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叫不動、講不聽、皮到不行、靜不下來?
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壓力大!
與其仰賴「抗壓力」,不如找出壓力源,培養「調整力」!
所有怪、懶、壞、笨、慢,迎刃而解。
★《出版人週刊》:「棘手的親子關係有解!」
★《柯克斯評論》:「這本書可以幫助所有年齡的孩子,從混亂狀態中回復平靜。」
沒有問題小孩,只有不被了解的孩子!當孩子大吵大鬧,或退縮不前時,
別急著:矯正孩子言行,貼上「壞孩子」、「怪小孩」標籤。
先看出:孩子對你發出的求救訊號、覺察何時壓力失衡了。
5個步驟,自我調整,幫大人重塑觀點,幫孩子找回學習焦點。
孩子的「問題行為」,其實是對大人發出的求救訊號!
‧孩子好皮,根本靜不下來
→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安靜」是什麼感覺,又要如何冷靜。
‧孩子好懶,叫也叫不動
→長期放空的孩子,並非「軟弱」或「不夠努力」,他們只是經驗太多壓力。
‧孩子好兇,老是生氣頂嘴,嫌爸媽好煩!
→不要只聽孩子說了什麼,而要去聽他如何表達。孩子失控使壞,無關自制力不佳,或意志力不堅,那只是孩子讓大人知道「他好痛苦」、「遇上難題」了。
‧孩子不聽話,講也講不聽
→在孩子聽得進去時才說。要他再怎麼努力聽話也沒用,除非先解決壓力問題。
‧孩子太膽小,不敢跟人說話
→看似孤僻,可能只是不知如何與人互動,不代表孩子不渴望社交活動。
如何找出孩子的壓力源?
生理 × 情緒 × 認知 × 社交 × 利社會,5個領域,著手處理:
是否座椅不好坐,讓孩子坐不住?是否環境太混亂,讓孩子過度緊張焦慮?孩子是需要社交活動,還是好好獨處休息?孩子在何時因何事,出現反社會行為或品格缺失?如說謊、霸凌。
發現「問題行為」當下,正是培養調整力的寶貴時機。5個步驟,自我調整:
1.解讀訊號,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2.偵測壓力,找出孩子的壓力源和固定模式。
3.減少壓力。
4.自我覺察,幫助孩子意識到何時壓力過大。
5.做出回應,找出有助於冷靜休息、恢復的方法。
從全新的角度看孩子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麗芳 《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幸佳慧 兒童文學作家、閱讀推廣推手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許瑞云 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
陳安儀 親職專欄作家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楊俐容 親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真心希望這一本書,可以讓台灣的父母看到孩子行為背後想要吶喊的痛苦,進而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王麗芳
閱讀完本書,我回到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很多問題彷彿又獲得解答,很多困境似乎又看見希望。──諮商心理師,許皓宜
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我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家長和老師也會開始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一味要求孩子自我控制。──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許瑞云醫師
現在的孩子,自小就經驗了過多錯綜複雜的壓力,若能從小學會如何自我調整,對未來的發展肯定有很大幫助。──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藹玲
