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了解並實踐佛法的三大祕密──智慧、慈悲、法力,你的人生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作者的第三本佛書,主要是談「解脫煩惱的祕密」,包括法相、法性、心識、緣起、無明、智慧、慈悲、法力等祕密。
◎出世解脫要靠「智慧」,入世度眾要靠「慈悲」,悲智雙運要靠「法力」,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改變命運,出離生死,乃至於究竟成佛。
◎以科學理性精神,根據佛教經典加以論述,大部分附有原文經典或出處,如實揭開宇宙人生的真相與真理。
●真蓮行者佛學三書:《解脫煩惱的方法──八正道》、《解脫煩惱的智慧》、《解脫煩惱的祕密》。
尊貴的蓮生聖尊慈悲開示:「所有佛法不離慈悲、智慧、法力,我們要學的也是慈悲、智慧、法力。」
缺乏智慧,人生活得一團亂;缺乏慈悲,處處與人起衝突;缺乏法力,心靈徬徨無依靠。
解脫煩惱的祕密正是「智慧、慈悲、法力」三者的完美結合,須知有「智慧」就沒有煩惱,有「慈悲」就沒有敵人,有「法力」就沒有畏懼。
本書揭開解脫煩惱的三大祕密:「智慧」、「慈悲」與「法力」,幫助苦難的眾生,了解並運用此三大祕密,讓生命得以提昇,生活得以清淨,人生得以圓滿,進而解脫煩惱與痛苦。
全書延續引經據典的寫作風格,並大部分附有原文經典或出處,供讀者驗證,共分為三篇十二章。
「智慧篇」,一探生命增上、出離生死、證悟菩提的祕密。
「慈悲篇」,一探慈悲心、菩提心、菩薩道的祕密。
「法力篇」,一探密教生起次第、密宗羯摩法、密教圓滿次第的祕密。
世俗的「人天道」,原始佛教的「解脫道」,大乘佛教的「菩薩道」,以及大乘密教的「即身成佛」之道,這本書都有了。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931.pdf
作者簡介:
真蓮行者
乃真佛宗的蓮花行者,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博士,是系統工程、全面品質管理(TQM)與問題解決方法論的專家。為了自己,也為了苦難的眾生,潛心研究佛法數十年,並且善用他個人在「方法論」方面的專長,發願為眾生整理出解脫煩惱的些許心得,讓自己和有緣的眾生在漫漫的修行路上可以有所依循。包括:《解脫煩惱的方法──八正道》、《解脫煩惱的智慧》以及《解脫煩惱的祕密》。讓生命得以提昇,生活得以清淨,人生得以圓滿,進而解脫煩惱與痛苦。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真蓮行者是我弟弟,國立清華大學工學博士,是系統工程、全面品質管理與問題解決方法論的專家。舍弟生性慈悲,看到眾生任由業力宰割,煩惱不斷,痛苦不止,因而心生憐憫。雖然深知佛法是一劑救苦良藥,但是有感於佛法浩瀚龐大,法門繁多,甚至深奧難懂,實在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因此潛心研究佛法數十年,想要搞懂佛陀到底是怎樣解脫煩惱的?並且,善用他個人在「方法論」方面的專長,發願為眾生整理出解脫煩惱的些許心得,讓自己和有緣的眾生在修行路上可以有所依循。本書《解脫煩惱的祕密》是舍弟寫的第三本佛書,與前二本佛書《解脫煩惱的方法──八正道》以及《解脫煩惱的智慧》是同一個系列。第一本佛書談「方法」,主要是論述「八正道」,包括: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精進)、正念與正定,直探佛陀本懷,樸實而生活化。須知「八正道」教我們學會做佛之前,先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如何做人之後,繼續教我們如何邁向解脫之道,是一切佛法的歸宿。第二本佛書談「智慧」,包括:生命的智慧、人生的智慧、生活的智慧以及解脫的智慧。須知解脫煩惱的智慧以「八正道」為基礎,以「四聖諦」為總綱,以「緣起法」為核心,以「三法印」為正法。有了智慧就可以現世得解脫,當下得清淨。第三本佛書談「祕密」,包括:法相的祕密、法性的祕密、心識的祕密、緣起的祕密、無明的祕密、智慧的祕密、慈悲的祕密、法力的祕密等。從此揭開宇宙人生的真相與真理。只要看懂真相,領悟真理,善用「智慧」、「慈悲」與「法力」,就可以幫助我們改變命運,解脫生死,乃至於究竟成佛。這三本佛書的共同特色都是實實在在地根據佛教經典加以論述。今天再度為舍弟寫推薦序,身為兄長的我,仍然感到非常的高興與榮幸。因為能夠再一次向社會大眾推薦一本值得你我閱讀與珍藏的好書。
