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你 你也要相信你自己
1945年,《胡蘿蔔種子》出版的那一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那一年。作者以簡短的101個英文字、清新的圖文表達方式,為戰後的人們拾起信心、灑下希望的種子。
書中的小男孩以帶點傻勁的執著,守護一顆沒有人看好會發芽的小種子,終於得到回報。作者露斯.克勞斯透過小男孩的行動,告訴讀者不要因為外界的質疑,而輕易喪失信心或是懷疑自己。
七十年後的今天,許多讀這本書長大的孩子,成為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因為曾經受到鼓舞,仍喜歡為孩子閱讀這本灌溉希望的小書。《北極特快車》作者克里斯.凡.艾斯伯格也對它有極高的評價,將它視為西方童書經典。於是,《胡蘿蔔種子》跨越了時代,成為這個世紀最激勵人心的童書之一。
作者簡介:
克拉格特.強森和露斯.克勞斯
《胡蘿蔔種子》由這對童書界著名夫妻檔所作。克勞斯致力於文字創作,作品充滿了柔美與感性,而強森的插畫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幾乎不畫背景、人物造型卡通,而且喜歡以光頭小男孩為主角。不過,他為妻子畫的小男孩,都喜歡加上頭髮。
這對夫妻於1940年代結婚,創作許多受歡迎的童書作品。《野獸國》的作者莫里斯.桑達克經常拜訪他們,並形容這對夫妻檔像是他的「週末父母」,而自己是《胡蘿蔔種子》裡的那顆種子,受到強森和克勞斯在童書創作上的指導與灌溉。
克拉格特.強森另一個重要的作品是《阿羅有枝彩色筆》,以童趣的圖像語言,為圖畫書的藝術表現,開創了新的類型與風格;曾入選美國收錄12部最偉大的圖畫書的《經典圖畫書寶庫》、和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該知道的100本圖畫書」。
章節試閱
跟著小貓玫瑰 找回你最自在的模樣
黑貓嶺上住著一戶高貴的黑貓家族,某日家族誕生了五隻黑色小貓……不,不對,是四隻黑色小貓和一隻紅色小貓,而且不僅如此,這隻紅色小貓——玫瑰的行為舉止也跟家中成員完全不一樣!
玫瑰習慣晚睡晚起、當十足的夜貓子,不愛抓老鼠,上「抓老鼠課」時還和老鼠玩成一片。她才不介意別人的眼光、也不管什麼身分差異,只想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
面對鄰居的耳語,玫瑰毅然決然離開了家裡,展開屬於自己的人生……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再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這是一本跨越世代、歷經40年不墜的波蘭經典圖畫書,講述一隻特立獨行的小貓如何突破傳統,並且跳脫了舒適圈,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
透過家長引導,書中故事能鼓勵孩子勇敢做自己,或是先從表達自身感受開始,逐步探索自己的無限可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生活也並非只有一種過法,千萬人就會有千萬種的生活方式。
《小貓玫瑰》復刻回歸,繼續陪伴讀者找回最初的自己。
跟著小貓玫瑰 找回你最自在的模樣
黑貓嶺上住著一戶高貴的黑貓家族,某日家族誕生了五隻黑色小貓……不,不對,是四隻黑色小貓和一隻紅色小貓,而且不僅如此,這隻紅色小貓——玫瑰的行為舉止也跟家中成員完全不一樣!
玫瑰習慣晚睡晚起、當十足的夜貓子,不愛抓老鼠,上「抓老鼠課」時還和老鼠玩成一片。她才不介意別人的眼光、也不管什麼身分差異,只想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
面對鄰居的耳語,玫瑰毅然決然離開了家裡,展開屬於自己的人生……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再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這是一本跨越世代、歷經40年不墜的波蘭...
推薦序
《野獸國》作者莫里斯.桑達克說過,《胡蘿蔔種子》在形式和內容都突破當代童書的樣貌,開啟了童書的小革命。書裡的男孩代表著新世代的孩子:自信、固執,讓人肅然起敬!
信心的體驗
黃迺毓(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一個小男孩在土裡埋下一顆小小的胡蘿蔔種子,其他人都告訴他,這顆種子不會發芽,但小男孩仍每天除草、灑水,終於有一天,時候到了,小小的種子長成一個巨無霸的大胡蘿蔔。
這本1945年出版的書,至今已是經典中的經典,跨越時空,深受孩子喜愛,創作者用最簡單的圖文,傳達孩子內心最深的需求──信心。
創作者節奏輕快的展開男孩的「信心體驗」,那小男孩種下胡蘿蔔種子,媽媽、爸爸、哥哥提出忠告:「恐怕不會發芽喔。」然而讀者看到的是男孩「我行我素」的照顧那顆地底下的種子,他聽到了嗎?當然!但是他還是決定給這顆種子機會。
然後連兩頁「什麼也沒發生」,他會放棄嗎?他會聽從他們的好言相勸嗎?幸好沒有!但是三個人再次一起明確的告訴他「不會發芽」,又仍是看到他拔草灑水,這時讀者會很期待,到底誰是對的?小男孩?還是比他有人生經驗的爸媽和哥哥?而且他們三票對一票耶!
直到看到地上長出來一柱沖天的蘿蔔葉,真有「出頭天」的喜悅,而最後那個大蘿蔔更是令人滿滿的開心啊。沒有信心的人生是很辛苦的,我們要如何培養孩子的信心呢?其實多數的孩子幼時因「無知」而敢於嘗試,大人應該在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試試看,胡蘿蔔種子就算不會發芽,也不至於長出大怪獸吧,沒在怕的!
也有大人不但堅持勸退,孩子不聽時大人會惱羞成怒,其實不是故意打擊孩子,或許為了不想看到孩子失望或失敗,也或許擔心旁人會覺得你沒把孩子教好?很多時候,我們出於善意的教導,反而讓孩子過度依賴別人的判斷。若孩子真的因相信這些好意而放棄了,不再做他該做的事,種子當然不會發芽,也就證明了那些「聰明人」是對的。這孩子長大後,為人父母,也會繼續以「我告訴你……」來潑別人冷水。
嘗試是學習必經的,也是每個人的權利,不需太早要孩子接受別人的經驗,以致剝奪了他的成長樂趣。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等待需要時間,大人的毛躁是揠苗助長的主因,我們不妨也學學孩子,好好體驗生活,享受夢想。忽然想到多年前看過一段話:You see things as they are and you ask why? I dream things that never were and ask why not? 一般人只看事情表面而問「為什麼」,但人生的精彩在於敢於夢想沒發生過的事,而帶著信心和勇氣去實踐它,為什麼不呢!
《野獸國》作者莫里斯.桑達克說過,《胡蘿蔔種子》在形式和內容都突破當代童書的樣貌,開啟了童書的小革命。書裡的男孩代表著新世代的孩子:自信、固執,讓人肅然起敬!
信心的體驗
黃迺毓(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一個小男孩在土裡埋下一顆小小的胡蘿蔔種子,其他人都告訴他,這顆種子不會發芽,但小男孩仍每天除草、灑水,終於有一天,時候到了,小小的種子長成一個巨無霸的大胡蘿蔔。
這本1945年出版的書,至今已是經典中的經典,跨越時空,深受孩子喜愛,創作者用最簡單的圖文,傳達孩子內心最深的需求──...
作者序
以清新的文字和明亮的圖畫,描繪出一個不在意他人質疑的小男孩,堅持信念,最後成功種出胡蘿蔔的故事。
以清新的文字和明亮的圖畫,描繪出一個不在意他人質疑的小男孩,堅持信念,最後成功種出胡蘿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