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英文是History,長久以來只說男人的故事;
關於女性的紀錄少得可憐,甚至連名字也不被在意。
但縱使是這樣艱苦的環境,依然有一群女子堅持理想,
她們早已超越性別的束縛,在各個領域間盡情揮灑光芒!
▎走近喬治.艾略特——字裡行間藏不住的憂傷色調
這是一段迷人的旅途:古雅的老房子中有一些帶著茅草屋頂,另一些則鋪著瓦片——玫瑰盛開著蔓延到了房門上,山楂樹花襯托著白色的籬牆。偶爾,我會遇到農夫的馬車,由溫和、有力的夏爾馬拖著,艾略特對牠們有過精彩的描繪……
我找到了據說是小說家出生的房子。這是一幢樸素的刷成白色的石頭建築,建造於兩百年前,兩層樓,低矮的上層帶有三角形的窗戶,房子一側的小花園裡花朵盛放,馬約蘭花混雜在洋蔥和甜菜之問,所有這一切都在訴說著謙卑、簡樸和平凡。
就是在這裡,當母親去世後,瑪麗.安.艾凡斯成為了女主婦。她只比孩子大一點——高挑、羞澀並且遠稱不上健壯。她烹洗掃刷樣樣都做,並為弟弟妹妹承擔起了母親的角色。這個孩子工作努力,但還是會抽出時間來閱讀和提問——而且她總是有大把的時間用於思考。
▎走近夏綠蒂.勃朗特——在絕境中滋養出最美麗的花朵
這裡曾經住過父親、母親和他們的6個孩子。母親很早就去世了,接著有兩個小女孩也死了。剩下了三個女孩和一個叫布蘭威爾的男孩。男孩得到父親和所有人的重視和寵愛。他是個一心想要做大事的人。他讓女孩們服侍他,如果她們不這麼做他就打她們。他不停地對她們說他要去做的事,不過他從來沒有去做那些事,因為他把時光都扔進了酒館裡。不久,他也死了——死於酒精中毒。
那三個勃朗特家的女孩,艾蜜莉、夏綠蒂和安妮,每個人都寫小說,不過她們從來沒有給父親或是其他任何人看過。她們寫的小說是最好的——而且都是自己寫的,沒有任何男人的幫助。她們的父親對此惱怒至極,不過當她們的書開始賣錢,他對此事的態度才有了一些好轉。
這裡以前是夏綠蒂的房間,就是在這張桌子上她寫出了《簡.愛》——至少人們是這麼說的。這是她坐過的椅子,在那玻璃框下有一些她的手稿。字跡太小幾乎看不清,不過寫得很漂亮而且很工整!
〔本書特色〕
本書為美國知名出版商阿爾伯特.哈伯德之作,介紹了西方歷史上13位重要女性並親自走訪故居,涵蓋領域包括:文學、社會學、政治圈、藝術界……在那個只書寫男性事蹟的年代,她們憑藉個人的毅力與勇氣,在歷史上留下精采一筆,其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毫不遜色於男性,證實了女性作為獨立的個體,同樣有能力開闢自己的天地。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 1856-1915),美國作家、出版商、藝術家和哲學家。工藝美術運動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譯者簡介:
宋孚紅,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現為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譯有《因為生活太焦躁,所以需要寧靜心理學》、《牛津大學副校長喬治‧戈登論人才培育》。
章節試閱
第五章 夏綠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走進大廳時我並不吃驚,我看見六月燦爛的晨光接替了昨夜的暴風雨,我感覺到穿過玻璃門撲面而來的清新芬芳的微風。我如此快樂,大自然也讓我身心愉悅。一個女乞丐和她的小男孩,面色蒼白、衣衫襤褸,正朝這邊走來。我跑過去把錢包裡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有三四個先令——無論是好是壞,他們一定要分享我的狂喜。烏鴉在嗚叫,小鳥唧唧喳喳地唱著歌,但是沒有什麼會像我的心情一樣歡暢。——《簡.愛》