舍弟用心歸納「原始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大乘密教」的發展歷程,融合「現象界」與「本體界」的觀點,來共同探索宇宙人生的奧密;並將「法相」、「法性」、「心識」、「緣起」、「無明」、「智慧」相互之間的關係,串聯起來,可謂是一大突破。其中,「法相」緣起如幻,涵蓋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等;「法性」空寂無生,涵蓋真如、本性、佛性、法身等;「心識」真妄不二,涵蓋真心與妄識;「緣起」緣生緣滅,涵蓋流轉與還滅;「無明」是外來的,涵蓋累世習性的「無始無明」以及遇境生心的「一念無明」。「智慧」是本有的;以無我為核心,亦即中道不二的「般若空慧」。須知由性而有心,由心而有相。一切外顯諸相,皆因無明心動、緣起幻生所現。由此可知,因為心動所以緣起,因為緣起所以幻生。須知「法性」本來不動,卻因為「一心開二門」,隨「妄識」而流轉,隨「真心」而還滅;因「流轉」而幻化「法相」,因「還滅」而回歸「本性」。法性一如,空寂無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動緣起,緣起幻生;法相如幻,萬有假名。其實都是我們那一顆「心」隨緣妄動變現出來的,但是究其本性卻都是畢竟空的。故知本性清淨,無性隨緣;隨妄入染,隨真返淨,全看智慧開了沒?智慧如果開了,心就不會亂動:無住生心,生出「無我」的清淨心。智慧如果沒開,心就會亂動:遇境生心,生出「有我」的雜染心。只要一念有我,「無明」覆蔽,「妄識」做主,「法性」則依「緣起」而有「法相」;只要一念無我,「淨智」現前,「真心」做主,「法相」則依「緣起」而入「法性」。法相隨緣,法性不變,唯是一心。其實「法相」、「法性」、「心識」、「緣起」四者不一不異。法界本是一體,法體本自清淨。一念妄動則有「六凡界」,一念清淨則有「四聖界」,無住無念則入「一真法界」。想要進一步了解這些解脫煩惱的祕密嗎?包括世俗的「人天道」,原始佛教的「解脫道」,大乘佛教的「菩薩道」,以及大乘密教的「即身成佛」之道,這本書都有了。
總而言之,相由心生,心由性起,性是無性,起是緣起。一切法緣起幻有,一切法自性本空;生非實生,滅非實滅;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依此「二諦」而顯中道。所以說,相是幻的,心是妄的,性是空的,緣起為用,關鍵則在於我們那一顆「心」。相信只要有一顆漂亮的心,必有漂亮的一生。不過,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心本無生因境有,境無好壞全由心。」由此可知,修行其實就是在「修心」:一修念頭,二修習性。「修念頭」包括:護念、轉念、正念、無念。「修習性」包括:去除累世的無明,顯現本有的智慧,淨化雜染的習性,回歸本來的自性。須知心淨成佛,心妄成魔。因此,我們要外離幻相,內寂其心,修正習性,正觀緣起。平日多聞善法,每日維持一修,早日開悟覺醒,就可以解脫煩惱,乃至於證果成聖。懂得看破紅塵,一切都無所求,就不會貪;懂得放下得失,一切都無所謂,就不會瞋;懂得顯露真心,一切都無所住,就不會癡;懂得回歸本性,一切都無所得,就不會妄想、分別、執著!並且,在日常生活當中善用「智慧」、「慈悲」與「法力」,努力實踐所謂的「生活佛教」,讓佛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為生活的依靠。然後,從「智慧」中射出光芒,從此沒有煩惱,有如「燈塔」於闇冥中指引方向;從「慈悲」中生出清淨,從此沒有敵人,有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從「法力」中顯出勇猛,從此沒有畏懼,有如「雪山」於酷寒中屹立不搖。不僅自度,而且度人,就可以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不但身心自由,而且任運自在,進而生死自主,甚至來去自如。最後,再一次誠摯地向各位讀者大眾鄭重地推薦這一本好書。祝各位修行有成,煩惱解脫,法喜充滿。
前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林啟瑞
二○二三年秋
名人推薦:真蓮行者是我弟弟,國立清華大學工學博士,是系統工程、全面品質管理與問題解決方法論的專家。舍弟生性慈悲,看到眾生任由業力宰割,煩惱不斷,痛苦不止,因而心生憐憫。雖然深知佛法是一劑救苦良藥,但是有感於佛法浩瀚龐大,法門繁多,甚至深奧難懂,實在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因此潛心研究佛法數十年,想要搞懂佛陀到底是怎樣解脫煩惱的?並且,善用他個人在「方法論」方面的專長,發願為眾生整理出解脫煩惱的些許心得,讓自己和有緣的眾生在修行路上可以有所依循。本書《解脫煩惱的祕密》是舍弟寫的第三本佛書,與前二本佛書《...
