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閒坐小窗讀周易(POD)的圖書 |
![]() |
$ 538 ~ 568 | 閒坐小窗讀周易 (POD版)
作者:劉軼 出版社:心一堂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2-28 ![]() |
|
《易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一般說上古三大奇書包括《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但它們成書都較晚。《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簡易、變易、不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演譯自然運行的內在特徵與規律,解讀陰陽的交替變化描述世間萬物。《易經》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政治、經濟、醫學、天文、算術、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等各方面,是一部無所不包的巨著。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十三經中未經秦始皇焚書之害,它是最早哲學書。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紹到西方。
《易》原有三種版本:《連山》、《歸藏》和《周易》。《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周易》是唯一有傳至後世的經文。而《周易》相傳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不過1993年湖北江陵荊州鎮出土的王家台秦簡《易占》與輯本《歸藏》相符,被認為《歸藏》古文再現。
《易》也叫《易經》,經字特指原文內容。由於三易之中唯周易有幸傳世,因此《易經》通常便泛指《周易》。後人對《周易》再作註解的版本眾多,其中最早期的也是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易傳》。所以,不要混淆《易經》跟《易傳》,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易傳》的上半部為「經」的部分,是引用《周易》的原文;《易傳》的下半部為「傳」的部分,是由孔子及弟子們聯合撰寫,對周易進行主觀的個人見解注釋,其實並不等同《周易》原文的真正內涵。「傳」的內容包含〈彖辭〉上下、〈象辭〉上下、〈繫辭〉上下、〈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共十篇,舊稱《十翼》。
維基百科
宋人葉采有一首關於《易》的詩: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其中這個「閒」字很關鍵:一個人沉浸在《易》中,以閒適的心情和方式來讀《易》,沒有功利心、也不急躁,對時光的流逝毫不知覺。這個時候他的身心徹底放鬆,平靜而無欲求, 如同釋家常說的「空」的狀態,這個時候也是他對宇宙人生最敏銳的時候。以這個狀態來學習《易》,大概最能激發出閱讀者內心最深切的情感。
真正會讀《易》的人,不是那種書呆子,也不是精明而自私之人;他有毅力,又能持之以恆;他有自己的原則,又善巧方便、包容他人;他能激發出自己與他人內心中最為深切的感情,並用之於生活、推廣於社會。這才是真正值得佩服的讀《易》之人。
如果我們在讀《易》的時候能夠獲得一些感受和啟發,就已經足夠了。正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在這小小的一瓢水中,我們就能看到日月更替、消息往來,看到「雲在青山水在瓶」,能夠體會到許多永恆的美好。
作者簡介:
劉軼,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學院執行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周易研究會理事。 著有《蔣平階研究》、《四庫全書本<青囊奥語>初解》 《坤壬乙<巨門><文曲>小考》、 《蒙卦與城市文化新解》、《閒坐小窗讀周易》、 《陽宅風水瑣言》(即將出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