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壇經》為什麼說是「法寶」呢?通俗地說,《壇經》就是諸法之寶,我們依據《壇經》所說的法,來指導我們的思想、行動、修行,就可以解脫於煩惱,得到人生的自由,並徹底地了脫生死,所以叫「法寶」。
為什麼稱六祖為「大師」呢?在佛教中,大師就是佛,他的言行可以作為人天的規範,故稱大師。大師又叫天人師,既是人間、又是天人的老師。大師可不是隨便稱呼的,有的人學佛有一些成就,佛學也好,弟子也多,應該受到社會的尊敬,但也不能動輒奉承為大師。在歷史上,如玄奘大師、六祖大師那樣的人並不多,要明白其中的分寸。
第一卷
行由品 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 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陞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第一品是行由品。行由,就是經歷;品,就是章。這一品主要講六祖大師的得法經過。佛經每部的開頭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到底是何年何月何日,經中都不作具體的交待,使人有種佛就在我們面前、現在就在說法的感受。《壇經》也用這種體例,只用了「時」,省去了那些不必要的時間範疇。「寶林」就是寶林寺,在廣東韶州曹溪,韶州就是現在廣東的韶關市。刺史是漢代官名,相當於省一級的最高軍政長官。唐代借用這一名稱,不過只相當於現在地市一級的長官。
這裡可以看到弘法與社會各階層的擁護有關,六祖大師弘法,就得到了當地最高領導的支持和擁護。佛教對我們來說是人間佛教,必須面向整個社會,不是關起門來在山裡修行一輩子。對社會、對人類不關心,就不是佛教了。
在這一段中,韋剌史和千餘僧俗信眾禮請六祖大師開示,六祖於是升座說法。注意這一段,全部《壇經》,乃至整個禪宗的大意,可以說都含攝在六祖的幾句開示中:「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大家千萬注意這幾句,可以當作日常功課常常誦讀觀照,久後自有佳音。「善知識」是佛教的專用名詞,指可以幫助我們修行,建立正知正見、趨向涅槃、了生脫死的老師。一般佛教徒出於自謙,常常稱他人為善知識以隨喜。菩提是印度語,即覺悟。佛教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有我們成佛的依據。自性就是佛性本身,它不離開覺性,並且本來就是清淨的。如果它不清淨,又怎能成為成佛的依據呢?既然每個人都有菩提自性,這個自性又本自清淨,所以我們就可以「但有此心,直了成佛」。
自性、此心到底是什麼呢?現在經常都有人說應該自己瞭解自己,如「三省吾身」,「自知者明」等等,這當然是自我認識的必需功夫。但佛教--禪宗認為,這不夠,不徹底,這樣的省察、觀照自己當然了不起,但還須繼續深入。我現在問你:父母沒有生下你以前,你是什麼模樣,又在什麼地方?百年後燒成灰,你又是什麼模樣,又在什麼地方?生前死後,到底有沒有你?如果說沒有,那你學佛是白學了;如果說有,那又在何處,你答得出一句來嗎?這是祖師們經常驗人的刀口,一般的學人是過不了這個關口的。所以說你並不是真正瞭解了自己,如果真的認識到了,你就立地成佛。菩提自性就是你的佛性,只要直下瞭解了自己這個心,就能成佛。
這是禪宗裡極為扼要的幾句話,很有概括性。你如果要問禪門中人為什麼能成佛,得到的回答就是如此簡單和明白:因為你有佛性,自己瞭解自己就成佛了。學禪不要向外求,禪並不在外面,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但人們總是不相信自己,在外面東抓西抓,反而把自己捆住了,不能直下見性證入涅槃。涅槃是宇宙人生的實相,不是在宇宙人生之外。正因為如此,頓悟成佛才有可能。正因為你自己的那個心,本質就是涅槃,所以不要繞圈子,直下頓悟就能成佛。對這點,學禪的人必須有堅定的信念。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
這是六祖得法因緣的前奏。要注意這一段在全部《壇經》中的地位。從這段六祖「一聞經語,心即開悟」,到後來在五祖那裡「言下大悟」,是一個有過程的悟入整體,沒有此時的「心即開悟」,便沒有後來的「言下大悟」。對這個過程,我們在這一品中應留心參究。
