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項符合
2016東海建築畢業作品集
的圖書
建築
建築,通常指的是對那些為人類活動提供空間的、或者說擁有內部空間的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建築施工而後使用的行為過程的全體或一部分。「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一種廣泛用來指稱建築物或其他具體構造物的名詞。 建築物或其他具體構造物的設計風格與建造方式。 建築師的工作內容,也就是指在設計與建造建築物方面提供專業的服務過程。 建築師的設計活動,涵蓋的範圍可大也可小
建築除了包含規劃、設計並建造出能反應功能的型式、空間和環境,也需要將技術、社會、自然環境和美學納入考量。這樣的過程需要的是對創意的掌控,以及讓材料、科技、光線和陰影能彼此共同合作。此外,建築也是一個將建築物和構造物實現的過程,因此需要考量許多實際的層面,包括工程進度、預算估計和施工管理。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2016東海建築畢業作品集
內容簡介
2016年的夏天,一群大學畢業生,以審計新村作為畢業展覽的地點,這個基地原本省政府時期審計處的宿舍,因政策因素而導致這群宿舍荒廢許久。對於這一次的展覽,我們企圖不只是介紹與展現建築設計的成果展而已,我們更希望透過這一次的展覽,讓觀展人與市民認識理解這區舊宿舍的歷史,帶領群眾回到50年前的時光,那個小孩穿越巷弄,老人在街角聊天的光陰故事。
剛開始到此時,有一區是還未經整理的鐵皮廢墟,地上雜草叢生,屋頂逢雨必漏,我們戴上手套,拿起鋸子和鏟子整理已經破敗的房子,我們拿起油漆刷,刷新一整面朝向馬路的牆,在牆上我們刷上了令建築人聞風喪膽的東海評圖室,紅磚一片片的浮現,堆積著我們過去在評圖場腥風血雨的記憶,如今卻換變成一片片令人懷念的回憶,大評圖室的紅磚,將再現於審計新村的白牆之上,在這老舊的審計新村中,植入了新的圖案、活動、展覽、互動,這個動作也慢慢導向了我們的展覽主題「家」,這裡原本是宿舍,是審計員的家,在這村落中有著大大小小家庭的趣事,鄰居的八卦,老婆婆的香氣十足的牛肉麵,是一個充滿記憶的聚落,現在,我們藉由展覽中的元素,模型,圖面,去與原本宿舍空間對話,去發掘在這些空間中,有著家回憶的一些瞬間與氛圍,這個展覽中,更注重的是每一間房間裡原本生活的空間紋理,再搭配一些簡單的巧思,讓整個建築展很有「家」的味道。
這本作品集是收集了20幾位的畢業設計,有的涉及個人的故事背景,有的關懷自然環境,有的人關注老人化議題,有的關注空氣汙染,有的關心家鄉的都市發展……..等等,是充滿著各式各樣議題的建築作品集,在編排方式,編輯者延續具東海特色的紅磚(東海人看到會慧心一笑),到展場的紅磚塗鴉,一直到這一本作品集,保有著一致的風格,企圖帶給讀者極具東海風格的一本作品集,以及留給同學們一個可以收藏及回憶的一本書。
對東海,謝謝提供這溫柔優美的校園
對老師,謝謝用心教導過我們的老師
對父母,謝謝在各方面的支持與幫助
對同學,謝謝一同走過五年的同學們
對學弟,謝謝在建築路上的教學相長
編輯 許大維 2017 7 20
目錄
book 0
01 序
07 畢設之後 畢設之前
09 [審計新村]
13 [審計新村]+[壹百]
19 [壹百 審計新村]
43 [審計新村]……[壹百]
book 1
01 神聖與世俗_埔里長老教會_許大維 Hsu Ta Wei
11 Super Park -當代都市公共空間再定義_黃郁晴 Huang Yu Ching
21 Cyborg Architecture_陳政宏 Chen Cheng Hung
29 The Awaken Rocket City_吳成國 Wu Chen Kuo
37 不可知論者的精神空間 論影像與真實的不確定性_薛伊閩 Hsueh Inman
45 實構築: 參與實踐紀實_賴季葳 Lai Chi Wei