章節試閱
一般來說,「祕密」是不為人所共知的,隱晦難明的,甚至有見不得人、不可告人的意思。但是,這裡所要探討的「祕密」卻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跟「解脫」有關的「祕密」。根據松長有慶《東方智慧的崛起──密教》的說法:所謂「祕密」有二種含意,一為眾生祕密,二為如來祕密。前者是指眾生以無明妄想覆藏本性真覺,故曰「眾生祕密」。後者是指如來自證的境界,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也非眾生所能想像,因此隱而不表,祕而不宣;只有親證自悟,才能明白,故曰「如來祕密」。綜合而言,眾生不明白佛說的法以至於不能夠澈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與真理,進而無從解脫;一方面是眾生為無明妄想所覆,一方面是如來的境界不可思議。因此,揭開祕密,破除無明,實修親證,無疑是修行的一大要務。一旦掌握解脫煩惱的「祕密」,並加以實踐,就可以大大地減少我們的煩惱與痛苦,乃至於成為解脫煩惱的聖者。然而,到底該怎麼做呢?要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才可以成為解脫的聖者呢?為了揭開這個祕密,我們且從示現真實人間的一些聖者的啟示談起。
第一節 聖者的啟示
何謂聖者呢?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應該是指解脫煩惱的聖者,甚至是指解脫生死的聖者。從此解脫自在,離苦得樂;從此出離三界,寂靜涅槃。例如,經由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陀;或是經由四聖諦、八正道,自知、自覺、自證的阿羅漢;或是經由十二因緣,無師自悟的辟支佛;或是經由般若行、菩薩道,證得不退轉地的菩薩等。然而,誰有資格可以成為解脫的聖者呢?看到佛法如此深奧,人心如此複雜,世間如此險惡,修行如此艱難,想要成為解脫的聖者,簡直就是難如登天。不禁要問:像我們一般的凡夫俗子可以成為解脫的聖者嗎?答案是肯定的。須知佛法之前,人人平等。佛陀時代成就阿羅漢的聖者,大智慧的如舍利弗,大神通的如目犍連,最愚笨的如周利槃陀伽,最凶殘的如鴦掘魔,最邪淫的如蓮花色,最年老的如一百二十歲的外道須跋陀羅,最年輕的如七歲的沙彌均頭等。由此可知,解脫的聖者其實是不受男女、老少、貧富、貴賤、智愚、德高望重或是惡貫滿盈的條件所限制的。所以說,人人皆可以成為解脫的聖者!
我們從印度佛教史、漢傳佛教史、乃至於藏傳佛教史當中,搜尋一些聖者的故事,特別是一些較為典型的例子,來突顯我們也可以成為聖者的可能性。因為這些聖者在獲得成就以前,其實跟我們沒什麼兩樣,甚至比我們的處境更加不堪。然而,他們可以獲得成就,我們當然也可以。例如愚笨至極的周利槃陀伽尊者,雖然我們不是很聰明,但也不至於像周利槃陀伽尊者那麼笨,竟然笨到連「掃帚」二個字都背不起來,卻照樣可以證阿羅漢(增壹阿含經 卷一一 善知識品 一七三)。例如邪淫亂倫的蓮花色比丘尼,雖然我們不是清淨梵行,但也不至於像蓮花色比丘尼那麼淫亂,竟然與自己的親生兒子發生亂倫,卻照樣可以證阿羅漢(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卷四十九)。例如殺人如麻的鴦掘摩尊者,雖然我們不是全無殺心,但也不至於像鴦掘摩尊者那麼凶殘,竟然殺害了九百九十九人,卻照樣可以證阿羅漢(增壹阿含經 卷三十一 力品第三十八之一三三八)。例如聰明絕頂的龍樹菩薩,雖然我們不是平庸之輩,但也不至於像龍樹菩薩那麼高傲自負,竟然以隱身術淫亂後宮;就算悔過出家之後,卻自以為無人可以超越而想要分裂僧團,造五逆罪,卻照樣可以成為八宗之祖(鳩摩羅什譯著 龍樹菩薩傳)。