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最佳入門套書 (2冊套書)

的圖書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最佳入門套書(2冊套書)
$ 422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最佳入門套書(2冊套書)
作者:王嵩山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4-04-30
語言:繁體/中文   
圖書介紹2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台灣
台灣臺灣是位於東亞、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周圍海域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人口約2千3百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閩南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評分:
圖書名稱: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最佳入門套書(2冊套書)

不只是「豐年祭」和「歌舞」,
原住民藝術比你知道的更豐富、更精采…


「原住民藝術」是什麼?
臺灣原住民族有哪些藝術形式?
我們如何判斷原住民藝術的特殊性、重要性與價值?
工匠的技巧與藝術家的才能之分界線在哪裡?
在藝術的表現上,部落的生活方式扮演什麼角色?
藝術形式可以獨立存在,或是必須依賴其他的社會制度?
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和當代藝術有什麼關係?

臺灣原住民族的藝術表現非常多樣化,且具有極高的獨特性,表現出有別於漢人的藝術(或美學)經驗。雖然,自日據時代以來原住民社會變遷非常快速,文化流失、社會解組的情形屢見不鮮,但是原住民的藝術表現依然具有極為強韌的生命力;不論在部落或是都會地區,當代原住民的藝術創造活動持續下來且日漸蓬勃。事實上,各族以不同於其他族群的方式,詮釋其多采多姿的藝術世界。而我們也可以發現,目前一般臺灣民眾對於原住民文化或一知半解、或全然無知。

本書探索當代原住民社會生活中的藝術表現。不但嘗試說明了解、欣賞「異文化」及其獨特的藝術成就、美學觀的一個可能的角度,更闡釋藝術的創造性(creativity)與文化、社會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們將在一個整體的社會文化脈絡中,掌握各個不同族群、不同類型的藝術形式之特色、獨特的美學價值,理解博物館、美術館和策展人的新文化機制之運作,標定臺灣原住民文化與美學在整體的「臺灣價值」中的角色與地位。

臺灣原住民族在住居形式、儀式器物、服飾、製陶、揉皮、竹木工具等方面的技術,雖簡繁不一、卻都表現極高的工藝成就。工藝表現在文化意義與社會組織的脈絡中,與技術、知識體系與意識型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例如,著名的蘭嶼達悟人的拼板、雕舟工藝,具體的再現了父系親屬界限。而不論是鄒族與卑南族「干欄式建築」的男子會所與少年會所,或蘭嶼達悟人的半地下屋、排灣人的石板屋等「包牆式建築」,建築物是具有言說意涵的物質結構,不只呈現居住或使用的團體,重要的是住居形式更「界定了某一個獨特的社群」、表彰族群的空間美學。

臺灣原住民族喜歡在日用生活器物予以雕刻,除了美觀外,更傳達了文化意涵、是集體記憶再現的方式之一。

傳統原住民藝術的發展是以日常生活的工藝為基礎,更涉及材料知識的掌握。現實的部落生活不只是靈感的來源,生活週遭的材料更是想像具體化的素材。

臺灣原住民的藝術創作極為多樣化。不同的藝術形式或類別,往往有特殊的社會文化體系為背景。社會文化體系與內涵是個人創作的泉源。在當代臺灣社會展露頭角的原住民藝術,漸漸地擺脫原住民的藝術不過就是制式化的「豐年祭」和「歌舞」的刻板印象。

近十幾年來,原木立體雕塑、布畫與拓印是年輕的原住民新的嘗試。有時候生活物件被放大成巨型的雕塑,而傳統的「原住民圖像」也出現在各種場合。傳統生活、神話世界、部落人物,是原住民藝術家取材的重點。原住民藝術家運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各族文化的真實。藝術創作的技巧,反而不是當代原住民藝術家追求的目標。

台灣原住民:人族的文化旅程

☆透過原住民的眼睛觀察 真正了解原住民的內心世界!
☆全新內容!18開版本視覺大驚豔!
☆大量珍貴圖片插畫 全方位展現原住民生活

綜觀當代多民族的發展路徑,各族群的抗拒、威脅與社會轉型,當中牽涉了不同性質社會的、區域的文化系統之定義與建構。

雖然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生態知識,可以被理解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卻少有真正的認識各族群之文化建構、自然性質的機會。

本書嘗試提供一個「原住民的」、「客觀的」角度,讓國人除了能夠在在特定時間點,以觀光旅遊的心態,參與原住民族的部族活動之外,更能深入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與價值觀。

作者簡介:

王嵩山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行政院文建會「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委員。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暨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門負責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浦忠成(現任考試院考試委員,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兼系主任)

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推薦
目錄
第一章 原住民藝術的新看法
第二章 自然知識與地景、日常生活與藝術
第三章 造型與視覺藝術
第四章 表演藝術
第五章 藝術揭露社會文化現實
第六章 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幾個趨勢
第七章 文化與美學經驗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整形密碼:醫美手術背後的科學與美學
作者:劉韜滔
出版社:莫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29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龍族1:朝太陽奔馳的馬(全球暢銷250萬冊奇幻經典史詩鉅作25周年紀念典藏版)
作者:李榮道
出版社:奇幻基地出版事業部
出版日期:2025-01-04
66折: $ 3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優駿(全二冊)
作者:宮本輝
出版社:青空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3-10
66折: $ 37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斑葉植物圖鑑:600種葉色斑斕、外型奇特的綠植栽培指南
作者:Pavaphon Supanantananont
出版社:麥浩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9-28
66折: $ 49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腎臟求救中:真希望40歲之前洪永祥醫師就告訴我這些事
作者:洪永祥
出版社:獨売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10
$ 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寶可夢 伽勒爾圖鑑(全)
作者:構成:川島潤二(十八VAN PLANNING) 設計:はやしだこーじ(CORNFLAKES)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3
$ 35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惡靈剋星 2 (首刷限定版)
作者:新翔子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4-01
$ 17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憲在台南:林俊憲的台南美食私名單
作者:林俊憲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5-03-22
$ 227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舞伎家的料理人(06)
作者:小山愛子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02
$ 15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舞伎家的料理人(05)
作者:小山愛子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5-04-02
$ 15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滿洲鴉片小隊(08)
作者:門馬司、鹿子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01
$ 14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未來的戰鬥︰皮凱提與桑德爾對談平等與正義,揭露當今獨特又殘酷的不平等
作者:托瑪.皮凱提、邁可.桑德爾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02
$ 31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