55 半新不舊的城市再造 _ 微型代謝計劃_葉晴 Yeh Ching
book2
01 [Aging, Farming, Learning in place ] with Aquaponics_蕭凱元 Hsiao Kai Yuan
09 An Overlapping Campus_ _張家豪 Chang Ziv
19 離家之家- 安置兒童 [家] 空間重構_王蓁宜 Wang Chen Yi
29 UNIQ〔LOCAL〕國際商業在台南_許尹嘉 Hsu Yin Chia
39 使用者的城市|群眾遊戲下的變動樞紐_黃于僑 Huang Yu Chiao
49 Consumption Urbanism_Landscaping Department[s] 都市地景百貨_莊晟弘 Chuang Cheng Hung
57 Mixed Cultural Line - Transformation of Taipei Underground section Y_陳敦潔 Chen Duen Chieh
65 NOSTALGIA ── 東海精神 住宿書院 生活與學習的凝聚_林子群 Lin Tzu Chun
book3
01 [in]visible複寫旅點_台中第一廣場空間閱讀與複寫_張瀚雯 Chang Han Wen
11 未完城_趙尉言 Cheu Wey Ian
21 尋路|回家_陳品而 Chen Pin Erh
31 看不見的戰爭 _ 台北戰爭地圖_蘇聖峯 Su Sheng Feng
41 當代「精神官能症」空間場域 - Typology of the 3rd Place_林佳美 Lin Chia Mei
51 THE 23rd PERSPECTIVE OF TAITUNG_楊舜雯 Yang Shun Wen
61 五行製造_岸、船、橋、島、寺_徐藝 Shyur Yi
boo4
01 殯葬自然_與海共生的儀式_吳適宏 Wu Shih-Hung
09 新農村計畫 _ 與自然共諧的食養聚落_吳東格 Wu Dong-Ge
19 後村堰壩體重構_楊育丁 Yang Yu-Ting
29 棄木的真實想像_林佳樑 Lin Chia-Liang
39 “換”換”看_系館開口部再設計_邱雁琳 Chiu Yen-Lin
49 自由的紙空間_石元亨 Shih Yuan-Heng
59 第二空間 _ 從舞蹈表演探索身體與空間_洪睿怡 Hung Jui-Yi
序
推薦序1
全聯網時代的建築就是時間
羅時瑋院長
物聯網(Internet of Art)的時代已經動起來了,Uber啟動的車聯網在各城市興旺發展中,物聯網運作需要依賴通訊網、能源網與物流網的相互聯通基礎設施,而各工業先進國、新興國正卯足力氣趕著鋪設起來,Jeremy Rifkin在數年前出版的《物聯網革命》宣告一個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邊際成本為零的社會)正在形成,那是一個富足又全球網結連通的世界,基礎設施或前期投資完成後的生產,幾乎將以零邊際成本運作,這不只是喝到免費啤酒(free beer)的「免費」概念,而更是自由言論(free talk)的「自由」概念。 因此他預測一個類似生物圈社群、強調社會資本(勝於經濟資本)的共享經濟的來臨。
Steve Case則宣告《第三波數位革命》來臨,物聯網已進化往「全聯網」(internet of everything)發展,在此階段,網際網路會完全整合進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包括學習、醫療、能源、財務管理、購物、旅行、飲食等,當前的每個產業的既有領先企業都將面臨徹底的威脅。 但是這並不是說傳統產業就得走進歷史,反而是傳統產業結合新科技來解決自己最清楚的問題困境,更有機會成為新價值鏈上閃亮的第三波公司。
整體而言,世界的經濟型態勢必發生轉型革命,產業的進化是否也涵蓋了當代的建築設計專業的發展呢? 建築設計生物圈動態的全聯網將會是怎麼個樣子? 哪些既有機制會被破壞、取代? 哪些新的遊戲規則將被引進?
