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新增訂版
獨家揭露作者──華特.艾薩克森增錄後記
抓住賈伯斯天才般的靈光
這本賈伯斯唯一授權的傳記,完整記載他的一生。但這本書談的不只是賈伯斯。
人人都知道賈伯斯不遺餘力捍衛隱私,這位傳奇性的企業家從未寫過回憶錄,但他在兩年間,接受本書作者艾薩克森多達四十餘次的深入訪談,並允許他遍訪他的朋友、親戚、競爭對手、仇人和同事,總數超過一百人。
艾薩克森寫出「最真實的賈伯斯」,書中描述這位創造力旺盛的企業家雲霄飛車般驚險刺激的一生。賈伯斯執著的個性、追求完美的熱情和狂猛的驅力推動六大產業革命,包括個人電腦、動畫、音樂、電話、平板電腦和數位出版。
這不只是賈伯斯的故事,也是一本談創新的書。在這個數位時代,很多企業都努力走在創新的最前頭,許多國家也汲汲於建立創新經濟,但就獨創、想像和創新,賈伯斯無疑是標竿人物。他深知要在二十一世紀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必然要讓創造力和科技結合,因此他打造的公司,不但要有跳躍的想像力,更要呈現鬼斧神工般的科技工藝。
賈伯斯和蘋果的同事就是能力行不同「凡想」的一群人:他們不只精益求精,推出改良的產品,也設計、生產出全新的產品或服務,讓不知道自己需要這種產品的消費者大為驚豔。
儘管賈伯斯對本書撰寫充分配合,卻不要求控管內容,也不要求出版前先看過。甚至鼓勵認識他的敵人或前女友跟作者談談,他也不曾設限。
賈伯斯旺盛的企圖心就像一把火,不但鞭策自我,也讓周遭的人受不了。但他的個性和熱情已和他的產品密不可分,就像蘋果的硬體和軟體已結合成一個整體。我們可從他的人生故事得到啟發、學到教訓,但就創新、個性、領導力和價值而言,他絕對是最好的學習教材。
作者簡介:
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現任國際非營利組織亞斯本研究院(Aspen Institute)執行長暨總裁。該機構聲譽卓著,不僅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政策研究與教育機構,在歐洲、亞洲也設有研究分院,透過邀集各界精英舉辦高峰會、研討會和執行研究計畫等,積極促進國際領導人才交流,並提出政策建言,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機構之一。
艾薩克森畢業於哈佛大學文學院,後以羅德學者身分在牛津大學進修,並取得哲學及政經碩士學位。曾任《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執行長,在歐巴馬總統上任後,被指派擔任美國廣播理事會(BBG)主席。
艾薩克森不僅是一位傑出記者,更是備受讚譽的傳記作家,寫作功力一流。著有《愛因斯坦》(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富蘭克林傳》(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季辛吉傳》(Kissinger: A Biography)等暢銷傳記。
譯者簡介:
廖月娟
1966年生,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榮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八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主要譯作為《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第五項修練III:變革之舞》、《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狼廳》、《雅各的千秋之年》等。
姜雪影
資深媒體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碩士,曾任《天下雜誌》資深編輯、時代基金會資深副執行長、IC之音電台總經理兼台長、淡江大學英文系講師。著有《世紀之都:紐約》一書,曾獲金鼎獎、吳舜文新聞獎,並帶領IC之音榮獲多項金鐘獎、文馨獎。近年專事翻譯,譯作包括:《左右決策的迷惑力》、《不理性的力量》、《失控的未來》、《快樂,讓我更成功》、《藍毛衣》等。