協助孩子發展自我調整策略,將這項終生受用的機制,逐漸移轉為孩子自覺且內化的大能力。這個歷程,是我陪伴孩子成長、投入情緒與親職教育一直以來所堅信的……更是我之所以推薦本書的主要原因。──親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楊俐容
作者簡介:
沈克爾博士Dr. Stuart Shanker
加拿大約克大學心理學與哲學的傑出研究教授,也是美利德中心(The MEHRIT Centre)的創辦人,兒童早期發展協會(Council of Early Child Development)前任主席。
在多倫多大學拿到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許多國家都曾尋求沈克爾博士的專業協助,他也在加拿大及美國的政府機構擔任兒童早期發展的顧問。
巴克Teresa Barker
新聞記者,也是在兒童發展及教養、教育、心理學、靈性、健康及老年領域的非小說類書籍寫手。
譯者簡介:
郭貞伶
畢業於政治大學心理系與哲研所,曾任職出版社多年,喜歡閱讀、文字、故事與探索真理,著有《回家》,譯有《駭客迷宮》、《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生命的自主權》、《品格》、《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練習》等。
章節試閱
世上沒有壞孩子
我因為工作關係,常往返加拿大、美國及世界各地,已經數不清見過多少孩子了。孩子各式各樣,但壞孩子,我從沒遇過。
孩子可能表現自私、不敏感,甚至讓人感覺似乎不懷好意;拒絕專心;動不動就大叫或動手推人;或者講不聽,直接對人充滿敵意⋯⋯。我很清楚這些例子不勝枚舉,因為我也是個父親。但是壞孩子?我從未見過。
我們都曾不假思索,就把孩子貼上「壞孩子」標籤,說他們「無法管教」、「沒救了」、「問題兒童」,或者使用臨床上的標籤,像是過動症或是對立性反抗症,無論你怎麼形容,都太嚴厲苛刻了。
有一天,我在街上散步時,遇到鄰居正跟他四歲的兒子出來蹓狗。當我彎下身子拍拍狗時,冷不防被狗咬了一口,那位父親苦笑著向我道歉:「阿方斯只是條狗。」但是他的小孩卻立刻斥責那條狗,還摑了牠的鼻子。那位父親見狀,火大了。狗咬人可以,四歲小孩打狗就不行了。我們都有可能會像這位父親一樣,一時激動,頭腦未經冷靜思考,就對小孩做出同樣反應。
孩子的種種行為,是因他們對身邊正在發生的每一件事,像是聲音、噪音、注意力分散、不舒服及情緒等,無法在當下做出回應。但是我們卻把這些問題,視為孩子的性格或氣質。更糟的是,孩子自己也相信了。
若能以理解與耐心相待,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導向正軌,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但是孩子「難以管教」的刻板印象,卻會蒙蔽我們的觀點;為人父母的希望、夢想、挫折與恐懼,也會阻礙我們看清真相。別誤會我的意思:有些孩子確實比較具有挑戰性。但我們對一個孩子的負面評價,往往只是種防衛機制,也就是把我們碰上的麻煩,怪罪到孩子的「本質」上。這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反抗、防衛、焦慮或者退縮。但是事情不必然如此發展,從來就不是非得如此。
我曾經在一場會議上,跟兩千名幼兒園教師分享以上想法。有個聲音從後排傳來:「嗯,我教到一個壞小孩。他的爸爸也是個壞痞子,他的祖父更是壞到骨子裡了。」每一個人都笑了,我卻深感興趣。我想,「好吧,任何規則總有例外。我真的很想見見這個孩子。」於是那位老師便安排我去學校,跟她口中的問題小孩碰面。
當那個男孩拖著腳步走進房間的那一刻,我清楚發現,在老師眼裡的「偏差行為」,其實是「壓力行為」。他對噪音很敏感,在他坐下之前,就被房間外走廊上傳來的聲響嚇到兩次。還有,他會瞇眼睛,這表示他對房裡的日光燈很敏感,或是有視覺處
理上的問題。他在椅子上扭動身體的樣子,讓我不禁想,硬木椅子是否令他難以坐直,
無法放鬆。我發現真正的問題與生理有關。大人若在此時提高聲音或板起臉來,只會讓孩子更加痛苦。長此以往,這種互動成為習慣之後,孩子就會變得不乖或挑釁。
孩子的狀況跟家族成員有關時,更會如此發展。他爸爸跟他爺爺,在生理上也同樣這麼敏感嗎?他們在生活裡,也遇過成人對他們有類似的懲罰性反應嗎?這種反應很容易令孩子陷入麻煩,最後就印證了人們的想法:「你看,我就說吧,他是個壞孩子。」
