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課程與教學季刊十二卷四期的圖書 |
![]() |
$ 285 | 課程與教學季刊十二卷四期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期:2009-10-01 ![]() ![]() |
|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直接向學生教授一系列課程,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歷史等。與之相對地,職業教育中只教授單一的職業技能。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館、圖書館、網際網路,以及生活中的經驗。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漸出現。
迄今,受教育權已被認為是一項基本人權,1952年發表的《歐洲人權公約》和聯合國1966年發表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均承認此項權利。
維基百科
教育機會均等是民主國家追求的理想,期能協助每一個人充分發揮潛能,掌握生命的意義;也在達成人類自由和平,維持社會正義。課程與教學是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核心要件。
本期以「教育機會均等」為主題,收錄三篇文章,正視教育機會均等落實於課程與教學的可能性,分別探討數位賦能對E時代教育機會均等的挑戰;偏遠學校教育資源分配的機會均等議題;和阿美族學童智能輪廓在機會公平教學設計上的特性。此外,另有六篇專論對課程與教學議題作了精闢的論述,分別討論學校與社區的課程協作的可能性、大學學生學習取向與教學環境設計的關聯性、全國創意教學獎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創意課程與教學設計之特性、廚藝創造力課程方案之成效、大學生對科學寫作態度量表之發展、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問題解決歷程中的策略與概念。藉由這些議題的專業對話,期能促動課程與教學改革,共同致力於開展個人潛能、維護人類公平正義而努力!
*主題:教育機會均等的課程與教學
E時代教育機會均等的新挑戰-數位賦能觀點
教育機會均等議題與偏遠學校教育資源分配之探究-以一所國中特色課程的發展為例
阿美族學童智能輪廓之研究-以五年級為例
*專論
跨越藩籬-學校與社區協力連結的案例研究
大學生對科學寫作態度量表之發研究
大學學生學習取向與教學環境設計關聯性評估-以合作學習教學法為例
廚藝創造力課程設計與發展之研究
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創意課程與教學設計之分析-以全國創意教學獎優等方案為例
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問題解決歷程中解題策略與概念之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