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半自傳體的小說,Frederick是個熱愛滑雪的年輕人,在征服了北美的高山後,決定挑戰喜馬拉雅山。就在這裡他改變了他的一生。
這個改變要從他的兩個夢開始。
他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第一天晚上就作了一個很怪異的夢︰夢中他正在從高山往下滑時,突然冒出一位僧人,他躲也躲不掉,不僅撞倒僧人,而且自己也從懸崖上摔落,他在驚慌中聽到聲音告訴他,「飛起來!飛就是了…。」當他鎮定下來,發覺真的可以飛起來,回到安全之處。
當他第二天上山滑雪時,真的出現了一位僧人,Frederick閃避不及撞上他,然後Frederick發現正是夢中的僧人。僧人說:他是法波上師,他們的相遇是注定的,他的老師曾告訴他今日的相遇。
法波上師一路和Frederick聊下山,並邀請他明日到寺廟去。Frederick心想自己是為滑雪而來,根本沒有去的意願。
當天晚上的第二個夢卻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第二個夢境是他走在風雪中,看到一間寺廟透出金黃色的光,他走了進去,看見大廳裡有人跏趺而坐。他覺得很面熟,那人睜開眼睛對他說:我就是未來的你,你明日一定要去見法波上師,不然你就犯下最大的錯誤。…
然後在書中就以和法波上師對話的方式探討:業、開悟、涅槃、空性以及無形次元的能量等等。
法波上師有一次示範如何完美的滑雪,法波上師優雅地滑下山,在懸崖邊飛起而回到山頂,落在目瞪口呆的Frederick身旁。
「當你明白你就是滑雪板時,你的滑雪技巧便能達到完美境界」
「我們密宗,將生物及非生物所具有的固有知識稱為空性。佛教的信仰是萬物、個人的體驗及眾人的本性皆是空。這樣的說法表示,一切物質性及非物質性事物都具有另一個層面,而這層面是感官無法覺察、思考中的心念無法觸及的。唯有對生活及運作方式進行思索、判斷和固守先入為主之見的心念成空,個人才能直覺地知曉並體驗這一個層面。」
「在空性的境界裡,你即是行動,而不是行動的執行者。」
封面文案
一位酷愛滑雪如生命的美國大學生,在尼泊爾的衝雪奇遇中,領悟到人生中的真諦,如釋重負地解脫世間煩惱,一路敘來高潮迭起。
故事從做夢開始,隱喻人生如夢。
夢中一切歷歷分明,似假還真,唯待醒來之後才發覺「空空無大千」。
年輕的弗利德立克.蓮茲,帶著滑雪板來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雄心勃勃想挑戰喜馬拉雅的雪浪。就在那晚,他作了一個夢--夢見他正在享受滑雪,突然間冒出一位身穿土黃色衣服的佛教僧人。左閃右躲,就是避不開他,眼看就要撞上了,蓮茲驚醒,這時天已泛白......
早餐後,蓮茲登上山頂,打算一圓滑雪夢。踏上滑雪板,蓮茲由山頭疾馳而下,突然間,憑空竄出一位穿著土黃色衣服的佛教僧人,彷若夢境重現......
本書藉由作者蓮茲與法波師父的對話,引領讀者由靈性的觀點了解生命的本質、自我的價值與萬物存在之意義,進而釐清東西思想上的差異,帶領我們毫無障礙的遨遊於心靈之海。
作者簡介:
Frederick Lenz,熱愛滑板滑雪,擁有美國文學博士學位,暨搏擊黑帶資格,對電腦軟體程式設計、音樂等領域皆有所涉獵,並極力宣揚佛教理念。
章節試閱
年輕的弗利德立克.蓮茲帶著滑雪板來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雄心勃勃想挑戰喜馬拉雅的雪浪。就在那晚,他作了一個夢--夢見他正在享受滑雪,突然間冒出一位身穿土黃色衣服的佛教僧人。左閃右躲,就是避不開他,眼看就要撞上了,蓮茲驚醒,這時天已泛白......
