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視域變化中的中國人文與思想世界(簡體書)的圖書 |
![]() |
$ 204 | 視域變化中的中國人文與思想世界(簡體書)
作者:王中江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規格:19*13cm / 590頁 ![]() ![]() |
|
中國哲學的研究方式的確需要改變,明智的選擇是在真正存在問題的地方加以改變;中國哲學史確實需要重寫,謹慎的態度是要真正找到能夠帶來突破的重寫途徑。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文與思想圖像”發生了許多使人意想不到的驚人變化。這些變化何以發生,除了能夠從知識社會學立場出發加以解釋和理解外,還有就是我們無法否認的它與我們觀察視點和范式的改變所具有的密切關聯。本書內容分為五編:人格、人文和經典世界;共同體生活樣式與個體生活樣式;傳統社會解體過程中的文化選擇立場及其論辯;另一種文明視野下的儒、道傳統;兩個領域:經驗實證與超驗預設。
總序
前言 改變著的視點與改變著的中國人文與思想圖像
第一編 人格、人文和經典世界
一、儒家“圣人”理想的早期形態及其變異
二、早期“士”階層:它的形成、自我意識及原創性
三、從儒家“六經”的形成看經典的條件
四、上博《詩傳》與儒家《詩》教譜系新知
五、學術知識的統一理想及人格和王道理想——荀子儒學的重新定位
六、荻生徂徠與日本儒學的革新
七、“原意”、“先見”及解釋的“客觀性”——在“方法論解釋學”與“哲學解釋學”之間
第二編 共同體生活樣式與個體生活樣式
一、道家與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和生活
二、老子治道歷史來源的一個探尋——以“垂拱之治”與“無為而治”的關聯為中心
三、老子的“自治主義”
四、道家的“烏托邦”想像
五、“逃避政治”和“冥想性自由”:莊子的“隱”和“游”及其影響
六、從“德治”到“力治”:先秦政治思想的一個演變
七、公私之辨
八、章學誠的歷史與社會實踐意識
第三編 傳統社會解體過程中的文化選擇立場及其論辯
一、“變法”的合理性論證及其反駁
二、福澤諭吉與張之洞:兩個《勸學篇》的比較
三、“新知識階層”的誕生及角色擔當
四、“新舊之辨”的歷史推演及文化選擇形態
五、作為解構傳統的“五四”進化主義
六、“全盤西化”與“本位文化”的論辯
第四編 另一種文明視野下的儒、道傳統
一、嚴復與儒學
二、道家哲學的新視角
三、胡適意識中的中國自由傳統
四、馮友蘭與釋“儒”
五、熊十力哲學觀和科學觀的問題意識及其反應方式
六、理學與心學的緊張與整合
七、“儒學觀”:類型、范式及其方法
第五編 兩個領域:經驗實證與超驗預設
一、嚴復認知世界的二重構造
二、胡適:科學人生觀與拒絕超驗領域
三、金岳霖與實在主義
四、馮友蘭:認定超越性的實在與終極關懷
五、殷海光的經驗實證主義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