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院跨入研究型大學,
細數陽明大學的歷史,
猶如臺灣高等教育面對各類挑戰的縮影
走進陽明校區深處的榕園,繁盛榕蔭下,豎立著一座1994年自金門軍艦運送來臺的花崗岩石碑,碑上「國立陽明大學」鐫刻字跡,成為見證陽明由醫學院改名為大學的里程碑。這一年,也是《大學法》修訂頒布的同年,教育部由管理者轉為監督者,宣告大學自主管理的開始。帶著嶄新之名,陽明大學駛向了一條新航道。
本書以1994年陽明醫學院改名大學為開端,至陽明交通大學成立以前,探討近三十年間瞬息萬變的高教與生技政策,如何影響各階段的校務歷程變化。自《大學法》修訂頒布後,教育政策轉為強調大學自主精神,陽明不僅面臨原有的經費、員額、校地不足等困境,更因接踵而來的校務基金制度,必須得面對自籌比例提高的挑戰,同時還需應對各種校務自主整頓與規劃。在新舊困境夾擊下,陽明陸續透過引進資金、教學資源,逐步建立完善行政與財務制度。
從行政院提出「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到2002年「兩兆雙星」計畫誕生,臺灣的生技產業逐漸被推上高峰。陽明於1990年代與榮民總醫院合作,展開人類基因體計畫,基因體學研究大放異彩,並配合國家生技政策導向,趁勢參與大型生醫園區計畫,並以此優勢定位,取得教育部學術卓越計畫經費挹注,成功轉型為研究型大學。
本書回顧陽明從醫學院蛻變為全方位研究型大學的過程,隨著政策的起伏跌宕而波動,使得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校史,更是做為臺灣高教與生技政策的見證。
本書特色
1. 記錄1994年改名「陽明大學」到2021年與交通大學合校為「陽明交通大學」的發展歷程,同時收錄珍貴的全彩歷史照片。
2. 以學校為主體,透過人物、主題與事件,呈現大學校史的特色與定位。
3. 以「大歷史」格局切入,引導讀者在當時臺灣生技產業與高等教育政策的大環境下,透視陽明的過往今來。
4. 收錄1994年至2020年間的大事記,於大歷史格局外,補足更細緻的高教面貌。
作者簡介:
張筱梅/編撰
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機構典藏組特約研究員。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關注法律與醫療、教育史等領域,著有《初心‧不惑:高教與生醫政策下的大學之道》、《篳路藍縷:從打石場到陽明醫學院》、《經略四方縱橫全球:清華外交學人小傳》。
郭文華/審訂
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轉進文史跨域研究,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科技與社會研究博士。回母校後任教於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並為公共衛生研究所合聘教授,擔任醫學與社會的教學與研究。長期關注戰後東亞公衛體制與醫學發展,側重醫事專業、生醫科技,與傳統醫療的轉型,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並推動臺灣學術的國際化。先後擔任《東亞科技與社會研究國際期刊》主編(2016-2022)與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2023-)副主編,並將成為科技的社會研究國際學會(4S)會長。延續醫學生時期「真知力行,仁心仁術」的校訓感召,目前從事安寧與健康照護體系的社會分析,旁及相關政策倡議。
章節試閱
【導言】初心不惑,以終為始:生技、高教與陽明發展
郭文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圖書館副館長