放下自我,真正的看到孩子
此時此刻,我的心都在眼前的孩子身上,我幫助疲憊的老師,看懂並了解孩子行為線索的重要。
我輕輕關上教室的門,關掉頭上的燈光,那根燈管不僅發出刺眼強光,還持續發出嗡嗡噪音,並降低說話音量。老師一看到孩子突然放鬆下來,表情頓時變得和緩,接著喃喃自語:「喔,我的天啊。」
每當有成人發現孩子的問題並非無可救藥時,我都會在他們臉上看到這種表情、聽到同樣感嘆。要將這孩子視為天生的壞胚子很容易,但是,當老師看到孩子其實是對聲音與燈光敏感時,她立刻改變先前想法,知道孩子並不是故意的。
在那一瞬間,老師對他的態度全然改觀。之前,老師態度嚴厲,現在,她笑到嘴角上揚。她的語調從短促變得悠揚,她的眼睛不再看著我,而是注視著他。這兩人終於有了連結,孩子的身體姿勢、臉部表情與聲音語調,每一個小細節,都反映出老師自己的轉變。
這樣的轉變,不只是看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樣,或是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孩子,也改變了老師與孩子整體的互動關係。老師把要孩子乖乖聽話的需求擺到一旁,甚至放下自我,這是她頭一回真正的看到那孩子。現在,她可以開始教導他了。而孩子一點也不曉得自己對噪音與光線這麼敏感,更別提這會讓他難以面對他人的反應。這就是他的現實人生,對他來說是「正常的」。
現在,她可以幫助他學習辨識,他在何時會變得亢奮及分心,並明白原因,又可以做些什麼以保持冷靜、專注、警覺,然後順利投入學習。
從正確的角度看孩子
正在閱讀這本書的家長,或多或少都曾碰到下列狀況:我們全力支持孩子,不只提供舒適的物質環境,還提供他們獲得成功所需的生活技巧;可是,我們經常發現自己與孩子失去連結,因此感到挫折或生氣。我們知道孩子的行為毫無幫助、甚至有害,心想,他們為什麼就是不明白父母的苦口婆心。就像這位老師,我們有充分的善意,但這遠遠不夠。
自我調整的起點正是,對孩子的行為「重塑觀點」(reframing),也就是說,重塑我們對他們的觀點。這意味著從孩子行為中看見背後的意義,也許這是我們第一次看見。
當我在念研究所時,我的指導老師彼得.黑克(Peter Hacker)是名業餘的林布蘭特專家,有一回他約我去看林布蘭特的畫展。我提早到了畫廊,光是研究一幅自畫像就花了二十分鐘,我這輩子看他的畫,始終看不出什麼名堂。
彼得到了之後,問我有何感想,我說,就是看起來很模糊。彼得笑了笑,走了開來,低著頭看地板。他指向地板上一個小點,然後要我站到那個點上,再看一次那幅畫。當我照做之後,我眼前所見,真是驚為天人。那幅畫突然整個清晰起來。我立刻看到也感受到林布蘭特的天分所湧生的力量。
我一直很渴望能夠了解,為什麼這幅畫擁有驚人的藝術成就。我讀過這幅畫的歷史,知道林布蘭特在何時、何地創作這幅作品。我原本可能花上好幾年的時間,每天都到博物館來研究,卻從未發現它的祕密,如果我一直站錯位置的話。
自我調整力會讓你明白自己該站的位置,像是如何看清楚孩子的行為,回應孩子的需要,並協助孩子幫助自己。這可以加強你們彼此的關係,但這並不是要你的孩子乖乖聽話,別再做討人厭的事、說讓人反感的話,或者別再製造問題了,而是會讓孩子的心情、專注力、交友能力有截然不同的改變,對人產生同理心,並發展出對孩子長期福祉有益的高層價值與美德。
這項技巧,是我們在深入了解「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後,所帶來的科學革命結果。「自我調整」這個名詞早已運用在千百種地方,但是,它在心理生理學上的原始意義,是指人們如何管理所承受的壓力。而「壓力」的原始意義指的是,所有需要我們花費能量去維持平衡的刺激。不只是我們熟知的社會心理上的壓力,譬如工作要求,或是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也有像先前提到,那個男孩從環境中接收到的壓力,譬如聽覺或視覺上的刺激;還有我們的情緒,正面或負面情緒都會造成壓力;我們覺得難以辨識的模式;妥善處理他人壓力的要求;對當代的許多孩子來說,他們在空閒時間所做或不做的事,也會造成壓力。如果孩子的壓力承載持續過高,他的復原能力便會受損,對於壓力源,即使是很小的壓力反應,也會加劇。
自我調整是一套有五個步驟的方法:(一)辨識出孩子何時壓力過大;(二)找出孩子的壓力源;(三)降低孩子的壓力源;(四)協助孩子意識到他在何時需要幫助自己,以及(五)協助孩子發展出自我調整的策略。
