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解讀.華文世界近年最令人期待的哲普之作
24位西方大哲的思辨之旅
「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傅佩榮
華文世界近年最令人期待的哲普之作,由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於一九九○年代在洪建全基金會的一系列課程錄音整理而成,以「見解明確,方法清晰,系統完備,並且對現實人生有深刻的啟發」為原則,挑選從古希臘直到當代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學家,在「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專門術語中打轉,同時以準確清楚的口語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的基礎上,為大眾解讀西方大哲的人生智慧,體驗聖哲的愛智之趣。
不同於中國哲學重視整體見解、實用知識、道德傾向、社會關係,並自先秦儒家與道家出現後鮮有全新論述,西方哲學的思辨趣味可謂獨樹一幟,其風貌從古至今都是百家爭鳴,以哲學為「愛智」,勇於慎思明辨、追求真理。閱讀西方哲學,可以培養理性思辨的習慣,正是知識份子所應具備的條件。凡事但求合理,進而推究理性之依據,設法建立共識;這正是注重溝通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修養。
第一卷即從古希臘三哲之一蘇格拉底所奠定的西方哲學基礎上開展,依時序介紹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休謨、多瑪斯、奧古斯丁、笛卡兒、史賓諾莎等哲人;第二卷開始,引介影響近代思潮甚深的盧梭、康德、席勒、黑格爾、叔本華、齊克果、馬克思、尼采等;第三卷為柏格森、懷德海、卡西勒、德日進、雅士培、馬塞爾、海德格、卡繆等近代哲人,呈現出承先啟後的思想演變,以及不同時代的特定挑戰。各章均有哲學家的生平簡介與主要觀念介紹,閱讀後即能掌握各大家的學說梗概。
本書的目標是邀請大家一同貼近西方哲學家的心靈,知道這些知名的哲學家究竟如何思考宇宙與人生的問題,如何提出一套完整的概念來表述自己的想法,以及他們的心得對我們現代人有何種啟發作用。站在這二十四位巨人的肩膀看世界,對於西方思潮的發展主軸與特定風格,便不覺得陌生,進而開拓視野、提升思想高度,非常適合作為接觸西方哲學的入門讀物。
第二卷
盧梭.康德.席勒.黑格爾.叔本華.齊克果.馬克思.尼采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等數十部,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論語》、《莊子》、《老子》、《易經》、《孟子》《大學.中庸》(立緒)。
章節試閱
尼采說:「上帝死了!」
一個人要做真我或假我?尼采告訴了我們,一個人要對自己的生命忠誠。忠於大地,大地代表我與生俱有的一切,對大地忠誠,等於是對自己的生命力忠誠。人生下來有什麼生命力,就必須讓它發展,在發展的時候,必須勇於與世俗決裂,不應在乎世俗的肯定、批判,或迎合群眾,而應該對自己負責,忠於自己內在超越的要求。
引言
時代背景
尼采生於一八四四年,此時德國普魯士方從戰敗國的屈辱中復興。因為拿破崙(NapoleonBonaparte, 1769-1821)在十九世紀初期,橫掃整個歐洲,以致造成德國人強烈的自卑感,因此德國亟欲重建屬於自己的哲學。
而德國人對自己的文化,顯得非常缺乏自信,尼采看出許多德國文化的缺點。但尼采本身卻是一位研究希臘古典文學的專家,在詮釋希臘的文獻方面成就斐然。
他的生平並不複雜,他的父親是路德派的牧師。但是,在他五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
