重要?
․如何打造公平、有效率、讓人有成就感的元宇宙?
․理想的元宇宙模型是什麼?
․該如何監管元宇宙、由誰來監管?
․在元宇宙中,社會、心理與經濟的價值是什麼?
對於想具體了解虛擬未來的真實輪廓及潛力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極具啟發的重要指南。
好評推薦
「奠基於歷史和心理學,納魯拉為任何想要洞悉元宇宙和虛擬未來真正潛力的人,提供了一本具有啟發性的指南。」——摩根大通2023年度精選書單
「全方位觀點的一本書。納魯拉甚至認為,元宇宙可能優於現實生活,提供多數人在實體世界顯然無法被滿足的目標感和成就感。他對問題的診斷很有說服力。」——《華爾街日報》
「如果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未來,那麼納魯拉就掌握著水晶球。在這本書中,你可深入了解他的內心,以及他如何確立自己為人類和技術未來的思想領袖。」——格蘭特(Adam Grant),暢銷書《逆思維》作者、TED podcast主持人
「精采非凡的一本書。這是本重要的書,充滿宏大而令人信服的論點。」——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Thrive Global創辦人兼執行長
「科技界的人常在沒有太多考慮過去的情況下,對未來提出宏偉願景。我很高興看到納魯拉沒有這麼做。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虛擬社會》交織了人類歷史和心理學的觀點,並將數位科技的新發展融入其中。」——雷恩(Jürgen Renn),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所長
「這本讓我們拓展思維、至關重要的書,打破了膚淺觀點,向我們展示人類下一步的可能方向。」——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創投公司a16z創辦人兼合夥人
「納魯拉的願景不僅是對未來的預測,還為最古老、最重要的問題提供了新的、令人信服的答案: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是什麼? 我們要往哪裡去?」——米勒(Bennett Miller),《魔球》導演
「這本重要的書提供了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論點:元宇宙,一種新型的虛擬世界,代表人類透過創造來實現自我的長期追求進入了一個意義深遠的新階段。」— —安德森(Chris Anderson),TED 負責人
「不同於那些從純技術角度解讀元宇宙的作品,本書開啟了一扇窗,引領我們超越鍵盤和螢幕,對元宇宙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視野擴展。」— —張嘉淵,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廣達研究院院長
作者簡介:
赫曼.納魯拉 Herman Narula
Improbable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創辦於2012年的Improbable,以社交空間、多人遊戲或模擬現實世界的形式打造「仿真世界」,獲得 a16z、軟銀與網易的投資。曾協助英國政府模擬網路基礎建設,找出可能存在的網路漏洞,防止網路攻擊,也與美國軍方合作進行兵棋模擬、國防實驗、大型訓練。2016年與Google共同搭建平台,為遊戲開發人員降低技術門檻,以創造並測試各類型的虛擬世界。
身為創業者及電腦科學家,納魯拉投入許多時間打造複雜的虛擬世界和相關基礎設施,對元宇宙未來的願景和預測,以及面臨的技術與組織挑戰,擁有第一手的見解。
究竟一個強大且持久的虛擬世界,將對人們的思考、娛樂、組織和決策方式,產生何種前所未有的影響?納魯拉對此深感興趣。
譯者簡介:
徐仕美
台灣大學植病所碩士,現為自由譯者與特約編輯。譯有《MIT最打動人心的溝通課》(與鄭煥昇合譯)、《小學生圖解科學辭典》(與陳偉民合譯)及《發現科學:親近植物》。
