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2012實構築ing」策展
「合作」──實構築的基礎
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結構理性主義的抬頭雖然逐漸明確建築的趨勢走向,也指出了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作品呈現上可能產生的矛盾與衝突,但將建築構造理性化而使建築師放棄藝術性及個人風格詮釋的能力,無疑的,加劇了原本即已模糊不清的建築師、營造工程師彼此之間的「合作」意願及彼此對建築的認知差異,柯比意也曾於1923年提醒過我們有關建築師及工程師的角色爭執,他說:「……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工程師總是健康、快樂、年富力強且積極任事,而建築師總是一幅受挫折樣、遊手好閒、喋喋不休的模樣?因為,建築師快無事可做了,我們(建築師)也沒有足夠的金錢物資,保留我們過往所創造的歷史記憶,我們必須振作,工程師們將會毫無保留的取代我們而開始建造。」(Wieser,2012: 35)柯比意這段話在形容當時建築業界所面臨的狀況真是再寫實也不過,儘管他的原創概念「多米諾住宅系統」符合「構造理性化」的原則,儘管富蘭普頓以「非構築性(atectonic)的純粹主義別墅」的觀點,來概括柯比意在1920-1930年代之建築設計成就(王駿陽譯,2007: 352),但柯比意仍然為建築師在專業上該做的努力盡力表達了他的憂慮,而如果富蘭普頓對柯比意的批判性分析觀點是可接受的,那麼,柯比意在上述1920-1930年之間的住宅作品所表現出高度內在空間性的建築藝術成就,也反證了脫離了嚴謹的構築表現論述,最適於建築師專業形象的還是藝術性的表現,於是問題又回到了原點。
仍舊關注此問題的柯比意,在1960年,用他的巧手畫了一幅圖──「構造者」(Les Constructeurs),說明建築師及工程師在建築構造上的分工,在這幅手繪圖中,左側是工程師,右側是建築師,二者的工作性質是相互緊扣且互為因果的,尤如圖中雙手十指緊扣般,象徵雙方必須同心協力,緊密合作無間。這是柯比意晚年對建築建造一項謙虛且卑微的期許,也說明了,無論基於任何理由,只有在建築師及工程師的團隊合作基礎下,才可能為業主的付出爭取最大的建築價值及宏大的社會意義。
戰後台灣構築文化回顧與反省
另外,在台灣,以光復(1945年)後的台灣現代建築發展狀況而言,能在「構築」實踐上的案例可能相當有限,但台灣在二戰後所面臨的社會發展狀況異常嚴峻,與國際社會的互動相對困難,其中有二個因素對台灣在日後,尤其在1950-1970年間,在現代的建築構造思考與技能上能與國際社會勉強同步,其主要因素分別為1.「美援」2. 外來教會及外籍建築師的協助.。
1.美援的影響
當1949年底,在南京的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之時,雖不乏有良好實務經驗的建築師隨之來台,如著名的基泰工程司主持建築師關頌聲(1892-1960),但對於當時時局之困頓,可為發揮之建築業務實為有限,尤其在1948年,美國政府發表「對華政策白皮書」表明對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支持及不信任態度後,台灣的地位更顯飄搖及危急。不意於1950年,朝鮮半島發生二戰結束以來最重大的戰事,美國政府鑑於西太平洋「反共」防守鏈之戰略佈局之實質需求,重新思考台灣戰略之地緣重要性,繼之重新修復與台灣國民政府之關係,復於1951年恢復大陸時期已執行之對華援助計劃,實行對台之援助,稱之為「美援」,至1965年結束,前後共執行14年,對台灣當時及此後,無論政治、軍事乃至於經濟民生均有極廣氾之影響,已故作家陳映真並曾己「美國文化圈」形容當時台灣接受美援之後的社會發展狀態。
「美援」過程中對台灣建築發展上主要的貢獻在於將已普遍實行於當時歐美先進國家的「系統式」施工圖繪製方式帶入台灣,其途徑有二,第一種方式是透過台美雙方(官方)核定並以「美援」名義執行之工程,負責業務執行之建築師被要求一律以英制比例及英文繪製系統式施工圖,方便在台代表美國美國政府執行業務審查之工程顧問審查,必要時,若干重大工程得送返美國本土審查,這種極為真實的實質援助計劃,將台灣的建築設計執行及工程構造實務,尤其在細部設計能力的培養及提昇台灣在地營造工程實務技能上,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也連帶的培養出一批當時台灣年輕的建築師如沈祖海及楊卓成……等,彌補了戰後建築工程人才不足及符合國際水平實務能力培養的迫切問題。
