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刷限量,買一送一:KENKEN(1)~(4)(隨機取樣一本)
幸福,就在大腦裡!
你不需要哆啦A夢的萬能口袋,大腦就是充滿生活智慧的道具箱,
供你隨時取用,幫助你活出自我、突破逆境,打開通往幸福的任意門!
大腦是經由習慣養成的器官,一旦有空白,就會自發性地試圖填補。
只要養成大腦喜歡的好習慣,大腦和你都會更幸福!
● 養成「享受食物」的習慣:用餐時細嚼慢嚥,體驗感官的刺激,可以讓大腦得到愉快的營養。
● 養成「宣洩怒氣」的習慣:唯有一股作氣發洩,不讓怒氣殘存,大腦才能切換成爽朗的心情。
● 養成「聽音樂」的習慣: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可以活化大腦,帶來喜悅、醉心的感覺。
● 養成「均衡使用大腦」的習慣:例如右撇子多使用左手,讓大腦左右平衡,就不容易疲憊。
● 養成「多接近愉快的人」的習慣:大腦會自然從他們身上,得到正面的學習與刺激。
● 養成「向世界發問」的習慣:大腦會讓你更懂得思考、拓展生活,也更認識自己。
● 養成「自發性付出」的習慣:大腦永遠缺乏愛,而愛的源頭正需要你持續的付出。
大腦會從每天發生的所有事件中得到學習,它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塞滿許多生活技巧的「道具箱」。要讓這個陪伴我們一輩子的夥伴學得更好、更開心,就要花心思提供它充足的養分、磨練它的素質,進而提升它的可能性。
本書是《用腦,要用對方法!》作者茂木健一郎最新作品,透過「情緒鍛鍊、生活習慣、自我認知、人際溝通、激發熱情、用愛付出、耕耘未來」等七大面向,將引發大腦潛能作為自我提升的出發點,藉此培養更豐富的樂活智慧。透過日常生活中可以輕鬆完成的鍛鍊,不斷為大腦裝滿各種生活小道具,用腦培養幸福的習慣,就能達到快樂生活的目的,也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門。
作者簡介:
茂木健一郎(Kenichiro Mogi)
腦科學家。現任Sony電腦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東京藝術大學客座講師。
1962年生於東京,自東京大學理學院、法學院畢業之後,繼續攻讀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物理學博士課程,成為理學博士,並曾任職於理化學研究所和劍橋大學。絕佳的學經歷背景,也使他提出的大腦潛能開發理論更具公信力。
近年來以腦科學權威之姿席捲日本,成為各媒體競相邀訪的專家來賓,2006年起主持NHK節目「專業人士的工作風格」,從腦科學角度分析鈴木一朗、宮崎駿、坂東玉三郎等成功人士的致勝之道;也曾於知名綜藝節目「戀愛巴士」中擔任「戀愛講座」分析專家,以腦科學觀點解讀戀愛男女的心態與行為,深獲好評。此外,他也負責監修暢銷遊戲機PSP的「腦內快感AHA體驗」遊戲軟體,讓大腦鍛鍊不再只是艱深的專業學問,而是可普及於大眾的遊戲,讓人們隨時隨地都能享受「靈光一閃」的大腦開發樂趣。
每日不斷親身實踐大腦鍛鍊的茂木健一郎,擅長將複雜嚴肅的腦科學理論,融入生活化的體驗中,指引每個人如何善用大腦的優越機制,來改善自己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成為日本最受矚目的腦科學家。其著作《用腦,要用對方法!》(時報出版)榮獲日本商管書排行榜年度冠軍,掀起「快樂腦」學習風潮,並售出英文版版權。
譯者簡介:
張智淵
台北人,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課程修畢,譯有《夢象成真》《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時報出版);《污點通訊》《旋轉木馬》(麥田);《幽靈救命急先鋒》《眾神的山嶺(上、下)》(繆思);《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大田);《超.殺人事件》《登山者》《單戀》《信》《空中飛馬》(獨步文化);《布魯特斯的心臟》(皇冠)等三十餘本小說,以及多本心理勵志書,現為專職譯者。
E-mail:akiracat@seed.net.tw
章節試閱
〈第1個小時〉喜怒哀樂,都是最好的鍛鍊
【Brain & Life 13】經常對自己的行動提出疑問
再怎麼小的願望都行,要不斷地想像它能實現。
雖說大腦天性樂觀,但一旦世界充斥過多訊息、變得複雜,或許也有人「不曉得自己的希望是什麼」,或是「即使想開朗一點也辦不到」。確實,儘管要「樂觀」或「耕耘樂觀主義」,但也不是什麼都不想,那麼,該怎麼做呢?