讓我們從醫師連加恩開始。1994年大學改名時進入陽明的他,自醫學系畢業後從事國際衛生領域長達十年。在非洲期間,他出版的《愛呆西非連加恩: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成為暢銷書,也在2004年獲頒第一屆陽明大學服務類傑出校友。當時得獎報導中稱他的「『仁心』與『力行』,宛如現代史懷哲,以自己的付出,帶來全新的改變」。
二十年過後,當連加恩再度成為媒體焦點時,已是生技公司副總經理,並在母校任教。這段期間他取得醫療專科,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公共衛生,專攻疫苗產業,擔任製藥公司顧問與政策專家,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回臺,站上第一線面對新疫苗開發的質疑。疫情過後連加恩沒有回到醫院,也沒有繼續留在學界,而是轉戰產業,於2023年擔任電腦大廠的醫療產業總監,引領AI醫療影像的研發。
許多人或許會對這樣的生涯轉變感到驚訝,但連加恩並不如此認為。他依舊深思、坦誠,不遮掩對醫療的信念與群體健康的熱情,如最近一次訪談中給記者的印象:「儘管換了身分,但某部分的他依然是當年那個樣子。」但他也知道自己已經不是那個以救人為天職的第一線醫師:「就像一個岔路,我發現自己都不太能回去前一個階段,所以就繼續往前走吧。」
連加恩並非唯一跨出臨床舒適圈的陽明人。以醫學系為例,身兼多種身分的校友比比皆是,有律師、教授、導遊、運動教練、發明家、無國界醫師或企業主。這些看似不搭嘎的組合,多少為陽明近二十年的轉變寫下註腳。
不同於上一本校史專書《篳路藍縷:從打石場到陽明醫學院》(簡稱《篳路藍縷》),《初心.不惑:高教與生醫政策下的大學之道》(簡稱《初心.不惑》)不好寫,也不好說,理由有三。
其一,就書寫技術而言,本書涵蓋大學改名到合校之前,時間遠較《篳路藍縷》為長。如何化繁為簡,為學校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發展提綱挈領,並非易事。其二,就立場觀點而言,《初心.不惑》牽涉的故事有些還在進行,有些尚無定論,所述人物多數在世,甚至依舊活躍,對這段歷史有各自的解讀與感受。其三,就閱讀受眾而言,《篳路藍縷》的陽明醫學院聚焦創校經緯、榮陽互動與公費制度,主軸清晰,對象清楚;但《初心.不惑》的陽明形象並不清晰,甚至曾被好事者戲稱為「存在感最低的大學」。的確,改名時校方知道陽明是沒有前例的專業大學,但曾幾何時它搭上產業潮流,期許也逐步開展,不再以考取證照為限。固然在大眾眼裡,陽明依舊是「很難考,學生社經地位高」的國立大學,但它早已不是只有同質性學生、聚焦臨床,全公費醫學系的醫學院校,校史不好聚焦。
對於以上挑戰,我們幾經思考,決定用「大歷史」的格局思考陽明的過往今來,或者說戰後生醫的發展。這樣說,要談陽明的發展,就不能忽略生技產業與高等教育政策的大環境,而這個大環境又不脫生技在戰後臺灣的主流解釋,以下簡要說明。
1980年代起生物科技成為施政重點,隨著政策茁壯,領域也日新月異。還記得2009年政府推出跨部會的「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宣示強化產業價值鏈、成立創投基金、建立整合性法規機構與生技育成機制,用四年提升兩倍產值。這個方案在2012年調整為「臺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期許在藥品、醫療器材、醫療管理服務等三個領域創造成功案例,之後則在2016年轉型為「健康醫藥生技前瞻發展計畫」。光就名目看,臺灣生技似乎蓬勃發展,前景無限。但如果回到政策制定當下,會發現它們並非毫無爭議。以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來說,各界當時認為問題甚多,執行不力。配合行動方案的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雖然致力推動新藥與醫療器材研發,但效果不彰,盤點後於2016年結案。
