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源匱乏的年代,謝敬忠總裁對推廣音樂的堅持》
他不是雄才大略型的企業家、也不是汲汲營營於賺錢的大老闆,只是低調守分、一步一腳印,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大無畏精神的開拓者!
在台灣有這麼一位沒有顯赫家世、從不投機取巧,可說是最正派、最實在的企業家,功學社創辦人──謝敬忠先生。他是一個如何讓眾多員工再三懷念的『頭家』?他的人格典範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為什麼用香蕉和筍乾,可以換來一台台赫赫有名的大鋼琴?絕對MIT的KHS自行車,曾獲西爾斯百貨世界百大優良廠商殊榮!
讓台灣最低調、神祕的可愛企業家謝敬忠阿公,慢慢告訴你~~
【本書特色】★揭開功學社神祕面紗的第一本書在台灣,十個人有九個以為功學社是所謂的日資企業;對於販售鋼琴的一家公司,為何也賣機車,感到困惑;那麼你知道早期台灣的樂器,是用旗山的香蕉和筍乾換回來的嗎?
★精采老照片,無聲訴說一則則遙遠而美好的故事近百年前的南台灣街景、旗山糖廠車站的五分車、謝敬忠20多歲初為人師、40年代製造出雙燕牌口琴的第一家家庭工廠、貨運車載來了風琴,也載來了民間家庭中期望已久的音樂氣息……
★創辦人以其哲人特質,在台灣開啟了關懷與奉獻的企業典範在資源匱乏的年代,鋼琴是十足的奢侈品,偏遠山區就更不用說了。謝敬忠不僅提供鋼琴、支持音樂家開演奏會,更把關懷的觸角伸向偏遠山區,期望有心學習的孩子,都能擁有良好的音樂環境。
★台灣第一本不以強調經營手法為主的企業家傳記台灣多的是縱橫睥睨、雄才大略型的超強企業家,但謝敬忠總裁卻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悲天憫人的真摯情懷,贏來眾人終生的敬仰。
【本書簡介】民國前1年出生的謝敬忠,生活在一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但在那樣的時代,卻有一股崢嶸向上的力量在驅策著他,一如他曾經說:「即使是站在石頭堆裡,也要忍耐三年。」不只使得他的意志變得更強韌、對萬事萬物也更見慈愛。
早年的他獻身教育,用愛心和耐心將教學成績欠佳的旗山、甲仙、溪州國小等學生的素質逐漸提升上來,作育英才無數。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他決心在廢墟中重建校園,且於擔任校長期間著手編輯了《中日會話》,這是台灣光復後第一本漢文參考書,曾暢銷數十萬本,讓台灣學子在脫離日人統治後的教育制度有所依恃。
此後有感於對社會教育的使命,他不惜放棄16年的校長退職金,開始從事這條前無古人的文教之路。從進口品質精良的山葉鋼琴為起始,民國55年,「功學社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隨後功學社與日本樂器合資成立「台灣山葉樂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桃園龍潭鄉建廠,從事山葉鋼琴、電子琴的製造。而鋼琴也在這段期間走入民間家庭,可說是台灣音樂教育推展的一個里程碑。
在管制樂器進口的年代,樂器大多是功學社用香蕉、筍乾換來的。這事總是讓聞者大驚!更有趣的是,連後來聞名遐邇的山葉機車,還是玩具和臉盆工廠的設備製造出來的!功學社的一切,似乎現在聽起來都像神話!
民國64年,功學社在「功學社學術獎助基金會」之後,又成立「財團法人山葉音樂振興基金會」,設立音樂教室,從事實質的音樂普及與推廣工作。二子謝文和也在謝敬忠的指令下,孜孜矻矻地將音樂教室的理念發揚光大,讓孩子們在自然的學習環境中提升音樂能力。
民國61年,謝敬忠與兒子們獨排眾議成立自行車事業部,號稱「以生產機車的技術,來製造腳踏車」,預定每月生產運動用十段變速自行車一萬台,外銷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他們把一股新的生產概念注入當時「沒有規格」的輪界,提昇了輪界的水準。逐漸在輪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取代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國」,截至民國75年為止,更創下美國西爾斯百貨總銷量100萬台的驚人紀錄!
