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黃奕智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評分:
圖書名稱:召喚與重生:廖偉立建築師的信仰空間

「召喚與重生」是一本教堂建築作品集,彙集了廖偉立建築師近年完成與未完成的信仰空間作品設計。它也不只是一本作品集,本書更希望讀者通過廖偉立教堂設計作品積極融入地方的空間設計文本的閱讀,以及從藝術、建築與神學的不同角度探討「日常神聖性」的對話文本,進一步橫向切片式地去發掘當代台灣社會對基督信仰的在地化觀點,也垂直對話式地去理解台灣教會百年發展的多元思想演繹。
台灣數百年來移民與殖民下孕育出的多元混成文化,在信仰空間的演變上表露無遺,基督信仰的一神論觀點與外來殖民思想和本土文化的矛盾與衝突,讓宣教過程與表達形式必須採取彈性與包容,才得以融入城鄉與前進地方。因此教堂空間思想與設計形式在移植的過程容易產生持續的變異(mutate)與適應(adapt),使得台灣的教堂不論在哪個時期,相較於西方教堂承繼宗教派別與其建築類型的主體性脈絡,風格與規制、崇高與神聖,並非這些台灣在地教堂主要傳遞的信息,反倒因積極尋求在地認同與突破本位主義,而更富有一種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邊緣實驗性格。聖經中基督「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神學觀點或許可以為教堂空間外顯的神聖性消逝做辯護。耶穌在世時與罪人共食,犯安息日為人醫病,都在挑戰傳統猶太人對於教條式形式主義來區分聖俗的謬誤。真正的神聖性是透過日常實踐而非儀禮流程中得到的「重生」,福音的傳播是藉著信徒分散而非聚集來完成,神聖的「召喚」更來自日常動靜中的靈光啟發,甚於聖殿敬拜裡的聖靈充滿。
廖偉立建築師一系列的台灣教會建築設計作品,從「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擺脫一直以來台灣教會建築制式的後現代樣板印象,為沈寂已久的都市「靈性空間」,注入足以容納台灣社會信仰轉變的巨大能量。由於台灣密集的都市涵構,使得城市教會建築的複合與垂直化成為必要,打開教會空間與社區生活的對話與連結,嘗試讓教堂空間在「機構」的服務性與「聖堂」的神聖性之間的內在衝突中,找到「聖俗並存」的柔性空間原型。救恩之光教會將都市的公共性導入空間內部,在通過虛實交錯、光影交織的垂直化空間序列的引導,創造層層隱喻的(聖經)敘事場景,將「由俗入聖」的感知經驗融入高密度的城市生活當中,企圖模糊神性空間與常民生活的界線,以區別於西方教堂「聖俗對立」的二元思考,成功詮釋了台灣當代基督信仰與文化「在地實踐」的空間表徵。爾後他陸續完成了「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礁溪長老教會」、「台南德光教會」、「新竹錫安堂」等教堂設計,還有諸多未實踐出來的設計方案,皆隱隱融入他從常民經驗中觀察與理解台灣社會多元駁雜的現象,以及東方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與與宇宙觀,透過物質性與精神性的空間辯證在信仰空間追尋的過程中,試圖讓信徒與非信徒都能瞥見天(上帝神性)、地(運作法則),也擴張了對自身與群體趨向「物我合一」、「人我合一」的理想境界,一種內在信仰與外在生活的統一。廖偉立設計作品中的空間魅力與思想特質,就是在這個日常神聖性的神學「辯證」思維與脈絡下逐漸開展。他時常提到孩童時期記憶中的廟埕,那種社區生活與精神信仰沒有邊界的空間經驗,成為他構思教會「聖俗並存」、「由俗化聖」的空間基調。教會建築對他而言不是封閉的聖堂,是透過空間作為媒介與城市共生成為複雜並存的有機體,成為使福音融入鄰里的共享場域。一方面開放與吸納街巷空間的真實狀態與生活能量,認同與轉化自身的地方價值,另一方面處處帶入神聖之光與日常連結、相互滲透與對話,將土地的人文歷史、社會活動、自然環境與宗教的精神性,試圖用「多樣、混雜、衝突與流動」的「複調設計」手法,將多元差異的地域性能量融入其中。這本設計作品集,就是試圖捕捉他在渾厚的空間概念浮現時的那道日常的靈光。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廖偉立
出生於台灣,立•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 SCI-ARC ) 建築碩士,成長於苗栗通霄鎮,由通霄沙河匯聚而成的兒時記憶,成為影響深遠的創作養分。其建築作品多位於台灣中西部,尤以「橋」、「教堂」、「美術館」系列最為著名。代表作品為桃園東眼山公廁、彰化王功生態景觀橋、北港天空之橋、台中救恩之光教會、礁溪長老教會、台南德光長老教會、南投毓繡美術館等。
他企圖以理解與感情,在「生活」中誠懇地面對人、事、物,徹底覺知自己「生命」的意義,找到自己的建築「信仰」。以自己家園生活經驗為記憶的底蘊,擴展為對普世天地、自然地覺知,企圖如何思考與行動,使自己的建築在台灣這塊土地,發展為具高度文化價值的建築,透過自身文化邊緣位置的觀察與反省,發現台灣常民生活生猛蓬勃駁雜的能量與海洋島嶼靈活的位置與高度,將對抗國際式樣的力量轉成一種優勢。也就是說,如何使自己的建築呈現出地域的特色,同時具有寰宇地寬闊視野,是他建築創作過程持續奮鬥的目標。