早餐後,蓮茲登上山頂,打算一圓滑雪夢。踏上滑雪板,蓮茲由山頭疾馳而下,突然間,憑空竄出一位著土黃色的佛教僧人,彷若夢境重現......
本書藉由作者蓮茲與法波師父的對話,引領讀者由靈性的觀點了解生命的本質、自我的價值,與萬物存在之意義,進而釐清東西思想上的差異,帶領我們毫無障礙的遨遊於心靈之海。專文推薦:雪山的空足跫音◎鄭振煌
本書作者自稱是一位酷愛滑雪如生命的美國大學生,在尼泊爾的衝雪奇遇中,領悟到人生中的真諦,如釋重負地解脫世間煩惱,一路敘來高潮迭起,是齣好戲。
故事從做夢開始,隱喻人生如夢。夢中一切歷歷分明,似假還真,唯待醒來之後才發覺空空無大千。
人物只有師徒二人,場景也很簡單,只是喜馬拉雅山的山頂山下,但對話中所呈現的風光,卻是我人心靈之旅的極致。從「業」談到「輪迴」,從「禪定」談到「涅槃」;從「煩惱」談到「開悟」,從「物質界」談到「非物質界」;從「宇宙」談到「人生」,從「脈輪」談到「拙火」;從「人體之氣」談到「天地之氣」,從「次元之旅」談到「智慧光」;從「現象」談到「空」,從「階層式思考」談到「對應式思考」,無不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代表作者對西藏密宗某種程度的了解。
不過,雖然作者說他碰到的是,西藏佛教密宗「離轉世派」碩果僅存的開悟上師,其教說也類似西藏佛教的觀念。但就我有限的知識來評斷,頂多只是喜馬拉雅山上眾多密教法門之一而已,希望讀者不要把這本書當作佛書來研究,還是得細心體會佛法的精神才是。畢竟這只是科幻式的心靈小說。
在《遨遊喜馬拉雅》這本書中,對許多觀念有著很棒的描述。讓人可以更能深入了解一些有關佛教經典的內容,如《金剛經》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心經》的「般若」、「不生不滅」、「無罣礙」、「無所得」....
其他像是:空性、涅槃、無來無去、一切有情終將成佛.......
以下是摘錄的部分內容:
(一)
我們當下存在的時刻…..現在,它消逝了,而我們也在一個新的時刻裡….現在,
那個時刻又消逝了,我們已然在另一個時刻裡。
當每個時刻結束時,世界也隨之結束。在每個新時刻裡,世界再次被創造。這些頃刻間的結束及創造,即是你所稱為生命的事物,在不知不覺中,你的心念和身體持續不斷地體驗它們。
所有的事物在頃刻間發生,又在頃刻間結束。人類認為,過去和未來存在著,事物也長久持續,並具有重要性。不過,這只是感受的幻象。
沒有事物可以永存,也沒有一件事物真正的具有重要性。唯獨你透過感官和物質層面的心念經驗生命時,事物才會看似長久並具有重要性。這即是我所謂的空性,因為你所見的世界缺乏任何真實性。在分秒中,世界來了又去,為何又讓你本身被發生在這裡的任何一件事物所困擾呢?