第二種方式則是透過民間建築個案形成的經驗交流,起因於當時駐台美軍顧問團中亦有若干具良好現代建築設計能力及美學素養的建築工程師,因特殊機緣完成了在台灣少有的「非美援」工程,但卻受惠於美援體系的建築案例,最重要的個案是當時駐台的美軍顧問團工程官史東(Anthony Stoner),受顧問團所在(今台北市中山足球場)附近,台北巿中山北路三段大同大學對面的天主教聖克里斯多福教堂主事神父之託,於1957年完成該教堂設計,無論建築設計對都巿環境所回應,並以不同材質組成的空間層次感處理,或輕巧量體的教堂主體建築,都讓台灣當時建築同業眼睛為之一亮,更重要的是當時與史東一起為該教堂設計並繪製新式「系統式」施工圖的成大建築系畢業生隋洪林,成為當時幾乎是少數幾位有機會學得系統式施工圖繪製技能的純「民間」人士,隨著這件獨特的非實質美援的民間工程完工,該套施工圖隨後透過同好輾轉流傳,嘉惠當時台灣對現代建築響往的年輕建築師,成為戰後,使台灣建築業界真正邁向現代建築工程實踐的重要轉捩點。顯然,藉由圖面深化所構成建築建造的智慧及知識是整個建築現代化過程不變的真理,也明確反應了屬於建築師專業範疇不可替代的角色。
2.外來教會及外藉建築師的影響
另一個在戰後初期(1950-1970年)對台灣發展現代建築水平提昇有重要貢獻的是外來宗教教會及其所聘任之外籍建築師。就現代建築建造的技術卓越性角度而言,我認為台中東海大學魯斯教堂(貝聿銘∕陳其寬,1963)、藝術中心(陳其寬,1963)及台東公東高工的聖堂大樓(Dr. Justurs Dahinden,1960),是非常具代表性的案例。支持東海大學建校的基督教美國聯董會及支持公東高工建校的天主教瑞士白冷教會,過去都是長期在中國宣教的教會,1950年代初輾轉到台灣繼續傳教。透過教會嚴明的內在紀律所形成對現代性的認知及持續追求,使得這三件案例即完成於1960年代,且均為鋼筋混擬土構造的建築案例,除具備技術卓越性的建築建造特質外,藉由核心形式(core form)形成的結構理性主義態度及巧妙的空間使用計畫,使其內在深具機能使用及在地傳統空間文化特質,而毋需藉特定外在形式尋求文化意義的自我認同,尤其是魯斯教堂內部及藝術中心的內部中庭與小演奏廳之關係,更是將建築構築所必須的結構理性的核心空間形式昇華為現代空間文化特質而非僅為發揚傳統文化的歷史大業為前題的空間論述;公東高工以外藉教會之力,由瑞士建築師達興登及結構工程師修畢格(Dr. Schubiger)之合作完成的案例,無論在空間形式美感及社會功能上,都足以說明其對台灣社會的貢獻。這些案例都是台灣在現代建築的構築發展歷程上最重要的突破,同時也是一個里程碑。
鑑於戰後台灣現代建築發展歷程全面性研究所需,自2006至2011的三年時間,國立台灣博物館委託以本人(吳光庭)為主之團隊,執行《二次戰後台灣經典建築圖說徵集研究》的委託計畫,主要目的在於搜集自1945年後至約1990年代電腦CAD開始全面取代手工繪製前,以手繪方式繪製之施工圖、設計圖或草圖、模型或模型照片等,記錄台灣1945年至今現代建築發展之圖面史料,冀希藉此大規模的針對經典建築案例的施工圖的徵∕收集,目的不只在形成二戰後至今,台灣現代建築研究的本土構築研究史觀的視野,也希望為將來若有機會成立的「國家建築博物館」做基礎研究及館藏史料典藏之奠基工作。
五年餘來,幸多位資深前輩建築師及其家屬、門生,多位資深專家學者及學生們,若干公部門營繕單位的檔案資料開放等之大力協助,目前共徵∕收集八萬餘張之施工圖,其中包括許多資深建築師如王大閎、陳其寬、陳邁、漢寶德、林慶豐、蔡柏峰、高而藩、吳明修、潘冀、王秋華、陳仁和……等建築作品之施工圖,也包括至為難得的1986年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德藉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hm, 1920-),於1955年完成設計之台南後壁之菁寮天主教堂(1961)之原始手繪設計圖。這些為數甚大的圖面資料,目前正由台博館以逐張大圖原尺寸電腦掃描建檔中,預計三年時間完成全部掃描;期間,除再繼續徵∕收集施工圖外,預計邀請國內相關研究領域學者、研究生協助建立每一單張圖面之後設資料庫(metadata),方便未來研究台灣建築構築文化及史觀建立所需。(節錄)
