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通往斯德哥爾摩之路:諾貝爾獎‧科學和科學家(簡體書)的圖書 |
![]() |
$ 198 | 通往斯德哥爾摩之路:諾貝爾獎‧科學和科學家(簡體書)
作者:伊什特萬豪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規格:初版 / 391頁 ![]() ![]()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哪種類型的科學家會成為諾貝爾獎得主?他們是怎樣被挑選出來的?他們以及他們的獲獎研究是否具有一些普遍特徵?本書描述了科學發現的屬性,諾貝爾獎的遴選程式,影響獲獎研究的普遍因素,以及諾貝爾獎對科學自身的作用。書中講述了科學家克服逆境,最終贏得獎項的故事;深刻洞察了獲獎者早期生涯中導師的重要性,並且分析了開展獲獎研究的工作場所的重要性;同時還有獲獎者對「是什麼首先使你決定從事科學事業」這個問題的各種回答。
本書以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了許多有關科學、科學家以及創設於100年前的諾貝爾獎的情況——它今天仍然是人們矚目的話題。
豪爾吉陶伊是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的化學教授,還擔任著匈牙利科學院在厄特沃什大學的研究教授。他是匈牙利科學院的院士、挪威科學與文學院的外籍院士以及歐洲學術院的院士。他在厄特沃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匈牙利科學院獲得科學博士學位,還獲得莫斯科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以及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理學榮脊博士學位。他在結構化學領域和與對稱性有關的課題方面論述廣泛,發表了許多著作。他的書包括《公正的科學》系列作品,收集了他對許多著名科學家的訪談。2001年12月,豪爾吉陶伊教授應邀就本書的主題,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了演講。
對本書的評價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中文版序
序 詹姆斯·D·沃森
前言
第一章 諾貝爾獎和瑞典
第二章 諾貝爾獎和國家政治
第三章 何人贏取諾貝爾獎?
第四章 發現
第五章 克服逆境
第六章 是什么把你引向科學?
第七章 場所
第八章 導師
第九章 改變領域和組合領域
第十章 造勢
第十一章 獲獎之后還有個人生活嗎?
第十二章 未獲獎者
尾聲
致謝
照片說明
進一步的讀物
諾貝爾科學獎得主(1901—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