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龜山鄉閩南語歌謠(二)-桃園縣民間文學集27的圖書 |
|
$ 132 ~ 147 | 龜山鄉閩南語歌謠(二)-桃園縣民間文學集27
作者:胡萬川 出版社: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1992-12-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進行分類。
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說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
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布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
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維基百科
郭慶汎 龜山鄉民間文學採訪小組
自從漢代以來,就設立有采詩的樂府官署,從廣大的民間蒐集歌謠,藉以了解民間疾苦。所以論語中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因為從詩歌中可以抒發對於外在環境的感悟,可以寄託內心澎湃激盪的情緒,更可以吐願訴苦加以諷諫。
因緣際會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個人及吳素枝老師,採集民間鄉土故事、歌謠。一向熱心公益又喜愛山水的個性,便欣然允諾。從九十一年四月初起,開始走訪鄉間,尋找耆老,在初期工作並不順利,曾經一連十三天,收集錄製不到十首,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直到曾經任教學生的家長劉味蘭女士,介紹我們識了陳謝滿阿嬤,才如獲至寶的進行工作。見面的當天下午兩點多,即刻著手採訪錄音工作,直到四點,阿嬤把麥克風交還到我手中,心上的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陳謝滿阿嬤是位高齡九十的和善老人家,健康的身軀,爽朗的笑聲,絲毫不見歲月的嚴厲刻痕。前前後後與阿嬤接觸採訪約十多次,採訪了二百首之多,也和阿嬤由陌生變成熟識。在採訪的過程當中,才更深入的了解到前人的生活習慣是如此,平時的民間娛樂是做這些事,面對於時代的動盪是如何的感受。
過去的印象總認為採茶歌一直是客家同胞的特色,經由此番的工作經驗,才驚覺閩南語中也有這般令人寶貴的歌謠,例如<按怎你來伊也來,也無通批乎你知,一人住在一所在,什麼大風吹恁來>就是阿嬤當場詮釋急智創作而成的。九十一年五月十八日村長及鄉民代表選舉之後,阿嬤更即興的創作<選舉歌>「大家想欲選代表,為著三頓腹肚枵,假使若是選未稠,腳手gann5會軟了ㄌ一ㄠliao3了liao5ㄌ一ㄠ」就生動的形容出民間對於地方選舉的寄望與人情冷暖。還有飛機失事的歌,完全不認識字的情形,卻能用生動的口語,將人民內心深切的感受,誠懇據實的唱出來。
本書所採集內容乃按時間順序加以排列,共有一百多首歌謠,內容包括蟲魚鳥獸、山水風景、男女情愛、時代變動,舉凡生活的瑣事,觸目所及皆可入歌。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四十歲以前,容貌是天生的;四十歲以後,要對自己負責。參與這樣的蒐集、採訪工作,跑遍了龜山鄉十多個村落,的確很辛苦。但是能貢獻自己的一點心力,卻也非常有意義,可以讓下一代由此明瞭前人的篳路藍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