父親過世以後,照顧他的人都是女性——母親、妹妹,還有一個祖母、兩個姑媽住在一起。所以,尼采自小就住在女性所組成的團體裡面。這給他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很難估量,總之後來他對女性有很多特殊的偏見。但是,他的妹妹幫他很多忙則是不能否認的。他晚年精神失常,由妹妹負責照顧他。
思想背景
尼采的生命力特別強,有很多觀點和傳統的哲學可以說是分道揚鑣,在此簡單說明如下。
尼采的第一個思想背景,是希臘悲劇。他原來致力於研究古典的希臘文獻。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放棄了信仰,變成無神論者。他讀得最好的是文獻學,文獻學就是從希臘文研究希臘悲劇及文學的各種問題。在二十五歲時,還沒取得博士學位,他就被任命為巴塞爾(Basel)大學的文獻學教授。
在德國,被任命為教授是很特別的。德國的教授位置很少,大學畢業讀到博士,只能當個助教。博士要當講師的話,還要另外寫一篇論文。如果要當教授,一個專業往往只有一個或兩個缺。譬如,哲學類的教授只有兩個缺,那麼下面的人再怎麼努力,只能當講師,沒有辦法升教授。所以,在德國的大學系統裡,當到教授是非常受尊重的。我們的教授到德國進修時,就佔了一些便宜。我到德國去的時候,人家問我在台灣做什麼,我說教授,他們聽了,對我非常尊敬,以為跟德國的教授是一樣的。
尼采在二十五歲的年紀,就當上巴塞爾大學的古典文獻學教授,地位可說是相當崇高。但是,他本身畢竟有強烈的哲學傾向,以致在文獻學方面的解釋被人批評為太過於離譜,也就是說,他沒有根據文獻資料來作解釋,這是因為他有哲學的創見,很難受到限制,有如天馬行空,不受羈勒。
他的第一本著作是《從音樂精神誕生的悲劇》,關於希臘悲劇,他研究的心得,是發現希臘人在看到生命充滿可怕的結果,且人生有很多無法理解的部分時,是不是因此就悲觀、逃避呢?
希臘人和古代其他民族一樣,看到生命有許多不合理的、恐怖的部分,這時怎麼辦呢?他們使用藝術來加以轉化,或是加上一層面紗,讓這個世界變得可以忍受。尼采認為希臘人是以這種方式,也就是把生命的可怕一面轉化為美感,這樣做是需要靠藝術的。所以,希臘的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等,都非常發達。
影響希臘悲劇的兩個重要因素是戴奧尼索斯(Dionysus)與阿波羅(Apollo)。我們平常讀希臘神話的時候都會看到這二者。戴奧尼索斯代表酒神,阿波羅代表太陽神,兩者的區分相當明確。我們喝酒之後,自然就會唱歌、跳舞,喝到最後忘了自己是誰,從個體融入群體。所以,喝酒可使一個人的非理性部分展現出來,使個人的自我意識降到最低。那麼,阿波羅太陽神代表什麼?太陽代表光明。有了光明之後,一切都有秩序,要講理性,都有限制,因此個人的個體性就相當清楚了。太陽神重視形式和秩序,酒神則重視生命力。生命力是不受限制的,不能用形式來約束的。這兩種精神,在希臘時代同時存在,尤其在蘇格拉底以前,是同時發展的,這也造成希臘人一種高度的平衡:一邊是生命力的奔放,一邊是追求形式與秩序、穩定。這二者配合在一起,使得希臘人的生命充滿張力與動力。
但是從蘇格拉底以後,特別重視理性,使得希臘人的生命力萎縮。所以,尼采早期很討厭蘇格拉底。後來,尼采受到科學的影響,認為蘇格拉底所講的理性也沒什麼不對。為什麼?因為沒有理性、形式的話,根本就不能建立知識。知識是客觀、冷靜的,如果生命力那麼熱情、奔放,卻沒有任何形式加以規範、約束,那麼生命力將往哪裡發洩,恐怕也是很大的問題。
所以,尼采對希臘悲劇的研究,目的在於強調,要對生命說「是」,不要對生命說「不」。這一點用中文來講,就顯得比較笨拙。意思是說:我們不要否定生命,而要肯定生命。不要否定生命裡面各種自然的傾向、衝動、欲望、情感。譬如,社會生活要求我們學習禮儀,見人的時候要鞠躬幾度,要說什麼客氣的話,對什麼人要用什麼字眼……這樣一來,人們真正的情感及生命力,都表現不出來了。這叫作對生命說「不」,好像一天到晚反省自己是不是有罪,是不是有錯,如此難免顯得鬱鬱寡歡。生命應該是快樂的、奔放的。對生命說「是」,代表什麼呢?就是說與生俱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天賦的一切能力都應該表現出來。
尼采希望走的是第二條路,即使這個世界有很多可怕的、黑暗的一面,我們也可以通過藝術加以點化,給它蒙上面紗,然後照樣過得快樂。這是他早期受到希臘悲劇影響所顯示的基本取向。