要清楚孩子何時壓力過大,或者什麼對孩子來說算是壓力源,並不容易,尤其是,當今的孩子必須處理許多隱藏的壓力源。通常,我們以為只要告訴孩子冷靜下來就夠了,但這做法從未奏效。
要幫助孩子自我調整,沒有簡易之道,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需求也一直在改變,上個禮拜行得通的做法,今天不見得管用。但是,一旦熟悉前四個步驟,你將能在孩子身上實驗,並找出哪種做法對孩子有效、哪種沒效。最重要的是,孩子有一天也能自己辦到。
自我調整並非自我控制
從柏拉圖的時代開始,自我控制一直被視為性格的衡量標準。這種假設深深影響我們對孩子的看法,也影響孩子如何長成有穩健心靈、身體與性格的成人。對成人來說也是一樣,在抗拒誘惑、面對挑戰與逆境時,人們一直假設意志力至關重要。然而,古典時期哲學家及其後的人們有所不知,人體之內還有更根本的力量在運作著。
自我控制與壓抑衝動有關;自我調整則是找出原因、降低衝動的強度,並在必要時,有能量抗拒衝動。人們並沒有清楚理解到這兩者的差別,還經常混為一談。自我調整不只是與自我控制截然不同,是自我調整讓自我控制成為可能,或者,自我調整會讓自我控制變得沒有必要。除非了解兩者的根本差異,否則我們便是冒著風險,將事情歸因於孩子自制力很差,而沒有幫助孩子發展出自我調整力的基礎,讓他們能在學校及生活中獲得成功。
「有問題」的行為,對自我調整來說是寶貴徵兆,顯示出孩子已壓力過大。想像有個孩子很容易言行衝動,無法管控情緒,經常崩潰;或者很容易一觸即發,忍受不了挫折,遇到些微阻礙就放棄,很難專心;或是很難忽視會令他分心的事物,不懂得維持關係或者體驗不到同理心。當我們看到這些行為,很自然而然就會推論這孩子「很壞」、「很懶」,或者「遲緩」,但這種種行為經常是個徵兆,透露出孩子承受的壓力太高,內在能量已所剩無幾。所以,自我調整教我們找出孩子的壓力源有哪些,又如何降低這些壓力。然後,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自我管理。
自我調整就從我們做起,如何找出並減少自己的壓力源,以及當我們與孩子互動時,如何保持冷靜專注。正如那位在我演講時提出問題的老師,當我們憤怒、擔憂,或者束手無策時,我們需要能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遺漏了什麼?」有時候,我們還要能說:「我錯了。」這很重要,儘管沒有人喜歡這麼做。
找出孩子「不對勁」的真正原因
我跟那名幼兒園老師一直保持聯絡。她曾告訴我,那天改變了很多事,不只是改變了她與那個小男孩,以及班上其他孩子的互動,她的人生也從此煥然一新。她對待家人、朋友的方式也改變了,還有最重要的,她也改變了對待自己的方式。她堅稱所有這些改變,都發生在那一瞬間。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她之前已麻木不仁,被教學磨到筋疲力竭,或者厭倦了跟這男孩一起工作,準備放棄他了?這都不是事實。事實上,她是個很體恤學生、為教學奉獻的老師。儘管如此,她已做出決定,認為這孩子「不對勁」。這種決定永遠不會是正確的。當然,的確有事情發生,但不是什麼「不對勁」的事,而是其他事情。這本書就是要找出對你的孩子來說,那是什麼事。
要做到這一點,追本溯源處理問題,是有方法的。那就是「自我調整力」。我們創立美利德中心,為的就是要教家長及老師自我調整,結果也好得出奇。
本書會告訴你如何運用這套方法,並教你的孩子也能做到。這個方法,不只是能幫助出現問題的孩子,還能幫助所有孩子。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做到的事,而且現今的時代比以往更加需要。
世上沒有壞孩子
我因為工作關係,常往返加拿大、美國及世界各地,已經數不清見過多少孩子了。孩子各式各樣,但壞孩子,我從沒遇過。
孩子可能表現自私、不敏感,甚至讓人感覺似乎不懷好意;拒絕專心;動不動就大叫或動手推人;或者講不聽,直接對人充滿敵意⋯⋯。我很清楚這些例子不勝枚舉,因為我也是個父親。但是壞孩子?我從未見過。
我們都曾不假思索,就把孩子貼上「壞孩子」標籤,說他們「無法管教」、「沒救了」、「問題兒童」,或者使用臨床上的標籤,像是過動症或是對立性反抗症,無論你怎麼形容,都太嚴厲苛刻了。
有一天,我在街...
