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增、廖昱凱、龔惠嫻專序推薦
★特邀「夏蕙BB」親述多年來於黃大仙廟周邊的生活經驗
在中西文化交融、華洋宗教並存的香港,隱身於城市之中的「聖殿」和「廟宇」就好比遊戲《刀劍神域》中的Nerve Gear,他們之所以是信仰者的「神聖空間」,是因為信仰者能在當中覓得作為通道與突破點的聖顯,繼而回歸到「真實」的「神域」。然而這些「神聖空間」不只對信仰者存在「真實」意義,也是非信仰者生活經驗的重要一部份。這些散落於香港的聖殿與廟宇,為港人帶來異質的生活經驗與意義,充滿了各種經濟、社會、政治結構與潮流所不能撼動的可能性。
本書再現了香港的11個神聖空間,包括:聖三一堂、玫瑰堂、聖安德肋堂、611靈糧堂、深水埗三太子廟、沙田車公廟、油麻地天后廟、紅磡觀音廟、屏山金蘭觀、大埔慈山寺以及尖沙咀的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書中探究一般信仰者及場所鄰近的街坊藉由這些Nerve Gear抵達什麼樣的「神域」。書中所介紹的這些聖殿與廟宇,儘管可能已遷變破落,但從中步入的「神域」,以至自「神域」中帶回的真實,卻是更為開放、超越的,甚至是永恆的「神域」。
不同的信仰群體如何藉由空間的建構實踐超越性?18位研究者 X 11篇香港宗教場域的田野考察,結合宗教與社區,遊走於聖俗之間的一趟跨界探索!
作者簡介:
主編/林皓賢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為內亞史、古代中國對外關係、軍事史、海洋史、文化研究及宗教研究。合著有《詠春的傳承與保育》、《宗教與香港:從融合到融洽》以及党項夏國史、軍事史相關課題論文多篇。
主編/方金平
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博士後研究員及歷史系講師。一直致力探討歷史上的跨文化互動以及古與今的對話。合著有《天道廷審:明清司法視野下天主教的傳播與限制》(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二○二一)以及相關論文多篇。
主編/孔德維
歷史及宗教研究學者,生於香港,現職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關注早期全球化時期東亞文化變遷,尤為關注地域內的少數族群的信仰、身分認同及其與主流社會互動。曾於香港、沙烏地阿拉伯、英國及臺灣多間大學及研究機構任研究及教學職,亦任一八四一出版社總編輯。
主編/韓樂憫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哲學碩士,對了解不同宗教人士的生活及個人經驗感興趣,希望從故事入手促進相互了解和對話。曾合著《街坊眾神:世界宗教在香港》(2023)。
【作者群】
王紹廷(香港浸會大學)
王 璇(香港中文大學)
伍明笙(香港樹仁大學)
李楊詮瀚(香港中文大學)
林希賢(香港中文大學)
林雪怡(香港城市大學)
胡淑瑜(香港中文大學)
陳沛滔(香港大學)
陳晞然(香港中文大學)
梁穎琪(香港城市大學)
梁樂婷(香港中文大學)
馮鑫燊(香港中文大學)
趙子蕎(香港中文大學)
鄭穎欣(香港中文大學)
章節試閱
〈夏蕙BB的信仰世界〉/方金平、龔惠嫻、林皓賢
