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究竟要怎麼做」的實用解答書。零至六歲幼兒的父母與幼教老師的:參考指南、行動指南、安心指南、解惑指南
內容簡介:
★
早療的黃金年齡是學齡前,
尤其是「0~3歲」和「現在」。
★
「早療究竟要怎麼做」的實用解答書。
萬萬不可輕忽孩童發展的「不對勁」!
░
【零至六歲幼兒的父母與幼教老師的:參考指南、行動指南、安心指南、解惑指南】
.玩起玩具時,每一項遊戲時間都停留不久?→這可能是無法專注的分心表現。
.看著孩子老愛在原地轉圈圈,真可愛?→這可能是自閉兒正感到不安和焦慮。
.其他同齡小孩已開始說話了,我的孩子卻遲遲不開口?→這可能是口語進展不佳,發展遲緩的徵兆之一。
你所擔心和煩惱的,孩子不尋常或特別的態度、情緒、行為表現,
很可能正是幼兒有「發展狀況」的警示訊號!
零至六歲的小孩充滿可塑性和可能性,
越早發現徵兆、抓緊時機、即時療育,孩子的發展,越有希望向前躍進。
本書為自閉、亞斯與過動氣質、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的學齡前特殊需求幼兒而寫,
靈活舉例,從日常進行療育。
░
●是不是「大隻雞晚啼」,自己過度憂心?
我們不是要草木皆兵,而是對於還沒辦法好好表達自己的幼兒,我們必須更細心地觀察,警覺發展上的任何「不對勁」,盡早找出原因並幫助孩子。因為「學齡前」,特別是三歲以前,正是優化發展的黃金階段,一旦錯過,難以挽回。
●家庭中、學校裡,如何陪伴孩子進行「早期療育」?
從孩子的活動量、注意力、趨避性等先天九大氣質著手,透過遊戲,正向轉化孩子的焦慮、舒緩情緒。對於自閉兒、亞斯兒,注重固著性的疏導及溝通技巧演練。對於過動兒,則要透過自我覺察,學習自我控制。
面對孩子發展落後,我們擔憂、自責、心累又無助,擔心帶孩子做評估「會不會被貼標籤?」,茫然「下一步該怎麼走?」……但我們還可以做的是:接納孩子的現況、看見孩子擁有的能力,接納自己也會無力,進而運用自己能施力之處,跨出早期療育這一大步──請相信在你的體貼陪伴之下,孩子將能夠脫胎換骨地蛻變。
本書特色: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這是一本「陪伴」之書:陪伴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孩子的爸媽和老師,瞭解如何面對孩子在幼兒園及進入小學之後的可能狀況,提出有效的因應策略。
.這是一本「解惑」之書:與孩子走過早期療育階段的過程中,可以在這本書找到你要的答案,解除你的困惑,同時讓你建立陪伴孩子教養的解決方式。
.這是一本「祝福」之書:無論孩子存在著什麼發展樣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有助於孩子在發展上,漸漸變好。
●掌握孩子先天的九大氣質:「活動量、注意力分散度、反應閾、趨避性、適應度、情緒本質、情緒反應強度、堅持度與規律性」。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特質,氣質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排列組合之後,對孩子的整體發展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透過對氣質內涵的瞭解,讓我們調整教養方式,並發展出適切的相處之道。
●我們怎麼看待孩子,孩子就怎麼看待自己。你相信孩子擁有可塑性,孩子就有機會看見他無窮的未來。
●透過孩子的「玩」做為發展評估的研判,可以讓父母與幼兒園老師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讓孩子看見自己所擁有的,例如他的能力、他的興趣及嗜好、他的說話表達等等。行動的缺陷、限制並不等同於孩子整個人,不等同於他生命的一切。
●別讓錯誤的觀念,卡住孩子發展的黃金契機:早期療育最忌諱聽到「大隻雞晚啼」這句話。
爸媽發現孩子的不對勁,往往是從孩子說話比同年齡幼兒慢開始。別自行猜測,徒增風險,衷心建議你帶著孩子前往鄰近的醫療院所,尋求兒童心智科、復健科、小兒科醫師的協助,或安排相關的聯合評估鑑定,透過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等,協助釐清孩子可能存在的發展問題。
●診斷是一種「溝通」,在於讓我們瞭解孩子眼前所呈現出來的情緒、行為、溝通等,所要傳達的訊息。
●無論是誰,一定存在著屬於他的相對優勢。而且,大人「應該」讓孩子看見。請在復健、早療、補救的當下,讓孩子看見自己那依然存在的「擁有」(相對優勢的能力)。
祝福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花媽」卓惠珠(亞斯教母)
★沈雅琪(國小教師/專欄作家)
★陳姸伶(職能治療師/OT莉莉)
