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晚明三教論者管東溟為核心的學術論著。管東溟活躍於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一個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社會秩序快速變動、價值取向多元複雜的年代。在此一多音複調的時代氛圍中,他旁通佛道、縱稽群籍、融攝多樣化的思想資源,重新發明孔學,並藉以批判時代弊端。管東溟思想所涉及的議題十分廣泛,例如:心性本元的探求、悟道關係的釐定、經世出世的調融、三教異同的剖判、理學流弊的反省、禮教秩序的重建、鍊磨法門的修持、夢兆冥感的徵驗……等。本書通過扎實的文獻梳理、史料運用與義理分析,攝問題於人物,對管氏思想的各個面向,進行了較全面的探討;同時也通過其思辨、實踐和交遊,開啟觀看晚明思想風景的新窗,從而窺見其間的豐富與多采。
名人推薦
管氏擁有豐富的著述,在過去卻未曾受到充分的關注,主要其著作在華語世界取得不易,但孟謙得師友之助,可以直接目睹管氏的文本,所以就材料而言無疑是新穎的;而管氏特異的觀點背後,其實也蘊含著重新認識晚明思想界的諸多可能性,可說是一個大開大闔的好題目。……孟謙一方面在學問規模上努力追步前賢,一方面又能廣泛吸納國內外的各項研究成果,將管東溟及明代思想的研究繼續往前推進。閱讀本書之時,一位青年學者勤懇耕耘的身影恍然見。——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黃進興
管東溟之書極其難讀,思想的艱深尚在其次,其尚從先維俗,與今日喜從現代性解讀晚明的路徑相去幾何,學者多視若畏途。孟謙能讀其書,起落處切中骨節,露地白牛,倏忽肢解。既有接於荒木先生靈源心光,又能另出手眼,點豆成兵,不循常俗。起管東溟於九原,或多有會心。禪家喜言:「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莫停留」,箇中三昧,孟謙知之深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廖肇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