接著,我們再看達爾文(Darwin, 1809-1882)與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對尼采的影響。
達爾文在一八五九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演化論(Evolutionism)的假設。達爾文的思想在當時已經開始流行了,流行之後,很多人思考問題時,不再從過去那種固定的觀念來思考,而從生命是不斷演化的觀念來思考,尤其對於人的生命,要特別注意它與物質是有差別的。
進化論或演化論,我們的翻譯是通用的。原則是什麼?它的基本立場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宇宙萬物都在競爭,只有最適合、最優秀的才能生存。尼采受此影響,認為進步很重要,但是他認為達爾文說錯了:他認為「物競天擇,劣者生存」。為什麼最差勁的可以生存呢?因為最差勁的會團結在一起,也就是弱者會團結在一起,共同對付強者,最後合作把強者消滅。強者固然是強者,但是因為人數少,很孤獨,以致和多數的弱者相比較,強者反而變成弱者。這就是說,各方面都很強,能力很強,理智也很強的人當然很少,大多數的人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與利益,會聯合起來對付強者,結果強者反而變成弱者,甚至被淘汰了。因此,保存下來的都是比較差的品種。
尼采雖受達爾文影響,但他整個思想的發展是要強調一種生命力,就是生命是要求進步的。但進步又有種種困難,怎麼辦呢?所以他後來提出「超人」(übermensch)的思想。「超人」就是過去從低等生物變成人之後,人的下一步就是要變成「超人」。其中觀點稍後我們會加以說明。
那麼,叔本華呢?叔本華的哲學曾受到東方影響,他的基本觀念是把生命當作「追求生存的意志」(the will to live)。所有存在之物,皆是追求生存的意志,「意志」就是叔本華哲學的核心觀念。「意志」與理智不一樣。以前講哲學,都是用理智找到概念。現在認為理智太過於抽象,與實際的生命脫節,所以要講「意志」。「意志」就是生命力的本身,「意志」就是要求生存。叔本華這種思想,內容相當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人的生命本身是一種「意志」,「意志」就是要去追求,追求代表有欲望,有欲望代表沒有滿足,沒有滿足代表痛苦,所以有欲望就必定有痛苦。即使現在滿足了欲望,立即新的欲望又出來了,因此又是痛苦的。所以叔本華的哲學,顯示悲觀的傾向。人的生命本質就是欲望,欲望就是意志要去追求一樣東西。所以,生命本質是欲望的話,你只能使它滿足,滿足就是快樂。由於欲望無窮,痛苦也常在,所以,叔本華認為,人生沒什麼樂趣,根本是痛苦的。活著的時候,有生命力就是欲望,有欲望代表還沒有滿足,也就有痛苦。這樣一來,叔本華轉而設法發展美學,發展一種節制欲望的思想。節制欲望正是對生命說「不」。本來把生命當作一種意志的表現,現在說不要這些了,因為要這些會有痛苦,所以只好把它去掉,把所有欲望降到最低,這一點是尼采不能接受的。
不過,尼采受到叔本華的影響還是很大,在思考模式上也是類似的。譬如,叔本華認為生命的本質是求生存的意志(the will to live),尼采改為「求權力的意志」(the will to power)。Power是什麼呢?Power 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指的政治上的權力,而是更廣的意思,可以從物理學一直講到政治學,我們稍後會提到。
以上說明尼采受到達爾文、叔本華的影響,他自己的思想內容由此浮現出來。
第三個思想背景是他對基督宗教的批判。當時對於基督宗教的批判,像尼采、齊克果(Kierkegaard, 1813-1855)都認為,基督宗教代表既成的勢力,是社會上已經形成的某種價值觀。西方傳統一兩千年來,以信仰做為人間的道德基礎,現在這個信仰已經慢慢世俗化了,顯不出提升人性的力量。其中宣揚的道德是一種「奴隸道德」,而不是「主人道德」。尼采提出這些新的名詞時,都作了說明。
