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道德‧自由‧正義專題的圖書 |
![]() |
$ 209 | 道德‧自由‧正義專題
出版社: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規格:23cm*17cm*1cm (高/寬/厚) ![]() ![]() |
|
公平正義的研討可大略分為兩類,分配正義著重在人群間適當分配好的東西——如財富、權力、報酬、尊敬。例如平等主義就是一種分配正義理論,認為對財富的適當分配方式是平等分配。應報正義著重對惡行的適當回應。例如說同態報復法就是一種應報正義理論,認為適當的懲罰是等同所受到的不正當損害:「以命還命、以眼還眼、以毒攻毒、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傷還傷、以打還打」。
西方曾激烈辯論過關於公平正義的幾個重要問題:什麼是公平正義?它對個人和社會有什麼要求?怎樣才是對一個社會內財富和資源的適當分配:平等制、精英制、視地位而定或其他的排列方式?各種政治觀點和哲學系統對這些問題可能有無數答案。
一些理論家,例如古代希臘人,將公平正義視為一種美德——一種人格特質,並只衍生於人們的行為和人們所設立的機構,其他人則強調行為或機構,並只衍生於使它們成真的人。公平正義的來源被不同看法認為來自於和諧、神聖命令、自然法或人造,它可能被認為次於另一倫理價值。
維基百科
究竟自由意志是道德的可能性基礎?或者存在著規範自由的絕對條件?一種符合著絕對必然性的自由又如何落實在具有差異性的個體,而仍保有自由的意含?當肯定了與道德密不可分的自由為政治建構的基礎時,又當如何面對充滿了不正義的政治現實?存在於公民間的社會正義原則是否也能夠應用於家庭成員之間呢?本專題嘗試從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的角度勾勒道德、自由與正義等概念聯結的可能性與困難,希望提供對自由民主公民社會進行反思的人們一個可能進路。
道德‧自由‧正義專題
導言:道德‧自由‧正義專題
Two Discontents with Political Liberalism
Spinoza論言論自由及其限度
從任性角度解讀康德的自律思想
Meeting the Demand of Family Justice: Arguing for Rawls’s Consistency
試論康德道德原則實踐性的內涵
*一般論著
八八水患災後心理療癒:排灣族受災者存有經驗的現象探索
關懷倫理學作為一種文化視域下的哲學諮商
現象與時間
Philosophos探源
「倫理諮商」的基本問題
從「生活世界」到現象學的形而上學-作為現象學根本動機的「生活世界」
施萊爾馬赫形而上學初探-從德國觀念論的視角看
*學界訊息
*附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