黃夏蕙在香港演藝界一直長青,自戰後的黑白粵語片年代活躍至今,近年更因積極為社會發聲,形象親民,而被網民稱為「夏蕙BB」──「BB」是港人對英文「Baby」的節略,有用之指嬰孩,亦有作情侶間之暱稱。網民之稱呼大概意謂「親愛的小夏蕙」,盡顯愛戴。另一個得大眾歡心的原因,也許是其拜祭黃大仙時的趣怪裝扮。黃大仙是流行於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道教神祇,相傳前身為東晉(三一七至四二○年)道人黃初平,道化成仙之後以藥簽救濟及卜卦靈驗聞名,其在香港亦有一氣派恢宏的仙祠,一直香火鼎盛,甚至令所在區域以及鐵路站都以「黃大仙」命名。 近十數年,夏蕙BB更是每逢農曆新年初一,以八、九十高齡作該年生肖的裝扮,前往仙祠,向大仙奉上頭香。其造型搶眼,每每受傳媒、網民矚目,已成為香港黃大仙信仰的標誌。同時BB的身影及其與神佛的經歷還旁及各中西宗教,無形中成為香港華人信仰世界的一個縮影。
(……中略……)
※明星拜仙團
夏蕙BB自中學以來,就開展演藝工作,於一九五六年以參與左几(一九一六至一九九七年)執導,粵劇名伶紅線女(一九二三至二○一三年)等主演的電影《火》而步入影壇。其後陸續參演不少電影,與粵劇及影視名星鄧碧雲(一九二四至一九九一年)、鳳凰女(一九二五至一九九二年)等相善,並投入黃大仙信仰。而一切只是源於與友人間的信俗。「我哋多數演藝人呢,就好信佛嘅。佢哋成日話年三十晚拜下黃大仙」。BB口中的「佛」,似乎只是中式宗教的統稱,於是言及信佛卻又去拜大仙。這自然是佛道於千年之間在華人社會相互混融的結果。佛教自東漢(二十五至二二○年)年間傳入中國之後,與道教相爭數百年,至宋、明以來終能於中土札根,並與道教及儒家合流,華人大眾而漸漸不辨佛道。香港的黃大仙信仰亦隨其合流趨勢,標榜和會三教,以道為本的同時,敬奉孔子及觀音菩薩,難怪BB都以拜仙來奉佛。而她就在鄧碧雲及鳳凰女等人的帶同下,開始持續拜奉黃大仙。「年年我都去黃大仙」,「成班朋友都係去黃大仙,一直無停過」。後來另一粵劇名伶「祥哥」新馬師曾(一九一六至一九九七)夫婦、影星周潤發之胞姐周聰玲「玲姐」等人都相繼加入。一時,黃大仙在人間亦是眾星拱照。
※頭炷香與生肖 Cosplay
但好景不常,昔日同行的好友多已漸次離世,又或移民別居,不過敬拜大仙已成夏蕙BB的習慣,希望堅持下去,尤其想到一旦停止就可能迎來厄運。她感覺昔日的朋友,去世前都正好缺席年三十晚的年度敬拜。「我諗,我哋一齊咁多人去」,「點解唔去嗰個,就過身」;「你話人人都過身㗎啦,佢就係唔去(黃大仙)嗰年就過」;「意頭嘅嘢好驚㗎嘛」。於是她縱使在二○二二年暫居美國,但農曆新年間仍特意前往三藩市的黃大仙祠敬拜,又請在港的「契仔契女」(乾兒女)代其在香港的黃大仙祠上新年頭香。
不過夏蕙BB當初並未執著要在爭上頭炷香或作趣怪裝扮,一切只是意外。她憶述,最初開始參拜大仙時,人流遠未有今日多,群眾更未有爭先恐後的希望上得農曆新年的第一炷香。只是她既然習慣每年參拜,她亦順應及早到廟,於是得以在隊列前排,上得頭香。至於裝扮,她自言:「你知好慘㗎嘛,女人係要戴假髮,啲香又咁大碌咁長,假髮都燒爛埋」;「仲有一樣呢,啲香呀,一早就揸住支香嚟點,我啲眼淚就係咁流」。於是她開始戴黑眼鏡護眼,又戴帽護髮,而在某個兔年,想到「兔年喎,不如做隻兔仔,就戴頂兔帽咁笠」,後來愈裝扮愈覺得有趣,「幾好玩呀,所以每一次我都係要代表咗(個生肖),狗就扮狗,牛就扮牛,係咁樣玩嘅唧,無特別嘅嘢」。原來刻意的裝扮只因好玩,與信仰本身無關,卻也反映了BB自少女時期以來的活潑性格,以及對她對信仰的靈活詮釋:她敬拜大仙而不默守成規,敢於以其創意來重新演繹自身的崇拜活動。
(……中略……)
※結語:夏蕙BB的信仰與香港
