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越拜越旺!台灣好廟拜透透的圖書 |
$ 79 ~ 297 | 越拜越旺!台灣好廟拜透透
作者:楊逢元 出版社:時周 出版日期:2010-11-12 語言:繁體/中文 共 4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本書特色
在華人世界裡備受崇敬的諸神大體上都是歷經千百年考驗而存留下來的,而且都具備很高的同質性:公義、神聖、奉獻、博愛、慈悲,而這些也是受到華人社會普遍認同與尊崇的特質,是人與神都要奉守的準則。
「拜拜」是華人文化圈中很普遍的民俗活動,拜拜的對象小自祖先、先聖先賢,大至總管天上人間事務的玉皇大帝,但不論對象是誰,人們「拜拜」的目的不外乎祈求好運,希望藉由清香與供品的祝禱得到神明庇佑,一方面獲得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姻緣具足、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的好運,另一方面也藉著祝禱過程進行一次小小的自我懺悔與反省,換取某一種求得寬恕的重生力量。
由於太過普遍又沒有嚴厲的宗教儀式規矩,「拜拜」的學問說大不大,但足以讓許多人戒慎恐懼,惟恐祈願不得法,以致所求難以如願。不過,也有人不拘小節地說,「神明都是慈悲的,不會跟我計較的。」然而話說回來,大家總也難免納悶:這麼多人到廟裡拜拜,自己好像沒有那麼好運,雖說大災沒有,卻也小挫折不斷;為什麼有人能夠所求如願,然後不惜重金打造金牌、供上香燭獻禮、擺戲台酬謝神恩?是不是自己拜得不夠虔誠呢?
台灣的廟宇大多數都涵蓋各種執掌的神祇,接受各類疑難雜症,使得大家越來越以籠統的方式來面對「拜拜」這件事情。慈悲的神明若有靈驗,當然不會計較人們的含混,可是,如果我們能以更符合神明職司的方式,用更正確的祈願方式來面對令自己仰賴又敬重的神明,豈不更能表達自己的慎重與誠意?
人人都喜歡找靈驗的廟去拜拜,只要是傳說中特別靈驗的,不遠千里也會專程前往。現代人最苦惱的紅塵瑣事不外乎姻緣、健康、工作和財富,所以本書就以這四大類來推薦台灣的靈驗好廟,希望大家在出外踏青旅遊時順道走走,一邊舒展身心,也能祈願求得好運來!
本書內容
1.台灣廟宇常見的神明-鄉土守護神、財神、生育養育守護神、行業守護神。
2.認識廟宇-參訪廟宇的基本知識。
3.拜出財運-28家。
4.拜出健康-12家。
5.拜出好姻緣-10家。
6.拜出好事業-28家。
7.拜出好運的方式-祈求好運的注意事項。
實地採訪目前人氣最旺的廟宇資訊,實地走訪,詳實記錄廟宇的故事。台灣的廟宇隨著時代變遷與需求,變化性頗大,重新走訪以獲得最新資訊。
贈品:
首批隨書附贈《2011越拜越旺之時尚農民曆》(限量)、金山財神廟一見發財「開運紀念幣」(限量)
作者簡介:
楊逢元
出生於新竹古城,對於城隍廟有深刻的印象與感情。遷居竹南後,也喜歡到慈裕宮、龍鳳宮等廟拜拜。自小對於五術即有高度興趣,也喜歡閱讀三國演義、封神榜與西遊記。求學時期,皈依佛教也勤於持誦經咒,最喜歡的經典有金剛經、藥師經、普門品與地藏菩薩本願經。後又進入藏密領域,習止觀禪定、普賢上師言教。對於宗教的眼界漸開,也開始對道教與民間信仰產生興趣。因為從事記者與採訪工作多年,轉作專職作者後,自民國九十四年起即陸續走訪臺灣廟宇,期能蒐集整理成影像資料庫,也因為編輯過《台灣101家財神廟》、《求財經》、《拜出好運來》、《跟著媽祖去旅行》、《拜拜》等書,才有將臺灣廟宇重新分類整理的想法,本書是第一本將多年的記錄編整呈現的書籍。
資深旅遊採訪編輯,曾任TO’GO旅遊雜誌資深採訪記者,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著有:《樂活北縣 藝遊味境》、《搭地鐵.玩香港》、《峇里旅人誌》、《舊金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