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末到民初,基督教在中國遭受到一連串的攻擊與反對,首先是發自官紳士民,終於導致義和團運動,進入民國以後,反教運動從一般暴民進昇到知識份子層次,反教活動的影響就更深遠博大了。本書收集國內外專家學者重要論文十四篇對清末民初之反教運動,傳教士在近代中國所扮演之角色及基督教在中國傳佈的回顧與展望三大部份,均有論列。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的圖書 |
$ 110 ~ 158 | 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
出版社: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出版日期:1990-06-15 語言:繁體書 共 2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基督教的共同信仰認為神創造了世界,並照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選擇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聖子耶穌道成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靈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生。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靈降臨後由耶穌的使徒建立,之後耶穌的使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13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異化發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首的正教會。16世紀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馬丁·路德、約翰·喀爾文、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中東,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加上西方國家自地理大發現以來對世界經濟及文化發展上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布範圍遍及全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信仰基督教,至今信徒人口逾24億,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當地人口的75%。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