提示就在三歲小孩的樂觀主義,與飽嚐酸甜的大人的樂觀主義之間的差異。換句話說,經歷過各種痛苦和悲傷之後的樂觀主義,才是大人的樂觀主義,標準是以每個人的經驗為基準。即使他人驚訝「你希望那種事發生嗎?!」也無妨,重要的是告訴自己可以以主觀情緒為第一優先。
我的意思並不是要你變得任性,而是要靜下心來,側耳傾聽自己的願望。再怎麼小的願望都行,要不斷地想像它能實現。如果能夠感到平靜,就證明了大腦逐漸變回原本健康的狀態,樂觀迴路已經開始運作。
這時候,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養成日常習慣,那就是「創意訓練」。這個方法不只是打點日常起居等家事,更可廣泛應用到為事業開拓顧客。
作法很簡單,需要的道具只有「問號」,也就是經常對自己的行動提出疑問:「有沒有更好的做法?」「這麼做真的好嗎?」如果想出什麼新的創意,就給自己一點小獎勵。
舉例來說,邊數著桌上的東西邊收拾,藉此背外語的數字。或者是試著將昨天看的小說書名,當作下次企劃案的關鍵字。由於不是要對外發表給誰看,所以只要想像把每天的經驗織成一塊布即可。
你說不定會覺得這是小事一件,但藉由經常讓自己思考創意,大腦就會持續活動。和問號一起從外部輸入的訊息,會透過大腦前額葉被賦予意義,對側額葉下達指令:「有沒有什麼好點子?」於是側額葉會從為數甚多的記憶中,尋找接近問題的資訊。像這樣養成接住靈感的習慣之後,大腦自然會從潛意識中撿取自己希望的事。
至於小獎勵則什麼都好,從一顆巧克力,到回家時的禁菸車箱車票。即使不勉強自己正面思考,也能愉快地耕耘潛意識。如果能經常對潛意識發出作用,不久便能意識到樂觀迴路的存在,清楚地想像人生中會發生的快樂的事。
〈第2個小時〉心腦並用,培養幸福的習慣
【Brain & Life 27】選擇「等待」,也會帶來新經驗
透過「等待吧」的意識,大腦會改變迴路,以試圖抓住什麼。
思考各種可能性,調整到準備接納一切的狀態,
這正是等待的真面目,也是帶給自己新經驗的方法。
有時候會怎麼也提不起勁採取行動。
遇上這種人生的梅雨期,該怎麼辦才好呢?
這麼說或許有人會覺得很矛盾,但如果連出外散步都不想,試著靜候也是一種方法。換句話說,就是「等待」。
為了做某件事,什麼都不做地光是「等待」,如此一來,某件事就會發生。經過前述的內容,大家應該能夠想像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發生的原因了吧。
那就是「自發性」。自發性地選擇「等待」,就某種層面來說,也可以說是偶然力中的一種「行動」。換句話說,就是透過「好,來等待吧」的意識,大腦會改變迴路,以試圖抓住什麼。
所謂自發性地「等待」,也是發揮所有想像力,思考一切的可能性。就像上述傾聽自己內在聲音的行動一樣,「等待」可能會引發某件事的發生。簡單來說,就是將自己調整到準備好接納一切的狀態。
那麼,有方法將「等待」變成習慣嗎?
