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難得的美麗與收藏
七八年前一位年輕的飛官拿了幾根小羽毛來學校找我。這幾根看起來不甚起眼的羽毛的主人,不小心「擊落」台東志航基地一架執行訓練飛行的F5F戰鬥機,羽毛在飛機的發動機內找到,但飛行員不幸罹難!民國八十八年新竹基地一架夜航的幻象戰機遭到鳥擊,所幸兩位飛行員跳傘獲救;民國九十一年另一幻象戰機也因鳥擊事件造成緊急落地後鼻輪失火;就連民國九十年一月,阿扁總統座機在台中清泉崗基地也和草原鳥類環頸雉互撞,讓大家捏了一把冷汗!
印象中,鳥類開始引起我的注意,是當時唸小學二年級的我和玩伴們如野貓般沿著田埂匍匐前進,意圖擒拿停在稻田裡的白鷺鷥群。我這種不良嗜好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受到騷擾的鳥類還包含紅尾伯勞、白腹秧雞、棕三趾鶉、麻雀和尖尾文鳥。
比較懂事以後,我轉型變成一個賞鳥的大學生並立志要成為一位鳥類學家,想一想時間一晃已過了二十幾個年頭。這段日子裡自信自己聽得懂不少山鳥的鳥音,也閱「鳥」無數。然而,執教鞭初期,學生有時會拿鳥羽到辦公室來問我鳥名,可是除了自己曾經研究過的少數鳥種比較有把握以外,其餘多半是我認不出來的種類。可能是太多次的不確定,來找我「請教」的學生日漸稀少。
相信讀者可以從本書體認到一件事,那就是要從地上拾起的一根羽毛,判斷它是來自於哪一種鳥,實屬不易。因為鳥類的羽毛難得散開,所以很難一窺其全貌,而且不同部位的羽毛樣式也很不同,加上許多種類的羽毛樣式尚有年齡和性別上的變異,除非是終生從事水、陸鳥的繫放人員,才能練就「一羽知鳥」的功夫。
羽毛是鳥類身上最特殊的部分,它微妙的構造、色彩與斑紋,關乎著鳥的各種行為與生存方式,從羽毛的特色,多少也能窺探鳥類生活。此外,羽毛幾乎完整地包裹住一隻鳥,也形成了鳥的外型,我們分辨一隻鳥時,其實往往就是在判斷鳥身上各種羽毛重疊組合後的外觀。然而,羽毛精巧微妙的外型與構造,細緻而夢幻的色澤與質感,使得羽毛即使脫離鳥體後,往往又能獨立呈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感,甚至我們還可以從一枚枚的羽毛去重組、聯想其組合而成的特殊斑紋,有時即便不知羽毛主人,也十足具有欣賞價值。的確,羽毛一旦離開鳥的身體,在辨識上就變得困難;然而也正因如此,若能經由本書,對羽毛結構,以及對各個鳥類家族的羽毛特徵、特殊鳥種的羽毛樣貌有更深入的瞭解,那麼有朝一日必定能享受在野外撿拾鳥羽並且說得出鳥種的樂趣了。
我認識祁醫師的時間和我從事鳥類研究的時間一樣長,他是一個細心和恆心兼具且解剖學背景很紮實的自然觀察家,同時他也是本校前身屏東農專賞鳥社的創社元老,我指導的賞鳥社還留有過去他和一些同好所留下的羽毛標本,可見他早就少年有志。雖然,本書只介紹108種台灣野鳥的羽毛樣式,但這樣的蒐集呈現實屬不易,它的問世對眾多像我一樣喜歡親近自然的人,已經是一個漫長等待的解脫。這本書不僅為專業人士開闢另一條認識鳥類的途徑,尤其對飛航安全調查者與探討鳥類天敵食性的研究人員將受益無窮,並且也滿足了喜歡收集羽毛的業餘人士的好奇心。
有了此書,對於續集我已經迫不及待要一睹為快了。
本文作者為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 孫元勳副教授
推薦序二
一羽一世界,多樣的大自然奧妙寶庫
羽毛是鳥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徵。記得以前認植物,班上功力好的同學能夠以葉子的單葉複葉、葉型、葉主側脈的型態、葉表的顏色、葉緣的鋸齒、摸起來的質感、揉起來的氣味等等來鑑定樹種;然而若要憑類似的方法,判斷羽毛來自何種鳥身上,可就難上百倍。因為鳥類羽毛千變萬化,多樣性高,在同一種鳥身上,不但有各部位數十種不同功能及型態色彩的羽毛外,可能還因雌雄、成幼、冬夏、區域性、族群社會地位、環境營養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儘管如此,一位美國史密索尼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Smisonian Institutions)退休的老太太,還是能以一根羽毛的細微型態來判別鳥種,館方甚至還為她舉辦了羽毛回顧特展。
