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1藝術愈來愈時尚
藝術是最純粹的美學,很多人感覺高不可攀,但它已離開美術館,悄悄地走入凡間。近年很明顯的例子是藝術的跨領域發展。過去,大家對於藝術家的想法,是孤零零的創作,堅持理想,但窮困潦倒,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賣出作品,過世之後才因緣際會地成名;若藝術與和商業或是流行文化合作,多數藝術家可能對他不感認同。但對於新一輩年輕藝術家而言,這個觀念早已被打破,每個藝術家的目標都是擁有影響力、希望作品被看見,和商業、時尚的結合,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香奈兒在二○○八年初巡迴全球的「Mobile Art」展在香港開幕, 邀集世界各地最具分量的藝術家參與,我在現場遇見了近年來在國際間活躍的臺灣藝術家林明弘,有人問他:「會不會覺得與精品品牌合作,過於商業化?」他笑答:「藝術家也要吃飯啊!」這是一個很真實的答案,也表達了藝術家嘗試跳脫舊時代的框框,與社會、人群融合的願望。這是好現象,藝術家願意運用其敏銳的美感經驗,走出畫室,影響社會。以時尚與藝術的合作(crossover) 來說,早已有成功的例子。早在六○年代的設計大師Yves Saint Laurent 就已經開始將畢卡索、馬諦斯、哈克尼等藝術家的風格融入時裝裡。近幾年最叫好又叫座的,則屬日本藝術鬼才村上隆與LV 在二○○三年合作推出的櫻花包。村上隆五彩繽紛的色調讓這個法國百年品牌頓時「可愛」了起來,引起年輕女性瘋狂搶購,據說創下了上億美元的進賬。
另外華人藝術日漸受到重視,在拍賣會上的價格水漲船高,三年的時間成長近一百倍,則是近期藝術圈最常被討論的現象。對這群華人藝術家而言,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藝術家能夠有好的收入,兼顧創作與生活,將有更多人才投入;憂心的是藝術市場「過熱」,導致年輕藝術家在快速創作、快速致富的浪潮中泡沫化,人才反而遭到扼殺,最後這些作品是否仍能和前輩藝術家一樣,傳達深刻的文化和時代意義,禁得起時間考驗,將是一個問號。
走入凡間的藝術
認識華人藝術大師
Clara Kuo 郭倩如╳ Flora Sun 孫正華
S( 孫) 藝術是時尚、美學最極致的價值,很多精品品牌找藝術家合作不外乎找新的概念,更美的設計,創造更多的話題,幾個知名的精品品牌老闆本身都是大收藏家、拍賣公司的經營者。隨著M 型社會化,拍賣市場在臺灣也日漸熱烈,成長飛快。今天談幾位不能不認識的中國大師,他們的名字在拍賣市場熱門,其實也反映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我們分成幾類來看,譬如抽象派、雕塑、後八九等。中國藝術家中有幾位曾經留法,剛巧他們就是現在拍賣市場上身價最高者。
K( 郭) 現在的留法華人藝術家正當道,全世界的華人藝術家中,在拍賣市場上價格最高的,不外乎像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這些名字對大家來說都是朗朗上口的。這些人因為他們在早期即有國際視野,例如趙無極是在一九五○年左右就去了法國,朱德群晚一點,大約是六○年代時,因為受到中國文化和法國文化的衝擊,碰撞出一種當時很流行的繪畫方式,就是要打破當時繪畫的線條、形象,就創作出一種抽象的感覺。
趙無極 靦腆的藝術家
S 他們有中國人的身分,也在法國待過,所以國際知名度高。趙無極先生應該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臺灣喜歡他作品的人很多。聽說趙先生現在還是住在法國?
K 是的。我自己在法國住了很多年,和趙先生、朱先生都相處了很久。以趙無極來說,他本身的氣質非常好,就像他的畫作一樣,沉穩而內歛,從某一方面來說是有點害羞的。從他的繪畫中很難想像,但如果認識他的話,就能感受到,儘管畫作裡的表達,是在很放的幾筆當中,但那是很收歛的筆觸。譬如說,他本身就會很靦腆地笑,或者是在互動中非常溫和。
S 我常覺得人如其畫,想不到他本人是靦腆的!