在台灣雄才大略型的企業老闆不可勝數,但是你可曾看見用父母心對待員工,無為勝有為的老總裁?看到功學社老員工們對他的敬重,你會發現原來世界上也有這樣的企業主!「我的父母很早就過世了,對我而言,總裁和師母就像爸爸媽媽一樣,從小照顧我、提拔我,就連我的老婆也是在功學社認識的,功學社就像我的另一個家。而我也從總裁身上學到為人應有的正派品格,所以雖然現在不是大富大貴,但是我卻有滿滿的友誼,這是總裁給我最好的資產。」資深員工呂武成回憶著多年前的往事。
取得1984年奧運自由車爭先賽第9名的國手李福祥這樣說:「出國比賽之前,總裁一定會召見,且親自為選手送行。他所掛在嘴邊的話語並非『加油!贏得好成績。』,而是『加油,要注意安全。』」
即使在這麼功利的社會,仍然有很多人堅守誠信,惜物愛物,寬大為懷,堅忍不拔,面對危機不怕冒險,最終還能取得成功的人。而功學社老總裁謝敬忠,就是這樣一位低調、默默堅守自己的人生哲學,卻讓大家心神嚮往的「純台味」可愛企業家。「有人說我做生意是『姜太公釣魚』,說那釣鉤是直的,不放魚餌,哈哈哈!」民國65年接受經濟日報採訪時,謝敬忠如此放懷大笑。
對於曾在生活中、或學習上接近過「功學社」這個品牌的族群,從YAMAHA音樂教室、KHS自行車,甚至YAMAHA機車的使用者,尋找出~除了追隨成天喊著:「給我賺錢,其餘免談」的企業名人之外,偶爾也想滋養心靈,崇敬具有大無畏精神,只想勇往直前,做對的事的那些人。
【限量贈品】
| 1.名稱:薩爾斯快拆式單車坐墊包 2.規格:長16×寬10×高10公分 3.顏色:原野綠、時尚紅,兩款隨機出貨 4.重量:215公克 5.說明: 內含:坐墊包1個 + 防雨罩1個 + 快拆扣環固定座1組 + 內六角扳手1支 ◆採用快拆裝置,易拆卸 ◆周圍環繞反光條,後方可掛車尾燈,夜間騎乘更安全 ◆反式拉鍊防潑水,拉鍊有拉繩 ◆下方有固定繃帶,可綁內胎或雨衣等物品 |
作者簡介:
【採訪撰文簡介】盧家珍
台北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新聞組畢業。
在傳播媒體界打滾了20年,現在仍在繼續打滾中。曾擔任華視晨間新聞「早安今天」執行製作、中影電視部「台北我的家」節目編劇、中央日報採訪組藝文記者、兒童日報文教組記者、勁報財經消費生活中心組長暨家庭版主編,現為表演藝術雜誌特約記者。
因為在報社採訪藝文新聞,而與藝文界產生愛戀關係。著有「音樂藏寶圖」、「向油看齊──光環舞集15週年專輯」、「舞向21世紀──光環舞集25週年誌」、「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台北藝大廿週年誌」。偶爾也兼差編劇,如:采風樂坊「七太郎與狂狂妹」兒童音樂劇,以及弦外之音「茶與咖啡的世紀大對決」音樂會等。
章節試閱
●開枝散葉:功學社的多角經營
【樂器篇】
◇什麼?用香蕉及筍乾來換樂器?
對於樂器普及的現代家庭來說,聽到「用香蕉來換樂器」,大概嘴巴會張得比臉盆還大吧!