章節試閱
前言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有一天,這本書將被不具真實形體的人閱讀。
這項預測幾乎肯定會在21世紀末以前實現,甚至可能提早到2040年。如今,我們已有一定程度的確信,人腦是一台處理資訊的機器,把人腦連接到一部能夠模擬整個世界的電腦,看起來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我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隨著量子計量學的發展,我們已經製造出能夠聆聽神經元叢集活動所發出的電磁「低語」的感測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奈米碳管非常堅固且導電性極佳,有望成為「神經織網」(neural lace):這是一種連接個別神經元的基本組件。如果人腦可以連到電腦,不管最終那是什麼樣的情形,而未來的電腦能夠創造出與現今世界一樣、甚至更加精細的世界,那麼有朝一日,受限於肉體的生命,與自由心靈構成的生命相比,無疑會相形失色。
這個沒有人類形體的假想讀者,也就是所謂的「後人類」(post-human),將能以我們今天甚至無從理解的方法獲取和處理資訊。將這些文字消化成資訊,直接傳送給數位實境中的心靈,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或許對於書中想法的理解與整合發生於一瞬間,抑或是有數百個不連貫的概念以煙火爆炸般的速度,在後人類腦中形成體系。或許,這種沒有肉身的讀者會透過至今尚未發明的全新感官來吸收這本書,或將沉迷於聲音、味道、觸覺構成的聯覺詩歌,而且他們探索概念時感受到的擬真度與清晰度,是光靠身體感官無法達到的。那些曾在科幻小說中出現的驚奇情節,正是後人類的日常。這樣的後人類,將在我們無法理解的現實中,過著上千種平行生活。
以全新角度理解元宇宙
隨著科技及其應用的不斷改進和發展,我們正在接近人類歷史的一個嶄新時代。在此,人類的生活可能將超越身體限制,由意念形成的世界將產出我們可以居留的實際世界,其建構出來的現實會存在於和實體世界的對話中。實現這種願景不需要新的物理學,只要持續進步與升級,而這正是人類已經非常擅長的事情。我們設計的實體工具,改善了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也改變了這顆行星。我們擁有許多伴隨工具發展出來的神話、故事和儀式,以賦予創新行動形式與意義。重塑環境,無論是好是壞,一直是人類的生存關鍵。我們總是靠著想像力與雙手來探索,同時拓展自己的世界。這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衝動,即使當我們的「手」已逐漸成為修辭中的比喻,這股動力仍將持續下去。
這種虛擬未來的願景,或許會讓你覺得很像反烏托邦的情節。你可能想像人類即將簡化成沒有脈動、沒有血色的大腦,裝在排成一列的瓶子中,或者你擔心科技改變發生得太快,在我們遁入網路空間之際,世界會變成一片混亂荒蕪。或許對你來說,由機器主導的生活可能會剝奪基本的人性。
但我想請你暫且拋開先入為主的想法,考慮以下情形:縱觀人類歷史,我們總在期盼更好的未來,想像著一個比現實更好、體驗更豐富的世界。我們總是想要看見、感覺、了解更多,為了追求這些目標,我們不斷嘗試超越生物學和地質學的限制,把自己延伸到只由思想主宰的可能世界。
虛擬世界的「元宇宙」(metaverse)正露出苗頭,延伸到我們文化的各個層面,在經濟與社會方面,帶來了新的機會,規模與當年網際網路造成的破壞相當。許多人把元宇宙和虛擬世界歸為一股熱潮,或只是電玩遊戲的演化。我相信這種狹隘的觀點,是對人類為何創造其他現實及如何追尋成就感的根本誤解。
對於虛擬世界的誤解,將會產生破碎的、不一致的應用模型,導致資金的浪費、監管無效,放大這種破壞的負面影響。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些後果。接下來的章節,我將提供一種新的方式來理解邁向虛擬社會的巨大轉變,如果我們審慎看待,並從過去網際網路的錯誤中汲取教訓,那麼這樣的轉變將為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嶄新自由境界。