尼采的家人原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是個牧師。尼采進大學之後變成無神論者,他在研究語言學方面很有天分,還沒取得博士學位就被聘為教授。這是少見的例子,但是他教書卻很失敗,為什麼?因為他的同行認為他應該教哲學,不應該教文獻學。他寫了許多論文,沒有受到同行肯定。他教文獻學,教到最後,班上只有一個學生。他很生氣,說:「真正的哲學家只有在死的時候才會出生。」意思是說,真正的哲學家,活著的時候沒有受到肯定;活著受到肯定的,都是假的哲學家。這是尼采個人的經驗。他後來非常孤獨,教書教了七年,到一八七九年就因為健康不佳,又跟同事處不好而自動辭職。辭職以後到處流浪了十年。在這段流浪的過程裡,書就一部部地寫出來,最著名的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現在還是尼采思想的代表作。這是一部很特別的著作,寫法不是論文,而是像格言、詩一樣的短文。裡面有許多名句,譬如:「太陽啊!如果沒有人類仰望你,你的光明有什麼用呢?」這是很有啟發性的。然後,他宣揚特別的道德,叫個人獨立起來,宣稱「超人」準備要出現了。他的思想很有特色,能夠融合希臘一直發展下來,把許多宗教訓誨及世俗道德都擺在一邊,直接把生命力的要求展現出來。接著,我們要談的是「虛無主義的危機」。
虛無主義的危機
尼采當時已經遇到虛無主義的危機了。什麼是虛無主義?虛無主義認為人死了就結束了,人間所有的價值都是相對的,因此人活在世界上,終究是沒有意義的。
虛無主義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較消極的主張是:既然活著沒有什麼意義,人又何必去爭取呢?這種虛無主義至少不會去傷害別人。假如我是一個虛無主義者,我知道自己現在做什麼都沒有意義,書多念一本或少念一本也沒有什麼差別,反正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了。這種消極的虛無主義與世無爭,活在世界上只是在拖時間而已。
積極的虛無主義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他要毀滅一切。他認為一切都是假的,人們還要執迷不悟,他看了就生氣,「我沒有的,你們也別想有。」
還有另一種虛無主義是世間常常見到的,就是根本不去反省自己。他是虛無主義者,但是他又不承認自己是虛無主義,照樣追求世俗上的成就。你問他有沒有意義呢?他從來不想有沒有意義的問題,這叫作「賴皮的」虛無主義。他明明是虛無主義者,又不能夠採取消極或積極的立場,只是夾在中間,過一天算一天。為什麼尼采後來被稱為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啟發者之一呢?重點就在這裡。他不喜歡那種過一天算一天,明明肯定生活沒有意義,卻又隨著世俗打轉的生活態度,他覺得這實在是自欺欺人。
接下來,我們要談「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因為這兩個名詞在很多方面都會用到。
什麼叫「主人道德」呢?道德原來是指善惡的分辨。主人道德是肯定善就是高貴,惡就是卑鄙,以此為基本原則。因此,「善」並不是你幫助別人,「惡」也不是你傷害別人。「善」是一種高貴的品性,「惡」就是卑鄙了。他不是以你有沒有幫助別人為標準,而是以高貴與卑鄙來作標準。因此,如果你具有主人道德,就會像希臘人一樣,心靈非常高貴。希臘人被描寫為「High-minded people」就是心靈高尚的意思。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我們都是希臘人,我生日的時候,你送我一個茶杯,是瓷做的,那麼下一次你生日的時候,我也送你一個茶杯,是銀做的;當我再生日的時候,你送我茶杯就要是金子做的。我一定不能讓你覺得吃虧,你跟我來往的話,要讓你覺得我比你慷慨。慷慨是高貴的品行。假如你寬恕我小的錯誤,我就要寬恕你大的錯誤,就是要比你更大器。所謂的「主人道德」,就是顯示品行的高貴,你對我好三分,我對你好四分,就是不佔你的便宜。那麼你受不了的話,怎麼辦呢?我對你好五分,你就對我好六分。所以,在希臘人的社會裡,是用心靈的高貴程度來表現自己的「善」,有時候反而變成一種互相誇耀。這是「主人道德」。基本上,他不談慈悲、謙虛、忍耐……因為奴隸才需要謙虛、忍耐和慈悲。主人怎麼需要呢?主人應該是有獨立的精神,往上面表現他的高貴。