例如貧子棄兒的寒山、拾得,雖然我們不是家財萬貫,但也不至於像寒山、拾得那麼淒苦,竟然一無所有,了無希望,為人所輕,為人所鄙,卻照樣可以成為一代詩僧(嚴振非著 寒山子身世考)。例如文盲柴夫的六祖惠能,雖然我們不是博學多聞,但也不至於像六祖惠能那樣沒有受過教育,竟然連大字一個都不認識,卻照樣可以成為禪宗祖師(六祖 壇經)。例如雪山苦行的密勒日巴祖師,雖然我們不是罪業深重,但也不至於像密勒日巴祖師那樣為了報仇雪恨而用咒術殺害無數親友,卻照樣可以成為藏密白教祖師(張澄基譯著 密勒日巴尊者傳)。例如羅漢降世的濟公,雖然我們不是正經八百,但也不至於像濟公那樣瘋顚癡狂,竟然嗜酒吃肉,還進出妓院,卻照樣可以成為人人敬仰的活佛(天花藏主人著 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所以說,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今生今世「生而為人」的機會,雖然我們的條件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差,更不是很壞。然而,這些聖者都可以有所成就,我們既然沒有比他們差,只要肯精進努力,當然也可以有所成就。
不過,這幾位聖者有幾個共同點:其一、這些聖者都遇到了明師指點。例如,周立槃陀伽尊者、蓮花色比丘尼、鴦掘摩尊者遇到了釋迦牟尼佛,龍樹菩薩遇到了大龍菩薩,寒山、拾得遇到了豐干禪師,六祖惠能遇到了五祖弘忍,密勒日巴祖師遇到了馬爾巴上師,濟公活佛遇到了慧遠禪師等。沒有這些明師的扶持或指點,想要有所成就是不大可能的。其二、這些聖者的明師本身都具有通曉三世因緣的神通法力,並且兼具慈悲與智慧,能夠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點化與教導。因此,如果我們得以遇到具足「智慧」、「慈悲」與「法力」的明師,一定要懂得珍惜啊!其三、這些聖者本身在證悟成就之前,都經歷了一段刻苦銘心的人生遭遇,而這些遭遇多半與其前世因緣有關,或是跟久遠劫前所造的業有關,或是跟久遠劫前所發的願有關。其四、這些聖者在證悟解脫之後,吃飯照樣吃飯,睡覺照樣睡覺,但是心境卻大不相同。獨處時,內心灑脫,逍遙自在;度眾時,慈悲為懷,隨緣自在;圓寂時,來去自如,生死自在。對世間的一切都無所求,對他人的眼光都無所謂,對自己的處境都無所住,對最終的結果都無所得。生也自在,死也自在。簡而言之,解脫的境界,「自在」二字而已。最後,這些聖者之所以受人敬仰,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帶給今生後世的人們重大且正面的影響,幫助苦難的眾生,發掘生命的價值,解決生活的困難,找到人生的方向,甚至走向解脫之道。從迷失自我、找到自我、肯定自我、到超越自我,進而做到無我。只要做到無我,就可以解脫自在;進而利他,就可以成為解脫的聖者。
以上內容節錄自《解脫煩惱的祕密》真蓮行者◎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931.pdf
一般來說,「祕密」是不為人所共知的,隱晦難明的,甚至有見不得人、不可告人的意思。但是,這裡所要探討的「祕密」卻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跟「解脫」有關的「祕密」。根據松長有慶《東方智慧的崛起──密教》的說法:所謂「祕密」有二種含意,一為眾生祕密,二為如來祕密。前者是指眾生以無明妄想覆藏本性真覺,故曰「眾生祕密」。後者是指如來自證的境界,非語言文字所能形容,也非眾生所能想像,因此隱而不表,祕而不宣;只有親證自悟,才能明白,故曰「如來祕密」。綜合而言,眾生不明白佛說的法以至於不能夠澈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與真理,...