為何徒有政策卻不足以自行?媒體的解讀是因為選戰惡鬥,阻礙臺灣進步生機,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學界人士,例如教授周成功指出臺灣生技政策過於強調「本夢比」,讓生醫界「盲目地急速擴張,把自已帶向了一個看不到前景的死胡同」。
這裡且不深究個別政策爭議,而是順著周成功的分析,看這些爭議之後所反映戰後臺灣生命科學與醫學的曲折,如哈佛大學教授席拉.賈瑟諾夫(Sheila Jasanoff)所指出的「社會科技想像」(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以臺灣來說,1950年代與1960年代的生命科學等同醫學研究,集英才而教之的臺灣大學醫學院是其象徵。醫學院有棄臨床而投身研究的菁英研究者,寄望建立呼應在地需求的生醫知識。
隨著分子生物學引進,1970年代後半起,DNA成為引領生命科學的代表。體制上,清華大學1973年創立分子科學研究所,1975年創立的陽明醫學院則在基礎學科延攬師資。雖然分子生物得力於政策支持,但它也是打造世界級研究社群的契機。比方說,1985年創立的分子生物夏令營便是以科學家為中心的規畫,快速成長後於1991年成立學會。陽明與清大陸續成立生命科學系,其他學校也競相整合既有科系而成生命科學院。生命科學取代基礎醫學成為貼近生命的學科,也給不屬於醫學院的研究者立足在地、放眼國際的願景。
在分子生物迅速擴張,甚至如教授陳文盛所稱研究所「分子化」同時,產業也微妙改變生命科學知識的生產本質。事實上,1982年的行政院將生物技術納入八大重點科技時,便認定其為「二十一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而在生命科學不斷取代傳統生物系時,生技系所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隨著1990年代製藥業在東亞的發展,生技製藥似乎將分子生物學拉出實驗室,加入產學結合的強勢論述。
順著這些社會科技想像,我們見證新千禧年前後的基因體(genome)熱潮。當2000年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即將揭曉時,全球陷入興奮與疑惑,臺灣也不例外。未及兩年,政府宣示加入戰局,以國家計畫規格推動生物資料庫與基因體研究,陽明也獲選成為基因定序國家設施的落腳之處。當時國家計畫主持人、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指出的「臺灣基因研究起步慢了,就會落後人家一大截」,因此期許生物資料庫「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華人基因資料庫」。
基礎設施到位後,生技的社會科技想像愈加發散,有如政策萬花筒,從基礎研究到中西新藥開發等全面開展。但相對於此,政府沒有合適的政策評估框架。大多數討論忽略生醫產業中「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複雜性,往往援用半導體的大科技(big science)邏輯,用「上中下游」、「業界出題,學界解題」的方式,或者以模糊的「軟實力,硬實力」口號來推動。對此政策與現實的落差,臺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Taiwan Supra Integration and Incubation Center)前醫務長陳恆德深有所感,指出政府「對新藥開發的支持一向不遺餘力,每年編列在新藥研發專案的金額補助也是龐大,但多年扶持下,臺灣生技新藥產業仍然步履蹣跚,未能在日益蓬勃的藥品全球市場中立足茁壯」。
