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陋室底下的光芒:居禮夫人的故事的圖書 |
$ 99 ~ 180 | 陋室底下的光芒:居禮夫人的故事
作者:石家興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4-04-01 語言:繁體書 共 5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瑪麗·居禮原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生於當時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波蘭會議王國的華沙,即現在波蘭的首都。她在華沙地下移動大學讀書,並開始接受真正的科學訓練。她在華沙生活至24歲,1891年追隨姊姊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讀書。她在巴黎取得學位並在畢業後留在巴黎從事科學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耶·居禮及亨利·貝可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瑪麗·居禮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放射性的英文Radioactivity是她造的詞,她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她在巴黎和華沙各創辦了一座居禮研究所,這兩個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醫學研究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創辦了第一批戰地放射中心。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在法國時,雖然法國大革命隔年即規定:「任何公民都不能冠上與其出生證明紀載不符的姓或名」,居禮夫人雖沒有「換夫姓」,但仍使用雙姓,除了冠夫姓外,居禮還保留她波蘭原姓斯克沃多夫斯卡。雖然瑪麗·居禮是法國公民,人身在異國,但也從未忘記她的祖國波蘭。她教女兒波蘭文,多次帶她們去波蘭。她以祖國波蘭的名字命名她所發現的第一種元素釙。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瑪麗·居禮利用她本人發明的流動式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1934年病逝於法國上薩瓦省療養院,享年66歲。
維基百科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發掘事物的真象,
需要多少的努力、毅力與決心?
聰明刻苦的居禮夫人,
賭上她的生命與健康,
為世人揭開放射性的祕密。
她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捎來了造福人間的消息,
高貴的科學家,
證明了科學成就以外
更高貴的心靈。
作者簡介:
石家興
從小喜歡唱歌、編故事,也愛看電影,中小學時愛好收集電影故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研究所畢業後,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留學,雖然學的是生物化學,但是對音樂與文學也很喜歡。兩個兒子小時候,最喜歡聽他編的故事,因為他會用很簡單的話把複雜的科學講給兒子們聽。現在最快樂的事,就是有機會為孩子們寫書。
目前他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州立大學教書,已發表一百多篇有關生物科技的英文論文,並有十項技術專利,但是最得意是有一本中文著作《牛頓來訪》,及兩本為小朋友寫的書《細胞歷險記》及《陋室底下的光芒——居禮夫人的故事》。
吳健豐
念小學時因喜歡塗鴉,幾乎所有課本都畫滿小圖,老師大概是看不下去了,於是老師送他一本素描簿和一盒蠟筆,從此就與畫畫分不開了。
除了畫圖之外也從事過卡通背景繪製、室內設計、建築工程等工作。但仍然無法忘情他對畫圖的熱愛,於是在「朋友的鼓勵」這個藉口下,又重拾畫筆了。目前是自由業,只希望在繪畫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在畫居禮夫人這本書時,更加深了這樣的信念,她那種堅定又執著的眼神,從少到老都不曾改變,彷彿告訴他「就算失敗一百次,也要做下去。」
願將這本書獻給所有堅持理想的朋友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