話說全心投入兄弟合作創設的「功學社」,初期以出版為主,後來台灣的教育漸漸步上軌道,謝敬忠發現辛苦編印的「全科自習書」己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反而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讓他們的創造力和思考力停滯不前,成了有害無益的書籍。教學心切的他,斷然決定停止出版「全科自習書」,轉而朝向學校另一個十分貧乏的領域──教具,以供應教具的方式,繼續為學校服務。
當時,政府是全面管制樂器進口的,為了維持交易的公平性,若要進口樂器,則必須先出口台灣的農產品,因此,功學社只好採取「以貨易貨」的方式。他們想到了台灣最出名的香蕉、鳯梨罐頭及筍乾,於是就辦理這些物資的出口,然後換回樂器、體育器材、科學儀器。
樂器的進口尤為困難,起初政府為因應學校音樂教育的需要,只准風琴一項進口,於是功學社用香蕉換來一批山葉風琴供教學使用,受到相當大的歡迎。謝敬忠說,功學社進口貨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最有名氣的、最可靠的、品質好、堅固耐用」,以供應最好的東西來服務國人為最高目標。
「那時台灣進口山葉風琴的公司有三家,是不折不扣的三國時代。」謝敬忠說,在「三國」中,有一家兼賣其他樂器品牌,另一家則久久不向日本樂器訂貨,唯獨功學社始終誠心,一心一意的與山葉日本樂器公司繼續往來,即便是有其他牌子樂器想來探詢共同販賣的可能性,也被功學社回絕了。因此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社長川上源一,便決定「三國歸一統」,指定功學社為台灣總代理公司,直到今天仍是唯一總代理。
口琴則是另一個功學社推動進口的樂器,政府為保護國內產業,只准零件進口而禁止原裝進口,於是功學社便決定自日本進口零件,於國內組裝生產。民國四十一年,功學社在台北市甘谷街設立家庭組裝小廠,這是功學社第一家工廠。當時謝敬忠的太太謝曾清玉、弟媳謝純純、兒子謝文郁、謝文正,以及一位日本女技師原熊靜江,就在四樓的小房間裝配、調音,此時,大家聽到了燕子唱歌的聲音,而燕子停在電線上有如五線譜上的音符,於是便將生產的口琴命名為「雙燕牌」。
雙燕牌口琴推出之後,銷路很好,後來便於蘆洲購地開設口琴工廠,並陸續發展出風琴、打擊樂器、管樂器的製作。
【機車篇】
◇硬著頭皮發展的機車業
中國人常說「隔行如隔山」,以文具起家的功學社,是怎麼也不會讓人和機車、腳踏車聯想在一起的。但,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在走出了一條音樂之路後,功學社又一腳跨入了機車及自行車的領域。
話說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政府看準了山葉鋼琴的工廠擁有木料,於是便要求山葉日本樂器廠必須生產飛機螺旋槳,以因應戰爭的需求。大戰結束後,山葉日本樂器社長川上源一內部創業,利用工廠現成的機具,與德國合作生產機車,開始發展機車業。「功學社」由於代理山葉鋼琴的產品,信用卓著,自然成為日本山葉機車的指定代理商,循序漸進又跨進另一完全不同領域的企業。
功學社總裁謝敬忠回憶,日本山葉貿易課詢問功學社是否可以在台灣替他們銷售山葉機車,當時他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完全是不同領域,我們不會做,怎麼辦?」雖然心存疑慮,但謝敬忠仍承諾日本業務員會幫忙,並找了兩個好朋友,打算合作來推展機車業務。
但是樂器工廠怎麼能做機車?而且謝敬忠也沒有任何行銷及修理保養機車的經驗。於是在緊要關頭之際,這兩個朋友竟然打了退堂鼓,決定抽腿不做了。一向講信用的謝敬忠認為,答應別人的事不能失信,又見山葉機車常在國際比賽勝利,因此只好硬著頭皮做下去。自此,功學社開始代理進口日本山葉機車。
當時台灣已有本田、鈴木等品牌機車,山葉機車初上市時,許多人都覺得既新奇又好笑。「山葉也賣機車?是不是騎起來會有音樂?」這類的笑語不斷流傳,而進口的機車就陳列在功學社店舖的走廊上販賣,沒想到因為品質不錯,機車一售而空,大家才算鬆了一口氣。此後機車愈來愈流行,功學社的機車業務也就一路看俏。
◇玩具臉盆工廠造機車
樂器是用香蕉筍乾換來的,沒想到機車卻是玩具和臉盆工廠的設備造出來的!功學社的一切,似乎現在聽起來都是神話!
