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200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年日本史(第四版)的圖書 |
$ 746 ~ 879 | 200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年日本史(第四版)
作者:安德魯 戈登(Andrew Gordon) 著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3-01 規格:22.9cm*15.2cm (高/寬) / 四 / 平裝 / 616頁 共 4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文化上則深受中國隋唐兩代之影響。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士階級政權實際統治,期間包括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與戰國時代。17世紀起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至1854年被美國艦隊迫以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實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維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引入歐洲的科學與技藝,日本的社會於是實現了工業化及現代化,施行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將北海道正式納為領土;而自19世紀末,日本國力大幅增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首先併吞琉球,之後將臺灣、朝鮮、庫頁島等地納為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被當時西方認可為強權之一,成為當時各國承認的帝國主義列強來參與主導世界的政策,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而日本政治後來逐漸被軍方控制,變成了極權國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並於1937年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41年擴大戰場至西太平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但最終於1945年在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後宣布無條件投降。敗戰後,日本在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同時依據新憲法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僅維持防禦性的武裝力量。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8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約40,800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44,000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
維基百科
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權威,全面總結平成「失落年代」(1989–2019) 緊貼史學研究新趨勢,增補環境史角度透視日本近代化進程
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由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權威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教授撰寫,自問世以來一直是美國大學的經典日本史教科書,被翻譯成中、日、韓等多種語言。中譯本自 2006 年初版以來,已成為各大學最受歡迎的教科書與通識讀物之一。此次第四版依據 2020 年最新英文版,吸收學界新近研究成果,增補大量內容,包括環境史、性別關係、軍事安全政策、2010 年代日本政治和社會的近期發展,以至平成時代(1989–2019) 的總體評估。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近現代日本通史論著」。
---------------
本書作者未囿於從美國看日本的立場,以宏觀的態度,涵蓋德川時代以還日本之「現代性 」、「 多樣性 」及「 關聯性 」。在描述日本近現代史的諸多作品中,本書屬於廣度、深度並重,深具世界觀的作品,值得讀者細讀。
─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前校長
戈登這部《200 年日本史》所描述的是近代性所帶來的希望與悲痛,其中包括社會的動盪不安、生活的多樣化以及全球的聯繫。
─ 約翰.道爾 (John W. Dower) ,麻省理工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這部傑出的著作是由歷史學領域的頂尖專家撰寫而成,讓我們看到日本過去兩個世紀的歷史,既有獨特一面,又是全球現代史的一部分。本書涉獵廣泛,文筆生動,書中提出的全新詮釋不僅有益於本科教學和普通讀者,而且能促使自認為專家的人重新思考關於日本近代史及其發展的許多陳舊假設。
─ 藤谷藤隆,多倫多大學歷史系教授
《200 年日本史》是有關近代和帝國時期日本的最佳教材。作為日本勞工史研究前沿的學者,戈登從平民角度提供了不少深刻的歷史細節,特別是日本工業革命期間及之後的工人和其他非精英階層所遇到的艱辛、機遇和阻力。
─ 喬治.卡蘭德(George Kallander) ,雪城大學麥斯威爾公民及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200 年日本史》至今仍是日本近代史課程的最佳入門書,完美結合了一流學術性、可讀性和篇幅恰當的優點。最後一章更令這部著作有力地將歷史盡可能貼近現在,並指明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 肖恩.金(Sean Kim) ,中央密蘇里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日本近代史教科書,涵蓋了日本近代史上的所有重要事件和發展。本書行文流暢,條理清晰,讓學生和普通讀者都能理解日本近代歷史的複雜性。
─ 馬克斯.米德爾 (Max Ward) ,明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戈登講述近代日本的故事時能避免將歷史簡化為刻板成見或陳詞濫調,並為其他論述留有足夠的空間,而非自以為是或固執己見。這是目前所見有關日本近 代歷史最出色的探討。
─ 華樂瑞 (Lori Watt)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歷史系副教授
從地緣政治的宏觀描述到家庭和工作場所的關係,安德魯.戈登全面介紹了日本的歷史和史學。民眾佔據著民族敘事的中心位置;書中也揭示了婦女和工人、大眾文化和盛行的帝國主義是構成近代日本的重要部分。同時,戈登細膩 的行文涵蓋了這領域持續不斷的爭論,而他生動的例證不僅記錄了日常生活,也始終引領著讀者思考現代社會圖景中的權力和政治。
─ 凱倫.威根 (Karen Wigen) ,斯坦福大學歷史系教授
戈登的論述精彩、清晰,令人信服地將日本置於國際歷史的舞台上進行考察。 人們必須了解這個國家的過去,才能理解近代世界的歷史。
─ 諾伊爾.威森(Noell Wilson) ,密西西比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簡介:
安德魯.戈登 (Andrew Gordon),哈佛大學福格爾基金會歷史學教授,曾任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與賴世和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其專著Labor and Imperial Democracy in Prewar Japan(1991)榮獲 1992 年「費正清獎」,並獲「有澤廣巳日本研究最佳圖書獎」提名。其他主要著作包括The Wages of Affluence: Labor and Management in Postwar Japan(1998)、Fabricating Consumers: The Sewing Machine in Modern Japan(2011)等。
譯者
李朝津,早年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 及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東洋史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國立台北大學、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思想史、中日關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