謝凱蒂
美國蒙特瑞國際學院口譯暨筆譯研究所碩士,具多年口筆譯工作經驗,於天下文化出版之翻譯著作包含《琥珀中的女人》、《阿瑪迪斯的愛與死》、《你會聽,孩子就肯說》、《發掘你的太陽魔力》、《和尚賣了法拉利》、《拍照前先學會看》、《有準備,創意就來》、《讓天賦自由》、《看到什麼都會畫》、《勇氣之旅》、《一切都已不再》等。
章節試閱
聚焦四項偉大的產品
懂得聚焦是賈伯斯的強項之一,他說:「決定『不做』什麼,跟決定『做』什麼,一樣重要。就公司而言是如此,就產品而言亦同。」
賈伯斯重返蘋果之後,立刻開始執行他的原則。
產品線總體檢
賈伯斯請每個團隊說明當前業務,並要求他們講出,自己的產品或專案應當繼續推行的理由。賈伯斯也徵召席勒(Phil Schiller),席勒當時任職於做圖像軟體的巨集媒體(Macromedia),曾在蘋果服務過。席勒回想道:「賈伯斯常在可容納二十人的會議室,召集各個產品團隊,他們便帶來三十個人,做一大堆賈伯斯不想看的PowerPoint。」
所以,賈伯斯在這些產品檢討會議上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禁止使用PowerPoint,他後來說:「我不喜歡他們做簡報時,光是放投影片,而不去思考。他們遇到問題就只會做一堆投影片,我要他們深入參與,反覆研究問題,而不只是放一堆投影片。言之有物的人,不需要PowerPoint。」
產品檢討結果指出,蘋果嚴重失焦,只因為官僚體系的運作,或為了滿足零售商的即興需求,就胡亂生產各種產品的各種版本。席勒後來說:「那簡直是瘋狂。自我欺騙的團隊製造出琳琅滿目的產品,多數都是垃圾。」
蘋果有十幾種版本的麥金塔,每種版本都有令人混淆的編號,從1400 到9600 不等。賈伯斯說:「我要求他們跟我解釋這個現象,解釋了三個星期,我還是理不出頭緒。」他最後便開始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我應該介紹朋友買哪一款?」
他得不到簡單的答案,於是著手砍掉許多機型或產品,沒多久就刪去了70%。他對其中一個團隊說:「你們是聰明人,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爛產品上面。」
許多工程師對賈伯斯的「砍殺焚毀」策略感到憤怒不已,這種策略最後會造成大幅裁員。但賈伯斯後來聲稱,優秀的人(包含手上案子被終止的人)都心存感激,他在1997 年9 月的一次幕僚會議上說:「工程團隊都極度興奮,我剛和他們開完會,其中有些人雖然自己的產品才剛被砍掉,卻雀躍不已,因為他們終於知道我們的方向在哪裡。」
經過幾星期之後,賈伯斯終於受夠了。「別再鬧了!」他在一次大型產品策略會議上大喊:「這簡直瘋了!」他抓起一支奇異筆,以白板為框,中間畫一條縱軸與一條橫軸,分成四格矩陣,接著說:「我們要的是這個。」他在矩陣的兩個縱列上方,各寫了「一般消費者」與「專業人士」,橫排的左側則各寫上「桌上型電腦」與「可攜式電腦」。他說,蘋果的任務就是為這四個領域各製造一種偉大的產品。席勒回想:「整間會議室陷入錯愕的沉默。」
9 月份的董事會議上,賈伯斯提出這項計畫,同樣得到錯愕的沉默。伍拉德後來說:「艾米里歐每次開會,都想說服我們批准更多產品,他不斷說我們需要更多產品。然後賈伯斯來了,告訴我們應該減少產品。他畫一個四格方塊,然後說,這就是我們應該著重的地方。」
起初董事會不願接受,表示這其中有風險,但是賈伯斯說:「我可以讓它行得通。」董事會一直沒有否決這個策略,賈伯斯才是老大,於是他著手落實計畫。
聚焦能力拯救了蘋果
聚焦四項偉大的產品結果,蘋果的工程師與管理者,突然有了僅僅四個清楚的重點。針對專業桌上型電腦,他們將專注於製造Power Macintosh G3;針對專業可攜式電腦,生產重點是PowerBook G3;至於消費者桌上型電腦,則準備開發iMac;而消費者可攜式電腦的重點,則是後來的iBook。