民國五十一年,政府為了保護國內的機車工業,提出機車自製率須達30%的規定,包括座椅、輪幅、輪胎、電池、車燈等,均需在國內自製,期藉此逐漸使機車及其零組件工業在國內生根,功學社也在此時開始組裝機車。
有一次,功學社有一張兩百台訂單的合約需履行,但負責車架打造的三重埔興亞機械工廠遲遲無法交貨。謝敬忠十分著急,此時他想到對機械十分有興趣的四弟謝敬信,於是便打電話到台南大力邀約,謝敬信也不囉嗦,把台南功學社鋼琴銷售的事業交代妻子鄭碧霞之後,便束裝北上,從此投入機車生產事業數十載。
謝敬信慢慢摸索研究,利用玩具或洗衣盆工廠的壓模設備,試著和零件廠一步步解決機車組裝問題。在機車車架問題解決後,原本生產雙燕牌口琴、風琴及管樂器的功學社蘆洲廠,便挪部分為生產車架並組裝機車的工廠。這是一段相當艱苦的過程。車身噴上漆後,為達到烘、烤效果,初期,謝敬信將鐵皮摺成封閉的形狀,上面安裝燈泡,再將車子一部部的送進去烘焙。但是,一次只能烤一部,緩不濟急,經銷商都急著要車。
那幾年,車子的銷路特別好,經銷商需車孔急,常常來公司串門子,從早等到傍晚,如果能要到一部車,就高興得不得了。為此,功學社緊急研究如何增加塗裝速度,於是,謝敬信又想到了一個方法,他做了一個類似烤煎餅的爐子,在兩邊裝上電熱線加熱烘烤,這個設備一次可以烘焙五台車,這樣才暫時解決市場需車窘況。
不過,政府自製項目逐年增加,有些零件國內可以自製,有些還是得靠國外供應,但是蘆洲廠在接收郵寄零件時並不順利,有時還會原件被退回日本,導致廠內的裝配線缺件,停工待料,因此,功學社萌生了另闢機車生產廠的想法。
民國五十五年,功學社與山葉簽訂技術合約,先在蘆洲廠裝配山葉機車,開始技術合作。隔年,功學社中壢廠完工,由謝敬信為第一任廠長,而謝敬忠在日本東京電機大學就讀的長子謝文郁也學成歸國,曾在日本山葉現場工作兩年的謝文郁,接任副廠長一職,擔任父親及四叔的左右手,於功學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機車的製造及銷售。
民國六十一年,功學社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一千一百台山葉機車,透過日本山葉發動機株式會社代理外銷。當時山葉機車自製率已經高達70%,所採用的零件,重要部分像汽缸、汽缸頭、活塞、曲軸、曲軸箱、曲軸蓋、輪殼等,為求品質能夠符合要求,完全由自家工廠生產供應。至於加工機械設備,則是由日本提供。
然而,政府對國內自製機車零件的比例要求愈來愈高,當時擔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更鼓勵自創品牌。一向遵從政府規定、非常守法的謝敬忠,為了配合政策,與日本山葉的技術合約未再續約,並設立開發部門,自己打造「KHS」廠牌的機車,以利功學社獨立發展。然而,此舉也讓功學社與日本山葉的關係產生微妙的變化。
◇經營危機 因禍得福
功學社為自主發展而付出很多的心血,但卻遇到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當時有許多機車業者雖然表面配合政府的「自創品牌」政策,但私底下仍透過第三國滙款給日本,以尋求技術上的支援。守法的謝敬忠不願走旁門左道,因此便停止付款,自主發展,讓日本山葉有些不是滋味。
民國六十八年,功學社有部分經銷商出走,成立萬山機械有限公司,趁著功學社與日本山葉產生嫌隙之時,說服日本山葉與萬山技術合作,推出RX及速克達系列車種,結果一砲而紅。頓時萬山經銷商遍及全省,等於給功學社當頭一棒。功學社在新技術與新機種皆未得日方奧援的情況下,銷售量一度跌到10%以下,情況十分危急。
萬山並不了解市場,雖然首賣的速克達大紅,但後續的幾款產品卻得不到消費者青睞,因而陷入經營危機。日本山葉看到這個情況,便有意恢復與功學社的技術合作關係,以重建KHS/ Yamaha過去的光榮。之後在政策鬆綁下,謝敬忠便授權兒子謝文郁、謝文和及謝文正,說服日本山葉回歸從前合作關係。所幸謝敬忠平日做生意十分正派,贏得日本山葉的信任,經多次洽商,終於同意再次技術合作。而在公司內部,也有一些認同謝敬忠正派經營理念的領導幹部,如林吉松等人,力拚逆流而穩定功學社,功勞很大。
在公司上下一心的團結氣氛下,功學社陸續推出「美的」、「越野」、「青春樂」及「兜風」幾種車款,立刻贏得消費者的肯定,也讓功學社吃了一粒定心丸。
在中日雙方充分合作下,短短數年,功學社即恢復山葉機車在台的聲譽,因而被日本總公司選為海外合作的模範而受獎。由於合作愉快,功學社機車於民國七十五年與日本合資,改組為「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恰巧這段期間,萬山工業因幾款機車銷售不佳而發生跳票事件,台灣山葉機車公司便收購了萬山的湖口工廠,擴大營業,開展了台灣山葉的新時代。
台灣山葉的誕生,為功學社集團帶來事業的第二春,過去台灣產製的機車出口不易,但是現在台灣山葉可以透過日本山葉遍布海外的經銷網,陸續外銷機車到葡萄牙、摩洛哥、希臘等國家,更曾於民國七十九年大量銷往義大利創下佳績,甚至回銷日本,成為中日合作的一大突破。而台灣山葉機車的基礎從此更漸穩固,也為台灣機車史寫下另一新頁。
【自行車篇】
◇自行車≠落伍行業
功學社的樂器與機車事業,都和日本山葉關係密切,但功學社的自行車事業,卻是不折不扣由功學社內部開創出來的!