首先,讓我們試著更具體地思考何謂「等待」。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少年時代熱中於抓蝴蝶和昆蟲,就是養成「等待」習慣的開端。
小學時,我只要一進入附近的山頭,就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會回家,父母好像都知道,到了晚上我如果還沒回家,直接搜山找人就對了。如今我依然清楚記得,當年我曾在全校同學面前透過幻燈片發表「蝴蝶研究」,那是連家長會也參加的重要學校活動。總之,當時的我可說是全心投注於抓蝴蝶。
我在山中屏住聲息,等著蝴蝶飛來。我完全猜不到蝴蝶會從哪裡來,我感覺到五官的感受漸漸變得敏銳。終於發現蝴蝶時的喜悅,簡直難以用筆墨形容。手持網子、心跳加速地等蝴蝶慢慢靠近時的緊張感,比長大後所遇見的任何狀況都更強烈。除此之外,像是走在森林中,不小心迎面撞上蜘蛛網而大聲尖叫地撥開;為了抓獨角仙靠近冒出樹汁的地方,結果突然飛出一隻大黃蜂,嚇得我屁滾尿流;翻開石頭,底下爬出一隻蜈蚣,令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在山路上被牛虻糾纏不休,忍不住發足狂奔。這些都是令人懷念的回憶。
對於大腦而言,沒有比這些更好的養份了。這些回憶可以鍛鍊感情中樞──大腦的扁桃體。毛骨悚然、高聲尖叫、大吃一驚、滿心雀躍等,在大自然中抓昆蟲的體驗,強烈而充滿了生命的躍動,比任何事情要來得更具體,因為實物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事情說不定會像這樣發生,也說不定不會發生。可是,會發生的可能性也相當大。有一個字一針見血地指出那種狀態。那就是「偶然性」(contingency)。並非完全隨機,活用不是完全規則性、屬於灰色地帶的偶然性,正是「等待」的真面目,也是帶給自己新的經驗的方法。
〈第3個小時〉認識自己,充實生活道具箱
【Brain & Life 35】大腦要均衡使用,才不會疲憊
大腦疲憊的話,身體就會疲憊;
身體如果疲憊,大腦也會疲憊,變得悲觀、易怒、無法思考。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讓身體休息,同時讓大腦恢復平衡。
誠如上述,擅用哪一手和擅用哪一眼,都是大腦管理的領域。
一般來說,右撇子的人左腦發達,擅長邏輯思考;左撇子的人右腦發達,在藝術領域表現卓越,直覺敏銳。同樣的,知道自己的慣用眼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之一。
我平常就會留心要均衡地使用大腦。
如果是右撇子,身體右側的神經就會比較發達,所以我會特別注意左側的神經。舉例來說,我會養成一些小習慣,像是拿遠處的東西時,一定用左手拿,打鍵盤時刻意用左手手指。
然而,習慣的威力很驚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如果用餐時右手沒空,我也能用左手拿筷子。
平均使用大腦,是不讓大腦疲憊的祕訣。
本書一再反覆強調,大腦說穿了,就是身體。大腦疲憊的話,身體就會疲憊;身體如果疲憊,大腦也會疲憊,變得悲觀、易怒、無法思考。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讓身體休息,同時讓大腦恢復平衡。
覺得大腦疲憊時,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可以消除疲勞。
那就是盡量伸展非慣用手的手指,只要持續一、兩分鐘,腦袋就會變得很舒暢。
不過,太過習慣這個方法,效果也會降低,所以大家不妨參考這一招,再試著創造出自己的方法。總之,要養成習慣,隨時注意刺激大腦的左右平衡。
〈第4個小時〉有效溝通,架起學習的天線
【Brain & Life 49】把自己變成「幸福之鏡」
一個人不足以稱為「人」,如果覺得映照出自己的鏡子有所偏頗,
我們就會從遇見、看到的所有現象中去學習。
在這多樣化的社會中,該怎麼和別人相處呢?