因此,蘋果也必須剔除其他方面的業務,例如印表機與伺服器。1997 年,蘋果銷售StyleWriter 彩色印表機,這基本上是惠普DeskJet 的版本之一,惠普就靠著賣墨水匣,賺走大部分的錢。賈伯斯在產品檢討會議上說:「我不懂,你們出貨100 萬台,卻不賺錢?沒道理嘛!」
他起身離開會議室,打電話給惠普的老闆說:我們分道揚鑣吧!我們不再做印表機,就讓你們自己做。然後他回到會議室,宣布退出印表機市場。席勒回想:「賈伯斯審度情勢之後,立刻看出我們必須跳脫窠臼。」
賈伯斯最受矚目的決策,則是徹底根除了手寫辨識功能還過得去的「牛頓」PDA。他討厭「牛頓」,一來這是史考利的得意之作,二來它的功能未臻完美,還有就是他實在討厭手寫筆。賈伯斯曾在1997 年初,試圖讓艾米里歐取消這項產品,最後艾米里歐只答應,設法把這個部門分割出去。
到了1997 年底,賈伯斯進行產品檢討時,「牛頓」依然存在。他後來說明這項決策:如果蘋果的狀況不那麼危急,我就會親自督軍,設法改善產品。我不信任經營這個部門的人,但感覺到這其中藏著相當好的技術,只是被不當管理搞砸了。部門關閉之後,釋出的某些優秀工程師,可以去研發新的行動裝置。我們最後終於做對了,因為我們把方向轉往iPhone 與iPad。
這種聚焦能力拯救了蘋果。賈伯斯重返蘋果第一年,就資遣三千多名員工,挽救了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他在1997 年9 月成為代執行長,那年會計年度結束時,蘋果已經虧損10.4 億美元。賈伯斯說:「我們只剩不到九十天,就要破產了。」
1998 年1 月舊金山麥金塔世界大會上,賈伯斯站在一年前艾米里歐出糗的舞台上,蓄著滿臉鬍鬚,身穿皮夾克,大力推銷新的產品策略。簡報結束時,他第一次用了那句話,後來成為他另一個經典口頭禪:「對了,還有一件事⋯⋯」
而這天的「還有一件事」, 就是「Think Profit」(獲利思維),他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觀眾報以熱烈掌聲。歷經兩年嚴重虧損之後,蘋果終於好好過了利潤豐厚的一季,進帳4,500 萬美元。1998 會計年度,蘋果創造了3.09 億美元的利潤。
賈伯斯回來了,蘋果也回來了。
不讓金錢破壞人生
賈伯斯對財富的心態很耐人尋味。在蘋果公開上市三十年後,賈伯斯曾回想一夕之間億萬在手的心情:
我向來不曾為了錢傷腦筋。我生長在中產階級的家庭,從不擔心自己會餓死。我在雅達利工作過,知道我還能以工程師混口飯吃,生活一定過得去。上大學和去印度那段時間會那麼窮,是為了體驗清貧的感覺。我的生活一向簡單,上班之後也一樣。我經歷過窮苦的日子。我覺得很棒,反正沒錢,就用不著為了錢掛心。後來變得非常富有,錢多到數不完,也不必擔心錢的事。
我看到在蘋果工作的一些人賺了大錢,便覺得自己非過另一種生活不可。有人買了勞斯萊斯和好幾棟豪宅,每一棟都得請管家來管理,之後又得找個經理來管這些管家。他們的老婆紛紛去整形,最後變得怪裡怪氣的。實在很瘋狂。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對自己承諾:我絕不讓金錢破壞我的人生。
改變美國企業的人
蘋果大發利市,賈伯斯也跟著成為名人。1981 年10 月《公司》(Inc.)雜誌的封面人物就是他,標題為「改變美國企業的人」。封面上的他,身穿藍色牛仔褲、白襯衫,加上一件緞面西裝外套,鬍子修得整整齊齊,頭髮也梳理得一絲不茍。他身體稍稍前傾,雙手靠在桌上擺的一部蘋果二號上,炯炯有神的看著鏡頭,這種懾人的目光是從傅萊蘭德那裡學來的。根據雜誌上的文章,「賈伯斯一開口,語氣熱切彷彿先知看到未來。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會讓他看到的未來成真。」
1982 年2 月,《時代》做了年輕企業家的專題報導,封面人物則是賈伯斯的畫像,目光依然灼人。封面故事描述他是「一手創造電腦產業的人」。還有一篇人物側寫是由記者莫瑞茲執筆,寫道:「賈伯斯現年二十六歲。六年前他利用父母家的一間臥房和車庫創辦了一家公司,但今年這家公司的營業額預計高達6 億美元⋯⋯ 身為公司高級主管的他,對下屬有時苛刻、嚴厲。他也承認:『我必須學習隱藏個人的情緒。』」