民國五十年代,謝敬忠的三子謝文正赴美進修,當時他看到美國人騎自行車運動已蔚為一股潮流,不但自己生產自行車,也從歐洲進口。因此他從其中嗅到了商機,而且台灣任何商業的發展大多是跟著美國的腳步走,遲早這股潮流也會影響到台灣,於是謝文正便建議父親發展自行車業。
當時台灣已有許多自行車公司,但是品質普遍不佳,美國的自行車店甚至貼出「不修理台灣自行車」的告示,只因為故障率實在太高,讓他們煩不勝煩。謝敬忠聽了兒子的建議,覺得有道理,便與兄弟們商量,然而大家卻一致反對,因為當時正是功學社發展機車業最紅火的時候,他們不了解美國流行單車是為了健康,認為此時發展自行車業,無異是走落伍的回頭路!
雖然眾家兄弟都不贊成,但謝敬忠仍獨排眾議,執意要成立自行車部門。他先派三子謝文正和小兒子謝文秀(正寬)到日本的自行車工廠實習,然後在日本工廠與功學社機車部的協助下,KHS自行車部門正式誕生了!
民國六十一年,產銷「山葉機車」的功學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自行車事業部,號稱「以生產機車的技術,來製造腳踏車」,預定每月生產運動用十段變速自行車一萬台,外銷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他們把一股新的生產概念注入當時「沒有規格」的輪界,提昇了輪界的水準。並逐漸在輪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取代了日本,讓台灣成為「世界第一的自行車出口國」。
謝敬忠記得,當時在美國、加拿大等工業先進國家,由於生活水準高,國民都有汽車做為代步的工具,所以運動的機會很少,同時也造成空氣的污染等公害。因此,他們每逢假日,大家不再搭乘汽車,而改騎自行車到郊外去呼吸清新的空氣,並藉其來做全身的運動,以保持健康的身體。因為這個緣故,他們的自行車需求量日益增加。所以,為了也能爭取美加自行車市場,為國家賺外匯,功學社已經購妥全套新式設備,每月生產一萬台自行車。
謝敬忠說,功學社是以七年來製造山葉機車的技術與經驗,用來生產性質幾乎相同的自行車,當然是沒有問題的,而所製造的十段變速自行車,也以品質、性能的優秀,贏得了顧客的信任。
◇以機車技術來製造腳踏車
為了推廣KHS自行車品牌,謝敬忠陪著兒子到處參加商展,推銷不遺餘力;為了讓功學社在美國發展自行車也有據點,謝敬忠更是詢遍美國銀行相關貸款事宜,並勘查可用的倉庫。因為他認為「滾石不生苔」,公司不能一直搬來搬去,必須在一個合宜的據點安定下來,才能繼續生根,茁壯。
謝敬忠當時頻頻前往美國考察業務,民國六十三年參加美國單車專業展覽會之後,又參觀歐洲單車展。他認為美國幅員廣闊,人民所得高,並且又喜愛戶外運動,因此,一直是各國自行車競銷的主要市場。KHS自行車為了也能於此佔上一席地位,同年十二月間,由謝文正在美國籌備經銷網,謝敬忠陪同向銀行貸款,在加州Torrance市租一間不到二十八坪的小辦公室,全數人員只兩人半。經過半年多的苦心經營,到了民國六十四年,不但經銷網已經建立完成,而且已有五十多家自行車商店加入,總算有點收穫,沒有交白卷。
謝敬忠回想自行車業剛開始起步的時候,由於過去部分國產自行車外銷美國,品質差,容易故障,造成了不良印象,以致推展工作進行起來非常困難,許多經銷商一看是台灣的自行車,立刻就擺出嫌惡的表情。經過不厭其煩的解釋和說明,才勉為其難的答應販賣功學社的自行車,同時還僅願意試辦,必須看看市場反應再決定下一步是否合作,如此訂購KHS自行車的數量自然就少,一次都不超過十台。
然而經過這些經銷商半年多來的銷售,他們發現KHS自行車品質確實不錯,輕巧,好騎,耐用,不必擔心賣出去後發生零件故障的問題(以往因為所用的零件規格無法和世界接軌),也不需要一天到晚修車子,因此,信心大增,並開始電話訂貨,數量急劇累加。