吳光庭(「2012 實構築ing」策展人,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策展說明
「實構築」展,源起於2009年,由廖偉立建築師及清水工坊廖明彬先生,因共同執行基督教救恩堂建築及工程,有感於教會及營造廠商及建築師之三方,相互信任及支持的良好合作關係,而於完工啟用後,於該教堂舉辦實體開放參觀及小型論壇,分享相關三方之工程施工及設計經驗,是為第一屆實構築展之開始;隨後於2010年12月於臺中市綠園道勤美,由築生基金會林芳怡及東海大學建築系羅時瑋及蘇睿弼教授共同策展第二屆實構築展,共17件作品展出並邀請日本建築師參展,形成實構築展第一次國際交流。本屆「2012實構築ing」展,則為第三屆展,由淡江大學建築系吳光庭教授負責實質策展,共邀請近二年(2010-2012) 年完工之建築作品共32件,其中包括2件較具數位實踐意義及3件非傳統物質材料所構成的空間設計作品;預計於臺北市民生東路一段21號忠泰中山創意基地URS21展出,自07/21-09/23展出二個月(上午10:00-下午6:00, 週一休館) 。
「實構築」展的基本構想在於推動對整體建築環境品質提昇的關心,從建築師對建築空間設計創意的追求,營造廠工程師在建築營建技術及工程細部的人力及智慧付出,業主在整體建築需求及工程執行機制上的協助及對設計施工團隊的信任,透過這三方合作,不僅形成三贏,更形成建築之於社會優質資產的四贏,廣泛的形成社會大眾對真實建築的深度認識,表達「建築師+營造廠+業主」的三方「合作」,是形成社會優質環境的基礎,這是「實構築」展舉辦三屆以來一貫的基本理念。
因此,「實構築」展,並非是單純的建築創意風格展,而是建築設計創意落實執行完整的實際作品展,因此,所有參展的作品,皆需展示自建築設計、施工營建、細部設計施工及完工後的完整過程,透過圖說、建築模型、細部模型及影像放映等方式,希望讓參觀的觀眾不僅是建築、營建專業工作者、相關科系學生及最重要的社會大眾,均能將深入淺出的展覽視覺展示,適當的轉換成對建築構築的基本概念知識,同時,並藉展示的不同案例,展現建築及營造業者在設計創意及工程執行上默默的高度智慧付出,達到的傲人成果。換言之,「實構築」的涵意,「實」即真實,「構」即建構、構造之意,「築」即建築之意,綜合而言,「實構築」即真實建構建築之意,我們相信優質的三方合作所形成的建築,將是社會集體共有的優質資產。
除了展場展示之外,本次策展亦包括07/21及07/22的三場主題論壇、07/28及08/25二天共四場建築與營造專題講座及展覽期間(07/29-09/16)每週六、日下午3:00起,共十四場次的參展建築師現場導覽(08/25因配合講座課除外) 等不同性質的活動。三場主題論壇主要是藉三件參展作品--2009高雄世運主場館(互助營造+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伊東豐雄建築師事務所+竹中工務店)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麗明營造+大矩建築師事務所+伊東豐雄建築師事務所) 及臺北內湖樸建築(璞寶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大硯建築師事務所) 等三件公私部門主導完成之作品,藉不同工程發包機制及三方相互合作克服困難之過程,剖析如何營建優質建築的經驗分享;建築營造專題講座則側重建築營造執行過程,建築師及營造工程師的執行經驗分享及討論;現場導覽則由參展建築師現場解析自已的作品經驗分享,也同時評析參展的其他作品,形成更廣泛的專業交流及經驗分享。策展單位亦計畫推出「2012實構築ing」建築作品現場參訪之行程,以期達成本展策展理念對「真實」建築的體驗。
由於對本次策展所接觸到的實質參與及贊助的所有單位、個人及廠商們的熱情及物質上的全力支持,使得本展在不需要政府官方任何垂愛關懷之下,得以順利舉辦,共同為營建「我們的」社會優質建築資產而努力,這說明了這些年來,臺灣「民間力量」所累積的競爭優勢及知識優勢皆優於公部門的現象及態勢,但無論公、私部門在「實構築」的理念下都必需合作,才得以集力實現一些符合社會集體所殷盼的建築品質及公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