探索衝動的終極實現
本書對於虛擬未來願景的核心,是一個以新方式賦權且公平正義的社會。我相信,所謂的後人類科技的興起,將很快催生出蓬勃的虛擬社會,改變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同時重新定義生而為人的意義。設想有一個世界,利用先進的模擬技術,將十年的嘗試和錯誤壓縮成兩個小時,讓你可以在一個下午就精通一項新技能。或者想像你參加一場盛大的節日,這個節日對虛擬世界的每一位使用者都有意義,那麼虛擬世界會出現宇宙等級的慶祝會,成千上萬或甚至數百萬人有機會成為受關注的焦點。虛擬世界的參與者,因為遊戲精神與共同參與感而被凝聚起來,擁有相同的顛覆性體驗,感覺自己正是某種超越自身的更大群體的一分子。這樣的規模是地球上任何活動都望塵莫及的。
像我這樣的人所努力建構的虛擬世界,將圍繞這般有用且令人滿意的體驗。使用者能夠在此與朋友互動、認識新朋友、學習寶貴技能、進行刺激冒險,並且參與公民社會。這些體驗將為大眾提供探索新挑戰、表達創造力,並持續發現成就感、提升社會地位與快樂的機會。驅動這一切的先進演算技術將能夠快速精確產生寶貴的體驗,就像是為了讓人類體驗成就感而打造的機器一樣。
虛擬社會帶來的報酬,不只是心理層面的好處。不久之後,人們將透過在虛擬世界執行一系列工作而賺到錢,這些工作不論是在薪水、被錄用的機會或滿足感都將趕上甚至超越真實世界的工作。這些另類世界的經濟機會必然持續擴張,對人類社會造成變革性的影響。在一、二十年內,我們的文化、經濟與社會的中心,將由單一世界(也就是「現實世界」)轉移到多個世界。
雖然這些另類世界會讓感官沉浸其中,但它們看起來和感覺起來很「真實」的事實並不會為其創造價值。這些世界之所以寶貴,在於它們將社會情境延伸至新領域,允許財富、想法、身分和影響力等人類社會關係的基本要素,在當下的現實與被創造出來的數位實境之間轉移,而重塑了我們的生活。這些現實的組合,以及其間的價值轉移,構成了數位元宇宙。
關注「為什麼」,而非「什麼」
本書是你進入虛擬世界和數位元宇宙的指南,讓你明白它們為什麼重要、為什麼必要,以及為什麼能讓社會變得更好。在書中,我希望解釋元宇宙如何為個人與社會創造價值。有了這個理論,我們就能探討如何將價值最大化。過程中,我希望超越元宇宙的商業與科技脈絡,進入人文脈絡。我寫這些篇章的目的是完整說明,為什麼虛擬空間中的創意對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如此重要。雖然我希望投資人和企業家會發現這本書很有用,但心中期待的讀者還有科學家、監管者、歷史學家、內容創作者,以及想要接納耳聞的元宇宙熱潮,並了解為何元宇宙對於自己很重要的一般人。
你可以認為這本書嘗試提供具有歷史基礎且實用的元宇宙理論,包括如何定義元宇宙、如何評估元宇宙的效用、如何理解元宇宙與現實的交互作用、驅使人類創造元宇宙的基本動力是什麼?這一切將如何演化?為何元宇宙對個人和社會很重要?在本書的前半部,我會著重在這些問題,並且解釋為什麼元宇宙不只是網際網路的未來,而是人類體驗的未來。雖然這本書奠基於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的研究之上,但並不嘗試重現這些研究,只是想說明另類世界的用途是已確立的事實。
本書的後半部,我將從更微觀的角度來看待即將影響所有人生活的數位元宇宙。我將嘗試建立一套指導原則,用來創造公平、有益、有效率、令人有成就感的元宇宙。我將提出一個理想的組織模型來建構有價值的元宇宙,探討虛擬環境內的社會價值、心理價值與經濟價值有何關係,並對監管元宇宙的理想模式提出一些想法。我在這部分的目標,是想為有最佳價值的元宇宙確立一些參數,並且提出實現它的最佳方法。
我對未來的願景和預測,源自於實務經驗。身為創業者及電腦科學家,過去十年投入許多時間打造複雜的虛擬世界和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在通往虛擬社會的道路上所面臨的技術與組織挑戰,我有第一手的見解。或許更關鍵的是,我長期埋首於企業家、投資者和創業者組成的公司裡,努力解決創造元宇宙的問題。這本書正是將過去十年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融合而成的最佳成果。
