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祖輩埋藏自己的歷史,而我們成為沒有歷史的一代人。
台灣左翼人士一直是極少數的一批異數的知識分子,他們在思想與政治上的選擇,長期不受台灣社會之認可,或許只是個人的悲劇;但是沒有將他們包括在內的台灣近代史,是絕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具備歷史的反省與自我完善的條件。
《餘生猶懷一寸心》為作者葉芸芸採集台灣史資料、採訪歷史親歷者做口述記錄的田野報告集結,記錄台灣一群懷抱理想的知識分子,如日據時代政治運動的先行者蔣渭水、王萬得,台共核心人物蘇新、謝雪紅,在福建組織「台灣義勇隊」參加抗日戰爭的李友邦,二‧二八處委會的主事者王添燈,還有事變後逃亡到大陸的青年學生葉紀東、吳克泰等人,所面對的分裂國家人民的共同悲劇,帶領讀者翻越意識形態、冷戰思維與教條主義的網羅,反思重續台灣的歷史。期望能夠藉著本集的出版,向所有接受過採訪的前輩們致謝;而或也同時對記錄日據下反抗運動史的工作抱負著「捨我其誰」壯志的父親,致上萬分的敬意。
作者簡介:
葉芸芸
父母親為鹿港人,出生於台北市大龍峒。自一九七三年以來旅居美國,一九七八年創辦《台灣雜誌》,一九八三~一九八七年在紐約發行月刊《台灣與世界》。長期關注於台灣現代史──日據下、戰後初期、二‧二八事件以及白色恐怖年代的調查研究與寫作。編著有《葉榮鐘全集》(晨星,2000-2002) 、《愛憎二‧二八》(與戴國煇合著,遠流,1991)、《證言二二八》(人間,1990)、《當代人物談台灣問題》(人間,1988)、《兩岸接觸與比較》(人間,1988)、《中共對台政策與台灣前途》(人間,1988)。
目錄
放生與翻身/施淑
採集篇
餘生猶懷一寸心
試論戰後初期的台灣知識分子及甚文學活動
風流雲散悲今日--記戰後初期台灣左翼人士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二˙二八前後的蘇新
悼蔣渭水逝世一甲子
歷史遺忘的人--悼王萬得
二˙二八事變中的王添燈
魯迅的朋友許壽裳先生--一九四八年在台北遇害的學者
採風篇
遠道不可思--追懷蘇新
一個局外人的故事
既來之則安之
城裡城外
站錯隊伍上錯車
故鄉的孩子
文化的風景--懷念藍運登先生
春天的搖籃--追懷胡鑫麟先生
尋訪謝娥
採音篇
蘇新回憶錄
歷史的播弄--訪林朝權
「山水亭」舊事--訪陳逸松
三位台灣新聞工作者的回憶--訪吳克泰、蔡子民、周青
二˙二八事件和台北學生--訪葉紀東
L氏的回憶--二月事件中的台中市
二˙二八事變中的謝雪紅--訪周明
我所認識的謝雪紅--訪葉紀東
附錄
洗滌的靈魂--悼念張光直與載國輝先生
悼蘇慶黎以及我們共同的時代
似真半假
兩個偶然指派的命運和一個異鄉人
黃榮燦版畫《收穫》
後記
大事年表
放生與翻身/施淑
採集篇
餘生猶懷一寸心
試論戰後初期的台灣知識分子及甚文學活動
風流雲散悲今日--記戰後初期台灣左翼人士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二˙二八前後的蘇新
悼蔣渭水逝世一甲子
歷史遺忘的人--悼王萬得
二˙二八事變中的王添燈
魯迅的朋友許壽裳先生--一九四八年在台北遇害的學者
採風篇
遠道不可思--追懷蘇新
一個局外人的故事
既來之則安之
城裡城外
站錯隊伍上錯車
故鄉的孩子
文化的風景--懷念藍運登先生
春天的搖籃--追懷胡鑫麟先生
尋訪謝娥
採音篇
蘇新回憶錄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