首先,就讓我從第一樣道具「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開始說起吧。
簡單來說,鏡像神經元就是「大腦中的鏡子」。這種神經細胞具有一種特性,會將他人的行為視為自己的行為而做出反應。
譬例來說,看見眼前的人伸手抓東西,鏡像神經元就會產生活動,彷彿自己正在做同樣的行為。所以,據說這種細胞和人類的溝通能力息息相關。看到因為感動而說不出話來的人,自然就會非常感動;看到傍若無人的人,連自己也會焦躁不安。這些都是映出他人模樣的鏡像神經元的所作所為,而「共鳴」這個大腦的重要特徵,可能就是來自於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是近年腦科學研究的最大成果。一九九◯年代初期,義大利帕爾瑪大學的迦列賽(Vittorio Gallese)和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的實驗團隊,最先透過猿猴的大腦發現鏡像神經元的存在,後來,在人類的大腦中也發現了相對應的部位。
這個世紀發現暗示了一項真理,那就是個性的養成,應該是透過和他人的關係而磨練出來的。一個人不足以稱為「人」,如果覺得映照出自己的鏡子所有偏頗,我們就會從遇見、看到的所有現象中去學習。
若是這樣,溝通正是學習的寶庫。透過自己映在別人的心這面鏡子上的身影,我們能知道自己的本性。同時,對於他人而言,我們也會變成一面鏡子,所以如果想鼓勵情緒低落的人,只要將自己變成「幸福之鏡」即可。例如,如果想讓心神不寧的人平靜下來,只要將自己變成「沉穩之鏡」即可。以腦中的鏡子磨練彼此的個性,極端來說,甚至能夠藉由將「想變成~」的自我想像投射在對方身上,透過別人來磨練自己。這種連鎖效應,正是大腦的萬能工具「鏡像神經元」的最大效用。
〈第6個小時〉愛的付出,讓大腦朝氣蓬勃
【Brain & Life 78】成為他人的安全基地
藉由愛可以認知到自己的「發電力」,並活用在日常的嗜好上。
這也可說是大腦獲得了經過愛潤滑的道具。
「為了一生走自己的路,請找出能夠堅持一輩子的事。」
這是大家經常會聽到的建議,我完全認同。
不過,我想進一步強調的是,光是從嗜好或工作中徒具形式地尋求能夠堅持一輩子的事,還是不夠。
唯有伴隨心念,才能持續一輩子。換句話說,如同在第6個小時中描述的,正因為「愛」,大腦為了試圖填補而傾注全部心力所做的努力,所以人才能藉由愛測量自己的創造力。
藉由愛可以認知到自己的「發電力」,並將之活用在日常的嗜好上。這也可說是大腦獲得了經過愛的潤滑的道具。
換句話說,「為了一生走自己的路,請找出能夠堅持愛一輩子的事。」
愛即是生存,這並非附庸風雅,而是合乎生物的天生法則。
而社會正是能夠一輩子實現它的最佳環境。
和安東尼奧.納格利(Antonio Negri)共著《帝國》(Empire)和《群眾》(Multitude)而聞名的麥可.哈德(Michael Hardt),曾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愛的概念,必須從兩人之間的關係中進一步拓展。」對我而言,這一樣是人生的課題,那是神之愛,也是哲學家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所提出的愛的概念,是團體中精神的展現。亦即無償的愛,而不是尋求回報的愛。
如今我們需要的,豈不是對家人及鄰居的愛,簡單來說,就是將自己變成他人的安全基地的這種無償的愛。同時,透過生活習慣,我們也能切身感受到那是讓自己大腦朝氣蓬勃的方法。
〈第1個小時〉喜怒哀樂,都是最好的鍛鍊
【Brain & Life 13】經常對自己的行動提出疑問
再怎麼小的願望都行,要不斷地想像它能實現。
雖說大腦天性樂觀,但一旦世界充斥過多訊息、變得複雜,或許也有人「不曉得自己的希望是什麼」,或是「即使想開朗一點也辦不到」。確實,儘管要「樂觀」或「耕耘樂觀主義」,但也不是什麼都不想,那麼,該怎麼做呢?
提示就在三歲小孩的樂觀主義,與飽嚐酸甜的大人的樂觀主義之間的差異。換句話說,經歷過各種痛苦和悲傷之後的樂觀主義,才是大人的樂觀主義,標準是以每個人的經驗為基準。即...