傳說有這樣一些美國人,只有當他們被看作是英國人時才會開心。我也發現了一些有類似癖好的愛爾蘭人——他們希望被看作是法國人。歐洲旅館登記薄上像「奧布萊恩」這樣不錯的真名常常會變得不倫不類。在美國,有君王風範的名字首碼「O」不止一次地被改為「馮(Van)」或是「德(De)」——這也許更加恰當,它們都有著相同的意思。造成這種傾向的一個原因也許是聖派翠克是法國人,儘管他不是因為自己的國籍而被選為守護聖徒的。但是愛爾蘭的守護聖徒是一個法國人,這是一件多麼自然又多麼恰當的事情啊!整個翡翠島都應該傾向於那些熱愛藝術,喜歡燉兔子的人們。總之,從自豪的祖傳名「派特里修(Patricius)」演變為簡單的「派特(Pat)」是一大退步,帕迪(Paddy)和我一樣,都希望原始名被重新使用。當來自愛爾蘭唐郡的派翠克.普朗蒂抖落掉周遭的束縛和沼澤裡的泥漿,橫渡海峽來到英國,出現在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大門口時,我很高興他報上的名字是「P. 勃朗特先生」——重音放在了最後的音節上。
有這樣一個廣為流傳的高雅神話,說到牧師是被「召喚」而來的,而其他人則是自己選取一種職業或得到一份工作。但我認識的新教聖公會牧師卻不是那樣的,很多人都只是宣稱自己被「召喚」而已。他們從事這種職業,因為它為他們帶來了榮耀並提供了「生計」。他們也可以因此而做善事——所有人都想做善事。他們把自己趕進神學院,在那裡學會午前禱和伶牙俐齒的祕密,並會見牧師裁縫以準備去接受榮耀和取得「生計」。在仔細研究過派翠克.勃朗特的生平後,我沒有發現他的志向超出了那些我所指出的令人愉悅的事——就是說,將榮耀和「生計」包含在內。
他高大健碩,膚色較暗,是一個充滿力量和野心勃勃的傢伙。他奮力一搏,大膽地敲響了劍橋大學的門。他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生,儘管有些喜歡爭論,有時也會惡作劇——把他的能量用在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上,就像愛爾蘭人樂於做的那樣。他戀愛了,當然,一個戀愛中的愛爾蘭人就好像正在噴發的維蘇威火山。我們知道至少有一位迷人的女孩拒絕嫁給他,不像奧賽羅那樣,他拒絕講出自己的身世。也許那些不願供出他的「同夥」,不是流氓無賴就是浪子。不過從始至終,除了他「來自唐郡」和他的名字是「普朗蒂」,勃朗特先生似乎也沒有什麼更糟糕的事情可以隱瞞了。他不肯屈服,仍然不願意說出他的身世來緩解氣氛,所以那個女孩先是哭了起來,後來開始咆哮,最終勃朗特也咆哮起來,然後離開了。女孩和她的父母堅信這個法國人一定是一個逃脫了法律制裁的謀殺犯。這是幸運的,是的,勃朗特和那個女孩最終誰都沒有絲毫動搖,這件事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極大的幸運。
勃朗特完成了學業,帶著他價值兩便士的榮譽走出了校門。30歲的時候,他在約克郡一個叫哈斯海德的破舊小鎮中擔任副牧師。年輕的布蘭威爾小姐從彭贊斯來到這裡探望她的叔叔,可敬的勃朗特牧師先生立即狂熱地愛上了她秀美的外型和溫柔的氣質。我用「狂熱地」這個詞,因為勃朗特是這樣的男人。達爾文說:「愛的能力只會被新鮮感喚醒。」那些穿著她們最好的衣服出門拜訪他人的女子們,一定會找到愛人。在美國,三分之一的婚姻都是這樣發生的:美好的著裝讓年輕男子驚喜不已,弄得他們眼花撩亂、魂不守舍,於是他們便向女孩們示愛並立下婚約。