作者序
我是真蓮行者,也就是真佛宗的蓮花行者,乃皈依紅冠聖冕金剛上師蓮生聖尊的俗家弟子,這是我寫的第三本佛書《解脫煩惱的祕密》。既然稱之為祕密,就表示知道的人還不是很多。然而,一旦知道這個祕密,並加以實踐,你的人生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想要平安順利嗎?想要幸福快樂嗎?想要解脫自在嗎?這個祕密都可以幫你實現!反觀一下我們現在的處境,總是覺得活得好累,過得好苦!這個也不順利,那個也不如意;日子過得一點都不開心,人生活得一點都不快樂!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都是因為還沒有搞懂解脫煩惱的祕密,所以才會深陷煩惱與痛苦之中。就像密勒日巴祖師所說:「世間歡樂如泡影,人生一切似夢幻;於此夢幻虛渺世,執以為實深可憫。」本書就是要來為可憐的芸芸眾生揭露解脫煩惱的祕密,完全按照佛教的經典與論疏,逐步掀開宇宙人生的神祕面紗,讓生命有所歸宿,生活有所倚靠,人生有所遵循。這個祕密不但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與真理;也告訴我們出離生死的方法與究竟成佛之道。如果能夠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就不會被表相所迷惑;如果能夠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理,就不會被命運耍得團團轉。甚至,如果能夠懂得出離生死的方法,就能夠自覺,從此掙脫六道輪迴的束縛;如果能夠懂得究竟成佛之道,就能夠覺他,從此悲智雙運,福慧雙修。一旦能夠自覺覺他,做到覺行圓滿,就可以成佛了!其中,所謂「覺」者「覺悟」也!「覺」乃「知見緣起」之意;亦即徹底了知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如幻。「悟」乃「領悟我心」之意;亦即深刻體悟世間的一切都是自心所幻化。因此,一旦覺悟,就可以了解:原來世間的一切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亦即意識所創造,因緣所和合;所以世間的一切都是假的,有如夢幻泡影;都是虛幻的,有如空花水月;從此不再執著與貪染,當下得清淨,現世得解脫。
回顧一下佛教演進的過程,從「原始佛教」追求個人的當世解脫,演化到「大乘顯教」普度眾生的菩薩行持,最終進展到「大乘密教」神變加持的即身成佛。其中,出世解脫要靠「智慧」,入世度眾要靠「慈悲」,悲智雙運要靠「法力」。因此,為了自覺覺他,「智慧、慈悲、法力」三者缺一不可。缺乏「智慧」,「慈悲」只是世間福德,「法力」反而增長我慢。缺乏「慈悲」,「智慧」容易偏執頑空,「法力」反而淪為魔用。缺乏「法力」,「智慧」難以取信於人,「慈悲」無法契機度眾。解脫煩惱的祕密正是「智慧、慈悲、法力」三者的完美結合;以「智慧」為基礎,以「慈悲」為動力,以「法力」為妙用。尊貴的蓮生聖尊慈悲開示:「慈悲是一種方便救度眾生,度眾生成佛要靠智慧,救度眾生要有方法,需要法力。所有佛法不離慈悲、智慧、法力,我們要學的也是慈悲、智慧、法力。」然而,真正的「智慧」是出離的智慧,真正的「慈悲」是令眾生出離,真正的「法力」是令眾生覺悟要出離。由此可知,不管是「智慧」、「慈悲」或「法力」,其實都是為了度眾生出苦輪啊!所以說,佛教除了燒香祈福、行善布施、出世解脫、念佛往生之外,若能夠兼具「智慧、慈悲、法力」,並將之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既修福又修慧,既出世又入世,既自度又度人,那就更加圓滿了。具足「智慧」,就可以煩惱解脫;具足「慈悲」,就可以心懷眾生;具足「法力」,就可以方便度眾。
因此,本書共分為三篇十二章,包括「智慧篇」、「慈悲篇」與「法力篇」;分別為讀者揭開解脫煩惱的三大祕密:「智慧」、「慈悲」與「法力」。並將延續前二本佛書《解脫煩惱的方法──八正道》以及《解脫煩惱的智慧》引經據典的寫作風格,以原始佛教《四阿含經》加上大乘佛教等相關法門的大乘經典及其論疏為根據,並大部分附有原文經典或出處,供讀者驗證。另外,也參照尊貴的蓮生聖尊的豐富著作與法語開示,進行論述。尤其是「法力篇」,為了尊重密教傳承,幾乎完全是根據尊貴的蓮生聖尊的實修經驗與說法來論述。想要改變命運嗎?想要出離三界嗎?想要證悟菩提嗎?在「智慧篇」裡,我們將帶領讀者一探生命增上、出離生死、證悟菩提的祕密。想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慈悲嗎?想要知道如何發菩提心嗎?想要知道如何行菩薩道嗎?在「慈悲篇」裡,我們將帶領讀者一探慈悲心、菩提心、菩薩道的祕密。想要三密清淨,與本尊相應,實現接引成佛嗎?想要擁有法力,與護法相應,實現羯摩濟世嗎?想要虹光化身,與自性相應,實現即身成佛嗎?在「法力篇」裡,我們將帶領讀者一探密教生起次第、密宗羯摩法、密教圓滿次第的祕密。