儘管賈伯斯已名利雙收,依然認為自己是反主流文化之子。有一回到史丹佛大學訪問,他走進一間教室,脫下身上的名牌西裝外套和鞋子,爬到桌上盤腿而坐。學生問了他一些問題,像是蘋果股價何時還會上漲。他說,這沒什麼好談的。反之,他熱情洋溢的說起他認為未來產品應該如何,例如有一天電腦應該跟書本一樣大小。
後來,賈伯斯抱怨說,這個時代的孩子似乎更重視物質,也更關切求職問題。 他說:「在我上大學的時候,1960 年代剛結束,功利主義的浪潮還沒襲來。但是現在的學生,連理想都不會掛在口頭上了。對這些商學系、企管系的學生來說,好好啃教科書、將來賺大錢,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不願花很多時間思索人生和哲學的問題。」
賈伯斯說,他那一代的人則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感覺得到1960 年代充滿理想的風,在我們背後吹拂。大多數與我差不多年紀的人,我們的血液裡永遠流淌著那個年代的熱情與叛逆。」
極簡美學,極狠領導
有些企業領導人高瞻遠矚,因而能推動創新;有些則是掌控細節的大師。賈伯斯兩者皆是,他對創新和細節永不放鬆。這就是為什麼他得以在三十多年的時間內,推出一系列改造產業的產品。
他跳躍式的想像力是本能的、無可預期的,有時甚至是神奇的。他就像個找路人,能夠吸收訊息,從風中嗅出端倪,知道眼前有什麼。未來的一百年,世人必然還會記得賈伯斯這個企業領導人。歷史將讓他進入萬神殿,與發明家愛迪生和汽車大王福特並列。
還有一件事……
在我們進行訪談的時候,他曾多次提到他希望留下什麼。下面就是他自己的話:
對建立一家屹立不搖的公司有著不滅的熱情。我希望激發公司裡的人做出偉大的產品,其他都是其次的。能獲利當然很好,因為這樣你才有更多的本錢去做很棒的產品。然而,最重要的動機還是產品,不是獲利。雖然製造產品和追求獲利只有些微不同,但這目標的確關係到一切,包括你要雇用什麼樣的人,晉升哪些人,在開會的時候要討論什麼。
有些人會說:「給消費者想要的東西。」但這不是我的做法。我們必須在消費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東西之前,就幫他們想好了。福特曾說:「如果我問顧客要什麼,他們必然會回答我:跑得更快的馬!」除非你拿出東西給顧客看,不然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的任務是預知。
寶麗來的蘭德曾提到人文與科學的交會。我喜歡這樣的交會,這就是最神奇的地方。目前創新的人很多,我的職涯最突出的並非創新。蘋果能打動很多人的心,是因為我們的創新還有很深的人文淵源。我認為,偉大的工程師和偉大的藝術家很類似。他們都有表達自己的深切欲望。其實,為第一代麥金塔打拚的精英當中,有些也會寫詩或作曲。在1970 年代,人們用電腦表達他們的創造力。像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這樣偉大的藝術家,本身也是科學家。米開朗基羅不只是會雕刻,也知道如何開採石材。
蘋果能做的,就是幫消費者整合。因為一般人都很忙,一星期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完全抽不出時間想這些。如果你對製造偉大的產品充滿熱情,你就會想整合,把你的硬體、軟體和內容變成一個整體。如果你想開闢新的疆土,你得自己來。如果你要使你的產品開放,和其他軟、硬體相容,就不得不放棄你的一些遠見或夢想。
過去的矽谷,在不同的時間點都曾出現過獨領風騷的大公司。最早是惠普,他們曾稱霸一段很長的時間,接著進入半導體時代,快捷和英特爾是其中的佼佼者。之後蘋果也曾光芒耀眼,然後又黯淡下來。到了今天,我想最強的就是蘋果,而Google 緊跟在後。我認為蘋果禁得起時間考驗。
向微軟丟石頭很簡單。微軟顯然不再像過去那樣意氣風發,不再舉足輕重。像IBM 或微軟這樣的大公司為什麼會衰退?我有我自己的理論。他們本來表現得很不錯,能夠不斷創新,最後稱霸一方,但之後就不再那麼重視產品品質。他們漸漸認為,公司最重要的人才是銷售人員,而非產品工程師和設計師,因為只有銷售人員才能使公司的營收數字攀升,最後公司的掌門人就是做銷售的。