★張恩加(雙和醫院職能治療師/鬍鬚張老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獲選為博客來網路書店2021、2022「年度影響力心理師」,「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網站選為20大「台灣人氣心理師」之NO.1。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3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曾為《親子天下》、《Baby Home》、《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的專欄作家。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
已出版《好痛,但能跟誰說?──陪伴自閉兒、亞斯兒等特殊孩子走出霸凌的傷》、《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2022、2023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學習障礙──逃不出的學習噩夢》(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2021、2022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2022、2023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文化內容策進院「Books from Taiwan」選書)、《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2022、2023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2022、2023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王意中部落格】https://atozwyc.pixnet.net/blog
【王意中的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網路讀書會】www.facebook.com/301ADHD
章節試閱
〈ADHD的氣質教養術──以靜制動〉
「叔叔,你也來公園玩啊?媽媽先帶我來,爸爸去停車。你開什麼車啊?我爸爸開Tesla,白色的,吃電的哦。
「爸爸工作很忙,媽媽說他都要加班。叔叔你做什麼工作?一天賺多少錢?很多嗎?」
被孩子這樣貿然詢問,中年大叔額頭上三條線,有些尷尬地笑著。
「不好意思,打擾到你了。」媽媽二話不說,趕緊把孩子拉開。
「阿保,你在幹麼?又不認識人家,幹麼跑去和人家說話,你不怕被壞人帶走?下次不准再這樣了。」
媽媽倒也不是擔心孩子被壞人帶走,而是阿保總是莫名其妙地逢人便發問,也不管對方認不認識。遇上這麼突兀的舉動,對方往往一笑置之。
「我看真的需要拿一根繩子把你綁住,否則啊,到處亂跟人家哈啦,真的是丟臉死了。」
每回帶阿保出門,媽媽總是心驚膽跳,深怕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便脫口說出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
從好的方面來看,孩子不怕生,這一點可說臉皮夠厚,膽子也夠大。對陌生人毫無距離,讓人家以為彼此好像認識,見過面,給自己製造了許多與人互動的機會。但阿保畢竟年紀還這麼小,又不是做直銷。
令自己頭痛的是,孩子與周圍的人沒有界限,完全搞不清楚人我之間的關係,讓媽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當然不可能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還是得出來透透氣。只是媽媽百思不解,阿保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早期療育別錯過:意中心理師來解惑】
每個孩子都具備了天生的氣質,這些氣質從單一角度來看,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排列組合起來,卻呈現出不同的樣貌。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活動量」:就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氣質來說,相對比其他孩子大。
面對孩子的高活動量,目的並非是要讓他變得安靜,而是讓孩子的活動量能夠在適當的地方,有適度的表現。例如該靜的時候靜,該動的時候則可以盡情地動。孩子逐漸練習辨識、鑑別,面對不同的情境,活動量分別做出適當的反應。
既然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活動的機會,例如前往幼兒園或回家時能夠多走路,放學時在附近的小公園玩耍一下再回家,讓孩子的活動量獲得適度的舒緩。但不是為了把孩子操到累,一旦孩子跑累了、玩倦了,也就沒有體力進行學習,電池電量不足,上課只會無精打采。