BB的經歷終究當然只能說明她自己,但她與神明的互動仍多少反映香港華人平信徒的典型故事:香港既以交通東西而匯聚各方諸神,BB雖然自言才疏學淺,也不多讀宗教經書或故事,但亦自然地出入佛老以至基督宗教。在整個訪問中,她都以其對黃大仙的敬拜理解及表述為「信佛」,而她本人是觀音大士的「契女」,希望自己有「佛心」之餘,亦崇信並表示絕不背叛大仙,同時又對基督教會抱持開放態度,但求為善就好。在上文並未提到的訪問部分,她還提到自己也拜關公,喜歡其「義氣」,自己也是充滿「義氣」。在遊走於各信俗之際,她並流露出一點對自由的堅持,認為自己的信仰不應被限制於某個派別,而樂於與各方溝通以行善。凡此種種,都隱然透出香港既往的多元與自由氣息。
在這多元與自由的環境下,BB不但以其個人的方式混同佛道,也靈活創意地演繹宗教活動,在農曆新年向黃大仙上頭香時作趣怪裝扮,更在信仰的安慰突破華人一般對死亡的忌諱,敢於辦生前喪禮。若以古語形容,可堪為「天下之先」。有如前言,夏蕙BB於信仰,實有其法度。諸如此番與諸天神佛的交手,在香港此一都市神域之中,還有許多故事。
〈夏蕙BB的信仰世界〉/方金平、龔惠嫻、林皓賢
黃夏蕙在香港演藝界一直長青,自戰後的黑白粵語片年代活躍至今,近年更因積極為社會發聲,形象親民,而被網民稱為「夏蕙BB」──「BB」是港人對英文「Baby」的節略,有用之指嬰孩,亦有作情侶間之暱稱。網民之稱呼大概意謂「親愛的小夏蕙」,盡顯愛戴。另一個得大眾歡心的原因,也許是其拜祭黃大仙時的趣怪裝扮。黃大仙是流行於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道教神祇,相傳前身為東晉(三一七至四二○年)道人黃初平,道化成仙之後以藥簽救濟及卜卦靈驗聞名,其在香港亦有一氣派恢宏的仙祠...
推薦序
推薦序/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嘗試將「宗教」界定為一種「神聖」(sacred)的事物,涉及了相關的信仰(belief)、儀式(ritual)及群體(community)。眾所周知,不論在社會學或宗教學範疇,如何定義宗教,無疑是個難以化解的千古難題。涂氏這個社會學的入門基礎知識,當然不是完美的答卷,但仍有助我們去認識及思考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存在。當我們循涂爾幹式(Durkheimian)命題去探究社會各種宗教性現象時,會發現「空間」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空間是「聖」與「俗」的交匯,嘗試賦予世俗之地某種神聖意義,成為建構信仰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時,空間既是實踐儀式的載體,又是信仰群體聚集(內聖)以至實踐宗教使命(外王)的介面。如何發掘涉及城市宗教空間的各種景觀,不僅是宗教研究需要處理的問題,也是城市研究有待開拓的方向。
《都市神域:香港人的聖殿與廟宇》一書,以中西文化交融、華洋宗教並存的香港為中心,將其中涉及的不同神聖空間「再現」(re-present)於讀者眼前。世俗概念的「宗教場所」,無疑反映出在地管治者對涉及宗教「事務」的規管形態,呈現了宗教與政治關係的不同面向。同時,也是結合宗教與社區,遊走於聖俗之間的一趟跨界探索。不同形式(一如楊慶堃 [C. K. Yang] 對「制度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 與「散佈式宗教」[diffused religion] 的經典闡發)的信仰群體,又如何藉建構與開拓空間,去操練及實踐靈性?這些都是饒具意義,並有待探究的課題。