IBM 的艾克斯是個聰明絕頂、能言善道的銷售天才,但他對產品一無所知。鮑默接掌微軟,他一樣只懂銷售,對產品一竅不通。蘋果很幸運,得以在多年前東山再起。至於微軟,只要鮑默掌權一天,微軟就不可能改變。
華特.迪士尼是典範,惠立和普克也做到了,英特爾的創辦人也是。他們創造了長青企業,而不是只為了賺錢。我希望蘋果這家公司也能成為一棵長青樹。
我不是殘酷無情的暴君,我只是說實話。如果有人搞砸了,我會當著那個人的面說出來。我知道我在說什麼,我希望的企業文化就是這樣:對彼此完全坦白,任何人都可以告訴我,說我在鬼扯,我也會罵他們白爛。我們經常吵得臉紅脖子粗,互相叫罵—其實,蘋果讓我最難忘的,就是這樣的火爆時刻。
我一直想做的是:繼續前進。不然,就像巴布狄倫說的,你要不是忙著生存,就是在為死亡瞎忙。
我的動力是什麼?我想,大多數有創造力的人都不忘感謝前人的努力。我使用的語言或數學都不是我發明的,我的食物很少是我自己準備的,我的衣服也是別人做好的。我做的一切仰賴其他人,可以說,我們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很多人也希望能為全人類貢獻一己之力,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我們無法像巴布狄倫
那樣寫歌,也不能像史塔博(Tom Stoppard)那樣會寫劇本,我們只能就自己僅有的才能去發揮,去表達我們深刻的感覺,貢獻一點東西出來,以感謝前人的付出。這就是我的動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本書)
聚焦四項偉大的產品
懂得聚焦是賈伯斯的強項之一,他說:「決定『不做』什麼,跟決定『做』什麼,一樣重要。就公司而言是如此,就產品而言亦同。」
賈伯斯重返蘋果之後,立刻開始執行他的原則。
產品線總體檢
賈伯斯請每個團隊說明當前業務,並要求他們講出,自己的產品或專案應當繼續推行的理由。賈伯斯也徵召席勒(Phil Schiller),席勒當時任職於做圖像軟體的巨集媒體(Macromedia),曾在蘋果服務過。席勒回想道:「賈伯斯常在可容納二十人的會議室,召集各個產品團隊,他們便帶來三十個人,做一大堆賈伯斯不想看的PowerPoint。」
所...
作者序
本書由來
二○○四年初夏,史帝夫.賈伯斯打電話給我。我們已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他對我大抵還算友善,有時則特別熱絡,尤其是在他即將推出新產品,希望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或接受CNN專訪的時候。但他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剛加入亞斯本研究院【譯注】,不在那些媒體工作了,也很久沒有他的消息。我們在電話中聊了一下我的新工作,我請他到我們科羅拉多的夏季研習營來演講。他說,他很樂意到科羅拉多,但他不想上台演講,只想跟我一起散散步,好好聊聊。
我覺得這似乎有點怪,當時我還不知道他喜歡長走,如有重要的事要談,常和人邊走邊談。原來,他希望我為他寫一本傳記。不久前,我才出版富蘭克林的傳記,正在為愛因斯坦寫傳。我的本能反應是:他是否認為繼愛因斯坦之後,該輪到他了?當然,這個念頭有點開玩笑的意味。他的人生歷經很多大起大落,將來會如何,還很難說,因此我不敢一口答應。我說,時機未到,或許再等一、二十年,等你退休之後再說吧。
我早在一九八四年就認識他了。我還記得有一天他來到曼哈頓的時代生活大樓,和編輯共進午餐,宣揚他新推出的麥金塔電腦。那時,我們就知道他脾氣不好,因為他曾因一個《時代》雜誌記者在報導中揭露他不欲人知的舊事,而出手傷人。但我後來跟他一聊,發現自己被他的口才深深吸引。這麼些年來,他說起話來的認真與專注著實打動不少人。我們一直保持連絡,即使在他被逐出蘋果之後,我們還有來往。每次他有新產品要推出的時候,像NeXT電腦或皮克斯的電影,就會來找我。他常帶我去曼哈頓下城一家壽司店,講起他的產品,渾身散發出光和熱,眉飛色舞地說這是他登峰造極之作。我喜歡這個人。
