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的圖書 |
$ 96 ~ 317 | 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
作者:西蒙波娃 / 譯者:何穎怡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01-03-25 語言:繁體書 共 3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一萬五千多年前,古印第安人自亞洲遷徙至北美大陸。16世紀歐洲開始殖民北美。現今的合眾國起始於東海岸的13個英屬美洲殖民地。歐洲七年戰爭後,大不列顛王國與其殖民地之間的爭議愈發劇烈,最終導致在1775年爆發美國革命。1776年7月4日,正與大不列顛進行獨立戰爭的各殖民地派出代表,協同一致發表《獨立宣言》。戰爭終止於1783年,大不列顛王國承認這13個北美殖民地脫離管轄而獨立,與其簽訂《巴黎條約》。這場戰爭也是第一場成功脫離歐洲殖民帝國的獨立戰爭。1781年,《邦聯條例》在邦聯13個構成州獲得通過,共同組成了邦聯議會。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完稿,將「美利堅合眾國」改制為聯邦體制,聯邦政府隨之成立。1791年,合稱為權利法案的十條憲法修正案獲得批准,擔保了基本民權。
自19世紀起,美國政府通過強行移置原住民,征服及購買等方法大力擴張領土,隨著逐漸不斷地承認擴張領地為新州份,至1848年時美國疆域已橫跨整個北美大陸。19世紀下半葉爆發的內戰,使曾經合法的奴隸制度得以終結。在19世紀末,美國已將其領土延伸到太平洋的夏威夷。美國經濟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自那時起也開始蓬勃發展。隨後美西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勢力進入加勒比海地區及太平洋西部;而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則奠定其作為一個全球性軍事力量的基礎。儘管在1930年代經歷經濟大蕭條,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勝利之後崛起成為超級大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發出核武器,也是唯一一個曾將其投入實戰的國家。戰後美國與蘇聯進行了數十年冷戰,頂峰時期的太空競賽促使了人類第一次登月計劃的成功。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至今三十年來,美國成為世上唯一的超級強國及經濟強國,在未來五十年也沒有其他國家能撼動美國的地位。
美國作為一個高度已開發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及第二大的商品出口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排名世界第一、而依購買力平均則位列第二。在國民平均薪資、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人均生產力等社會經濟學表現指標上,美國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經濟已步入後工業時代,服務行業占據經濟主導地位,位列世界第一。同時,其生產製造業規模也極為龐大,位居於世界第二。僅占據全世界4.4%人口的美國,貢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三分之一的全球軍事開支,這使其在經濟和軍事上均處於全世界最重要的地位。美國在政治和文化上是一支世界顯著並影響深遠的力量,也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上占據世界領導地位。美國是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洲國家組織等的創始成員國。
維基百科
榮獲 2001年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好書翻譯類
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非文學類
‧在美國,旅行有一種恩典般的特徵:它不會讓你與這個國家脫離,反而讓你進入它。
‧ 過去幾天,有些人問我:「你喜歡美國嗎?」我習慣性回答:「一半一半。」或者「五十五十。」
這個數字評估沒有意義;只反映出我的遲疑。過去四個月,我沒有一天不對美國感到目炫,也沒有一
天不對她感到失望。我不知道常住在這裡會不會快活;卻肯定我會極端想念她。
‧ 一九四七年一月,被《紐約客》譽為「最美麗存在主義者」的西蒙波娃,拿著靈魂伴侶沙特的介紹
信抵達美國,展開為期四個月的旋風旅行。
一九四八年,她在法國出版日記體遊記《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初始並不為人注意。
但經過半世紀,這本書卻重新綻放光芒,被視為美國公路文學的極致,觀點之透徹為其他
書籍所難望項背,文學成就被認為超過亨利‧米勒的同類型作品《空調夢魘》,並與史坦
貝克《憤怒的葡萄》同列經典。
西蒙波娃以汽車、火車、灰狗巴士遊遍美國城市與鄉間,沈浸在美國的文化、習俗、
人物與風景中,相對其他遊記,此書可說是一本獨特的心靈遊記,特重觀察美國的人文精
神,對美國人心靈的分析今日看來仍一針見血。而波娃極具魅力的全觀式文字,優美
如歷現場、順暢如行雲流水。
書中對紐約、大峽谷、紐奧良等地著墨甚深,尤其關注南北、種族與階級問題;書中透
露其為人所不知的真實一面:她在雷諾的賭場賭博,在「廣場旅館」裡抽下生平第一根大
麻,並目睹了毒癮者、小偷生活的地下社會。這次美國之旅,更使她結識艾格林,背著沙
特展開了一段十多年的跨洋愛情。
作者簡介: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ior,1908-1986)
法國知名女作家、存在主義代表性人物、女權運動先驅,與沙特維持終身伴侶關係,拒絕婚姻、選擇不生育。
波娃著作極豐,包括小說、戲劇、遊記與學術著作等,《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寫於一九四八年,一九四九年出版經典著作《第二性》,從生物學、社會學、政治學的觀點,全面思考女性議題,被稱為「女性主義之母」,對當時與後世的婦運影響極大。一九五四年她以《滿大人》,獲得法國最崇高的文學獎—龔固爾文學獎,之後並以《老年》探討老人問題,再度引領世界思想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