推薦序
【推薦序】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 《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王麗芳
拿到這一本書的翻譯稿時,我用了快一個月慢慢細讀,愈讀我就愈慶幸這一本書可以在台灣發行,真心的希望這一本書可以改變很多父母的觀念。從我開始寫親子文章記錄孩子的成長開始,就一直苦口婆心想讓很多大人知道,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壞孩子,只有用錯方式表達困難的孩子,去看孩子本身的行為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為背後的原因,因為只有解決源頭,才能真正給予孩子幫助。
我遇過一個男孩,是學校家中的頭痛人物,母親形容他過動,甚至有些暴力傾向,我看過小男孩東西被搶走的時候,狠狠將對方咬到手臂血流不止。這位媽媽非常努力安排很多很多活動,一直相信這樣的孩子只要耗完電,就會好了。於是這個男孩每天就是一堆的體育活動,直到整個人累到睡著,這是很多台灣的父母堅信的,以為讓孩子把電耗盡,就是幫助孩子情緒控制的最好方式。
運動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舒壓方式,但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方。只因為孩子的壓力還是在,他不知道如何不傷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他的暴力是一種展示自己挫敗的方式,就如同本書作者一直強調的概念,大人一直試圖的讓孩子「安靜」,卻不知道這個孩子從來沒有體驗過「平靜」的感覺。
在我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才了解孩子長大的過程有多麼不簡單,當孩子不懂怎麼破題跟別人互動時,孩子是有壓力的站在一旁看著別的孩子玩,不會分辨別人無形的意涵時,是多麼容易誤解別人的好意;聽不懂別人話語後面的意思時,是多麼容易被罵白目;不懂拿捏力道,是多麼容易被誤解是暴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的能力又更複雜,學習的障礙沒被發現,只是一直被戴上「不用功」的帽子,其實更讓孩子挫折。
這一本書讓父母可以引導父母去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可以提供父母更好的方式協助孩子,真心的希望這一本書,可以讓台灣的父母看到孩子行為背後想要吶喊的痛苦,進而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推薦序】孩子們最需要的愛,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 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
確實,這也是我從諮商工作中獲得的經驗:即便是看似偏差的問題行為,也只是孩子的表達方式而已。許多大人總以為,孩子內在有什麼心情,自己會說出來,殊不知他們可能更善於用「行為」來表達自己。
然而作者提出了許多相當不錯的觀點,告訴我們,面對孩子的問題時,首先我們要理解孩子所面臨的壓力。沈克爾博士透過他在心理學領域的專業,從五個面向引導我們去思考孩子的壓力,並且透過一些可依循的流程,協助孩子在某些看似危機的狀況下,將挫折時刻轉成培養自我調整能力的時機。
閱讀完本書,我回到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很多問題彷彿又獲得解答,很多困境似乎又看見希望。
是的,我們對孩子的愛是不停歇的;而孩子們最需要的愛,則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推薦序】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自我控制 / 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許瑞云醫師
市面上有不少教養孩子的書,大多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本書作者沈克爾博士,則提出一個更有效的方式──讓孩子學習自我調整。
作者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協助各式各樣的「問題」孩子,他發現其實沒有難以管教的孩子,更沒有所謂「沒救的壞孩子」,那些被視為「有問題」的孩子或大人,其實只是壓力過大,卻不知如何自我調整。
壓力過大或身體能量過低時,孩子會有封閉自己(自閉)、行為衝動(過動)、產生暴力傾向或沉迷於網路遊戲、拒絕上學等行為。書上分享的真實案例,很多都是讓父母師長感到萬分頭痛的孩子教養問題,這些孩子如果沒有用對的方法去引導,往往會使狀況持續惡化。
作者除了案例分享,也教導讀者詳細的自我調整步驟,包括如何辨識和處理孩子的壓力源,例如:父母之間的關係、聲音、光亮度、氣味、觸覺、溫度、姿勢、睡眠、運動量不足和營養不均衡等因素,都可能使孩子感到壓力。每個孩子對壓力源的敏感度不同,某個孩子覺得很舒服的光亮度,可能會讓另一個孩子備感壓力和痛苦。
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我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家長和老師也會開始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一味要求孩子自我控制,更不是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籤。