什麼叫作「奴隸道德」呢?奴隸道德是說:一個社會要幫助弱者及沒有權力的人。凡是以弱勢團體為考量焦點的,都屬於奴隸道德。什麼叫弱勢團體?群眾就是。因為群眾都是平凡的。高貴的只有少數人,一般人都算是群眾。我們這些群眾希望怎麼樣呢?希望讓座給老弱婦孺,這就是標準的奴隸道德。他要求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出同情、慈悲,而把高貴方面壓制下來。所以,奴隸道德就是出於討厭有些人太高貴。有些人太高貴,會令人受不了。譬如,如果看到一個人鶴立雞群,我們爭取的他都不要,大家就會覺得很奇怪,他是不是看不起我們?為什麼我們大家要這個,他卻不要這個呢?他比較高貴嗎?你在比較之後,就會覺得受到傷害。群眾代表多數,於是,我們選舉民意代表來立法,立法專門約束那些少數人。
譬如,一個人有能力爬好幾層樓,所以他可以當強盜;我們爬不上去,所以不能當強盜。我不敢搶別人,所以我不能搶別人。我們所有的人會認為,我不敢去做某些事,因為某些事需要高度的體力、高度的智力、高度的勇敢,配合起來的,我們不敢做,因此不准做。這是尼采的解釋,他有自己的背景這麼說,但是我們看起來倒不一定如此。因為人的道德本來就有一種自我捨棄的要求,我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但我選擇不要,這無損於我的高貴啊!也不見得我是被迫的,也不見得我要別人的稱讚。為了稱讚,就變成奴隸道德。如果我是怕別人知道而不敢做壞事,這是很明顯的奴隸道德。
但是,我現在也可以做很多不讓別人知道是我做的好事啊!並且,我也不是因為害怕別人知道而不做什麼事。所以,尼采的思想只從表面的方式來看,他是很嚮往希臘時代那種趾高氣揚,能夠實現高貴的人性,而不在乎世俗一般小的仁義道德。他能夠顯示一種獨立的精神,應該理性就表現理性,應該有生命力就表現有生命力。但這樣的人是很不容易存在的,我們也知道,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不容易被接受。
現在你要當民意代表,就要迎合世俗的需要,講話就要講當地人聽得懂的話,跟他們站在一起,完全沒有身段,就可以受到他們的肯定。這些正是一般世俗所需要的。
這是「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主人顯然具有豐富的生命力,能創造自己的價值,不在乎世俗共同認定的某些價值。
尼采說:「上帝死了!」
一個人要做真我或假我?尼采告訴了我們,一個人要對自己的生命忠誠。忠於大地,大地代表我與生俱有的一切,對大地忠誠,等於是對自己的生命力忠誠。人生下來有什麼生命力,就必須讓它發展,在發展的時候,必須勇於與世俗決裂,不應在乎世俗的肯定、批判,或迎合群眾,而應該對自己負責,忠於自己內在超越的要求。
引言
時代背景
尼采生於一八四四年,此時德國普魯士方從戰敗國的屈辱中復興。因為拿破崙(NapoleonBonaparte, 1769-1821)在十九世紀初期,橫掃整個歐洲,以致造成德國人強烈的自卑感,因此德國亟欲重...
作者序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 傅佩榮
我們每天接觸的資訊,在廣度上已經無遠弗屆了,在深度上則日益覺得不足。深度與傳統有關,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蘇格拉底是哲學家,也記得他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但是這句話何以是正確的?許多人沒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嗎?如果要反省,又該如何著手?反省之後,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嗎?