(二)
空性 : 不存在+盈滿 或 不存在=盈滿
生命 --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它意指世界是圓滿。沒有事物及人能完全改變。
唯有覺悟者才能看見的無形世界,即是本質,也是永恆的生命。一旦死去,我們便會回到這個本質內,暫時回到圓滿的永恆光明裡,然後輪迴轉世。
你眼前所能看見的這個世界,時刻都在重生和死亡。它重生,是從無形世界裡出現,這個無形世界是你所無法看見的。當它死亡時,它也回到那個世界裡。那是個圓滿心識的世界,也是喜的境界;那裡沒有苦難,也沒有失落、獲得或痛苦感。
為你在這個無常界所看見、感受或經驗的任何事物而受苦,是一項錯誤。這就像是因夢魘而心煩意亂。夢是沒有實體的,它們不會長久存在。當你醒來時,不論你的夢多麼歷歷在目,都已成過往雲煙,不復存。因此,為何要讓不存在的事物使你心煩意亂。
你將生的另一面稱為死,這是存在於我們心念及感官範疇外、未被發現的玄妙宇宙。一旦你能見到這一面,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和挫折都會悉數消逝。你將看見,雖然一切事物及你所愛的每個人毀滅或死去,可是,這些事物及人依舊安然無恙,因為他們僅是從無常的世界回到空界,回到了我們稱為涅槃的生命貯藏室。
世界是虛空的,所有的人、地方、地球、海洋、山嶺、沙漠、城市及居住其中的生靈都是不變易的。哦,是的,它們看似不斷在變化,一部分回到涅槃內,另一部分顯現出來,你卻無法看見。就像是一場魔術師的把戲,我們認定某件事必定發生了,可是,事實卻是沒有任何事件發生。這是生命的圓滿性。
另一個例子
人的經歷:出生、嬰孩、青少年、壯年、中年、老年、死亡。若是僅從生命的表現來看,他們似乎經歷了許多變化,然後消失不見,但是,實際情形全然不是這樣。
今生的另一面有著無數的次元,這些無數的實相延伸到無限。世上存有形相和我們本身類似的次元界;另外還有由清淨圓滿的光明所構成的無形世界;在無形界和有形界的範疇外,還有涅槃。涅槃即是一切事物無止境的圓滿本源,也是所有這些無窮的無形及有形界的初始處。
一切事都是永存的。生命無始無終,也沒有中點。事物在這個世界上短暫顯現,它們從涅槃來到這裡,暫時存在這裡,然後再回到涅槃裡。涅槃即是空性,空性統攝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切事物。涅槃不是你所認為的那個天堂,涅槃是一個終極智慧光明的廣瀚無垠之洋,它向四面八方延伸,以種子形式將事物統於其本體內。
涅槃的可見部分不時顯現在我們稱為世間的地方。然後,在一段時間後,這些事物的形體便消逝回復本質,也就是回到涅槃的無相本質內。
沒有事物會死亡,也沒有事物會重生,事物唯獨會改變外在的形貌。一旦你能看見事物及人們的內在層面,你便會發現,他們的本質是恆常不變的圓滿光明。人人都是涅槃,涅槃是我們的根本形相,也是圓滿存在的根本無相。
年輕的弗利德立克.蓮茲帶著滑雪板來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雄心勃勃想挑戰喜馬拉雅的雪浪。就在那晚,他作了一個夢--夢見他正在享受滑雪,突然間冒出一位身穿土黃色衣服的佛教僧人。左閃右躲,就是避不開他,眼看就要撞上了,蓮茲驚醒,這時天已泛白......
早餐後,蓮茲登上山頂,打算一圓滑雪夢。踏上滑雪板,蓮茲由山頭疾馳而下,突然間,憑空竄出一位著土黃色的佛教僧人,彷若夢境重現......
本書藉由作者蓮茲與法波師父的對話,引領讀者由靈性的觀點了解生命的本質、自我的價值,與萬物存在之意義,進而釐清東西思想上的差異,帶...
目錄
推薦序
心所往之,無處不自在
第1章 尼泊爾之行
第2章 相遇緣定
第3章 初涉開悟
第4章 再度奇夢
第5章 探望法波師父
第6章 業的道理
第7章 一個問題
第8章 離轉世法的歷史
第9章 能量震盪
第10章 夢的寓言
第11章 一杯開悟茶
第12章 你就是滑雪版
第13章 雪花的輪迴
第14章 非邏輯的東方思考
第15章 絕頂經驗
末章 雪的空性
推薦序
心所往之,無處不自在
第1章 尼泊爾之行
第2章 相遇緣定
第3章 初涉開悟
第4章 再度奇夢
第5章 探望法波師父
第6章 業的道理
第7章 一個問題
第8章 離轉世法的歷史
第9章 能量震盪
第10章 夢的寓言
第11章 一杯開悟茶
第12章 你就是滑雪版
第13章 雪花的輪迴
第14章 非邏輯的東方思考
第15章 絕頂經驗
末章 雪的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