六祖的祖籍是河北范陽,父親被罷了官,到了廣東。唐代中原地區的官吏,犯了錯誤或得罪了權貴,往往都會被「左遷」,即給予貶到邊遠地方的處分。六祖那時的環境極差,父親很早就去逝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先在新州,後來又遷到廣州,靠打柴賣柴為生。這樣貧困的生活,六祖當然讀不成書、上不了學。他既然沒有讀過書,為什麼會「一聞經語,心即開悟」呢?這裡就有三世因果的道理。佛教認為一個人前世學佛有所積累,在此世因緣成熟了,就可以開悟。沒有三世因果,世上好多事情就不好解釋,不管你信不信,佛教裡就認定了這個道理。下面簡單談談佛教這方面的有關理論。
1. 四諦法和三世因果
四諦法是全部佛教的總綱。佛學儘管博大精深,總的說來不出苦、集、滅、道這四諦。人生是苦,造成苦的原因是煩惱。對此,佛教有詳盡的闡述,它不僅從現實的這一世來究其因果,而且還追溯到前世去尋找始因,這個因果鎖鏈,一直貫穿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之中,佛教稱這個超越常識的生命流為三世因果。這是佛教的特殊教義,其他宗教都沒有提出或解答這個與人至關緊要的問題。
儒、釋、道稱為中國三教。道家在這個問題上,不承認呢,又似乎有;承認呢,但沒有多少明確和成熟的理論。儒家對這個問題則是敬而遠之。孔子的學生子路曾問孔子,鬼是怎麼回事呀?孔子說,你連人的事情都沒有弄清楚,還談什麼鬼呢!子路又問:那麼死是怎麼回事?孔子說,你呀,連活著的事情都沒有弄清楚,談死幹什麼!以後儒道在生死問題上的認識,基本上都附會佛教的說法,沒有獨特的、自成一家的認識。
基督教不承認有三世因果,並斷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必須信仰上帝,求得解脫,不然在死後只有聽任基督的末日審判,該升天堂的升天堂,該下地獄的下地獄。基督教稱此為「一次得救」。人生迴旋的自由少的可憐。
佛教則不然,認為人的生命是無窮之流,可以無限轉生,也就是「六道輪迴」。有些沒有學過佛的人說這是迷信。而作為佛教徒則非承認不可,不然全部佛教就建立不起來。如果煩惱痛苦只這一世,那就很好解決。可實際情況遠不是如此,每一個人的現實內容,根本不是這一世的經歷所能解釋得了的。
這是人生最緊要的問題。每個人的性格、氣質、品德、智力、命運都不盡相同,有種種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都是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大環境一樣,用基督教的話來說,大家都是上帝的兒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盡是不平等。產生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不從三世因果中去尋找,現實社會中的理論是解釋不了的。
2. 十二因緣
佛教是怎樣解釋三世因果的呢?其根據就是十二因緣,也叫十二緣起。十二因緣依次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項。解釋十二因緣的論述很多,也不是很容易就懂了。這裡結合大家的現實,方便簡略地介紹一下。
人的感受是先於愛的,總得先有個感受的主體吧,一接觸便產生感受,有了感受就有了喜捨。佛教對接受外部事物的官能稱為「六入」,其感官稱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對象分別是色、聲、香、味、觸、法。凡是抽象性、原理性、形而上的東西就叫法。法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進入思維而認識。六根對六塵,就產生了完整的認識。
六入又從哪裡來的呢?通俗地講,身體叫名色,名是指精神作用,色是指物質作用。人的精神和頭、軀幹、四肢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生命體。佛教認為,籠統說個身體不明確,死人也有身體。凡對這些東西起名,必定要有個精神的作用才行,而精神則必須寄託在物質的身體上才能有所作用,所以合稱為「名色」。
感官因身體而產生,接觸外界產生了感受,進而產生了「愛」。有所愛,則想得到、佔有,這就是「取」。要想取得,就會「有」種種業行的產生,並付諸行動。這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此生此世所表現出來的內容。
