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產者為中心
緊密連結都市與農村、生產者與消費者
以食材傳達地方魅力
用味蕾瞭解自己生活所在
回歸人與人、社群與社群的溫暖與美好
本書是日本東北之名社會企業家高橋創辦《東北食通信》,繼之以聯盟方式,推展向日本各地的種種挑戰,有對一級產業的深刻觀察與反思,也有各地生產者與消費者透過《食通信》的連結,具體實踐生產者與消費者比肩邁步,互相扶持的CSA的動人故事。
附食材的《東北食通信》,就是要讓隱藏在食物背後、愈來愈難被看見與遙遠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彼此產生連結;更透過最熟悉的飲食,讓現今消費社會中已消失的「生活實感」與「人與人的連結」再度復甦,孕育「做的人」與「吃的人」之間的新關係。
高橋認為,因「理解」與「感謝」,讓食物品嚐起來更加美味,是任何一流的主廚也給不了的調味料;閱讀情報誌之後,親手料理食材,和重要的人一起圍坐在餐桌前享用。然後利用社群網路服務,如facebook、twitter、google+等,向生產者說聲「謝謝招待」、發問、交流。亦即以生產者為中心,緊密連結都市與農村、生產者與消費者;以食材傳達地方魅力,用味蕾瞭解自己生活所在,回歸人與人、社群與社群的溫暖與美好。
本書特色
超市裡堆得成排成列的食材,它們背後都有故事。培育這些食材的,究竟是怎樣的人?走過什麼樣的人生?抱著怎樣的哲學從事生產?孕育出這些食材的大自然又是何種風貌?高橋博之用食通信為橋樑,連結、孕育「做的人」與「吃的人」、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新關係。
作者簡介:
高橋博之,1974年生於日本岩手縣花卷市。2006年岩手縣議員補選,以無黨籍身分參與角逐,首次當選。次年正式縣議員選舉時亦成功出線,前後兩次皆以第一高票當選。沒有政黨、企業、團體的支援,沒有經費,單憑草根義工們的選戰敲撬開了地方派系的銅牆鐵壁。2011年參選岩手縣縣長選舉,第二高票落選。後循311大地震沿海災區,進行徒步270公里的政見發表,展開前所未有的競選活動。之後轉換跑道進入商業世界。秉持「改變世界、就從改變食」理念,於2013年創立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東北開墾」,擔任第一本附食材雜誌情報誌:《東北食通信》的總編輯,創刊僅4個月訂購會員數即已超過千人的獨特評論型雜誌(opinion 誌,融合社會、政治、商業等議題的雜誌)。2014年創辦一般社團法人「日本食通信聯盟」。目前包含《四國食通信》、《東松島通信》等,已有11個地方相繼創刊。提出「都市與地方攬作夥」的願景,目標3年內在日本全國創立100個《當地食通信》並為此在日本各地奔走。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得獎記錄
第1回日本サービス大賞 地方創生大臣賞 http://taberu.me/post/news/20160613/1872.html
名人推薦:
王志文(農訓協會秘書長)
王福裕(大王菜舖子創辦人)
月足吉伸(MOA協進會理事長)
馮小非(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
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創辦人)
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前秘書長、世新社發所副教授、立法委員)
賴青松(穀東俱樂部創辦人)
媒體推薦:
◆相關報導
1.在產地才能找到日本飲食文化的根源―「東北食報」總編輯高橋博之先生
http://shun-gate.com/zh/curator/curator_7.html
2.訂雜誌附食材,「日本食通信」串聯產消社群力
上下游新聞市集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73614/
得獎紀錄:◆得獎記錄
第1回日本サービス大賞 地方創生大臣賞 http://taberu.me/post/news/20160613/1872.html
名人推薦:王志文(農訓協會秘書長)
王福裕(大王菜舖子創辦人)
月足吉伸(MOA協進會理事長)
馮小非(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
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創辦人)
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前秘書長、世新社發所副教授、立法委員)
賴青松(穀東俱樂部創辦人)
媒體推薦:◆相關報導
1.在產地才能找到日本飲食文化的根源―「東北食報」總編輯高橋博之先生
http://shun-gate.com/zh/curator/curator_7.html
2.訂雜誌附食...