一旦懂得這些祕密之後,就可以善用「智慧、慈悲、法力」來面對我們的生命、生活與人生,不斷壯大自己、豐富自己、提昇自己。須知花若盛開,蝴蝶自來!蝴蝶不來,花照樣開!你看那些佛、菩薩、護法、空行那一個不是智慧充滿、慈悲無量、神通廣大嗎?不然怎麼自度度人呢?有了「智慧」就能夠看懂原來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戲,都是假的,內心就不會那麼執著。有了「慈悲」就能夠淡化我執,泯除自私,懂得行善布施,積功累德,發菩提心,福慧雙修。有了「法力」就能夠悲智雙運,善巧方便,救度眾生,神通濟世。須知出世解脫在前,入世度眾在後,最終既非出世,也非入世,圓成佛果。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生活就是我們修行的平台。缺乏修行,生命就會任由業力宰割,嚐遍各種酸甜苦辣;修行有成,生命就可以擺脫業力的糾纏,最終趨向寂靜涅槃。由此可知,佛法絕對不是消極的避世,佛法反而是積極的入世。星雲大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我們要善用佛法來管理好我們的人生,也要善用佛法來過好我們的生活,更要善用佛法來提昇我們的生命層次,要不然就白白來走這一遭了。因此,我們要好好修行,好好學佛,好好生活,學會如何把佛法正確地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把自己照顧好,把家人照顧好,把眾生照顧好。須知佛法不離世間,更離不開眾生。如何在世俗的生活當中,融入佛法、善用佛法,具足「智慧、慈悲、法力」,讓自己與眾生都受益;實現當下即是天堂,此刻即是極樂;在生即得涅槃,無須等到往生;當世即可解脫,此身即可成佛;解脫即是自度,成佛即是度眾;這才是修行學佛的本懷。
最後,感謝賢內助燕飛在寫作期間的支持和建議,不忘提醒筆者內容務必盡量寫得淺顯易懂。並且在完稿後,屢屢要求筆者刪除冗長重覆的篇章或改寫艱澀難懂的文句,使本書的可讀性大大地提高,最終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同時感謝我的一對雙胞胎兒女對他老爸在寫作上的鼓勵。更要感謝身為前明新科技大學校長的大哥啟瑞在百忙中為本書寫序。並感謝尊貴的蓮生聖尊賜給弟子無比的信心和力量,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但願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對苦難的有緣眾生,在解脫人生煩惱與痛苦的修行路上有所助益。須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筆者才疏學淺,若有疏漏之處,尚請各位先進大德不吝指正。加上自己也還正走在修行的路上,但願藉由這本學佛心得,提供自己與有緣的眾生修行參考。
真蓮行者
二○二三年秋
我是真蓮行者,也就是真佛宗的蓮花行者,乃皈依紅冠聖冕金剛上師蓮生聖尊的俗家弟子,這是我寫的第三本佛書《解脫煩惱的祕密》。既然稱之為祕密,就表示知道的人還不是很多。然而,一旦知道這個祕密,並加以實踐,你的人生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想要平安順利嗎?想要幸福快樂嗎?想要解脫自在嗎?這個祕密都可以幫你實現!反觀一下我們現在的處境,總是覺得活得好累,過得好苦!這個也不順利,那個也不如意;日子過得一點都不開心,人生活得一點都不快樂!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都是因為還沒有搞懂解脫煩惱的祕密,所以才會深陷煩惱與痛...
目錄
第一章 簡介
第二章 生命增上的智慧
第三章 出離生死的智慧
第四章 證悟菩提的智慧(上)
第五章 證悟菩提的智慧(下)
第六章 慈悲心
第七章 菩提心
第八章 菩薩道
第九章 密教生起次第
第十章 密宗羯摩法
第十一章 密教圓滿次第
第十二章 結語
覺醒之歌
第一章 簡介
第二章 生命增上的智慧
第三章 出離生死的智慧
第四章 證悟菩提的智慧(上)
第五章 證悟菩提的智慧(下)
第六章 慈悲心
第七章 菩提心
第八章 菩薩道
第九章 密教生起次第
第十章 密宗羯摩法
第十一章 密教圓滿次第
第十二章 結語
覺醒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