就這樣他們結婚了——派翠克.勃朗特牧師與瑪麗亞.布蘭威爾小姐。他高大、勇敢、專制;她嬌小、羞澀、敏感。他們生下兩個孩子——一個在一年之內,另一個在隔一年之後。我們確信,這個秀美嬌小的女人也有她的苦惱。她的聲音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哀傷的回音。當她請求別人把麵包遞過來的時候,她也總是道歉。有一次,她的姑姑送了一件很漂亮的絲綢衣服給她作為禮物——鄉下牧師的妻子可沒有很多的奢侈品,派翠克.勃朗特當著她的面把那件衣服剪成碎條扔在地上,然後用腳將它們踢進了壁爐,他這樣做是為了教妻子學會謙卑。他也曾練習用手槍射擊,並在屋裡開槍來讓這位女士鎮定,他自己卻經常酩酊大醉。有一個疲憊弱小的妻子和一些卑微低下的民眾,勃朗特這樣的人在這個小鎮裡就是一個暴君。他為那些沒有價值的瑣事忙碌,尋求愚蠢的細節。鄰居們放任他,他的妻子也沒有辦法。這樣的結果就是他越來越肯定自己的意志,確信智慧將和他一起消亡。
然而勃朗特也寫出了一些很不錯的詩歌,如果他能正確地發展這些才能,也許就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人。他應該到倫敦去,在那裡和像他一樣強大的人們競賽。命運應該揪著他的頭髮,把他的頭撞向石牆,狠狠地揍他一頓,將他踢上正軌,讓他學會謙卑。經歷這種混戰的洗禮之後,我們或許會得到一個出類拔萃的產物。
勃朗特夫人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一個男人不會永遠地逼迫一個女人,上帝是仁慈的——她死了。小瑪麗亞.布蘭威爾度過了8年的婚姻生活,她離世的時候留下了6個孩子,「都是同一尺寸。」一個女鄰居說道。在她的墓上有一塊丈夫為她立的墓碑,上面寫著給路人看的碑文:「她離開去見她的救世主了。」下面還有幾行警告所有女人的話:「妳也應該做好準備,因為在妳思考的此刻還不是人之子到來的時候。」
失去母親的孩子們中有5個是女孩,1個是男孩。
當你站在霍沃斯的石頭教堂,讀到瑪麗亞.布蘭威爾的碑文時,你也可以讀到她留下的那些孩子們的死亡紀錄。這位母親死於西元1821年9月15日;她最小的女兒,瑪麗亞,死於1825年5月6日;伊莉莎白,死於1825年6月15日;派翠克.布蘭威爾,死於1848年9月24日;艾蜜莉,死於1848年12月19日;安妮,死於1849年5月28日;夏綠蒂,死於1855年3月31日。這些上帝所愛之人都英年早逝。牧師派翠克.勃朗特則活到了85歲。
我在凱里下了火車,按當地人的口音應該叫做「基斯里」。我把提箱留在了火車站站長那裡,步行出發去4英里外的霍沃斯。
凱里是一個製造業發達的鎮子,在那裡各式老舊的官邸寓所都被改成了工廠,新的工廠也拔地而起。它們都是些方方正正、乾淨整潔的建築,帶著防火梯並在屋頂上配備了紅色蓄水池。
在這些老舊的寓所中我看到了一個銅質的屋頂,在陽光下像一片碩大的蘇必略湖,閃著綠寶石般的光芒。它座落在離大路後方有一定距離的地方:在一側的大門柱上有一塊黃銅標牌,上面寫著:「卡迪根府」;另一側門柱上的標牌寫著:「禁止入內——在辦公室申請」。於是我就去辦公室申請。那顯然是一間古老的門房,我進去問卡迪根先生是否在這裡。4個坐著高凳、正伏在厚大帳本上的職員放下手中的筆,把他們的旋轉椅擰過來,張大了嘴瞪眼看著我。我重複了剛才的提問,4個人中有一個戴著眼鏡、脖頸上長著鬍子的氣喘吁吁的小老頭從他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爬了下來,挪到我跟前,繞著我轉了一圈,充滿好奇地打量我。
「繼續你們的工作,你們這些懶蟲!」他突然命令其他人說。然後他對我解釋說卡迪根先生不在,傑克遜先生也不在。實際上,卡迪根先生已經有上百年沒在這裡了,他早死了。但是如果我想看看貨品的話,我可以得到比蘭農市場絕對低5個百分點的價格。小老頭的態度很認真誠懇,讓我覺得再把玩笑開下去是一種罪過。我解釋說我只是一個觀光客,想來看看獨特的風景,這使得這個老人對我的尊重程度降低了10個百分點。不過我領悟到,卡迪根勳爵以他的名字來為羊毛衫命名,這已經為他贏得了不朽的聲望,就像「耶格」這個名字在時間的長廊裡一直與「衛生衣衛生褲」連繫在一起一樣。