他重新登上蘋果的王座之時,我們讓他上了《時代》的封面。那時,我們正在做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系列報導,他也給我一些點子。蘋果為了傳達其核心文化,也在此時推出「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廣告,採用了許多特立獨立、改變世界的名人圖像,其中有幾位正在我們考慮之列。他發現這種評估——即評估一個人在歷史上的地位及影響力——非常有趣。
在我婉拒為他寫傳之後,不時仍跟他連絡。有一次,我寫電郵給他。我說,我女兒告訴我,蘋果商標是為了紀念計算機科學之父杜林,不知道對不對?杜林曾協助英國軍方破解希特勒陣營密碼系統,然而最後在自己吃的蘋果塗上氰化物,一代英才就此離開人世【譯注】,那咬了一口的蘋果於是成為蘋果公司的商標。賈伯斯回覆說,他希望當初蘋果的商標是這麼來的,可惜不是。我們多次書信往返,討論蘋果的早期歷史。此時,我已蒐集了一些相關資料,心想日後說不定會為賈伯斯寫傳。之後,我為愛因斯坦那本傳記辦新書巡迴發表會。在帕羅奧圖那場,他也來了。他私下對我說,請我再考慮寫傳的事,他的人生故事應該是不錯的寫作題材。
他的堅持教我疑惑。人人都知道他不遺餘力捍衛隱私,而且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看過我寫的任何一本傳記。我還是不敢立刻答應,只是說,或許再等等吧。然而,到了二○○九年,我接到他太太蘿琳.鮑威爾(Laurene Powell)打來的電話。她直截了當地說:「如果你還想為史帝夫寫傳,最好趕快動筆。」這是他第二次因病向公司請長假。我坦承,他早在二○○四年得胰臟癌的時候就曾主動邀我寫傳,但我當時對他罹癌的事一無所知。蘿琳解釋說,我們儘量保密,因此當時根本沒幾個人知道。他是在動手術的前夕打電話給我的。
聽蘿琳這麼一說,我下定決定為賈伯斯寫傳。沒想到賈伯斯爽快地說,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出版前他完全不看也可以。總之,我有絕對的自主權。他說:「這是你的書,我可以等出版後再看。」但那年秋天,他似乎有了新的想法,提議兩人合作。我當時也不知道他又飽受癌症併發症的襲擊。後來,我打電話給他,他都沒接,也沒回我電話,我只得把這個寫作計劃擱在一旁。
但在二○○九年除夕那天下午,他突然打電話給我。他在位於帕羅奧圖的家。他太太帶三個孩子去滑雪,他身體不大舒服,不能出遊,因此留在家裡,只有作家妹妹夢娜.辛普森陪他。他想起很多往事,談興很濃,我們聊了一個多小時。他從十二歲那年想做一個頻律計數器說起,提到他從電話簿找到惠普創辦人惠立(Bill Hewlett)的電話號碼,就直接打電話給他,向他要零件。他還說,自從他回到蘋果重新掌權,這十二年是他創造新產品的高峰期,但他還有更重要的目標,也就是效法惠普的惠立和普克,締造一家創新動力無限的公司,進而超越他們。
他說:「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偏向人文的孩子,但我也喜歡電子的東西。後來,我讀到寶麗來(Polaroid)創辦人的蘭德(Edwin Land)曾言,一個人能站在人文和科學的交叉口,兼容貫通,才是真正的人才。在那當下,我決定要當這樣的人。」似乎他在暗示我,這可做為傳記主題(至少這是個不錯的主題)。的確,我先前為富蘭克林和愛因斯坦作傳,這兩個人最吸引我的,不但擁有驚人的創造力,更能擁抱人文和科學,加上特立獨行、堅毅不拔的性格——我相信這就是二十一世紀創新經濟之鑰。
我問賈伯斯,為什麼他要找我寫傳。他答道:「我覺得你有讓人開口的本事。」我倒是沒想到他會這麼說。我知道我得去採訪幾十個曾被他炒魷魚、凌辱、激怒以及被他拋棄的人,讓這些人開口提起當年和他衝突的往事,我擔心他會覺得不舒服。結果,我去採訪他的宿敵,話傳到他耳裡,他的確不大高興。但過了一、兩個月,他態度有了轉變,甚至鼓勵他的敵人或前女友跟我談談。他也不曾設限。「我做了不少讓我驕傲不起來的事,像是在我二十三歲時讓我女友懷孕,而且這段關係處理得一團糟,但是我還是沒有不可告人之事。」
