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滾錢的藝術
你有沒有想過何時退休?你有沒有想過,若你不工作的話,很快就會沒錢過活?絕大多數的人,對於沒有金錢的生活,充滿了不安全感。的確,沒有錢真的會使人越來越悲觀,目前社會竊盜案件不斷地增加,正表示許多窮人被逼急了,不得不走上最後犯罪的路。
我不是提倡大眾不要工作,而是希望大眾要懂得投資理財,俗語說:「人兩腳、錢四腳」。想靠自己拼命賺錢,是追不上錢的腳步的,唯有靠著投資理財才能夠成功。而學習投資前,奉勸大家要先懂得儲蓄,因為靠著儲蓄,可以累積自己的一份本錢,用這筆錢來投資,就可以逐漸脫離為錢工作的生活。
上班無法存到第一桶金
想靠上班存到人生第一個100萬,至少得花11年,甚至有上班族工作5年,薪水3萬5,卻幾乎沒存款,主要就是在外租房子,三餐都吃外食,就花了快2萬5,加上交通額外開支,每個月都成了月光族。上班時所能賺到的薪水是有限的,除非是做業務員,可以根據幫公司銷售多少商品來多領一些獎金,但就我所知,大部分的公司在每月的業績結算後,也是重新歸零計算,所以即使是當業務員想領到高收入,每月也都是沒日沒夜的再拚,更別說是一般上班族了。
新手老闆的創業力
不要以為有高度的知識水準,便是成功的象徵,有些大學生因為高不成、低不就而走向自毀之途,因為他們誤以為有了學問便應該是無往而不利。能夠踏上高等學府的臺階,只代表你對課本的領悟力而已:至於在社會能取得成就,是另外一回事。
想要自我提昇的人
提到工作,很多人會全神貫注在金錢這件事情上。但是事實是,如果你是因為錢而從事現在的工作,大多時候不但不能滿足快樂,而且也不可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因此在日復一日的公事中,你必須仔細思考它是否讓你想要進步?它是否挑戰自我的極限?它是否能讓你「就算沒有錢也想去完成」?因此自我精神的提昇至關重要。有幾個要點能幫助你朝這個境界邁進。一、能用老闆的角度思考,用員工的角度做事。二、把職場當作個人事業來經營。三、不僅只對份內之事用心,並且不只著眼於賺不賺錢。四、尊重別人對你的信任。
獨資或股東的選擇
決定好創業的類型之後,接下來便是公司股東的選擇了,簡單說來,創業可分獨資和合夥,而合作夥伴一多,甚至還可直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若以降低創業風險的角度來說,有股東的公司可以把風險分散給每個人,而獨資的公司則是將風險全攬在自己身上,兩者的經營狀況可是完全不同。獨資或股東的選擇,可說各有優缺點,我個人建議若是本身有專門的技術,並且資金也不短缺,那麼不妨一開始創業就用獨資,因為技術在自己身上,創業後只需要請員工來幫忙銷售,公司營運可以馬上進入軌道。
掌握主動權
商業競爭猶如戰爭,中間有無數的間諜穿插,盜取對方的情報,也有替自己公司工作多年的人,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而變節,帶著公司的機密投效他人。無論商場或戰場上,主動的一方較被動的一方優勝。掌握了主動權之後,即可牽制對方的行動。兩個莽夫打架,在彼此都不懂得武功的情況下,人類的本能使他們攻擊對方脆弱的部位,如眼睛、下顎。
同樣道理,在商業戰場上,也不能盲目地攻擊對手,應該找出他們最弱的一環,如此進攻,很容易將他們擊倒。當然,最高明又最文明的戰術足不戰而勝,其次是各在自己的產品上下功夫,在不損害對手的情況下,自己的市場亦不容易被人攻陷。
最惡劣的手段是損人卻不利己,有些公司不改良自己的產品,卻肆意破壞其他對手的內部結構;運用商業間諜多方阻礙對手的計畫,而自己的產品仍不暢銷,這是最卑劣的。所謂抓住對手的弱點,其一是將對手的產品買回來,跟自己的產品放在一起研究;發覺對方的產品有瑕疵的話,在廣告中便可突出自己產品的優良處。通常,新產品面世必引起多方關注,不少對手會立刻將你的新產品逐一解剖研究,企圖找出瑕疵,公諸於世。
小心商場欺詐
商場如戰場,沒有所謂善惡之分,你可以將你的對手視為邪惡,同樣地,你的對手也視你為眼中釘。在商場上,信用是很重要的,但切不可因為與對方稔熟,而忽略了簽約過程;口頭協定是很危險的交易方式。此外,貨款的往來應多加注意。一些批發商未能向店戶及時收取貨款,結果對方店鋪關閉追不到貨款的情況甚多。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花費一、兩個跑腿角色的「觀察員」,隨時留意賒貨商店的動態。