K 對,他和朱德群很不一樣。趙先生的身材個兒比較小,大概一百六十到一百七十公分左右,朱德群則是一百八十公分以上;朱德群年紀大一點,八十六、七歲,趙無極小他一歲。有個比較好玩的事情是,有一次我和朱德群、吳冠中,到巴黎一家餐廳吃飯。因為你知道,中國人都喜歡去中國餐廳吃飯,那天剛好沒有約到趙無極。結果吃著吃著,看到門口進來一位老先生,他自己找了個地方坐,仔細一看,那不就是趙無極?我們跟他打招呼,問他怎麼會在這裡?他就說,我啊中國人,娶了西方太太,西方太太不會做中國菜,年紀大了就想念中國菜,所以他就一個人跑去香榭大道上的中國餐廳吃飯。他們三個人都是從杭州藝專畢業,畢業後四十五年來第一次重逢,就在那家中國餐廳,非常非常的巧合。
常玉 用線條表現文人氣
S 趙無極之外,另外ㄧ位常玉先生也是我極為喜歡的畫家,他已經不在世上了,但是喜歡他的作品的人好多!
K 很多人看到常玉的照片都會說:「啊!他是個男的呀!」很多人以為常玉是女性。常玉在法國的時間很長,他的畫作我們稱為「中國的馬諦斯」,因為他注重線條,可是他的線條不是西畫的線條,是有中國書法的力道,是一種很乾淨的文人畫風。他在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就是那種乾淨又華麗的繪畫作品,特別是他畫花的時候,把顏色畫得非常美,例如用很乾淨的藍色背景上,畫上白色的花。花本身就是富麗堂皇、清雅的感覺。常玉能在繪畫裡把花的文人氣表達出來, 那是很不容易的。
S 我看過很多常玉的女體畫作,我覺得在他的筆下,女體是像花一樣乾淨、一樣美,完全不會因為他畫的是裸體的女人,而覺得太過寫實。
K 看他的畫,要欣賞線條, 那是一種收放自如的線條,所以會覺得畫面上的女人是一種流暢的感覺,而不是豪放。
S 歐洲的藝術評論家如何看常玉的作品?
K 第一個主要是線條, 第二個就是他的用色,單純的用色。他用單純的顏色,卻可以把整個花的形體、綻放的姿態,表現得栩栩如生,有點像中國畫竹的感覺,整個的畫面架構是完整而結實的。所以在他的畫作裡,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歷代以來的書法線條,就隱身在花卉輪廓中。
吳冠中 一身傲骨
S 常玉的中國書法底子極為深厚,再加上西方繪畫的技巧,轉換為常玉風格。其實這幾位留法藝術家都有一樣的風采,另一位在華人拍賣市場上身價最高的畫家,是吳冠中先生。
K 他在二○○ 五年的時候,在全球的藝術市場裡,排行第三十九名,代表他在二○○五年所有的拍賣成績比羅丹還要高!
S 很嚇人!也很不簡單,一個華人藝術家有這樣的成績,所以他絕對是一個一定要認識的藝術大師。
K 他的人很有趣,吳冠中在五、六○年代時,也去了法國,在那邊住了好一陣子,所以他的繪畫也受法國繪畫的影響。後來趙無極、朱德群就留在法國了,他卻覺得身為一個中國人,流著中國血,要回到那片土地上面,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他在文革前回到中國。在中國歷經文革,被下放、被驅逐,做了很多勞改的事情。他是那種硬骨頭的人,經歷了這麼多,大江南北地跑,直到文革平反了以後,才慢慢地在中國藝壇上占有一席之地。唐山大地震發生時,他在北京火車站裡避難,就在車站牆上畫畫,畫那種五米寬、七米高的大畫,後來大家看到都很驚訝,就慢慢請他畫大畫,像貴賓樓裡,還有一幅十六米長、一米五高的大型畫作。在中國,很多人都認識他。他的大型畫作在北京的貴賓樓、火車站,這些公共空間可以看見。他本身的風骨,更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因此畫作能在短暫時間內飆到如此高價,背後是有其深厚意義的。
張曉剛 後八九畫派代表
S 關於「後八九」畫派, 知道的人會少ㄧ些,它指的是中國的一批新藝術家。
K 因為在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之前,有一批中國的知識分子, 包括藝術家、文學家,還有一些學生,他們以為中國已經可以大鳴大放了,接受很多很多的新事物,卻沒想到當他們在天安門抗議,希望有一些開放、改革時,遭到軍隊的鎮壓。這個事件讓中國的知識分子,對於政府有了另外一層的認識,所以八九年成為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S 現在統稱為「後八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張曉剛吧?他的身價曾經創下超過七千多萬臺幣的紀錄, 這是什麼時候?
