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政府失靈、企業黑心、食品市場遍地烽火
自己的食品安全自己救!食安問題是新一波公民覺醒的契機
完整解析台灣食安問題與風險政策的第一本書
面對食安風暴,我們除了憤怒與恐懼,更需要認識與覺醒,參與它,才能改變它!
面對「隱瞞、否認、卸責」的食安風暴三部曲,
不能只有清理戰場式的政策,必須改變戰略思維! (以上兩句一起強調)
要瞭解食品安全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得先知道當代食品是怎麼生產、製造、加工、運輸和販售。
本書對台灣的食安案例做了完整的報告,從產地的汙染(重金屬戴奧辛)到食品加工過程的問題(三聚氰胺、塑化劑、起雲劑、混油、混米),以及食品科學的進展(基因改造),乃至國際貿易對台灣市場的衝擊(美牛問題),逐一分析與拆解,提供關心食安議題的消費大眾最有效的知識入門,以期產生一種對於食安的公民認識與覺醒。
面對食安問題:
為何政府缺乏解決魄力?
市場經濟的邏輯勝過國民健康的考量。
行政官僚一味追逐「拚經濟、救台灣」,導致政策上不管以多麼好聽的話術關心人民健康、福祉和環境,最終撥下來的人力與資金嚴重不足,行政措施上始終無法嚇阻惡意的廠商。而面對問題時,政府掩飾、不願意即時公佈資訊,原因經常是擔心國賠、害怕影響銷量,也避免曝露政府的管制與查證能力不足。
食品企業真的可以自主管理?
食品危機層出不窮基本上是利益的問題。
利益要靠道德管理、自主管理或是其他非制度性的作法,是絕對不可能有效的。業者自主管理這種模式,實際上是把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關係,簡化成企業與消費者。政府在過程中試圖淡化自己的角色,但在層出不窮的食品爭議中,政府更應該站出來執行公權力。食品衛生管理單位一再推動食品業自我管理,卻缺乏有效的監督,結果就是自主管理的企業更加不受民眾信任。
民眾為何對政府缺乏信賴?
食品治理其實是需要民主的。
個人與政府之間往往存在制度上、知識上及資訊流通上的不對等。這種不對等關係轉化成溝通上的鴻溝,一旦問題爆發,民眾便陷入恐慌。不懂會恐慌是很正常的事,但現在民眾懂了卻是感到憤怒。台灣的食品無法叫人心安,不肖廠商雖然要負起大半責任,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政府偏重經濟、開放市場卻失去管制底限、黑箱決策,並要求食品檢驗人員擔負超越其人力和資源的責任。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能做什麼?
自己的食品安全自己救。
今日的消費運動來到了一個關於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的價值性運動;食品風險治理也來到了一個我們想要什麼樣的食品上桌的現實問題。近年來的食品問題是喚醒公民覺醒的契機,從關心我們餐桌上的飲食健康和安全,到探討政策和措施是否合理,乃至於政府施政的透明度能否讓大眾接受,這些都是我們為更好的生活而驅策政府與企業改變的一種參與方式。
【名家推薦】
◎陳建仁(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謝豐舟(台大醫學院教授)
◎陳為堅(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林惠玲(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傅大為(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詹長權(台灣風險分析學會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