每個人的睡眠需求不盡相同,以我自己為例,從小到大一直沒有睡午覺的習慣。當被要求一定得睡午覺,這對我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酷刑,痛苦得要命。
如果老師能夠有一些彈性的做法,例如允許孩子可以選擇趴著,閉目養神,讓眼睛休息。趴著,張開眼睛也行,至於有沒有睡著,真的就不是重點了。孩子可以不睡午覺,但至少他得要維持衝動控制,不能干擾到別人。
生活中,也可以添加一些靜態性的活動予以平衡,逐漸感受到靜靜的狀態。例如堆疊積木、畫畫、組裝樂高、玩拼圖,以及紙筆活動(像是連連看、走迷宮、字母搜尋),和聆聽音樂或聽故事。
讓孩子能夠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學習分辨在不同的活動內容中,表現出不同的活動量控制。
●純淨的「聚焦」優先
*「注意力分散度」:ADHD的專注力相對地容易分散,在和孩子說話時,試著將周遭容易讓孩子分心的事物移除,一切以「單純」為考量。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專心地注意聽我們說話,請走向孩子,當孩子眼睛看著自己時,再開口說話。並且講重點,先想好關鍵字,能夠一句話說完,就不要說兩句話;能夠一個字說完,就不要說兩個字。
讓孩子聚焦。當ADHD專注聽大人說話時,他就可以理解大人要說什麼。說話時,語調從上往下,維持抑揚頓挫。
由於ADHD的注意力持續性較短暫,進行活動要透過「分段」的方式,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可以有完成的機會,製造孩子的成功經驗。
例如採「漸進」的方式。原本需要仿寫數字1至10,每個字各五遍,改成分別先從1至5寫五遍,休息之後,再從6至10寫五遍;休息時,減少孩子過度的刺激,以預防休息之後,無法順利再回到書寫練習上。
●動輒得咎,激起反應的浪花
*「反應閾」:ADHD的「反應閾」較低,很容易因為一丁點刺激就動輒得咎,激起反應的浪花。當我們情緒激動,ADHD也不遑多讓,彼此的情緒很容易連動起來。
演講中,我常常提醒「當ADHD遇見囉嗦的大人,他的病情容易惡化」。以靜制動,是與ADHD相處的基本鐵律。
平時給予ADHD刺激,盡量做好適度管控,以避免孩子過度反應。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干擾,以降低孩子不必要的行為反應。
●情緒強度分級控管
*「反應強度」:ADHD普遍反應大,好處是第一時間可以讓周圍的人,瞭解自己的情緒反應。缺點是太過強烈的反應,就像海水越堤,造成對方的反感。
維持反應強度適中,對於與周遭他人相處及關係的建立會比較適切。
平時多引導ADHD練習反應強度的分級,例如生氣的強度從一至五。讓孩子從一數到五,音量逐漸隨數字放大。讓孩子瞭解一、二的生氣強度比較微弱,三比較適中,四、五的反應很明顯。
你也可以在YouTube上,播放颱風影片,幫助孩子瞭解不同強度的颱風所呈現出來的模樣,讓孩子腦海裡有畫面,比較容易進入狀況,瞭解及掌握情緒分級的情況。
●取得同意授權碼
*「趨避性」:ADHD對於周遭的人、事、物傾向靠近。這對發展來說,並非壞事,多少能增加孩子與周遭事物的連結,也為自己製造了更多互動的機會。
不過,「主動趨近」與「衝動」這兩者之間,必須加以分別。孩子到底是主動趨近、熱情,還是衝動,研判的關鍵在於是否給彼此帶來麻煩。
由於ADHD容易衝動,平時多引導孩子練習在靠近時,先徵詢對方的同意。例如:「請問我可以看一下這個東西嗎?我可以摸一下嗎?」「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讓孩子先取得授權碼,徵詢對方的同意,以減少他人認為被干擾的狀況,造成不必要的尷尬,以及預防對方的冷眼側目。
●持續保持良好適應度
*「適應度」:ADHD相對於其他孩子來說,適應能力快很多,他們可以很容易融入陌生的情境,很快適應與周遭他人的互動。
這一點繼續保持,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會有良性的加分作用。
●強化堅持度力道
*「堅持度」:ADHD相對就比較弱了些,容易傾向放棄。大人適度地堅持,引導孩子面對眼前的困境、提升孩子繼續做的動機,很是必要。
例如孩子對於拼圖很容易放棄,為提升孩子的堅持度以持續進行拼圖,可以將拼圖難度予以拆解,從片數少的逐步增加,以提升成功的機率。大人的態度扮演重要的角色,當我們容易妥協,孩子也容易跟進而選擇放棄。
至於「情緒本質」及「規律性」,每個孩子因人而異。ADHD孩子在這兩項特質上,沒有明顯的過與不及。
〈ADHD的氣質教養術──以靜制動〉
「叔叔,你也來公園玩啊?媽媽先帶我來,爸爸去停車。你開什麼車啊?我爸爸開Tesla,白色的,吃電的哦。
「爸爸工作很忙,媽媽說他都要加班。叔叔你做什麼工作?一天賺多少錢?很多嗎?」
被孩子這樣貿然詢問,中年大叔額頭上三條線,有些尷尬地笑著。
「不好意思,打擾到你了。」媽媽二話不說,趕緊把孩子拉開。
「阿保,你在幹麼?又不認識人家,幹麼跑去和人家說話,你不怕被壞人帶走?下次不准再這樣了。」
媽媽倒也不是擔心孩子被壞人帶走,而是阿保總是莫名其妙地逢人便發問,也不管對方認不...