編者簡介 邱浩修
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碩士、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學務長,專長為當代建築評論、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虛實整合空間設計、智慧永續設計,過去幾年教學研究與設計實踐,致力於探索持續進化的當代數位技術,如何在全球與在地的社會文化與建築產業脈絡下,從概念到實踐挖掘出新的設計觀點、設計方法與應用理論。同時也關注當代建築的發展,嘗試以建築論述、策展與創作方式建構台灣在地性與世界建築思潮的積極對話與辯證的可能。

推薦序
推薦序一
讓「光」串起二元辯證的教會建|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宗教信仰。在嚴謹的宗教出現前,人類有著多樣化的信仰,並依天象節氣發展出超越常人尺度的祭拜空間。基督教、佛教與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出現後,依教義及戒律所需產生的宗教建築開始成為建築史的焦點,也常見於經典作品名單之中。現代建築發展成熟之前,宗教建築的型制大抵因襲約定俗成之規矩,建築師的個人表現不多,主導者往往是宗教本身或者是神職人員。現代建築發展成熟後,建築師在宗教建築設計上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十九世紀中...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傅朝卿 蔡慈倫

序言|廖偉立

思想論述|

《台灣教會建築百年群像》|邱浩修
《朝向東亞人文脈絡的建築論述建構》|羅時瑋

設計作品|

臺中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臺中忠孝路長老教會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
臺南德光長老教會
新竹錫安堂

未完成設計作品|

臺中力行教會
新竹關東橋教會
木構教堂
臺中民族路教會
苗栗三義長老教會
苗栗靈糧堂
臺中梨山思恩堂

對談紀錄|

信仰群體到空間關係的神聖化|神學評論家 莊信德
建築、藝術的環境共感與交感|藝術創作者 林舜龍
「誠」的建築思想與行動|建...
顯示全部內容
贊助商廣告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躺平」是一種生活態度:擁抱不完美,在爛泥中留下空間給別人……以及自己
出版社:紅樹林
出版日期:2023-12-26
66折: $ 304 
博客來 - 今日66折
12經絡人格解密:身心共振的中醫之道【附:經絡人格速查表】
作者:沈邑穎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08
66折: $ 514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我的第一本觀光・遊學日語課本:沉浸式學習!從日本生活學好對話、文法、單字;教學有效率,自學最實用
作者:藤井麻里
出版社:國際學村
出版日期:2022-11-10
66折: $ 363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WOW! SCREEN 6月號/第662期(原世界電影)
出版社:視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13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我是星際國家的惡德領主! (首刷限定版) 08
作者:三与夢(高峰ナダレ)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3
$ 31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超硬核絕倫傳說~異世界性活記~ 無修正
作者:Croriin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10
$ 253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阿公的跟屁蟲
作者:奧黛莉圓
出版社: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30
$ 25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往日食光
作者:鄭如晴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31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鑽鑿人生:從高雄囝仔成為甲骨文權威的成長記事
作者:許進雄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4-30
$ 285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