作者序
【前言】
向大腦學習快樂生活的智慧
◎大腦就是滿載幸福的道具箱
「經濟蕭條」、「不景氣」、「局勢混濁不清」……最近這陣子四處可見這類負面字眼,讓人切身感覺到嚴峻的經濟情勢已殘酷地反映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抑鬱度日的情況更是日趨嚴重。
然而,另一方面也別忘了,還是有許多人沒有敗在經濟蕭條的巨浪下,過著充實的生活。這之間的差異從何而來?其中是否隱藏著某種你我不知的生活智慧?
生活的智慧,就是「生存」的智慧,它是各種事物的集合體,雖然分開來看不曉得各別的作用何在,但集合起來,就變成了智慧。這種智慧存在每個人的心中,既沒有標準答案,也無法和他人互相比較,是一種專屬於個人的智慧。
哥德的戲劇《浮士德》第二部中,提到這麼一句話:「這是智慧的最終結論,每天爭取自由與生存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兩者。」
「每天爭取」是十分嚴苛的形容,在黑暗時代中開朗地活下去的「智慧武器」,既非槍,也不是刀刃。那麼,是什麼呢?
一言以蔽之,那是無形的「道具」。每天笑臉迎人、身心健康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腦中裝滿了為數甚多的「道具」。大腦扮演的角色,就是塞滿許多生活技巧的「道具箱」,而本書的目的,就是解開每一項道具的祕密。
◎善用各種道具,活化大腦迴路
現今腦科學家感興趣的概念中,有一個詞彙叫做「即興創作」(Bricolage)。這是法國文化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所提倡的概念,意指「信手捻來創作」換句話說,就是不依賴既定理論或設計圖,改以活用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和機智來創作。亦即利用既有的各種事物,藉由發揮創造力,製造出和原本目的或用途截然不同的另一種事物。
在當今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生存的必要條件,就是靠這些各種「道具」。舉例來說,感到不安或悲傷的時候,最好做些簡單的家事,像是打掃房間或清洗衛浴等。但這並不代表只要做這些不花大腦的單純動作,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這種行為只不過是一項「道具」罷了。
然而,擁有這項道具,就能拓展大腦的可能性而即使不使用「做單純的動作」這項道具,也還有別項道具可以使用。就像如果粉彩筆盒中只有六種顏色,就只能用這幾種顏色來畫圖,但如果有一百種顏色,就能畫出色彩繽紛的圖。換句話說,使用各式各樣的道具,能活化大腦迴路,將大腦系統發揮到極致。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裝滿大腦的道具箱呢?
舉例來說,「以小孩子的角度說話」也是一項道具。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過去住在普林斯頓的時候,附近有個小女孩來到他家,請他「教她數學」,於是愛因斯坦便從基礎開始仔細地教導她。此外,豐臣秀吉曾將織田信長的草鞋放在懷裡為他「溫鞋」,他的機敏,也在日後一統天下時派上了用場。
裝在大腦道具箱中的道具看似一個個獨立,其實全都以迴路串連在一起,有的說不定一輩子只會派上一次用場,但就算如此,也一定有能派上用場的時候。因此,大家才必須從平常開始留心,裝滿大腦的道具箱。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最好從現在這一刻就開始著手去做,不要認為「從明天再開始改變生活」。因為大腦有一種傾向,與其花一大段時間達成目標,寧可優先達成眼前的目標。再者,如果能培養立即行動的習慣,將可鍛鍊大腦的集中迴路,如此一來,就能變成一個「行動派」的人。
接下來,本書將介紹如何為大腦裝滿生活技巧的訣竅,以達到更有活力的生活。換句話說,就是為大腦這個無可取代的道具箱,填滿可活用其特性的各種「道具」。
◎大腦會從每天發生的所有事件中得到學習
大腦會從所有事物中攝取養分,從所見所聞中學習,也會從手工作業和全身運動中學習。一顆腦袋有一個大腦,一個人生有一個大腦。在學習能力上,沒有比大腦更優秀的器官,而大腦的「學習」,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能感受到的喜悅。
在此所指的「學習」,並不是所謂的「念書」。事實上,大腦並無法從比較學測分數這種競爭中得到充分的喜悅。就如同柏拉圖的名言:「被迫學習無法在靈魂中留下任何東西。」拿別人和自己做比較,等於是對喜悅的自發性踩剎車。