作者序
【自序】
【寫在前面】
我為特殊需求幼兒寫一本書
早期療育,最好的介入時間點,一個是「零至三歲」,另一個就是「現在」。
學齡前幼兒是一副好牌,充滿著各種可塑性及可能性,許多的改變都在「零至六歲」這個階段中,等待我們給予協助,並看著改變發生。
早期療育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介入。當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敏感地觀察及發現孩子在發展上的不對勁,找出原因、找出相對應的適當介入方式,孩子發展的改善、調整和修正相對地就容易些。否則進入小學後的不順利,接下來後續所要付出的無形、有形成本與代價,將很難估算。
這是一本解惑之書,陪伴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孩子的爸媽和老師,瞭解如何面對孩子在幼兒園及進入小學之後的可能狀況,提出有效的因應策略。
希望在陪伴孩子走過早期療育階段的過程中,可以在這本書找到你要的答案,解除你的困惑,同時讓你建立陪伴孩子教養的解決方式。
這本書充分囊括了學前特殊幼兒值得我們關注的議題:
●讓面對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幼兒而感到無助的新手家長,有著可以遵循的方向,有效來處理孩子的認知、語言、情緒、行為、態度、人際、學習等議題。並且在孩子的療育過程中,學會與相關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跟幼兒園老師的互動,以及孩子之間如何透過「遊戲」為媒介,以提升孩子整體的發展。幫助家長在面對醫師給予的診斷時,能夠有明確、完整、周延、詳細的瞭解,並且在「黃金時間」進行有效的介入,以提升孩子發展改善的程度。
面對孩子未來進入小學,對於「是否需要申請特殊教育學生的身分資格」進行思考,以尋求最適合孩子的安置與輔導方式。
●協助幼兒園老師,在面對特殊需求幼兒的陪伴、對待、問題處理及班級經營和教學上,有全面且周延的認識。隨時掌握孩子的發展進程,進行微調、修正、評量、教學,改善孩子的遲緩與落後情況。
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零至六歲幼兒的父母與幼教老師的參考指南、行動指南、安心指南、解惑指南。在陪伴孩子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的狀況下,有一份溫馨指引,讓父母、老師在教養上、教學上,有所遵循,不至於驚慌失措。
無論孩子存在著什麼發展樣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有助於孩子在發展上,漸漸變好。
註1:《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第八條
1.本法所稱早期療育,指由社會福利、衛生、教育等專業人員以團隊合作方式,依未滿六歲之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之個別需求,提供必要之治療、教育、諮詢、轉介、安置與其他服務及照顧。
2.經早期療育後仍不能改善者,輔導其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申請身心障礙鑑定。
註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十三條
1.本法第三條第十二款所稱發展遲緩,指未滿六歲之兒童,因生理、心理或社會環境因素,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自理能力等方面之發展較同年齡者顯著遲緩,且其障礙類別無法確定者。
2.前項所定發展遲緩,其鑑定依兒童發展及養育環境評估等資料,綜合研判之。
【自序】
【寫在前面】
我為特殊需求幼兒寫一本書
早期療育,最好的介入時間點,一個是「零至三歲」,另一個就是「現在」。
學齡前幼兒是一副好牌,充滿著各種可塑性及可能性,許多的改變都在「零至六歲」這個階段中,等待我們給予協助,並看著改變發生。
早期療育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介入。當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敏感地觀察及發現孩子在發展上的不對勁,找出原因、找出相對應的適當介入方式,孩子發展的改善、調整和修正相對地就容易些。否則進入小學後的不順利,接下來後續所要付出的無形、有形成本與代價,將很難估算。
這是一本解惑之書...
