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西瓜寮詩輯(增訂版)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西瓜寮詩輯》前後寫了十五年。
詹澈說: 在整理十年前的片斷句子時,就產生了有趣和尷尬的,在文學與記憶,語言與情感的距離、矛盾和省思。那沉重喘息的戰鬥機,從堤防的水平線上飛起,在都蘭山腰的地方它向右轉,與卑南溪向出海口的方向平行向海。這個場景,我曾站在鯉魚山上看著,是遠距離的場景;西瓜園像一塊揉搓過又重整的稿紙,西瓜園綠色畦條有著波紋和方格,父親蹲下來像一顆快看不見的石頭,或一個字,一個逗點或句點。
那架戰鬥機彷彿沒有聲音,靜靜的,像一個音符,從都蘭山與卑南溪的中間升起,那卑南溪的河網像五線譜,那座都蘭山像黑色鋼琴。這樣的場景,在十年前,我忙著農會公務(百香果、甜菊、杭菊的推廣與加工),忙著農運,或在西瓜園的勞動中,實在無暇給它恰當的融入詩句,甚至認為那是無力的、奢侈的、多餘的。
十年後再整理那時偶然記下的片斷字句,卻覺得它很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撼動心弦。除了農權、農務與勞動,它應該被納入,它應該是卑南溪與都蘭山、堤防與空軍基地、肉體與心靈,與大自然勞動的語言,做為一個詩人文字工(一個較專業的詩人),有義務用新的語言將它納入……
作者簡介
詹澈,原名詹朝立,1954年10月3日生於臺灣省彰化縣溪洲鄉西畔村,1958年臺灣中部八七水災後農田流失,全家遷居臺灣東部的台東。童年與青年時期,生活在當地少數民族、退役官兵、農民和勞工中間。
1977年臺灣省立屏東農業專科學校農藝科畢業。曾任校刊《南風》及《雙週刊》的社長及主編。 1970年至1980年曾參與當時臺灣“黨外”運動,並為當時黨外雜誌《春風》的發行人及編輯。亦曾編輯《夏潮》雜誌,與當時黨外人士黃順興、蘇慶黎、王拓、許信良、林正傑、張富忠等人來往較密切。
1981年回台東,除與父親操持農務外,長期在台東地區農會工作,擔任過推廣股長、會務股長、供銷部主任、企劃專員等職務,並多有創建。例如,解決了用電腦來處理平地高接梨、低海拔烏龍茶、低海拔枇杷、軟枝釋迦(番荔枝)及新品種風梨釋迦之分類、計價、運輸和銷售等難題。在推廣股服務期間,推廣過水稻育苗中心自動化育苗技術,以及百香果、蝴蝶蘭、蔬菜、甜菊、杭菊、絲瓜絡、牧草、青梅、洋蔥、洋菇、蘆筍、靈芝、竹筍等隨著農經結構而改變的新品種。
1987年及1988年投身於臺灣取消戒嚴後的農民運動,參與1987年一二○八,1988年三一六、四二六、五二○農運。主要偏向民進黨美麗島派系占多數的農民聯盟,任農民聯盟副主席,從事反對外國水果進口及爭取農民健康保險等工作。
1994年與東部文友創立“後山文化工作協會”,出版文學作品選集,並舉辦了五屆“後山文學營”,對臺灣東部文學青年及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002年11月23日,擔任臺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社會運動—— “1123與農共生”12萬農漁民大遊行總指揮,並任農漁會自救會辦公室主任。 曾任詩刊《草根》、《詩潮》等雜誌的編輯。曾獲臺灣第二屆洪健全兒童文學獎、第五屆陳秀喜詩獎、1997年臺灣現代詩人獎。出版作品有詩集《土地請站起來說話》、《手的歷史》、《海岸燈火》,《西瓜寮詩輯》、《海浪和河流的隊伍》、《小蘭嶼和小藍鯨》,散文集《海哭的聲音》,紀實報導文學作品《天黑黑莫落雨——臺灣十二萬農漁民大遊行傳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