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不只是消費: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的圖書 |
不只是消費: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 作者:沃夫岡.烏利西(Wolfgang Ullrich) 出版社:城邦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15-07-21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我們消費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品味、風格和生活主張!
在現今世界,就連日常消費產品也都要滿足最挑剔的美學要求,甚至像上流社會所用的精品一樣奢華登場。
在《不只是消費》裡,烏利西劈頭就揚棄了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對於消費文化的批判。行銷是個騙術嗎?血拚只是原始衝動嗎?他說,不是。「正好相反,消費和閱讀一樣,都可以是一種文化行為;選擇對的胡椒罐也可以證明品味和判斷力,就像決定要讀哪一本書一樣。」
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使用的東西,不只有使用價值,更有其符號力量。購物是很複雜的事,產品不僅樣式要對應,情境也要對應。就像我們晚餐時不用菜刀切魚,不會用水杯喝葡萄酒,特定情境要用特定的沐浴乳,這一切代表的,其實是文化的精緻化。
烏利西以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為喻,試圖拉近消費產品和藝術作品的距離,正因為消費產品的生產和藝術作品的創作其實是殊途同歸的。作者更認為:消費者可以變身為有教養的公民:好的設計也有教育的功能,它甚至比其他大眾媒介更能對人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部真正將文化批評、藝術理論和消費心理學熔於一爐的傑出作品
對於產品設計、美學經濟、市場行銷以及消費文化的分析尤為鞭辟入裡
名人推薦
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 別蓮蒂
漂亮家居雜誌社社長 林孟葦
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副教授 賀瑞麟 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