最近台中一位系友事務所接到了三個關於設計中心的方案委託,這是以前不存在的新program,其中一個就在七期重劃區範圍內,這位系友也帶著業主來我辦公室聊聊。 他們租下這塊鬧區土地好多年,希望以低層建築(部分以貨櫃)方式運作,將設置兩百多間工作室,有大有小,租給創意工作者,作為個人或共伴(co-working)工作室,形成一處有活力的創意產業社群集結站。 也會規畫展覽、用餐、咖啡,視訊會議等空間,其實整個program並不確定,還在建築師與業主之間捏揉,充滿可被塑造的各種機會。
業主希望每單元的工作空間以每月兩萬元出租,其實剛畢業的年輕創業者不太負擔得起這價位,但這處區位的土地價值就是那麼高啊!它這區位也將帶來文化創意人口、商品與服務的集中利益,但卻又是剛起步的創意活力人的高資本門檻。 我們從學院的觀點看見在這高張力的開發挑戰中,蘊藏著很新的經營可能性。
譬如,不要以空間單位來訂租金標準,而是依時間單位來定。 使用者沒必要租下一固定空間,卻讓空間在部分時間中閒置(如外出、睡眠時被鎖上不用),而是彈性地依實際使用時間長短來支付費用,行動通訊時代的個人工作配備很簡單---筆記型電腦、或平板及可攜式通訊設備即可。 簡單地說,不就是可以airBnB、Uber模式來經營嗎?
當視覺工具與營造技術可支持碎形形式的建築時,當代建築師也正面對碎形的使用模式,在強大數據算與人工智慧的發展愈趨成熟時,碎形時間與碎形的工作、生活, 愈將成為未來常態。 而且,時間不只是被使用的量的存在,時間另一意義是「生成」(emergence)---未知將知之際的存在,這挑戰設計者的認知與知識限度。 在可預見的五十年內,以前未有過的新事物將以各種新形式出現---但也很多新可能性存在於老建築再活化的案例,建築師將更會是想像力驅動的專業---不限於空間的專業、更要能處理好時間。
另一方面,在後工業、已開發的社會裡,體驗內容愈來愈成為商品價值所在,使用者體驗驅動的產業將成經濟主流,非實體存在的體驗內容與體驗值交織的經濟空間幾乎無窮無盡,城市中非實體性活動如展覽、交流、分享的能量愈趨強熱,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意願經濟,加上體驗市場的蓬勃興起,促使公共領域與商業領域在網路或虛擬空間中上相互滲透,展覽、話題、網路、社群等動態網結的文化交易或交換模式,對建築的要求與其說是空間的形塑,不如說是時間的部署。 城市活動的關鍵議題,時間關聯性會逐漸勝於空間關聯性吧。
奇觀式建築在開發中的城市還發揮著行銷作用,但在已開發地區,全聯網的社會條件更強調開放流動,人被固結在地點上的生活與工作型態將逐漸被解放,生活工作與消費娛樂能以碎形維度來重新計量,人愈來愈在時間上過日子,建築將愈來愈等於時間的設計。 以往我們習慣以「空間資本」來呵護設計創作,我們建造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歌劇院、國家劇場等,展出各種建築奇觀成果,這些空間成為城市的顯著「地標」(landmark)。 未來,這些以空間資本打造的城市地標仍然會由公私部門繼續投資,成為跨國設計能量匯集的空間節點。 但在新的全聯網時代,時間資本的分量將更趨舉足輕重,以「時間」作為營運主體,實質元素(車或房間)根本早已存在、等著被媒合而已。 也就是說,今天誰能經營時間資本景觀,把眾多部門的分散能量在特定時間裡聚集成即時匯流(real time pool),誰就能掌握新的全聯網帶來的龐大效益。
這讓我想起去年六月你們這一屆畢業班在審計新村辦的畢展,你們把畢展活動,又當成一次設計案再玩個過癮。 有人把老宿舍的懸吊式天花的石膏板拆下,利用原天花吊架拉線垂懸起自己的模型,浮在房間內; 有人把衣櫥好好地展示一些小模型,或搬進廢棄的小冰箱、塞滿了概念模; 有人搜刮來被丟棄的舊家具、自己用的地毯抱枕、還有幾盆小植栽妝點你們的老屋展間; 最後一區的同學還出力氣割雜草、運來紅磚鋪上泥地、把你們樹屋作品從室內延伸出室外; 甚至在會漏水的老屋裡結合滴水實況規劃擺設你們的作品。
你們利用老宿舍房間展自己作品的同時,也以建築人的隨興來介入到這些凝固的過去時間。 你們把老屋的滄桑氛圍也加油添料一番,或者就不客氣地這裡掀開、那裏貫穿,整個展區不只是單純的空置房間供你們擺放圖與模型,而是很有巧思地挪用、填補,讓這區老房子好像重新再活過來。 審計新村已不只是容器,而是在時間中被你們演出過去與未來的舞步。