你可能懷疑元宇宙真能創造出任何價值。畢竟,最近的歷史充滿了關於各種創新的瘋狂預言,專家們往往把這些創新混為一談,包括虛擬實境、擴增實境、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沒錯還有元宇宙。現在的社會不斷對尚未成形的科技和產品進行預測、爭論及打賭。過程中,專家和預測家傾向抓住某些對未來的描述,不論是否正確,然後便據此決定哪些想法與計畫能獲得資金、發展及運用。
結果,科技預言家在描述社會的大走向時,通常是對的,但對從這裡到那裡的旅程細節卻是錯得離譜。只要想想網路泡沫及許多已倒閉的公司,它們其實處於正確的領域,只是採用了錯誤的模型,以至於最終無法創造價值。為一項新科技最大聲疾呼的推動者,如果不能清楚解釋該科技的重點或目標,大眾就無法獲益。針對未來的敘述若是含糊不清或令人喘不過氣,往往會招來冷嘲熱諷與憤慨怨恨。而這正是元宇宙當前面臨的處境。
對於虛擬世界和元宇宙的過時或膚淺願景,往往把焦點放在「什麼」,而非「為什麼」;也就是東西本身,而非目的;關注於我們在具體化數位空間能獲得的機會,而非最初想要追求的原因。如果你嘗試建立一門元宇宙生意、監督這個空間,或甚至理解正要發生的改變,這些觀念落差就成了問題。虛擬世界將為個人和社會創造的價值,如果缺乏有意義的討論,元宇宙可能變得難以捉摸且只剩淺薄表面。
這種膚淺的論調正在壓抑我們洞察與形塑未來的能力。我們需要更好的未來模型,有廣闊的概念,且根植於社會價值的願景,而非只考慮企業利潤。我們必須明白為什麼要打造正在建構的事物,以及為什麼值得我們投入這麼多心血。如果能夠理解數位元宇宙的「為什麼」,也就是釐清其目的與潛力,就能把這項願景發展成獨特的世界,一個最能代表人類且為人類提供最佳服務的世界。
理解元宇宙之於人類的確切目的
在這本書中,我將焦點放在元宇宙的「為什麼」,以強調它將為我們的生活與整個社會提供服務的目的。我所想像的數位元宇宙,是個將為使用者與廣大世界創造社會、心理、經濟方面無限價值的世界。它是一個豐富的虛擬社會,能加強而非取代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就像書寫的發明,或電腦時代的來臨,元宇宙的誕生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這是人類自古以來想創造文化科技的衝動的一種表現,這些文化科技能有效增進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社會。
文化以非線性的方式適應科技,雖然我們總是無法理解這種方式。如果你跟網際網路初現時的多數投資者說,人們將在二十年內沉溺於為每一頓飯拍照,還會用數百萬元來買賣看起來不怎麼樣的JPEG圖像,或者像區塊鏈這樣的系統可由完全匿名的個人開發出來,沒有人會相信你。革命性的科技往往有自己的速率與方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集中於思考,這些科技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而不僅是關注它們的形式。若是投資、監管與基礎建設領域的利害關係人缺乏智慧、夠全面的模型,以及當責、主動的思維,那麼打造元宇宙的過程將會徒勞無功且引發失誤。避免這些陷阱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想要知道下一個轉角會遇到什麼事,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這是一本我希望自己在這個行業剛起步、渴望得到思考與努力的指引時,能夠讀到的書。我希望你能夠運用接下來的章節,引領自己思考元宇宙,理解元宇宙之於人類的確切目的。我相信,數位元宇宙將排進人類曾經歷最重大變化之列,因為這就像歷史上的分岔點。能夠同時生活在許多現實當中,將是我們生活本質的根本突破。相較於祖先的生活,這種能力將激發社會如輻射般演化出各種新形式。透過我們才剛開始的思考,元宇宙將逐漸形成我們對於生而為人的意義的理解。當我們全都在虛擬世界中生活並創造時,代表了人類從只存在於一個世界的一個人,到成為存在於許多世界的一個元宇宙人,跨出了真正的第一步。