在寫傳期間,我與他本人深談過四十次左右。有時,他在帕羅奧圖家中的客廳接受我的採訪,有時則是我和他一起長走,邊走邊談。我們也在一起坐車的時候談,或是在電話中談。在這長達十八個月的訪談中,我們變得愈來愈親近,他也更無所不談。雖然他在蘋果的老同事曾批評他有如置身「現實扭轉力場」,自以為是,對一些問題視而不見,我也曾親眼目睹這樣的情況,但我認為這可能是他腦中的記憶細胞故障(只要是人,絕對無法擁有完美無缺的記憶),或者他自己認知的現實就是如此,跟我說的也是同一個版本。為了查證他說的每一個細節,我訪問了他的朋友、親戚、競爭對手、仇人和同事,總數超過一百個人。
賈伯斯的太太蘿琳雖是促成這個寫作計劃的人,但她不曾給我任何限制,也不要求在出版前審閱文稿。她反而鼓勵我寫出最真實的賈伯斯,不只是寫他的過人之處和飛黃騰達,更要寫出他自成功巔峰重摔的經過和他的缺點。我一生算是閱歷無數,但不曾見過像她這樣冰雪聰明又務實的人。她一開始就告訴我:「他的人生和個性有些部分很糟,這是事實,你沒有必要為他粉飾。有些地方他雖然不夠坦白,但他的確是值得你寫的人。我希望你寫出毫無虛假、最真實的他。」
我是否已達成這個任務,就讓各位讀者來評斷吧。我相信在這齣戲中,有些人物的記憶和我寫的劇情有所出入,或許有時我也困在賈伯斯的「現實扭曲力場」。就像我過去為季辛吉作傳,儘管我盡全力做了準備和查證,有些人因為對傳主的愛憎過於強烈,因此產生明顯的「羅生門效應」——這本賈伯斯傳也不例外。我已設法在互相衝突的陳述中取得一個最好的平衡,並清楚交代所有的引用來源。
本書描述的是一個創造力旺盛的企業家雲霄飛車般驚險刺激的一生。他那執著的個性、追求完美的熱情和狂猛的驅力推動六個產業的革命,包括個人電腦、動畫、音樂、電腦、平板電腦和數位出版。或許你還可以加上第七個,也就是零售店。雖然我們不能說賈伯斯已促成零售業的革命,但他確實為未來的零售業畫好藍圖。此外,他還為讓app應用軟體與智慧型手機結合,開拓應用軟體的新市場,讓消費者不一定要透過電腦網站才能下載應用軟體。他這一路走來,不只讓產品脫胎換骨,更創造出一家屹立不搖的公司。這家公司就像他的孩子,有他的DNA,裡頭有無數創造力驚人的設計師和大膽的工程師,把他的遠見化為實品。
我希望本書所述不只是賈伯斯的故事,也是一本講創新的書。在這個數位時代,美國努力走在創新的最前頭,世界其他國家也汲汲於建立創新經濟,但就獨創、想像和創新,賈伯斯無疑是標竿人物。他深知要在二十一世紀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必然要讓創造力和科技結合,因此他打造的公司,不但要具有跳躍的想像力,更要呈現鬼斧神功般的科技工藝。他和蘋果的同事就是能力行不同「凡想」的一群人:他們不只精益求精,為焦點群體推出改良的產品,也設計、生產出全新的產品或服務,讓不知道自己需要這種產品的消費者大為驚豔。
他不是個模範老闆,更不是一個包裝精巧的人。他那旺盛的企圖心就像一把火,不但鞭策自我,也讓周遭的人受不了。但他的個性和熱情已和他的產品密不可分,就像蘋果的硬體和軟體已結合成一個整體。我們不但可從他的人生故事得到啟發,也可學到一些教訓。但就創新、個性、領導力和價值而言,他絕對是最好的學習教材。
莎士比亞在《亨利五世》一劇描述原本任性、幼稚的哈爾王子如何痛改前非,努力成為治國明君。他既熱情又敏感,有時無情但又多愁善感,善於激勵人心,卻也不乏瑕疵。他在開場白即嘆道:「啊,光芒萬丈的繆思女神,你登上燦爛奪目的創新天堂。」說來,哈爾王子只要和他父王相比不遜色就行了。但對賈伯斯而言,在這登上創新天堂之路,他的起點比較複雜:他有兩個父親、兩個母親,而他所成長的谷地才剛發現如何把矽變成黃金。
本書由來
二○○四年初夏,史帝夫.賈伯斯打電話給我。我們已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他對我大抵還算友善,有時則特別熱絡,尤其是在他即將推出新產品,希望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或接受CNN專訪的時候。但他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剛加入亞斯本研究院【譯注】,不在那些媒體工作了,也很久沒有他的消息。我們在電話中聊了一下我的新工作,我請他到我們科羅拉多的夏季研習營來演講。他說,他很樂意到科羅拉多,但他不想上台演講,只想跟我一起散散步,好好聊聊。
我覺得這似乎有點怪,當時我還不知道他喜歡長走,如有重要的事要談,常和人邊走邊談...