2016年政權再度轉移,政府也重新出發,開出「亞洲.矽谷」的願景,以半導體產業模式成立生醫產業計畫執行中心,由醫學研究者的副總統督軍,期許十年內創造兆元產值,促成20項新藥、80項利基醫材在國外上市,扶植十個生技與健康服務旗艦品牌。在政策帶動下,我們看到2018年開始有標榜大健康產業的「臺灣醫療科技展」,行之有年的生技月與「亞洲生技大展」合併為「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產官學看似一片榮景,但背後卻是嚴重的人才脫節:不只有系統性的研究不端、博士缺乏業界競爭力,更不用說2020年起風聲鶴唳的新冠肺炎疫情。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體制似乎跟不上生技創新的變化。理論上,雖然分子生物與生物技術分享部分訓練,但前者旨在生命現象的基礎探索,後者強調醫農理工的應用,需要跨域整合與分進合擊。研究型大學並非看不到這些問題,但大多僅以短線式的成立新學程或科系因應,欠缺更長遠的育才規畫,即使政府擴大相關研究所招生,但學生素質堪慮。如果這些大學沒有好好規劃畢業生出路,法規環境沒有改善,人才供需失衡的窘境只會雪上加霜。
而對於陽明來說,更根本的問題或許是整個高教藍圖裡並未著眼生醫的特殊性。如前所述,生命科學的社會科技想像在分子生物學轉了一圈後重回到臨床,但語彙已不純然是本土醫學,而混雜個人化醫療、新藥開發、危險因子與基因的多重論述,參與者也不侷限於醫師,而有來自臨床試驗、生物資料庫、生技製藥等機構,甚至是國際藥廠的加入。對此混沌的生醫轉譯網路,只靠教育部人人有獎的治標性補助,經濟部或者是科技部(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任務型專案,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陽明的大學之道要在這個脈絡下理解。繼1994年率先改名後,各醫學院陸續跟進改制,但陽明與這些學校有不同的發展歷程。相較於眾多以醫院與臨床服務並行的醫學大學,校名裡沒有「醫學」兩字的陽明面臨的是沒有編制內臨床機構,規模遠小於綜合大學的困境。更嚴峻的是1990年代大學數量激增,高教經費稀釋,教育部凍結基礎建設經費與員額,讓困境雪上加霜。於是,自校長韓韶華之後爭取新校地與附屬醫院成為校務經營的首要任務,也間接促成全臺首創的聯合大學系統。
1999年,教育部推出「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加上生技政策的宣示,讓陽明的校務浮現轉機。此時的陽明,不但與臺北榮總以榮陽團隊加入全球基因定序,延續醫學院時期基礎研究的優勢,而校方也爭取到相當的教師員額,逆勢興建圖書資訊大樓,取得往後五年五百億元的補助門票,以小而美的特色,讓陽明在2000年代後期引領風騷,於每人年度「科技期刊引用文獻資料庫」(SCI)論文發表數上拔得頭籌。
但這些努力,卻無法填補在官僚體系、生技願景與高教體制之間不斷擴大的鴻溝。當年新穎的建築與設備逐漸老舊,山上校地脆弱,新設單位欠缺優質人力,努力爭取到的附設醫院百廢待舉。同時,陽明的競爭者不光是經營靈活的醫學大學,還要跟師生數都遠超過陽明的綜合大學比拚產學育成、國際招生、論文產量,甚至還比較學生課外活動。在社會科技想像大旗下,陽明是積極的加入者,但也是微妙的局外人。既不是臺成清交,也不是北醫、中國醫藥大學體系,校務團隊只能盡其在我,全力創造價值,爭取肯定。
這也呼應撰寫者張筱梅博士對本書的總結:
陽明將近三十年的歷史,其發展歷程嚴重受限於經費的不可持續性。此外,大學卓越工程的計畫導向,亦使陽明研究與教學領域難以延展。陽明的校務發展歷程,猶如臺灣高等教育機構近十年來面對各類挑戰的縮影。
從以充實偏鄉醫療、全公費醫學系的醫學院,到標榜生醫的研究型大學,在《初心.不惑》中我們彷彿在神農坡上進進出出,隨順變化的高教風景:師資人數穩定,但組成已有改變,生醫研究者取代臨床醫師成為主體;學生人數增長兩倍有餘,但醫學系不再獨大,研究生超過大學部,來自各個學院;旗艦的醫學系裡公費生逐漸淡出,更加多元,分化出醫師科學家與醫師工程師兩組;學校裡不只出現培養研究專才的生命科學系與醫學工程系,原先醫事技術、護理、物理治療、醫學放射等科系也成立碩博士班,不以臨床為唯一出路。此外,近年成立的不分系、藥學系與中醫學系也強調其特殊性,宣示培養跨域與國際化尖兵。配合高唱入雲的「醫療產業複合體」(Medical–industrial Complex)願景,陽明不斷膨脹,也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