目錄
目錄
【寫在前面】我為特殊需求幼兒寫一本書 008
【第一章】從先天九大氣質,細膩地理解孩子
●孩子是優雅好教養,還是磨娘精?─全面掌握孩子的九大氣質 020
●ADHD的氣質教養術─以靜制動 025
●ASD的氣質教養術─規律中,保持彈性 034
●孩子咬手指頭,怎麼辦?─協助焦慮氣質的孩子 042
【第二章】從焦慮態度中,正向地引導孩子
●孩子黏著媽媽分不開,怎麼辦?─「安全」與「信任」是依附關係的雙重氣囊 048
●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如何讓無尾熊離開尤加利樹? 054
●孩子在教室不說話,怎麼辦?─讓孩子知道你懂他焦慮而緘默的心 060
●獎勵與懲罰的注意事項─別和亞斯兒談條件! 067
●換個方式好好說─以「正向告知」取代負向提醒 074
●孩子無法在外面上廁所,怎麼辦?─從釐清「抗拒的原因」開始 081
【第三章】從情緒表達中,智慧地幫助孩子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預防選擇性配合,提高指令的勝率 088
●孩子不合理要求,怎麼辦?─向孩子學習致勝祕訣 097
●別再告訴孩子:「你不要再哭了!」─孩子可以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 104
●面對孩子摔東西,爸媽該如何是好?─「四歲以前」和「四歲以後」的應對方法 109
●孩子怎麼生氣,你才不會生氣?─別再輕忽「情緒表達」這件事 116
●孩子故意搗蛋,怎麼辦?─主動發出關注訊號 121
【第四章】自閉兒、亞斯兒的固著疏導、溝通演練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無期徒刑的宣判?! 130
●面對孩子尖叫,大人該如何是好?─冷靜地回推原因,加上安撫與轉移 138
●打破孩子對於特定玩具的固著玩法─增加彈性,移除固著,擴展玩法 145
●孩子還不會說話,怎麼辦?─兒歌、遊戲與情境三工具,引導開口動機 152
●當亞斯兒說:「是你叫我打的。」─亞斯兒只會字面解讀,聽不懂弦外之音 159
【第五章】過動兒的自我覺察、自我控制
●請珍惜ADHD孩子的可塑性!─凡刻意練習,必留下好的成績 166
●孩子不專心,怎麼辦?─關注「此時此刻」的正念練習 172
●別老是揮魔法棒,說教對過動兒無效─反覆練習,反覆地做 180
●別讓孩子成為冒失鬼─「自我覺察」的必要練習 188
●衝動出沒,注意!─「自我控制」的必要練習 195
【第六章】從遊戲中,釐清發展現況、享受玩的愉悅
●遊戲評估,最容易瞭解孩子發展的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202
●想像遊戲,無遠弗屆─帶著孩子的心,翱翔世界 211
●當腦性麻痺兒被孤立─身體受限,但想像無限 222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引導孩子將注意力放在「過程」 228
【第七章】關於早療,五個最常見的重要疑問
●真的是「大隻雞晚啼」嗎?─其實這是早期療育的致命傷害 236
●該帶孩子去醫院評估嗎?─大人的想法,會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241
●「疑似」,到底是不是?─看見孩子改變的可塑性 247
●孩子是否要讀集中式特教班?─實際考量孩子的需求、療育安排與資源運用 252
●該讓孩子「緩讀」嗎?─關於申請暫緩入學的思考 259
【給家長的話】 266
目錄
【寫在前面】我為特殊需求幼兒寫一本書 008
【第一章】從先天九大氣質,細膩地理解孩子
●孩子是優雅好教養,還是磨娘精?─全面掌握孩子的九大氣質 020
●ADHD的氣質教養術─以靜制動 025
●ASD的氣質教養術─規律中,保持彈性 034
●孩子咬手指頭,怎麼辦?─協助焦慮氣質的孩子 042
【第二章】從焦慮態度中,正向地引導孩子
●孩子黏著媽媽分不開,怎麼辦?─「安全」與「信任」是依附關係的雙重氣囊 048
●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如何讓無尾熊離開尤加利樹? 054
●孩子在教室不說話,怎麼辦?─讓孩子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