章節試閱
在食材的背後,充滿了令都市消費者感動的故事。奪取食材生命的生產者,與利用食材維生的消費者,兩者藉由食材背後的故事而連結在一起。在那背後,有凌駕於已成形的消費社會之上、絕對的真實。生命循環的故事讓消費者體會到,「吃」意味活著。活著的感覺就是「生存實感」,這是都會生活十分少有的價值。
因此生產出這些食材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人?他們走過什麼樣的人生?背後有什麼樣的哲學?孕育食物的大自然又長得什麼樣子?隱藏在食物背後的生產者生活方式與自然樣貌,提供了能夠感知生命循環的訊息,讓隱而不顯的食材脈絡清楚可見。《東北食通信》就是這樣的媒體。
在海洋中遇見食材生命東京女孩
從小在東京長大,目前任職於東京都內化妝品公司的佐藤梓小姐曾經參加漁業體驗的「產地之旅」,該次是拜訪創刊號特集的生產者,在宮城縣石卷市養殖牡蠣的阿部貴俊。對於生於東京長於東京,沒有鄉下老家的佐藤小姐而言,那是一趟新發現接連不斷的旅程。
佐藤小姐生平頭一遭搭漁船,漁業體驗就更不用說了。當時是產地之旅剛開辦的時期,參加人數尚少;將阿部洗好的牡蠣五十個一批裝入網籠的作業,佐藤小姐一個人就處理了四千個。
「我從來沒有看過生產現場,所以各種事情都讓我大吃一驚。從海裡撈起來的牡蠣,跟我所知道的樣子完全不同。真正的牡蠣殼上有許多海藻、貝類等各種生物緊緊附著,看起來髒髒的。我看過的乾淨牡蠣,是因為生產者把它們全都清乾淨了的關係。為了不讓收到東西的消費者產生反感,一撈起來就一個個以手工把外面附著的東西清洗乾淨。要吃到牡蠣居然這麼地辛苦啊……真的讓我好意外。而且那時候,原本清洗用的加工設備都被海嘯捲走了,所以整個清洗外殼的工作都在海灘上進行。」
佐藤小姐說,自己深深地感受到「百聞不如一見」。望著海灘上串起了干貝殼、牡蠣育幼用殼,有如項鍊般的繩索、撐起繩索的蚵架、緊鄰海灣綠意盎然的森林,終於知曉了自己平日所吃的牡蠣養殖所歷經的過程。
「頭一次知道食材要走到放上貨架、端上餐桌這步為止,生產者得付出多少心血。明白了這中間的辛苦,現在再也無法隨便就說:『我吃不下了』然後把東西給剩下來。而且以後再也不想把任何東西給剩下來了。」
阿部還帶大家去回收前一天裝了沙丁魚餌的籠子,體驗抓星鰻。佐藤小姐在船上協助處理活跳跳的星鰻時,不禁撇開臉輕聲地說著:「對不起。」這樣的心情也是人生初體驗。阿部將現宰的星鰻素烤,讓大家品嚐鰻魚肉質綿細的美味。
「在船上解魚的時後,一隻星鰻的肚子裡跑出了沙丁魚。星鰻當然也是以其他生物為食才能活下去,這個道理雖然一想就明白,但實際遇見的時候仍會感到吃驚。如果把沙丁魚和星鰻的內臟丟進海裡的話,就會有其他的魚或鳥來把它們吃掉……。隔了這麼多年,這是第一次想起小時候學過的『食物鏈』。」
佐藤小姐在參加產地之旅之前,就已經意識到「食」是維繫自己生命的大事。但經過這次漁業體驗,更加強烈地意識到「食」是「蒙受眾多生命的供給」。佐藤小姐說:「就像以前的我一樣,把品牌和價格當作判斷標準,把食材當成單純的物品來對待的都市人應該很多吧?」她甚至還開始思索,如果消費者能意識到,美味食材的背後是生產者的努力與汗水的話,各種浪費食物的現象應該可以減少吧。
將生產者心血結晶的食材只當作「消耗品而浪費」的消費者,蛻變為將生產者培育的食材「作為生命養分而活用」的生活者,我從佐藤小姐身上感受到這種可能性。
來到稻田的都市人所收穫的東西
二○一四年秋天,以秋田某片泥濘未乾的稻田為舞台,一場小小的革命正在發生。
正好就在一年前,《東北食通信》特集介紹了秋田縣潟上市的菊地晃生(41歲)。他是和我同年的帥氣米農,堅持以不翻土不犁田,僅靠自然力孕育植物的農法「不翻土栽培」,來栽種對人和自然都友善的稻米滿載著菊地先生的人生經歷、哲學、世界觀、生產現場的各種創意、講究和辛苦,還有感動的雜誌,隨著他的米一起送到讀者手中。
然而就在一年後,菊地先生卻掉進了地獄的深淵。稻米的收成完全不如預期。
碰上連日的雨水,加上又錯過了放水晒田的最佳時機。通常會把田水放乾的收割季,卻因為農法的關係田土仍維持濕潤,因此整個田地都處於極為泥濘的狀態,即使出動了割稻機也是卡在田間進退兩難。親手培育殷殷期盼的稻米好不容易長到了收割期,菊地和太太、兩個小孩一家四口總動員人工割稻,一天也只能收不到三分地,還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收割的時機決定了稻米的品質與味道、口感,對農夫而言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在瀕臨絕望之際,菊地先生想出了一個單純的方法:出聲求援。二○一四年九月廿七日,在當時約九百人的臉書讀者社團裡,他把決心化做文字說明現況。節錄當時內容如下:
我想拜託一百位左右的朋友來幫忙收割。即使明天開始也十分歡迎。我們會致贈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4.5公斤不翻土、無農藥的稻米,並供應食、宿。但很抱歉,我們無法支應各位的交通費。(略)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請託,懇請各位前來幫忙。
拜託大家來幫忙的是面積約一公頃,大約一個棒球場面積的手工割稻工作。雖說是讀者,但仍是素未謀面的他人;會對著這些人低下頭來,說出「這輩子最大的請託」這種話,肯定是發生不得了的狀況了吧。
那封留言的後續,又發生了什麼事呢?以讀者為首,一群人請了年假,自掏腰包陸陸續續從都市趕往產地,脫下皮鞋踩進田間,加入了割稻工作。
聽說有從關西飛馳而來的讀者,也有特地跟大學請假近一週趕來的大學生,總計共有二百人。更讓我驚訝的是,還有許多不是我們情報誌讀者的人也趕去了。
聽志工描述當時狀況,田地遠比想像中的更濕軟,稍不注意用力一點踩進去話,腳就拔不出來。小朋友常什麼也不想就踏進田裡去,後來才發現土重到讓人動彈不得,大人不來救援的話根本拔不出腳來。再加上是用不翻土的農法,田裡面長滿了雜草。大家或光著腳或穿著長靴踏在田裡,刷刷刷地幫忙割稻。
在此刻有所行動的不只是讀者。當時《東北食通信》刊載過的七、八位生產者,將自家生產的青菜、帆立貝、海苔和牛肉等,陸陸續續送到菊地先生家,作為志工伙食之用。替「再來一碗LIVE」活動命名的農友,白石長利先生還主動聯繫其他生產者,大家甚至事先互通有無,細心地錯開寄送食材的時間。
當生產者不得不出聲求救,發出SOS信號時,最能體會當下危急狀況以及心境的,莫過於同為生產者的人吧。聽到白石先生說的:「大家在各自的地方都有要照顧的事情,要抽身過去實在不太容易,但至少要把加油的心意送到。」一席話,我覺得他實在是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心中萬分佩服。
菊地太太和前去幫忙的讀者精心烹調各種食材,豐盛的料理擺了滿桌,現場變成《東北食通信》食材大集合的餐宴會場。大家圍成一圈一起享用,志工們用完餐後再度上工,菊地先生自己不怎麼動快子,反而四處遊走勸大家多吃多吃。
在大家通力合作,割稻作業即將結束之際,我從菊地先生那邊收到一封短訊:「田中央突然出現了一個異次元的大洞,洞裡吹出了一陣驚人強風。」為他人著想,彼此牽繫的力量真了不起。僅僅十五天,在十月中旬收割作業就結束了。
割稻結束之後,菊地先生仍透過臉書和讀者保持聯繫。他的心情,在之後的臉書貼文裡一覽無遺――
給心繫今秋之事的各位朋友們:
真的非常感謝各位前陣子的大力相助。今年秋天的收割,其實原已自覺無望、幾近放棄的狀態。但在決定放棄機械收割,請大家來幫忙的隔天開始,就有十位朋友趕來,然後隔天又來了其他人,接著隔天又……。最後麻煩了近二百位朋友下田幫忙,終於順利結束了整個收割工作。其中有遠從關西、北海道來的朋友,不辭路遙長途開車、坐夜巴……,好不容易才抵達這個偏遠的奧陸國邊境。心想至少也帶大家去泡個湯吧之類的盤算也無法如願,每天僅是埋首於揮汗割稻的那段日子,現在回想起仍然感到欣喜,也對自己的不中用深感慚愧。
我覺得自己在今年秋天,收穫了許多不得了的東西。總結來說,是和大家「共鳴」的心。至今為止我只專注在無農藥、無肥料、不翻土的稻米栽培,把那份心與自然界的生物共享。然而就某種程度而言,那也是個孤獨的世界。但是這次,在那片田地上,因著各位的到來,一同歡笑、彼此交心的畫面,對我而言是一件偉大的事實。(略)
「食」這件事,是自然、是學習、是牽繫。我想把讓我陷於孤獨的「食」這個行為,昇華為和朋友們分享同樂的「食」。
我想,那是無法從單純的購買食材這個動作中獲得的吧。在生產端這一側的我們,同樣也是孤獨的。不,其實並不是我們在生產;在生產的是天、是地、是水,我僅僅只是站在那之間而已。在這般與自然的往來之中,對「自己的食物是如何誕生的?」這個問題,與天地一齊來思考、創造、合奏。我不禁想,這種彼此和諧共譜的世界,如果今後是和大家一起來思考、實現的話,那該有多好呢?