K 就在二○○ 六年而已,一幅畫賣了七千多萬臺幣。他還有一個人像,大概二百公分,也是賣到五千多萬臺幣。
S 收藏家們覺得像這樣的一個名字,記錄了某一個時代,是那個時代的象徵。不過同一時代的藝術家很多,為什麼張曉剛會是這一群人裡頭身價最高的呢?
K 他繪畫裡的人物,充分表現出中國人經歷過這麼多文化衝擊之後的那種恐懼,而且他把中國人幾樣重要的元素加進去,譬如知名的大家庭系列。
S 就是畫中的人物,有爸爸、媽媽、小孩等一群面孔。
K 而且都長得很像, 都是面無表情。另外還有一個血緣系列,他的繪畫裡總是有那麼一條線,紅色的線、黃色的線,代表中國人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
S 他的畫作辨識度相當的高, 如果要收藏後八九時期的藝術作品,大家首先搶的就是張曉剛的畫。
K 而且他受到國際歡迎的程度也高, 譬如說有名的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我們常聽到的洛克斐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 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黃鋼 用經文拼貼藝術
S 再過來是黃鋼,他也是很重要的一位。
K 其實應該這樣說,後八九是有一群人,這一群人裡有幾位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們剛剛談到的張曉剛,他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後來的改革開放、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等。
S 那個時代很辛苦,從小時候的文革到長大後的天安門,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還能一直在藝術的路上堅持,真的很值得尊敬。
K 張曉剛代表的是體制外的人,接下來我們要談的黃鋼,則是屬於體制內的人。他的父母親都是典型的共產黨員,在中國的故宮博物院裡擔任研究員,一個是研究皇帝的龍袍,一個是研究西藏的唐卡、經文,在中國社會算是地位很高的教授。
S 原來他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父母都從事研究,相信他底子很硬,尤其在中國歷史的那一塊。
K 沒錯,他從小就耳濡目染,也常去西藏,他們家也收藏了各式各樣的骨董。他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他的作品不是用畫的,拼貼出來的。他自己收藏了很多藏人刻在木板上的經文或是祈福文字,他就把這些經文貼到畫布上面。
S 是真的經文?
K 對!就真的把那些木塊貼上去,同時還拼貼了其他的東西,有些是把經文拼貼成不同的形狀,譬如說一張畫作裡,可能有一個五星旗,壓在這些西藏經文之上,他要諷刺的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如何強迫西藏的人民去接受。
S 西藏的文物收藏在國際間極熱門,最知名是李察吉爾吧。黃鋼因為從小就有接觸,所以他操作這個議題,可以非常的精準,他找了很多西藏的東西轉化成當代藝術,掌握了很多重要的元素。
K 他掌握的是西方人對於中國的一個期待, 也把中國人對文化的想法、對骨董的喜愛表現出來。
岳敏君 用畫作傳達空無感
S 另一位後八九的藝術家岳敏君,他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也有一千萬臺幣左右的價值?
K 中國現在拍賣市場上有所謂的「四大天王」,就是張曉剛、岳敏君、方力鈞、王廣義,主要是指他們作品的價格,但是藝術市場是有一個流行趨勢,這四位是否能在藝術史上留下名字,還有待考驗。其中岳敏君是一位很有自己風格的畫家,他的畫就好像是把自己畫上去, 但是是誇張的表現法,例如畫笑臉,一張嘴是張得非常開,幾乎要到耳際,那種笑臉看起來會讓人懷疑:他真的在笑嗎? 還是為了笑而笑?他的創作還有一種很風趣同時又很諷刺的意涵,也會放入一些資本主義的東西,像是項練、耳環, 戴在他自己身上,他覺得現代人不都喜歡這些東西嗎?所以笑得很開心,可是你可以看得出來,那個笑容……
S 不是真的。
K 對! 不是真的,對他來說,是空的!
S 所以他也代表了這一批藝術家面臨時代演進所產生的感覺。
K 中國這一批新的藝術家,都在反映一些東西,例如他們對於物質的想法。他們覺得,物質看起來很重要,可是有了物質之後,又覺得非常空虛,他們一直在這兩者之間尋找平衡。
S 岳敏君在這一群畫家裡, 辨識度也很高。
K 他其實代表了某一種……以中國繪畫來說,不是苦的,不是憂愁的,像張曉剛畫出來的人都是面無表情,看起來很苦的樣子,可是岳敏君筆下的人物,看起來非常快樂,看起來非常幸福,看起來什麼都有,事實上他什麼都沒有。
S 藝術家的成長、生命反映在他的作品裡面,成為畫作的靈魂。未來的歷史,或是這個時代的人,怎麼去衡量他們?技巧不再是重點,而是對於文化、存在與環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