做生意的人,不能單看顧客豪華的派頭而輕信,有些顧客往往以身上沒有現鈔,或「你不信任我嗎?」為藉口,拖延付款時間;你就老實地告訴他,凡事貨銀交易,對方信任自己的貨物品質,自己也是信任對方的金錢而已。如果對方是有誠意交易的,絕不介意立刻付款的,千萬別收取私人支票,只有現金或銀行本票最可靠,現在的大面額鈔票亦有偽冒之嫌,必要時置備驗鈔機,就萬無一失了。經常提防與你合夥做生意的朋友、同事,不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往往會迫使你自己進入緊張及備戰的狀態,但有時實在是不可避免的。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合資公司,股東雖然是你的親密戰友,但「利」字當頭,很容易財迷心竅而中飽私囊;亦有部分奸狡的高級職員,為了金錢上的利益而出賣公司的機密,所以在商場上一定要小心。
選擇員工的條件
若有幸能步步高昇的人,他們真的創造了自己的價值了嗎?在他們的那塊招牌上,是否真的有些許與其他同樣扛著招牌的人不一樣的地方呢?或許你會說,喔,那無所謂。功成名就不就說明了一切?!其實並不。我們必須在這裏告訴你,當某一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那是每一個人夢寐以求的機會─來到大家的面前,只有一個特別的人能夠脫穎而出。
此時,一般步步高昇的人優勢將不再存在。只有招牌上的東西以及它的價值才會讓一個人得到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CEO想委以要務的人就在那些步步高昇群組之中,他實在不必這麼麻煩,直接交由公司來任命不就完結了?或者,經由企業內部的考績等等制度來評選角色。真有這麼簡單與令人感到索然無味嗎?一間企業想要創造企業本身的價值,它必仰賴旗下員工所能為它創造的價值。想當然爾,企業的CEO無時無刻都在找尋能為公司創造價值的人。
因此我們就來談一談:你如何為自己的價值定義?
也就是:企業CEO想要發掘與尋找的人有些什麼與一般員工不同的「價值」。CEO乃是掌握整個企業方針以及大視野的首領人物,他並不該單純依一些表象的標準來審視員工的優劣。雖然優劣的評比還是有一般性的刻板印象,但是企業CEO經常會依時局及關鍵政策來核定自己目前所需要的是哪一種人才。
「人」是一個公司組織中最重要的資產,而多元及包容並存才能激發一個員工的特質和潛能,才能在不同的工作中貢獻不同的觀點和技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極大的,這也是為什麼企業CEO都肯定多元與包容的重要性。如果將一個公司或者企業以部門和類別來做區分的話,每一個部門的員工所能展現的價值也是很不相同的。本節即是以CEO的角度出發選才,從公司不同部門的特性,找尋適合各個部門的員工,進而組成高效率的團隊,最終再讓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生生不息。
能自我管理的人
自我管理是一種讓工作更有效率的規劃。幼兒從學齡前的自由遊玩直到進入學校,父母總是會由自我管理開始教起,那也意謂著自我管理是處理事務的基本條件。但事實就是:現今的企業及公司員工,有很多人喜歡被人管理、而非自我管理!被人管理指的是主管說什麼才做什麼、要求表現出來的成果要人家推一步才做一點、做了一點就沾沾自喜,認為已經做了多麼了不得的事。如果你看完這段敘述發現自己正是這樣的員工,那你最好立即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涯,因為在任何一間企業或公司中都不樂見這樣類型的員工。一個能自我管理的員工,就是能同時對自己及公司負責的員工。
舉個例子來說,出差是許多企業會要求員工進行的事務,出差時每一家公司有不同的規定,包括了雜膳費用的歸納、住宿等級的要求、餐旅花費的額度、單據的必要性及明確性……等等,大都明列在公司的章程中。但是有的員工即使知道有這樣的章程,出差的時候卻無法遵守,有的時候並不是故意違逆,就是抱著太麻煩以及不會這麼嚴苛的想法,直到事後一些帳目無法核銷才抱怨公司沒有說明清楚或是沒有提醒他之類的。