這座漂亮的府邸曾是高貴的卡迪根家族的祖傳住宅,但在倫敦揮霍無度的吃喝和豪賭讓這個家族逐漸敗落,於是這座古老府邸的命運落在了拍賣員的錘子下。拍賣員的小錘是多麼威力無比的物件啊!在大客廳、藏書房、大堂和會賓室裡,有此起彼伏的多軸紡織機的哢嗒聲和旋轉滑輪的沉悶轟隆聲。在這運轉機器之歌上,還有那些正在工作的女人們的歌聲——她們的嗓音單獨聽起來也許有點刺耳不動聽,但是當和工廠那單調的轟鳴聲結合在一起時卻真的是優美悅耳。
第五章 夏綠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走進大廳時我並不吃驚,我看見六月燦爛的晨光接替了昨夜的暴風雨,我感覺到穿過玻璃門撲面而來的清新芬芳的微風。我如此快樂,大自然也讓我身心愉悅。一個女乞丐和她的小男孩,面色蒼白、衣衫襤褸,正朝這邊走來。我跑過去把錢包裡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有三四個先令——無論是好是壞,他們一定要分享我的狂喜。烏鴉在嗚叫,小鳥唧唧喳喳地唱著歌,但是沒有什麼會像我的心情一樣歡暢。——《簡.愛》
傳說有這樣一些美國人,只有當他們被看作是英國人時才會開心。我也發現了一些有類...
推薦序
出版者言
阿爾伯特.哈伯德已經去世,或許我們應該說,他順著他那偉大的小旅程走向了來世。然而他的智慧已在這個時代扎根、成長,永遠鮮活,為後人銘記。
為了使今天這些阿爾伯特.哈伯德的經典之作能夠面世,我們已準備了十四年。從1894年,《拜訪世界名人之旅》(Little Journeys to the Homes of the Great)這套叢書開始寫作起,這十四年來的每個月,我們都把這些令人景仰的文字奉獻給世界,從無間斷。這些珍寶般的文字已被奉為經典,並將永世流傳。累積下來,共有一百八十篇,帶領我們造訪那些變革了時代、創造了帝國甚至打下文明烙印的人類傑出者。透過哈伯德,這些不朽的豐功偉績和燦爛思想展示在我們面前,並且將在未來世紀中不斷迴響。
普魯塔克(Plutarch)曾為希臘與羅馬名人作傳,寫下了四十六部作品,哈伯德的系列作品同樣是關於偉人們,在這個領域,他們倆都取得了無人能及的成就。這些偉大的作品,在現代文明第一縷曙光出現在地平線之前,就已奉獻給了世人。普魯塔克用一個微小的瞬間、一個簡單的詞語,或是一個無傷大雅的俏皮話,就揭示了他筆下傳主的功過是非,古典著作中沒有哪一本可以如此穿越時空,來到我們身邊,也沒有哪一本給予世界領袖人物如此重大的影響。誰能夠數清楚,有多少傳記是以這樣的方式開頭:「在他年輕時,我們的主人公總是閱讀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愛默生曾說:「所有的歷史都很容易被分解為一些勇敢堅定、熱誠認真的人物的傳記。」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想到了普魯塔克的傳記──它塑造了二十世紀這些偉人。
普魯塔克生活在聖保羅時期,他記載了早期的希臘人與羅馬人。兩千年後,哈伯德出現了,他的作品宛如一座直通古雅典的橋梁,把伯里克里斯(Pericles)的黃金時代與愛迪生的美國時代連接起來。他運用他的生花妙筆,造訪了諸多已逝的大師,並激發出如泉湧般的靈感。
休.查莫斯曾經評論道,若他要做一本關於美國的藍皮書,他可能會把阿爾伯特.哈伯德的著作表印刷出來即可。無論我們是否贊同這個權威的觀點,但這位不朽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與任何其他美國作家相比,他那枝奇妙的筆,確實激勵了更多的出類拔萃的心靈。優秀的作家研究揣摩哈伯德的風格技巧:無數人在疲憊的工作之餘,打開他的書,尋覓智慧的火花。說實在的,此君揮舞著他的筆,如同天使揮舞著神杖。