謝敬忠記得,其中有一位經銷商──Dick Gordon's Bicycle City的負責人巧克(Mr. Chuck Dekeado),以經營義、德、英、日等各國自行車進口業務為主,他為了讓顧客清楚了解公司代理了哪幾個國家的自行車,特於門市部一一掛上國旗。而由於他經銷KHS自行車後,生意很好,所以,也就掛上一幅中華民國的國旗,並且還單獨掛在最醒目的位置。謝敬忠赴美考查時,前往拜訪他的公司,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被高高地掛起,尤其又是在異邦,內心非常感動,連連向他道謝。
因為自行車需求量日益增加,後來,功學社的自行車工廠設於中壢市KHS山葉機車工廠隔壁,擁有完善製造及檢驗設備,並採一貫作業生產,每月產量最高可達兩萬台。
近年來,在謝敬忠兩位兒子謝文正及謝文秀(正寬)的努力下,功學社自行車秉持持續研發及高品質的努力之下,陸續開發高技術的軟尾巴Soft Tail的車種(曾榮獲金品獎)以及複合材料的運用,同時在多角化的努力之下,開發了高品質的摺疊車、室內健身飛輪車,成為第一個打入美國市場的台灣自行車品牌。
●開枝散葉:功學社的多角經營
【樂器篇】
◇什麼?用香蕉及筍乾來換樂器?
對於樂器普及的現代家庭來說,聽到「用香蕉來換樂器」,大概嘴巴會張得比臉盆還大吧!
話說全心投入兄弟合作創設的「功學社」,初期以出版為主,後來台灣的教育漸漸步上軌道,謝敬忠發現辛苦編印的「全科自習書」己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反而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讓他們的創造力和思考力停滯不前,成了有害無益的書籍。教學心切的他,斷然決定停止出版「全科自習書」,轉而朝向學校另一個十分貧乏的領域──教具,以供應教具的方式,繼續為學校服務。...
目錄
★一場音樂會,喚起一世紀的回憶
★童年時代,回首話旗山
聽話乖巧的好寶寶
最後一名入學,第一名畢業
★教育明燈,從日據到光復
朗讀聲與警報聲交錯的學校生活
自編參考書成為教育明燈
★兄弟創業:從萬屋行到功學社
從賣糕餅變成賣文具
從萬屋行到功學社
★開枝散葉:功學社的多角經營
【樂器篇】
什麼?用香蕉筍乾來換樂器?
鋼琴進口之戰一觸即發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機車篇】
硬著頭皮發展的機車業
玩具臉盆工廠造機車
經營危機 因禍得福
【自行車篇】
自行車≠落伍行業
以機車技術來製造自行車
★哲人作風,校長典型
謝敬忠的經營理念
慈祥可愛的老企業家
身教重於言教的父親
功學社開啟了台灣自行車的國際之門
像老師而不像老闆的長者
腳踏實地做生意──影響我們一輩子的董仔
擁有神祕力量的燦爛微笑-生氣蓬勃的阿公
百歲校長的世紀校園巡禮
永遠的「阿忠伯仔」
★功學社大事紀
★一場音樂會,喚起一世紀的回憶
★童年時代,回首話旗山
聽話乖巧的好寶寶
最後一名入學,第一名畢業
★教育明燈,從日據到光復
朗讀聲與警報聲交錯的學校生活
自編參考書成為教育明燈
★兄弟創業:從萬屋行到功學社
從賣糕餅變成賣文具
從萬屋行到功學社
★開枝散葉:功學社的多角經營
【樂器篇】
什麼?用香蕉筍乾來換樂器?
鋼琴進口之戰一觸即發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機車篇】
硬著頭皮發展的機車業
玩具臉盆工廠造機車
經營危機 因禍得福
【自行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