近年,面對自上而下的歷史再詮釋工程,民間對「自己的歷史自己寫」的訴求,有愈益迫切的反思。如何由下而上地書寫歷史,誠然是這個城市面對的重大挑戰。十多位青年作者,以不同視角去記錄及書寫香港的宗教空間,將那些就在我們身邊存在,卻未有作出深究的「神域」再現眼前。這種對保存本土記憶,書寫本地歷史的熱情與堅持,未嘗不也是一種極具「宗教性」的行為?或者,這在在需要某種「宗教式」的意志,才能在各種困難中努力完成的志業。
「自己的歷史自己寫」,期待更多年青人參與及投入,在當下建造另一個「神聖」的空間。
是為序。
二○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推薦序/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嘗試將「宗教」界定為一種「神聖」(sacred)的事物,涉及了相關的信仰(belief)、儀式(ritual)及群體(community)。眾所周知,不論在社會學或宗教學範疇,如何定義宗教,無疑是個難以化解的千古難題。涂氏這個社會學的入門基礎知識,當然不是完美的答卷,但仍有助我們去認識及思考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存在。當我們循涂爾幹式(Durkheimian)命題去探究社會各種宗教性現象時,會發現「空間」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
目錄
推薦序/邢福增
推薦序 地理學視角下的香港宗教地景/廖昱凱
推薦序 從「夏蕙BB」說起的香港宗教故事/龔惠嫻
導論 「神域」的記憶:拼裝都市中的香港宗教場所/孔德維
夏蕙BB的信仰世界/方金平、龔惠嫻、林皓賢
【西方宗教】
導言/方金平
為人作鹽和鄰里,春風化雨育鄉親──以教育影響生命的聖三一堂/林希賢
歷盡世變靈猶在,玫瑰救恩萬年傳──梵二後玫瑰堂的神聖任務/胡淑瑜
神聖恩典藏於禮,福音盈門願盡忠──堅守禮節傳道的聖安德肋堂/陳沛滔
緊追先賢耀主道,一片熱心為社區──為信徒「靈糧」與居所的611靈糧堂/趙子蕎
【東方宗教】
導言/林皓賢、韓樂憫
昔覓那吒驅鼠瘟,今彼失落在埗中──深水埗三太子廟與社區關係新探/伍明笙
威武車公鎮瘟疫,今在瀝源恩澤港──沙田車公廟在九約村民身份建構的位置/鄭穎欣
遠船鳴鼓過灣前,落寞天妃待客來──油麻地天后廟與油麻地區的前世今生/梁樂婷
慈悲為懷渡眾生,借庫香火永不滅──紅磡觀音廟普濟眾生的延續/林雪怡
內外兼修通天意,行善救濟為蒼生──屏山金蘭觀與社區關係初探/梁穎琪、王紹廷、王璇
浮華亂心入廟中,藏埔共融渡眾生──從大埔慈山寺初探香港佛教之現代/陳晞然、李楊詮瀚
古神新貌育靈性,東西交融共傳承──香港社會中的 ISKCON/馮鑫燊
作者簡介
推薦序/邢福增
推薦序 地理學視角下的香港宗教地景/廖昱凱
推薦序 從「夏蕙BB」說起的香港宗教故事/龔惠嫻
導論 「神域」的記憶:拼裝都市中的香港宗教場所/孔德維
夏蕙BB的信仰世界/方金平、龔惠嫻、林皓賢
【西方宗教】
導言/方金平
為人作鹽和鄰里,春風化雨育鄉親──以教育影響生命的聖三一堂/林希賢
歷盡世變靈猶在,玫瑰救恩萬年傳──梵二後玫瑰堂的神聖任務/胡淑瑜
神聖恩典藏於禮,福音盈門願盡忠──堅守禮節傳道的聖安德肋堂/陳沛滔
緊追先賢耀主道,一片熱心為社區──為信徒「靈糧」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