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龜山鄉閩南語歌謠(五)-桃園縣民間文學集55的圖書 |
$ 132 | 龜山鄉閩南語歌謠(五)-桃園縣民間文學集55
作者:桃園縣文化 出版社: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2007-12-01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進行分類。
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說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
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布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
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維基百科
龜山鄕採訪小組 郭慶汎序
從中國秦朝開始,就設置有樂府的官署,負責采收各地的民謠,由官員們加以整理,藉此瞭解村間鄉野人民生活的喜怒哀樂。
這本書 《 民間文學55.龜山鄉閩南語歌謠五 》 亦是一系列致力於鄉土文學的苦心之作。此番,所采錄的對象,是龜山鄉舊路村高齡九十四歲的老嫗邱陳女女士。負責采錄的郭慶汎、吳素枝女士回憶道,首次相遇於邱陳女女士,她是一位九十四歲高齡慈祥的長輩,在民國九十一年時,意外手骨折,加上年事已高,患有重聽,於采錄過程中,其子女們甚為擔心,但邱陳女女士仍熱心的吟唱出,她腦海裡的記憶。一首首〈一盆好花在城頂〉娓娓從老奶奶口中清亮的吟唱,很難想像,當初在溝通時必須提高嗓音,引來村鄰們以為是爭吵的尷尬,才得以讓重聽的老奶奶能夠清楚的瞭解到彼此的認知。
如此得來不易的文化資產,共收錄了歌謠九十四首,分為兩大類:(壹)儀式歌謠,九首 ; (貳)一般歌謠,八十五首。編排方式採原述逐字記音、原口述記錄台語文、與國語譯解,三者合為一體,相互對照,註解不明之處,去其重複之字,盡量保留歌謠原來的特色。尤其難得的是,有許多婚禮儀式歌謠,如〈娶新娘 挲紅圓〉、〈茶盤四角框〉等,宛如一系列婚姻進行曲。其次在一般歌謠當中,如〈挽茶頭路極艱苦〉、〈茶仔挽了數來覆〉、〈茶仔幼幼著罔捻〉等一系列採茶歌謠,非常具有丘陵地種茶特色的村里風情。
此書完成亦需感謝林金城先生的協助整理,成書之前,邱陳女女士已於九十五年間仙逝,令人備極哀傷,亦願以此書之成,以慰邱陳女女士在天之靈,並為其替鄉土文化所貢獻的心力,致上最深刻的謝忱。
郭慶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