你認為企業領導CEO會喜歡任用這樣的員工嗎?連基本章程規則都無法遵行,可見在專業領域中一定也是同樣的心態。能夠自我管理的員工,必定會要求自己控制好餐旅花費、事前計劃好符合公司要求的行程,清楚明白自己時間如何安排。這是種能力,也是做大事最被看重的負責態度。
不抱怨的人
你是否曾經在職場中仔細觀察過,無論是哪一種行業,鮮少有從來不被抱怨的工作!當然各行各業,豈能沒有箇中辛酸的呢?做外務的要風吹雨淋、做貿易的要將飛行旅程當做家常便飯、做服務業的工作超時、護理人員賣命輪班……不管哪一種行業都不容易。但是你捫心自問,是否看過有那麼一位不愛抱怨的同事?當然,這裏指的絕對不是那種「不沾鍋」型的員工,不沾鍋型的員工雖然也不抱怨,但是對於任何事都是置身事外,嚴格說來這種工作態度是惡劣並且極低評價的。
真正不抱怨的人,他一定具備有比較多的耐心,也比別人多一點包容,遇到緊急狀況能夠冷靜處理,平時同事們瞎起哄的時候他也不會人云亦云。不抱怨的人在情緒EQ上能有較好的管理,因此遇到壓力時也比較能夠克服。要謹守不抱怨的規則並非那麼困難,最重要的就是告訴自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越辛苦表示自己越有機會發揮潛能!這是一個考驗的機會!」
透過信心喊話,將口中想要抱怨的難聽話暫時吞下,透過運動等正當的管道紓壓,經過練習,好的EQ能力也能被塑造出來。抱怨是一種負面的能量,不只會影響個人的理事表現,也會影響整個工作部門或者單位,CEO若想託付重任,不抱怨、高EQ的人將是他的屬意人選。
了解市場動態及對手資訊的人
「閉門造車」是公司行號中經常可見的現象,來自於一種省卻麻煩的心態。但是你若身處公司的核心,這種心態不僅對於工作效率有極大的殺傷力,也可能是很危險的。尤其是現今的各種產業,特別是與國際接軌或者具有潮流型態的行業,了解市場動態根本就是第一步棋。首先要有個觀念就是對於大環境的感知能力比起技術能力一點也不能遜色,這也是產業能夠展現大格局的中心思想。作為主管或者CEO的領導者只能用自己的一雙眼睛去搜集出這些資訊,如果他發現竟然有人和他一樣,那這個人不是企業最大的幫手還會是什麼呢?
具業務能力及表達能力的人
這一點在大多數的主管心中甚至是一般員工眼中都是不會被否認的。業務能力代表的是你個人對外行銷及連絡的能力,也可以說是你具備獨力作業的能力。這和表達能力應是關聯在一起的。有的人很會與朋友交際,但在業務範籌上卻沒辦法做到同樣的水準,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心,二方面也可能是對業務內容不熟悉或不認同。只要花一點時間作研究,你可以將公事做得和私人交際一樣好。當然這裏也並不是說表達能力一定和專業能力有關,但是這是個講究快速的時代,你的表達能力就是一種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不變的道理。
利用有限資源計劃出最大的效益
成本控制是目前各大企業都極度推展的觀念,其實除了成本控制,國際級的企業都已經在推行綠能及綠標章了,因此資源及成本就是與此極度相關的項目。既然是公司的核心部門,那必定是對公司存續有決定性影響的單位,對於「成本控制」和「綠能」的概念一定要有非比尋常的嗅覺才行,從這些方面著手來為公司提升最大的效益,成果絕對會使得企業的領導人不得不注意甚至是重視到你。
請記住,提升公司的形象以及收益是所有企業最在乎且最簡單而唯一的目標,能夠將公司的形象投射進國際視野,並且以有效率的方式執行,請問CEO不找你該找誰呢?公司、大企業的資源對小公司來說相對來說是多得太多,有的人會認為公司需求量大,一點點東西不會有太大影響,因此在登記一些業務消耗品的時候會特別大方。
最簡單的譬如說文具用品好了,明明不需要那麼多筆,卻在登記的時候大筆一揮,登記的數量超過所需甚多;有的不肖員工還會圖利公司、佔公司的便宜,因為自己需要便在公司名下登記。這種行為與其說是不會被CEO欣賞,不如說是會被CEO等層級厭惡的。
別看這一些小動作,如果你能夠抱持著要為公司節省的心態來做這些消耗品的管理,你一定會發現其實透過公司資源的安排可以替公司省下不少成本,而且在物資規劃管理的過程中你也會了解各部門的消耗、誰是需求單位、誰是支持單位……這些東西看似微不足道,但由小處節省的習慣可以延伸到大處。如果你能為公司在乎這些,你就差不多已經準備好管理大資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