在食材的背後,充滿了令都市消費者感動的故事。奪取食材生命的生產者,與利用食材維生的消費者,兩者藉由食材背後的故事而連結在一起。在那背後,有凌駕於已成形的消費社會之上、絕對的真實。生命循環的故事讓消費者體會到,「吃」意味活著。活著的感覺就是「生存實感」,這是都會生活十分少有的價值。
因此生產出這些食材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人?他們走過什麼樣的人生?背後有什麼樣的哲學?孕育食物的大自然又長得什麼樣子?隱藏在食物背後的生產者生活方式與自然樣貌,提供了能夠感知生命循環的訊息,讓隱而不顯的食材脈絡清楚可見。《東...
推薦序
◆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 用心推薦
「正如高橋在書中所言,現今已經有許多標榜提高一級產業收入的事業,但真正欠缺的卻是提升生產者社會地位的事業!唯有翻轉農民漁夫的社會地位,讓他們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隱藏在一級產業背後的價值才能被看見!
本充滿泥土味的好書,誠實精闢的分析與精彩案例的介紹,對於愈來愈多走在這條食農道路上的夥伴們,具有極高的啓發與參考價值,並且繼半農半X的生活概念之後,為台日經驗的持續對話指出另一個重要的方向。」
◆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 用心推薦
「正如高橋在書中所言,現今已經有許多標榜提高一級產業收入的事業,但真正欠缺的卻是提升生產者社會地位的事業!唯有翻轉農民漁夫的社會地位,讓他們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隱藏在一級產業背後的價值才能被看見!
本充滿泥土味的好書,誠實精闢的分析與精彩案例的介紹,對於愈來愈多走在這條食農道路上的夥伴們,具有極高的啓發與參考價值,並且繼半農半X的生活概念之後,為台日經驗的持續對話指出另一個重要的方向。」
作者序
文/高橋博之
本書得以在台灣出版,恐怕是因為消費社會蓬勃發展的台灣,也跟日本有同樣的問題吧?「吃」意味著生存。我們透過「吃」這個行為,也把孕育食物的自然(環境)吞下肚。本來,我即是自然,自然即是我,然而把我與自然分離之後,就產生了自我,為了追尋那個不可能找到的自我,我們總自尋煩惱。
在思考這些的同時,我想起了故鄉岩手縣的溫泉旅館裡掛在牆上的一張色紙。上面有台灣李登輝前總統親筆寫的一句話:「我是不是我的我」。當我們心中產生得以寬恕他人的深厚的愛,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己將會消失,為他人著想之心油然而生。
颱風、地震,大自然有時候會透過災害對人類露出尖銳的獠牙,另一方面,也賜予了我們生命之糧。我們本來就是其中一部分,雖然瞬息萬變的自然常不能如我們所願,但也讓我們得以生存下去,想到這裡,不就能找回對自然的愛嗎?把對任何人都切身相關的「吃」這個行為的真正意義重新端上餐桌,我們就能朝和平的世界更進一步,我這麼相信。
文/高橋博之
本書得以在台灣出版,恐怕是因為消費社會蓬勃發展的台灣,也跟日本有同樣的問題吧?「吃」意味著生存。我們透過「吃」這個行為,也把孕育食物的自然(環境)吞下肚。本來,我即是自然,自然即是我,然而把我與自然分離之後,就產生了自我,為了追尋那個不可能找到的自我,我們總自尋煩惱。
在思考這些的同時,我想起了故鄉岩手縣的溫泉旅館裡掛在牆上的一張色紙。上面有台灣李登輝前總統親筆寫的一句話:「我是不是我的我」。當我們心中產生得以寬恕他人的深厚的愛,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己將會消失,為他人著想之心油然而生。...
目錄
第1章 深耕地方搖旗吶喊,成就「東北食通信」誕生
第2章 「吃的情報誌」運作模式
第3章 聯繫都市與鄉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社群之力
第4章 生產者與消費者彼此貼近,相互扶持的CSA
第5章 邁向全國,遍地開花的「食通信」
第1章 深耕地方搖旗吶喊,成就「東北食通信」誕生
第2章 「吃的情報誌」運作模式
第3章 聯繫都市與鄉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社群之力
第4章 生產者與消費者彼此貼近,相互扶持的CSA
第5章 邁向全國,遍地開花的「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