本書的出版,開啟一扇自然之窗,讓社會大眾有一本屬於本土的鳥羽入門書,讓大家領略大自然奧妙於秋亳之間,按著使用說明,記錄採拾環境,比對實物圖鑑,享受豁然開朗的頓悟喜悅。本書也是一本提供專業人士使用的參考書,凡是研究動物食繭食殘,研究鳥隻撞車、撞飛機、撞玻璃、撞電塔、撞電線、撞風力發電機的研究人員,都能由留下的隻「漬」片「羽」中,以最小成本、最快方式,達到判讀鳥種的目的。同時,本書更是國民中小學鄉土自然教學的工具書,讓莘莘學子經老師的導讀帶領下,讀一根羽毛像似讀一張藏寶圖似地,尋著蜘絲馬跡找到大自然知識寶藏,進而啟發對自然生態的喜愛與大地的關懷。
本書的始作俑者,就是人稱怪獸醫的祁偉廉。此君乃外科聖手,他纖細靈巧的手不知救活多少飛禽走獸,一生與動物保育脫離不了關係。同業們是開業賺錢,日進斗金,他卻從學生時期就不務正業,經常混跡賞鳥社,跑山產店跟大盤哈啦,目的是為了了解非法野生鳥獸的交易資訊。畢業後不改其志,服役期間、任職師大研究助理、談戀愛,也都能善用周遭資源不忘進行保育工作,之後又創立台北鳥會野鳥急救站,還身兼鯨豚協會、人猿救援基金會義工獸醫師。他為動物上山下海,飛的、爬的、游的、跑的,只要與保育與救傷相關,總是能看到他的身影,後發奮著書,為台灣哺乳動物立傳。而今又能整理累積二十年的資料經驗發表,實屬難得但非偶然。怪獸醫私下訴苦,為了撰寫本書比對羽毛,他發現自己得了老花眼而視茫茫,念在這股阿甘傻勁與執著上,樂意為序。而我似乎看到遠處雲海上也盤著一隻大鵬鳥,在他的世界裡自由遨翔。
本文作者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黃光瀛博士
作者序
野鳥救傷的記憶剪貼簿
1979年就讀屏東農專時加入賞鳥社至今,已有二十七個年頭了,在剛開始賞鳥時,許多棲息環境的鳥況良好,數不清的賞鳥之旅看盡了鳥兒們的美麗。可惜當時野生動物保育法尚未實施,許多珍稀的台灣野禽常在鳥店販售,野鳥對圈養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限,太過緊張則會在籠內衝撞,以致頭破血流、羽毛折損,有些則會因無法接受店家的飼料,不吃不喝抑鬱而終。面對不幸死亡的個體,社團中多位有心人付出了時間,技巧雖不成熟,仍盡可能地製作成剝製標本留存;至於一些零星拾獲的羽毛,則分別收藏。這樣的近距離接觸野鳥,讓我在就讀獸醫系的學生時期,就對「鳥羽」有了特別的觀察和認知。
1989年起在台北經營獸醫院,就近參加了台北市野鳥學會,時值野生動物保育法頒佈實施的年代,野鳥被捕捉販賣的情況明顯地減少,但是自然棲地環境卻不斷在變化中,許多昔日賞鳥的景點已不復存在,生活其間的鳥類也消失無蹤。有感於人類行為對鳥類的負面影響日漸加劇,野鳥學會也努力於保育工作,因此構想結合鳥會的救傷義工,為救治傷鳥盡些微薄之力。許多傷鳥在醫療照顧後便能恢復且重返自然,但也有不幸身亡的個體,這些死亡的鳥體常在冰存後便轉送學術研究單位,製作標本典藏供人查閱,其中,比對羽毛也是能夠發揮的功能之一;但是有些不諳利用博物館的朋友,在拾獲羽毛之後苦於不知從何下手比對,於是我便興起將鳥羽作成系統資料的念頭,歷經十多年,採樣的野鳥超過百種,如今集結成冊公諸於世,希望能提供一種另類又細緻的觀察角度,與愛鳥人士分享。
在救治傷病野鳥的時期,父親年事雖高卻仍在我的獸醫院內幫忙,照顧恢復期的野鳥是他老人家很有興致的工作,他會特別為不同食性的鳥種四處張羅購買食物,還為牠們清洗籠舍,父親雖然不是鳥會會員,但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鳥友」,也是我這獸醫師少不了的「救傷義工」。對於鳥羽,父親也異常珍惜,每當傷鳥有換羽脫落時,常特別拾起交給我保存。去年初正當提筆開始撰寫本書的時候,父親驟然辭世,雖然他未能看到這本書的完成,但仍希望能以此書追念慈祥、和藹且喜歡動植物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