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的圖書 |
![]() |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作者:馬修‧戴斯蒙 Matthew Desmond / 譯者:胡訢諄、鄭煥昇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6-02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貧者更貧。」
** **
** **
**______**屋況合宜、價格合理的居住環境,絕對應該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穩定的棲身之所,是脫離貧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 **
** **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出版人週刊》、GoodReads、《衛報》、《柯克斯書評》、《歐普拉雜誌》_____年度好書
尤美女(立法委員)、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花敬群(內政部政務次長)、房慧真(記者)、柯文哲(台北市長)、徐世榮(政大地政學系教授)、黃哲斌(新聞工作者)、黃國昌(立法委員)、張鐵志(資深評論人)、劉美妤(媒體工作者)、蔡培慧(立法委員)_______政界、學界一致推崇
** **
▪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爛這間房子……
▪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不談論居住議題,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源。
** **
★** **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 Amazon年度TOP 20**
★** ** 《出版人週刊》2016年十大好書
★** GoodReads****年度好書**
★** ** 《衛報》2016年最佳假期讀物
★** ** 《柯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 ** 《歐普拉雜誌》10本必讀佳作
★** iTunes****本月好讀**
★** ** 《華爾街日報》最佳春季非小說
★** Google Play****春季好書**
★** ** 入圍2017年卡內基最佳非小說獎
★** 800名CEO****票選年度最佳公共事務書籍**
★** BuzzFeed票選2016年必讀的14****本書**
★** Vulture****雜誌本月必讀**
★** ** 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 蟬聯各大排行榜數十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