他不僅作為一名作家顯示出讓我們讚嘆景仰的才華,在其他領域也非常出色。他一手創立的羅伊克洛夫特連鎖店,反映了美國最有能力、最敏銳的商人所能達到的成就與聲望。整個行業都將看到,哈伯德身為創立者,為羅伊克洛夫特帶來了高度原則性與系統性,從而具備了強大的實用性。這不僅能從書籍印刷中體現,更能從他傾注了心血的平臺上體現。在此,我敢說,身為一位公共演說家,他比其他同行吸引了更多的聽眾,鼓舞了更多的人。有人曾驚訝地問,這個非凡的人,從哪裡得到這麼多靈感,來完成他偉大的著作?這裡面沒有祕密。它源自他對那些卓越前人的崇敬與追隨。並且,和普魯塔克一樣,這些小傳記是作者的一樁個人收益,是他對激發出這些作品的高尚情操與靈感的一個總結。
隨著哈伯德令人悲傷的去世,東奧若拉區宣布《腓力斯人》雜誌停刊。哈伯德已經離去,踏上了長長的旅程,也許他也需要他的《腓力斯人》伴隨他同行。再說,還有誰能接過他的筆呢?這種告別,也算晚輩對長輩最好的紀念吧。
同樣的熱忱,也促使了羅伊克洛夫特成員發行了《拜訪世界名人之旅》的紀念版。再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貼切地表達他們對這位創立者的追思,因為這套書對他的智慧成型,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如果他能回眸一看的話,必會為此點頭稱許。若需要建一座紀念館的話,不妨讓這套書造福人類吧,他一定會非常樂意與我們分享,因為,正是同樣的歷程,激發了他的靈感。
出版者言
阿爾伯特.哈伯德已經去世,或許我們應該說,他順著他那偉大的小旅程走向了來世。然而他的智慧已在這個時代扎根、成長,永遠鮮活,為後人銘記。
為了使今天這些阿爾伯特.哈伯德的經典之作能夠面世,我們已準備了十四年。從1894年,《拜訪世界名人之旅》(Little Journeys to the Homes of the Great)這套叢書開始寫作起,這十四年來的每個月,我們都把這些令人景仰的文字奉獻給世界,從無間斷。這些珍寶般的文字已被奉為經典,並將永世流傳。累積下來,共有一百八十篇,帶領我們造訪那些變革了時代、創造了帝國甚...
目錄
出版者言
第一章 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第二章 白朗寧夫人ELIZABETH B. BROWNING
第三章 蓋恩夫人MADAME GUYON
第四章 哈里特·馬蒂諾HARRIET MARTINEAU
第五章 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
第六章 克里斯蒂娜·羅塞蒂CHRISTINA ROSSETTI
第七章 羅莎·博納爾ROSA BONHEUR
第八章 斯塔爾夫人MADAME DE STAEL
第九章 伊莉莎白·弗萊ELIZABETH FRY
第十章 瑪麗·蘭姆MARY LAMB
第十一章 珍·奧斯丁JANE AUSTEN
第十二章 約瑟芬皇后EMPRESS JOSEPHINE
第十三章 瑪麗·雪萊MARY W. SHELLEY
出版者言
第一章 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第二章 白朗寧夫人ELIZABETH B. BROWNING
第三章 蓋恩夫人MADAME GUYON
第四章 哈里特·馬蒂諾HARRIET MARTINEAU
第五章 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
第六章 克里斯蒂娜·羅塞蒂CHRISTINA ROSSETTI
第七章 羅莎·博納爾ROSA BONHEUR
第八章 斯塔爾夫人MADAME DE STAEL
第九章 伊莉莎白·弗萊ELIZABETH FRY
第十章 瑪麗·蘭姆MARY LAMB
第十一章 珍·奧斯丁JANE AUSTEN
第十二章 約瑟芬皇后EMPRESS JOSEPHINE
第十三章 瑪麗·雪萊MARY W. SHE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