而陽明人是令人讚嘆的。這個不以「醫學」為名,但處處是醫學的大學,可以與世界知名大學比肩,排名闖進三百名之內。研究所校友有能力在長春藤大學取得終身教職,大學部校友更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有醫療集團的總裁,有企業執行長,當然還有在醫療衛生行政體系的領導人,從SARS到新冠肺炎無役不與。他們在神農坡度過青春歲月,交到一生的朋友與同事,學到為人處事的道理,學校雖小,但志向遠大。如連加恩引述的名言:「從你現在的位置開始,利用所擁有的一切去創造價值,且永不滿足。」雖然受限於篇幅,這些點點滴滴無法盡在本書呈現,但正是這些人打造陽明的獨特校風,繼續在高教挑戰下堅守生醫人「無與倫比」(second to none)的初心。
做為校史團隊,最後想談本書的書寫特色,特別是它聚焦文獻史料,如政府檔案與公文,而非相關人物的口述。雖然《初心.不惑》內容處理到合校之前,但基本上是歷史書寫,以確實有據的第一手文本為基礎。當然,我們感謝百忙中為本書接受訪談的長官、師長與校友,但這些提點並未以引述方式呈現,而是引導撰寫者在成千上萬臺灣高等教育與生醫政策,虛虛實實的報導中,篩選出最相關、最值得留下的故事。
將《初心.不惑》放到更大的脈絡,我們提醒讀者在本書撰述期間,相關論述的出版,特別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前陽明校長梁賡義的《取捨之間:從公共衛生到全人教育,梁賡義的人生探索》,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前陽明校長吳妍華的《求真無私:吳妍華的大學之道》。同時,校史團隊執行「見賢思齊、留影存真:打造陽交傳奇的先進影音計畫」,推出前通識中心主任武光東、教務長張仲明,以及牙醫學系創系師長惠慶元、詹兆祥、林子淮、張哲壽的校史影音。在本書之外,讀者也可參照這些作品,體會高教與生技產業浪潮下,陽明人如何堅守本位,保有真知力行、仁心仁術初心,堅定不惑地追求卓越。
確實。從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的角度看,二十一世紀是生醫世紀。基因體學的發展讓生命科學與生醫產業進入公共論述,造就許許多多的社會科技想像,在不斷期待與失望中翻滾。這是知識之海,也是生醫藍海,更是高教的險峻惡海。如何在此保有大學核心價值,不受短視近利的世界排名、競爭力指標擺布,堅定向前,需要以終為始的智慧,不斷反思所在、深思所來、探索所往。這也是這本校史的目的。
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與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有段攸關存有、意味深長的對話:
沙特:所以,讓對象以終為始,以始為終。
波娃:是自我封閉的對象?
沙特:是。整個故事是造就在其中相互關聯的事物。起始開創出在結局裡有相同起始元素的情境,而結尾呼應起始與它所蘊含的終局概念。
本書呈現的實存也在其中。就像主標題「初心不惑」一樣,這個故事不只是講述做為臺灣高教與生技潮流的弄潮兒,而是更內省的、在變動中看到自己的陽明存有。
大學之道,戛戛乎其難。謹以此書向初心不惑的陽明致敬,也向即將到來的知天命之年,記下神農之境的終始與超越。
【導言】初心不惑,以終為始:生技、高教與陽明發展
郭文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圖書館副館長
讓我們從醫師連加恩開始。1994年大學改名時進入陽明的他,自醫學系畢業後從事國際衛生領域長達十年。在非洲期間,他出版的《愛呆西非連加恩: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成為暢銷書,也在2004年獲頒第一屆陽明大學服務類傑出校友。當時得獎報導中稱他的「『仁心』與『力行』,宛如現代史懷哲,以自己的付出,帶來全新的改變」。
二十年過後,當連加恩再度成為媒體焦點時,已是生技公司副總經理,...