從你們的畢設後表現,可以說這屆畢業班人格中已深植一種設計人格,你們走出校園,已不是五年前走進東海的新鮮人了,而是隨時一出手就做設計、要求設計,不輕易放掉作設計的機會,你們就生活在做設計中,或者說設計已是你們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信經過重裝師訓練的這種設計人格,能在空間上玩出名堂,也能陪伴各位具備在時間中作設計的能力。
推薦序2
邱浩修系主任
建築是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中找到靈光
在理性的思考中迸發感性的偶遇
在公共性的建構裡找到個人情感的認同
好的建築需要讓人感知到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引發與美感的情緒共鳴。一個建築人的養成,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建築系裡的養成教育,就是瞭解如何提出問題,學習物質性和空間技術層面的各種知識,思考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持續去蕪純菁,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法,不斷週而復始,累積經驗直到日漸成熟。今天同學們畢業所代表的,就是具備這個建築提問與應答的基本素養,然而,進入另一個階段,更真實地面對環境給予更複雜與多樣的限制與機會,才是真正成熟的開始。
廖偉立建築師曾說:『建築是持續的戰鬥』,芬蘭建築理論家JuhaniPallasmaa提及他的好友普立茲克獎得主Glenn Murcutt建築師時也強調他不只是一位好的建築師,更是『鬥士』(Warrior),我想者兩個近似的看法,並不是危言聳聽地要將建築執業看成一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個人戰場,而是提醒建築人對於自己所相信的建築價值,捍衛與堅持所需要的決心與熱情,需要克服種種資源、團隊、技術不到位時,所必須付出的溝通與努力的必然代價。因此,做建築是不能悲觀的。
畢業之後,不論同學們是否決定要從事建築這一行,我對各位是充滿期待的,你們在評圖場上已經證明了你們有自信地從東海建築系嚴格的重重要求關卡,磨鍊出可以受用一輩子的堅毅心性與樂觀態度,其他的,就是相信你們自己所願意相信的,並勇於付諸行動持續地成長。當然,作為建築系的老師,我更加期待各位投入建築自身的領域,為環境美學與文化的提升,開創出新的高度與深度,台灣有太多的喧嘩質疑,太少的探索實踐,太多個人的小確幸,太少寬闊的眼界格局,希望你們這一代的東海建築人走出台灣的限制疆界、走出更豐厚多樣的建築文化內涵。
詳細資料
ISBN:9789869437110叢書系列: 獨立出版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66折: $ 383
66折: $ 317
66折: $ 185
66折: $ 218
作者:原味太太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12-15
$ 374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9-10-17
$ 276
作者:韓江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10
$ 300
作者:藤桃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11-09
$ 95
作者:花於景
出版社:魔豆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0
$ 253
作者:軌道鞅
出版社:玩股網
出版日期:2024-11-01
$ 316
作者:門馬司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20
$ 170
作者:毛毛毛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0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