每個人都必須因母親懷孕而出生。在母親的腹中六根就形成了。但母腹中這個胚胎是怎麼來的呢?自然科學認為,這是因父母交合時,精卵結合而形成了這個胚胎。胚胎十月成熟,呱呱墜地,於是才是現實的人。佛教的認識還要深入一層。下一代的生命離開了父母這個緣當然不行,父母交合只是你的外緣,必須有你自己的參與,加上父母的外緣,才能形成胚胎。父母如同陽光、土壤、水分,自己才是真正的種子。所以牡丹有牡丹的種籽,菊花有菊花的種籽。這些種籽,加上土壤、雨露、陽光等外緣,就會發芽、開花、結果。因此,一旦談到你本身,就涉及到前世的問題。必然有個投胎的東西。這東西是什麼,又是從哪兒來,怎樣找到你父母的呢?父母很多,為什麼單單投身到這家,而不是那家呢?這就說明了由你前世積聚的種種業力,產生了趨向性的認識,恰好這家父母的業力與你有緣,你就不知不覺地來到這家、這個世上了。
人的認識,是從哪兒來的呢?佛教認為,沒有專門佛教修行的人們,其身、語、意三業的活動,都是陷在無明之中,渾渾噩噩的。人死了之後,肉體雖然腐化了,但其業力仍在,不會與肉體一同消失。這個業力看不見、摸不著,一旦因緣成熟,就會以各種相應的生命形態來接受果報。有的人認為胡作非為一世,死後就一了百了。沒有那麼便宜,善善惡惡種種業力,如同存在銀行裡的帳一樣,到時都會兌現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真的一死就了,那些殺人放火、十惡不赦的人不是太幸運了,而我們這些規規矩矩、克己為人的豈不都成了傻蛋?有了這個三世因果,有了這個業力不滅,整個因果鏈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這樣壞人才有所忌憚,好人才有所慰藉。
十二因緣順著開展,佛教稱為十二因緣流轉門,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死。這樣周而復始地形成了六道的輪迴。前兩個環節指前世,中間八個環節說明了今世,後兩個環節又落實在下一世。同時在今世的八個環節中,前五個環節是你現在的果,後三個環節是你現在和未來的因。十二因緣在佛經中隨處可見,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就明白了三世因果絲毫不爽。這是一個佛教徒應該明白和認真修行的基本道理和依據。
人的生死就是一個緣起,無明作為條件,以前世所作的種種業行為因,就產生了自發衝動。以此為條件產生名色就入胎了。入胎後以身體為條件就產生了感官,以感官為條件就有了接觸,接觸就有愛的趨向,於是產生了取,以取為條件就產生了有,後來就是生和死。這就是生命之流,其間並無一個不變的東西貫穿始終。譬如被點燃的柴火再點燃另一柴火,可是此火並非彼火;但無此火也就沒有彼火。說不是嗎?它們又有關係,說是一個嗎?但彼不是此,所以叫「無一非異」。這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一個特點: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十二因緣這條因果鏈是如此的有力,使人生生世世沉溺其中,怎樣才能得到解脫呢?佛告訴我們,要得到解脫,就必須把這條因果鏈斬斷。死從生,要想不死,就必須斷生;生從有來,不生就須斷有;斷有則須斷取,……一直下去,直到把無明斷了,才能超出輪迴,了脫生死,這就是十二因緣還滅門。佛教不認為一死就可以脫離苦海,要斷十二因緣,要斷無明,「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樣,就可以解脫於生死了。
佛教徒或研究佛教的學者應該知道,佛教四諦法中的「苦」與「集」的關係,是十二因緣所解釋的。有煩惱、有無明就是苦,這個苦,絕不是這一輩子就可以了事,會一直延續到下一世。人生的現象千差萬別,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就環境好,既聰明又漂亮。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就環境差,既愚昧又醜陋。這個差別應怎樣解釋呢。怪父母,父母也沒法,父母誰不想自己的條件好、生的子女聰明漂亮呢?先天的問題自己作不了主,那後天的問題自己總有法吧!可醜陋的人不論怎樣努力,也不可能使自己漂亮起來,……這個問題推衍開來,真是太多了。科學家們講因果,到此也困難了,儘管遺傳基因、生物工程有了巨大的發展,面對這些問題同樣會束手無策。這一切,在三世因果、十二因緣中卻得到了圓滿的解釋。
佛教認為生命之流不斷,有過去就有現在,有現在就有未來;無明之後有老死,老死之後有無明,輪迴不巳,無有窮盡。所以不要以為現在是這樣的,以後仍然會是這樣。苦和福不會永恆不變。諸行無常嘛,命運之路總是不平靜的、不平直的。一個人今生有道德,對社會的奉獻大,下一生就可以轉入天道。一個人今生沒有道德、損人利己,下一世就可能變成畜牲。人、天、非人、畜牲、餓鬼、地獄這六道,就是以你自己的業行活動為標記,該入哪一道就入哪一道。對此,人們可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