目錄
賈伯斯傳目錄
1955-1980.天生反骨
前言 本書由來
01 童年:幸運的孤雛
02 古怪的一對:兩個史帝夫
03 脫離體制:激發熱情、向內探索
04 雅達利與印度:禪與電玩設計藝術
05 蘋果一號:打開,啟動,連接⋯⋯
06 蘋果二號:新世紀的黎明
07 克莉絲安與麗莎:凡被拋棄者⋯⋯
08 全錄和麗莎:圖形使用者介面
09 公開上市:名利雙收
10 麥金塔誕生:你說,你想要革命
1980-1991.大起大落
11 現實扭曲力場:照他的規則來
12 設計:簡約就是細膩的極致
13 打造麥金塔:過程本身就是收穫
14 史考利上場:百事總裁的新挑戰
15 麥金塔上市:在宇宙留下刻痕
16 蓋茲與賈伯斯:當兩顆巨星交會
17 伊卡洛斯:凡是飛得太高⋯⋯
18 NeXT:普羅米修斯解縛
19 皮克斯:當科技碰上藝術
20 凡夫俗子:愛,不可說
1991-2004.不同凡想
21 玩具總動員:巴斯光年與胡迪前來相救
22 二度聖臨:是怎樣的猛獸,牠的時代已然來臨
23 復辟:今日的敗將,是明日的勝軍
24 不同凡想:代執行長賈伯斯
25 設計理念:賈伯斯與艾夫的設計工作室
26 iMac:哈囉(又見面了)
27 CEO:多年以後依然瘋狂
28 蘋果專賣店:天才吧與瑟琳娜砂岩
29 數位生活中樞:從iTunes 到 iPod
30 iTunes線上音樂商店:花衣吹笛手
2004-2011.超越死亡
31 音樂人:賈伯斯的生命樂章
32 皮克斯的朋友:創意需要冒險
33 二十一世紀麥金塔:一夫當關
34 第一回合:勿忘人生終有一死
35 iPhone:三大革命性產品融於一體
36 第二回合:癌症復發
37 iPad:進入後PC的時代
38 新戰役:舊恨新仇
39 直達無限:雲端、太空船、前進未來
40 第三回合:生死格鬥
41 遺澤:登上燦爛奪目的創新天堂
後記 故事未完
賈伯斯傳目錄
1955-1980.天生反骨
前言 本書由來
01 童年:幸運的孤雛
02 古怪的一對:兩個史帝夫
03 脫離體制:激發熱情、向內探索
04 雅達利與印度:禪與電玩設計藝術
05 蘋果一號:打開,啟動,連接⋯⋯
06 蘋果二號:新世紀的黎明
07 克莉絲安與麗莎:凡被拋棄者⋯⋯
08 全錄和麗莎:圖形使用者介面
09 公開上市:名利雙收
10 麥金塔誕生:你說,你想要革命
1980-1991.大起大落
11 現實扭曲力場:照他的規則來
12 設計:簡約就是細膩的極致
13 打造麥金塔:過程本身就是收穫
14 史考利上場:百事總裁的新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