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鬼魂的迴返:2014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的圖書 |
$ 616 ~ 700 | 鬼魂的迴返:2014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作者:高森信男/策展人,龔卓軍 / 譯者:陳柏維 出版社: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6-01-12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00頁 / 10.5 x 14.8 cm / 普通級/ 全彩印刷 / 初版 共 3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長期關注現代生存以及現代性發展的議題。第四屆展覽「鬼魂的迴返」則是探尋現代性空間之外的敘事可能,並藉此回望由現代性敘述、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義所構成的現代世界。
面臨全球化的現代史,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吸納了西方科學語言以及理性辯證式的邏輯,將之轉化為形塑世界的工具;在這種知識結構中,諸如泛靈論、超自然經驗、巫覡祭儀以及神鬼之說等思想及實踐,皆會被輕易斥責為迷信或偽科學而加以排除。鬼魂的徘徊學,即是發展非現代影像敘事的一種努力。
近年來,「泛靈論」在歐美藝壇成為了熱門話題;一方面是為了理解被西方現代社會所長期掩蔽的文化結構、二方面是借之來理解現代消費文化中的拜物教傾向。然而「泛靈論」在台灣或非西方社會中,雖然被學院或知識階級所排除,卻是常民生活中的開放性景觀。也因此,在台灣重談泛靈及神鬼之說,自有其脈絡上的殊異性必須加以梳理;對於台灣創作者而言,鬼神世界並非遮蔽、隱晦的歷史謎團,而是具有普遍身體經驗的生活文化空間。面對這個特殊性,台灣及亞洲的創作者,往往將鬼魂的幽靈式主體,視作處理歷史檔案、以及政治現實的敘事方法。
本展架設出時間軸線以及影像機具上的跨度:展出作品從1955年,讓.胡許的民族誌紀錄片《癲狂仙師》、80年代菲律賓導演奇拉.塔西米克的實驗電影《土倫巴》、90年代台灣導演黃明川的獨立電影《寶島大夢》、一直到當代國際新銳創作者的錄像及多媒體藝術創作。展覽期間播放動態影像的平台更包括了16mm電影膠捲播映機器、映像管電視、數位投影器、一直到兼具互動功能的「i-pad」。播映空間從美術館拉到了廟埕、樂生療養院、寶藏巖等多處流動式的投映,暗示了播映技術可能佔有的歷史敘述空間。「鬼魂的迴返」所描述的,不僅是對於西方現代性敘事的背離;同時也是迴返到影像美學的層次,透過時間、場所、機具、語言以及議題等召喚術,讓觀眾深入理解影像的魅影性質,體驗降鸞於其中的現代史鬼魂。
本書集結三十多位國內外藝術家/團體之精采作品介紹,更收錄多數參展作品影像,以嚮讀者與未能親臨展覽的觀眾。
本書特色
1.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展覽,於鳳甲美術館展出,本書為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之展覽畫冊
2.本書收錄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之參展錄像作品。
作者簡介:
策展人簡介
龔卓軍
1966年,龔卓軍出生於台灣嘉義,並在1998年以《身體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一文,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任教於淡江大學通識中心、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年,發表《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一書,獲台灣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007年起,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2009年起,擔任《藝術觀點》(ACT)季刊主編。龔卓軍曾翻譯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及莫里斯.梅洛龐蒂的《眼與心》。近年來,龔卓軍開始進行當代藝術界的策展工作,曾於2013年於台北誠品畫廊策畫過「Are We Working Too Much?」展覽、2014年6月於台南策畫「絕對不純粹」東亞論壇:報民/AABB—台南/東京交流計畫、10月於台南RICVA+r:ead #3「東亞對話駐村計畫#3」、11月於台北鳳甲美術館「鬼魂的迴返」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高森信男
高森信男(b. 1985),獨立策展人、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博士候選人及北藝大講師,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台北;擅長亞洲地區之跨文化與現代及當代藝術觀察,所策之展覽多涉及少數族裔、跨領域、歷史記憶、地方性等議題。2010年創立並主持「奧賽德工廠」策展團隊,曾策畫之展覽包括「後態度」,並在2011年於墨西哥的Ex Teresa Arte Actual展出;2012年的「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則同時在越南胡志明市與台灣台南做展出;2013年夏天於GlogauAir德國柏林展出「Sommerreise」展覽、同年底則於台灣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出「藝術家博覽會主題展—府城風景」;2014年夏天的「拾荒花園」於誠品畫廊展出,同年11月「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則於台北鳳甲美術館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