我們通往「後人類」未來的旅程,根植於過去。元宇宙不僅是在科技投資者面前閃閃發亮的東西,更是人類持續想要建構世界的傾向的最新展現。數千年來,人類選擇建構有意義的另類世界,讓這些世界變得重要,並利用這些世界在地球上創造出社會與心理價值。為了理解為什麼我們最後可能會變成一群脫離身體在閱讀這本書的大腦,我們必須先回顧從前,穿越金字塔,穿越巨石陣,回到人類起源的最初。
前言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有一天,這本書將被不具真實形體的人閱讀。
這項預測幾乎肯定會在21世紀末以前實現,甚至可能提早到2040年。如今,我們已有一定程度的確信,人腦是一台處理資訊的機器,把人腦連接到一部能夠模擬整個世界的電腦,看起來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我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隨著量子計量學的發展,我們已經製造出能夠聆聽神經元叢集活動所發出的電磁「低語」的感測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奈米碳管非常堅固且導電性極佳,有望成為「神經織網」(neural lace):這是一種連接個別神經元的基本組件。如果人腦可以連到...
目錄
推薦序 平衡科技與人性,深入反思元宇宙 張嘉淵
推薦序 探索虛擬的無限可能 葛如鈞
推薦序 創建美好虛擬新世界 蔡玉玲
前 言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第1章 古老的虛擬世界
從哥貝克力石陣到金字塔,每一塊有人居住的大陸、每一個社會都存有社會建構的現實,我認為這就是一種 「原型元宇宙」。
第2章 我們為何工作、為何遊戲
為了理解虛擬世界將如何與現實世界整合在一起,我們必須以科學角度來檢視人類的原始動機,重新定義工作與遊戲的本質。
第3章 更好的體驗,更好的生活
比起愈來愈不在乎個人需求的現實世界,專注於滿足個人成就感的虛擬世界,將會擁有最多價值。
第4章 虛擬世界的複雜框架
虛擬世界是可以為其居民創造意義的地方。我們該如何評估虛擬世界為同時間參與的每一個人,提供這種意義的能力?
第5章 有意義的網絡
元宇宙是一個具有影響和意義的網絡,意義直接從另類世界流向現實世界,然後又從現實世界流回另類世界。
第6章 打造有價值的元宇宙
在考慮元宇宙發展的組織架構時,必須問自己以下的問題:哪一種架構最有可能促進多數人的長期最大價值與意義。
第7章 擁抱成就感經濟
一直以來,人類想尋求有用的成就感體驗,元宇宙讓新型商機湧現,同時提供公司和創業家新環境,擴展經濟雄心。
第8章 科技巨頭與公共資源
在元宇宙發展的早期階段,過度監管將會適得其反。當用戶或每日交易到達一定數量,監管者看待這些成熟世界的方式應該不同於新創世界。
第9章 新物種誕生
人類的未來會是這樣:在人機共生的輔助下,追求成就感顛峰,進化成許多物種,擺脫一直以來束縛我們的身體。
致謝
資料來源
推薦序 平衡科技與人性,深入反思元宇宙 張嘉淵
推薦序 探索虛擬的無限可能 葛如鈞
推薦序 創建美好虛擬新世界 蔡玉玲
前 言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第1章 古老的虛擬世界
從哥貝克力石陣到金字塔,每一塊有人居住的大陸、每一個社會都存有社會建構的現實,我認為這就是一種 「原型元宇宙」。
第2章 我們為何工作、為何遊戲
為了理解虛擬世界將如何與現實世界整合在一起,我們必須以科學角度來檢視人類的原始動機,重新定義工作與遊戲的本質。
第3章 更好的體驗,更好的生活
比起愈來愈不在乎個人需求的現實世界,專注於滿足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