【推薦序】調整力,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大能力 / 親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楊俐容
我家地處臺北邊陲地帶,大女兒就讀位於市中心的高中時,偶爾需要晚歸,如果又碰到爸爸不在,我就會帶著還在讀小學低年級的二女兒去接她。有一天正準備出門,二女兒突然跟我說:「我還是不要跟你去接姊姊比較好。」我正納悶著,她又接著說:「因為開車開很久,如果到了學校,還要在車裡頭等很久,我會覺得身體裡面好像有一把火要跑出來,姊姊一上車,我就很想和她吵架。」
「這小女生還真有自覺,」我邊想邊回應她:「哇!是很像噴火龍那樣嗎?」接著母女倆就「噴火龍什麼時候會發火、身體有什麼樣的感受」,進行了一番討論之後,我又問:「嗯,媽咪也不想讓噴火龍坐太久的車子,可是沒有大人在家,又不能把你單獨留在家裡,怎麼辦才好呢?」只見她蹙眉想了一會兒,認真說:「要不,你找個地方停車,陪我在人行道上散散步、跑一跑,我的火就會變得小一點。」於是我們提早出門,在學校附近走動了好一會兒,等姊姊上車,一向情感深厚的姊妹倆嘰嘰喳喳聊起天來,事情也就圓滿落幕了。
對於如我家二女兒這般活動量偏高、衝動性較強的孩子來說,能夠辨識來自內在的衝動、從外在線索研判哪些因素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並進一步找出自我調整策略,以打破情緒和壓力帶來的惡性循環,是幫助他們保持自我、卻又能日漸成熟不可或缺的經驗。然而,如果沒有大人的協助和引導,孩子很難自行發展出這種自覺與調整的能力。
透過辨識出孩子何時壓力過大(無論來自生理、情緒、認知或社交),找出並調降孩子的壓力源,可以降低孩子失調的機率;接著再善用這些成功經驗,引導孩子自我覺察,並協助他們發展自我調整的策略,將這項終生受用的機制,逐漸移轉為孩子自覺且內化的大能力。這個歷程,是我陪伴孩子成長、投入情緒與親職教育一直以來所堅信的,也是本書所闡述的要義,更是我之所以推薦本書的主要原因。
【推薦序】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 《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王麗芳
拿到這一本書的翻譯稿時,我用了快一個月慢慢細讀,愈讀我就愈慶幸這一本書可以在台灣發行,真心的希望這一本書可以改變很多父母的觀念。從我開始寫親子文章記錄孩子的成長開始,就一直苦口婆心想讓很多大人知道,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壞孩子,只有用錯方式表達困難的孩子,去看孩子本身的行為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為背後的原因,因為只有解決源頭,才能真正給予孩子幫助。
我遇過一個男孩,是學校家中的頭痛人物,母親形容他過動,甚至有些暴力傾向,我看過小男孩東西...
目錄
推薦序1 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王麗芳
推薦序2 孩子們最需要的愛,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許皓宜
推薦序3 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自我控制 許瑞云
推薦序4 調整力,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大能力 楊俐容
前言 世上沒有壞孩子
第一部 調整力,生活與學習的原動力
第一章 自我調整的強大力量
第二章 找出孩子壓力大的真正原因
第三章 神奇的間腦:寶寶溝通與調整的特殊管道
第四章 自我調整的五大領域模型
第二部 五大領域,培養孩子的調整力
第五章 生理領域:進食、遊戲、睡眠問題
第六章 情緒領域:躲在閣樓裡的怪物
第七章 認知領域:保持冷靜、警覺心,找回學習力
第八章 社交領域:社交發展的新觀點
第九章 同理心與利社會領域: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三部 青少年飽受誘感,家長倍感壓力
第十章 青少年的力量與危機
第十一章 再多都不夠:為什麼青少年總是好無聊、好想要?
第十二章 飽受壓力的父母,何去何從?
謝辭
譯後記 不只改變孩子,也改變你的人生 郭貞伶
推薦序1 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王麗芳
推薦序2 孩子們最需要的愛,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許皓宜
推薦序3 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自我控制 許瑞云
推薦序4 調整力,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大能力 楊俐容
前言 世上沒有壞孩子
第一部 調整力,生活與學習的原動力
第一章 自我調整的強大力量
第二章 找出孩子壓力大的真正原因
第三章 神奇的間腦:寶寶溝通與調整的特殊管道
第四章 自我調整的五大領域模型
第二部 五大領域,培養孩子的調整力
第五章 生理領域:進食、遊戲、睡眠問題
第六章 情緒領域:躲在閣樓裡的怪物
第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