在此所指的「學習」並非如此,而是大腦已經做好準備,要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前所發生的事,也就是每天的所有現象中學習。包括用餐、運動、工作、家做事,甚至是與人交往和自我反省。重點在於知不知道學習方法、是否學會如何學習。畢竟即使不去管它,大腦也會學到一定的東西。
既然如此,就要讓大腦學得更好,花心思提供它充足的養分,提升它的可能性。因為不管怎麼說,它都是你一輩子的夥伴,所以徹底陪伴它、磨練它的素質是很重要的。而且這麼做,也會讓你的人生熠熠生輝。
以《知識與愛情》、《玻璃珠遊戲》等作品聞名的赫塞,是我敬愛的小說家之一,他有一段詩句如下:
保有年輕和為善是和善的
遠離所有卑劣的事亦如是
但縱然心跳衰老卻要依然微笑
它值得人學習
「日漸老邁的過程中」,《人會隨著成熟而變年輕》
「它值得人學習」,這句話的主體,不正是大腦嗎?學習即是真實人生,而你的大腦,就是教科書和筆。
我確信,唯有將擁有一千億個神經元(神經細胞)的大腦變成五顏六色的「道具箱」,方能在無法重來的人生中「活出自我」。
【前言】
向大腦學習快樂生活的智慧
◎大腦就是滿載幸福的道具箱
「經濟蕭條」、「不景氣」、「局勢混濁不清」……最近這陣子四處可見這類負面字眼,讓人切身感覺到嚴峻的經濟情勢已殘酷地反映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抑鬱度日的情況更是日趨嚴重。
然而,另一方面也別忘了,還是有許多人沒有敗在經濟蕭條的巨浪下,過著充實的生活。這之間的差異從何而來?其中是否隱藏著某種你我不知的生活智慧?
生活的智慧,就是「生存」的智慧,它是各種事物的集合體,雖然分開來看不曉得各別的作用何在,但集合起來,就變成了智慧。...
目錄
【前言】向大腦學習快樂生活的智慧
第1個小時 喜怒哀樂,都是最好的鍛鍊
Brain & Life 01 豐富情緒,鍛鍊大腦適應力
Brain & Life 02 笑一笑,將不幸變成逆轉勝
Brain & Life 03 笑一笑,從絕望中恢復自我
Brain & Life 04 能自我解嘲,才能客觀看待自己
Brain & Life 05 拋開自尊,自尊才會變成財產
Brain & Life 06 面對真實,流下「自己的眼淚」
Brain & Life 07 眼淚可以讓自己煥然一新
Brain & Life 08 將眼淚變成大腦的道具
Brain & Life 09 憤怒要一股作氣發洩
Brain & Life 10 人生是火也是水
Brain & Life 11 想法越正面,樂觀迴路越能發揮作用
Brain & Life 12 每天想像愉快的事
Brain & Life 13 經常對自己的行動提出疑問
Brain & Life 14 以本能的共鳴能力和別人連結
Brain & Life 15 透過共鳴解放負面情感
第2個小時 心腦並用,培養幸福的習慣
Brain & Life 16 健腦,要從生活習慣做起
Brain & Life 17 以記憶來維護大腦
Brain & Life 18 人會藉由回想而成長
Brain & Life 19 電腦儲存記憶;大腦編輯記憶
Brain & Life 20 不要抑制大腦的好惡
Brain & Life 21 培養「大姊力」
Brain & Life 22 讓突觸因每天的喜悅而改變連結
Brain & Life 23 接觸新事物是大腦的抗老術
Brain & Life 24 聽喜歡的音樂活化大腦
Brain & Life 25 以日常對話,讓大腦全方位運作
Brain & Life 26 越是猶豫,越要馬上行動
Brain & Life 27 選擇「等待」,也會帶來新經驗
Brain & Life 28 藉由夢日記,傾聽自己的聲音
Brain & Life 29 不堅持做喜歡的事,也很重要
Brain & Life 30 大腦可以一直成長下去
Brain & Life 31 「怎麼吃」比「吃什麼」重要
Brain & Life 32 讓大腦擁有「享受的」黃金時段
第3個小時 認識自己,充實生活道具箱
Brain & Life 33 認識自己,開展未來
Brain & Life 34 用「慣用眼」來掌握自己
Brain & Life 35 大腦要均衡使用,才不會疲憊
Brain & Life 36 人能意識自己,也能感知別人
Brain & Life 37 從自己身上發現謎題
Brain & Life 38 「認識自己」,就是認識「自己的長相」
Brain & Life 39 大腦會先從長相獲得認知與刺激
Brain & Life 40 為何不再產生親密感了呢?