要辨明一位哲學家的思想,就須大費周章,何況西方哲學史中,可以列出一連串閃亮的名字,個個頭角崢嶸、自成一家之言,我們如何可能全部認識?同時,有無必要這樣做呢?這些問題不能簡單回答,必須稍加分析。
首先,即使我們不願承認現代化與西方化之間的等同關係,也不大注意西方文化在事實上主導著世界潮流,但是對於「文化交流互動」的需求,卻是不能否認,也不宜忽視的。譬如,在閒談中引用幾句西方格言,往往帶來彼此會心的微笑。如果用「某人說話很尼采」來描寫一個朋友,大概不會受到責怪,但是用「某人說話很孟子」來描寫,就難免招人物議了。我們的文化活動其實已經浸染了許多西方因素,既不可能求其還原澄清,倒不如順水推舟,把一些常見的思想瞭解得更為透澈,讓自己使用起來更為得心應手。
其次,「文化交流」的帽子太大了些,我們站在個人求知的角度來看,也應該深入認識西方文化,尤其是居於核心地位的西方哲學。西方哲學的思辨趣味可謂獨樹一幟,與我們自己的哲學大不相同。中國哲學重視的是整體見解、實用知識、道德傾向、社會關係,並且自從先秦的儒家與道家出現之後,就很少能有全新的一家之言了。西方哲學的風貌,從古至今都是百家爭鳴,因為他們以哲學為「愛智」,勇於慎思明辨、追求真理,不惜自創一套名詞、自尋一種方法、自立一套架構,然後不管說得對不對,好不好,都可以清楚展示、供人品評。
閱讀西方哲學,可以培養理性思辨的習慣,這種習慣正是知識份子所應具備的。凡事但求合理,進而推究理性之依據,設法建立共識;這正是注重溝通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修養。
然後,能否不帶任何實用的目的,純粹由欣賞的眼光來品味西方哲學呢?這才是合適的態度啊!我不必奢望在讀了柏拉圖與康德之後,可以改善人際關係,或增加個人資產。我可以期許的是,讓自己的心靈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空氣較為稀薄,未必可以久居,但是視野遼闊,或許可以「望盡天涯路」,對於人生全貌及價值層次可以作整體的瞭解與評估。平地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太擁擠了些,眼光不易高遠,心靈難免閉塞。我們不必在高原定居,但是偶爾體會一下「走向高原」的心路歷程,也是人生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專業正是哲學,並且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如何能夠「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專門術語中打轉,同時以準確清楚的口語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無疑是一大挑戰。我挑選從古希臘直到當代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學家,根據是:見解明確,方法清晰,系統完備,並且對現實人生有深刻的啟發。為了配合一般讀者的背景,我刻意避開繁瑣冗長的論證,以免減低了愛智的樂趣。我自己也在準備的過程中,重新思索許多問題,獲益良多。若能把這二十四位哲學家的思想瀏覽一遍,對於西方心靈的發展主軸與特定風格,就不會覺得陌生了。「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這是我的信念。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 傅佩榮
我們每天接觸的資訊,在廣度上已經無遠弗屆了,在深度上則日益覺得不足。深度與傳統有關,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蘇格拉底是哲學家,也記得他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但是這句話何以是正確的?許多人沒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嗎?如果要反省,又該如何著手?反省之後,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嗎?
要辨明一位哲學家的思想,就須大費周章,何況西方哲學史中,可以列出一連串閃亮的名字,個個頭角崢嶸、自成一家之言,我們如何可能全部認識?同時,有無必要這樣做呢?...
目錄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1 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
2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3 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
人在遊戲時,才完全是人
4 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
5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
既不屈從愛,也不屈從恨
6 齊克果 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歷程
7 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人性是人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製造出來的
8 尼采 F. W. Nietzsche, 1844~1900
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1 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
2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3 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
人在遊戲時,才完全是人
4 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
5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
既不屈從愛,也不屈從恨
6 齊克果 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歷程
7 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人性是人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製造出來的
8 尼采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