作者序
校長序
林奇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初心.不惑》深刻地反映了每一位陽明人的心聲。在臺灣,少有像陽明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年輕卻肩負著國家公共衛生使命,校史雖短卻為臺灣生物醫學開拓出璀璨的篇章。
這所學校,即現今的陽明交通大學。自1994年升格為大學以來,到2021年與交通大學合併,僅僅27年間見證了臺灣高等教育與生醫政策的變革浪潮,經歷了從生技到半導體產業的興衰波動。儘管《初心.不惑》是一本校史,它卻從一所大學的成長中勾勒出臺灣高等教育政策與生技產業政策交互作用的歷史脈絡。
做為校史,陽明大學自然是主角。書中詳盡記載了該校在升格初期,如何於教育部經費縮減、高教快速擴張及全球化競爭中謀求生存與成長。全書深入探討了臺灣高教政策的演變,從1987年解嚴後的《大學法》修訂,到2000年啟動的大學學術卓越工程,再到2016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如何逐步塑造出今日的高等教育環境。這些生動的紀錄,讓讀者透過陽明大學的視角,客觀看待影響臺灣高教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
此外,本書亦詳述了臺灣生技產業政策對一所大學的深遠影響。自1980年代生物技術被列為重點科技,陽明大學即肩負起主要研發機構的角色,包含參與B肝疫苗研究、人類基因解碼,最終在宜蘭設立附設教學醫院。這一過程不僅展現出一所大學及其領導人在資源有限下的靈活應變,也體現了在政策扶植與市場需求並存的情勢下,如何運用產、官、學合作模式推動校務發展,實現多元化成就。
雖然主角是陽明大學,但《初心.不惑》無疑能引起關注臺灣高等教育政策、醫學教育與生醫產業發展的讀者共鳴。書中的經驗與洞見不僅對學術界與政策界有深遠意涵,更是激勵人心的寶貴資源。
今天,儘管校名變為陽明交大,但陽明人從來沒有忘記那個初心,也不惑於肩頭上的使命。這份初心與不惑,如今由陽明交大承襲,以「真知力行,仁心仁術」的理念持續貢獻心力。
校長序
林奇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初心.不惑》深刻地反映了每一位陽明人的心聲。在臺灣,少有像陽明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年輕卻肩負著國家公共衛生使命,校史雖短卻為臺灣生物醫學開拓出璀璨的篇章。
這所學校,即現今的陽明交通大學。自1994年升格為大學以來,到2021年與交通大學合併,僅僅27年間見證了臺灣高等教育與生醫政策的變革浪潮,經歷了從生技到半導體產業的興衰波動。儘管《初心.不惑》是一本校史,它卻從一所大學的成長中勾勒出臺灣高等教育政策與生技產業政策交互作用的歷史脈絡。
做為校史,陽明大學自...
目錄
校長序/林奇宏
館長序/黃明居
導言/郭文華
初心不惑,以終為始:生技、高教與陽明發展
緒論
第一章/積基樹本:高等教育擴張與陽明大學改名
第一節 任重道遠:改名計畫與陽明大學成立
第二節 構築成形:行政組織調整與學院科系擴張
第三節 時移世變:高等教育擴張下的大學發展
第二章/自力更生:大學自主的實踐與困境
第一節 經營擘劃:張心湜校長與陽明大學校務發展
第二節 持籌握算:校務推動與基金制度建立
第三節 行成於思:醫學教育改革的探索與試驗
第四節 步履維艱:大學自主下的發展困境
第三章/卓然不群:研究型大學與生技政策的交織
第一節 開創新局:曾志朗校長的治校理念
第二節 深化改革:吳妍華校長與校務整頓
第三節 出類拔萃:榮陽團隊與基因體學研究
第四節 群策群力:研究型大學與臺聯大系統的誕生
第五節 開疆拓土:生技產業浪潮與宜蘭附設醫院設立
第四章/並驅爭先:邁頂計畫與凝聚型大學的形成
第一節 破繭而出:五年五百億元計畫影響下的陽明大學
第二節 邁向頂尖:凝聚型大學的形成
第三節 真知力行:學生活動與國際衛生醫療
第五章/前路何方: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下的道路摸索
第一節 變局驟起:從邁頂到高教深耕計畫的轉型
第二節 躬身力行:郭旭崧校長的施政方針與校園活化
第三節 合則存之?高教深耕計畫與合校之路
結論
參考書目
校長序/林奇宏
館長序/黃明居
導言/郭文華
初心不惑,以終為始:生技、高教與陽明發展
緒論
第一章/積基樹本:高等教育擴張與陽明大學改名
第一節 任重道遠:改名計畫與陽明大學成立
第二節 構築成形:行政組織調整與學院科系擴張
第三節 時移世變:高等教育擴張下的大學發展
第二章/自力更生:大學自主的實踐與困境
第一節 經營擘劃:張心湜校長與陽明大學校務發展
第二節 持籌握算:校務推動與基金制度建立
第三節 行成於思:醫學教育改革的探索與試驗
第四節 步履維艱:大學自主下的發展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