Brain & Life 41 最有魅力的長相是「強調臉」
Brain & Life 42 大腦的審美標準是活的
Brain & Life 43 人的心情會被表情所影響
Brain & Life 44 揚起嘴角,讓心情變愉快
第4個小時 有效溝通,架起學習的天線
Brain & Life 45 與人的交集,是大腦的養分來源
Brain & Life 46 人需要團體行動
Brain & Life 47 多元組成的團體,更有協調力
Brain & Life 48 六個朋友,串起全世界
Brain & Life 49 把自己變成「幸福之鏡」
Brain & Life 50 多接近看起來愉快的人
Brain & Life 51 大腦也會從熟識的人身上得到刺激
Brain & Life 52 對話中的三種法寶
Brain & Life 53 提出自己真正想問的問題
Brain & Life 54 架起發問的天線
Brain & Life 55 要經常向世界發問
Brain & Life 56 以文學作品將潛意識意識化
Brain & Life 57 替大腦製造空白
Brain & Life 58 提高大腦的感受力
Brain & Life 59 高喊十個自己喜歡的單字
Brain & Life 60 以單純的動作切換大腦迴路
Brain & Life 61 訓練大腦轉換心情
Brain & Life 62 專注向眼前的對象學習
第5個小時 靈光乍現,積極創造泡沫力
Brain & Life 63 大腦經常會產生「泡沫」
Brain & Life 64 腦內產生的泡沫越多,就會越聰明
Brain & Life 65 以自己的力量製造泡沫
Brain & Life 66 人生是永無止境的重複運動
Brain & Life 67 振幅越大,人生越豐富
Brain & Life 68 提高「個人的Google時價總額」
Brain & Life 69 有自信,就會給人安心感
Brain & Life 70 在複雜的社會中磨練果斷力
第6個小時 愛的付出,讓大腦朝氣蓬勃
Brain & Life 71 愛,讓大腦有欲望接受挑戰
Brain & Life 72 大腦永遠缺乏愛
Brain & Life 73 讓大腦學會愛
Brain & Life 74 沒有腦樑的雨人
Brain & Life 75 家庭教育有極大影響力
Brain & Life 76 父母的愛,讓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Brain & Life 77 親子是一種世代傳承
Brain & Life 78 成為他人的安全基地
第7個小時 抱持希望,邂逅美好新未來
Brain & Life 79 要讓大腦抱持希望
Brain & Life 80 放空腦袋,才有希望
Brain & Life 81 幻想遇見另一個自己
Brain & Life 82 來場人生的「回頭戰」吧!
Brain & Life 83 給予大腦「未來的感覺」
Brain & Life 84 試著描繪未來的藍圖
Brain & Life 85 大腦的渴望,會變成「未來的雛型」
Brain & Life 86 將弱點當作改變的跳板
【後記】培養大腦喜歡的習慣
【前言】向大腦學習快樂生活的智慧
第1個小時 喜怒哀樂,都是最好的鍛鍊
Brain & Life 01 豐富情緒,鍛鍊大腦適應力
Brain & Life 02 笑一笑,將不幸變成逆轉勝
Brain & Life 03 笑一笑,從絕望中恢復自我
Brain & Life 04 能自我解嘲,才能客觀看待自己
Brain & Life 05 拋開自尊,自尊才會變成財產
Brain & Life 06 面對真實,流下「自己的眼淚」
Brain & Life 07 眼淚可以讓自己煥然一新
Brain & Life 08 將眼淚變成大腦的道具
Brain & Life 09 憤怒要一股作氣發洩
Brain & Life 10 人生是火也是水
Brain & Life 11 想法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