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吸毒十年的流氓,如何擺脫毒癮、重見曙光?
一個荒唐度日、傷透父母心的浪子,如何迷途知返?
從黑暗到光明、從沉淪到新生,一個最激勵人心的悔改!
在香港調景嶺出生的劉民和,父親在逃難到香港前是大陸的望族之子,母親則是畢業於師範學院的讀書人,只是這樣的背景抵不過現實生活的煎熬。個性叛逆的劉民和在龍蛇雜處的調景嶺,十三歲就成了不良少年,十五歲加入黑社會,成為一個逞凶鬥狠的流氓。為了混出名號,他嘗了人生中第一口嗎啡,從此走上吸毒的不歸路。
混黑道的那段日子裡,他曾被打壞眼睛、打碎腕骨、割傷腳筋,幾乎瀕臨死亡;雖然曾一度聽從母親的勸告考取台灣的逢甲學院,卻好景不長,很快又抵不住毒品的誘惑,為了買藥,偷、搶、騙無所不作。畢業後他回到香港再度淪回吸毒之路,每天打架滋事、一事無成,在吸毒與戒毒之間不斷輪迴。
在這段黑暗的歲月中,母親無私的愛是他唯一的依靠。他的母親是虔誠的傳道人,當他在毒海中反復掙扎時,是他母親一次次不放棄地向神祈禱,一聲聲流著淚將他喚回。十年之後,他終於走出黑暗,第一次看到人生的希望與未來。他不但戒了毒還信了主,改掉了過去養成的流氓生活形態與個性。是他母親永不放棄的愛,帶領他親身體驗到神的大愛,也因此,他的生命終於有了曙光。
本書是劉民和牧師的生命見證,細述他從吸毒的流氓到傳播福音戒毒的牧師的心路歷程,以及他蒙神召叫的屬靈分享。除了劉牧師之外,書中還藉由劉牧師的妹妹、好友與同工,以各種不同的視角呈現出這個感人的生命故事。
劉民和藉著本書,將他所經歷的「信」、「望」、「愛」讓人們知道,不論面對何種絕境,只要有信心,就能正向地面對苦難、突破艱難的困境;只要堅持那份永不放棄的愛,如同劉民和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吸毒者,那麼不論是怎樣荒蕪、黑暗的生命,也能擁有希望,邁向新生。
作者簡介:
莫少珍
晨曦會工作人員,投入福音戒毒工作已有二十多年。
台灣晨曦會簡介
台灣晨曦會福音戒毒工作開始於一九八四年。目前在台灣共有十三個據點,包括:五所戒毒村、毒癮愛滋戒毒村、男/女中途之家、姊妹之家、行政中心、晨曦門徒訓練中心、晨曦職場門徒訓練中心、青少年學園。
輔導模式是以基督教信仰、過來人榜樣帶領,以及團體動力,來幫助吸毒者戒治毒癮。輔導時間一年半,以身體、心理、靈性及職能訓練等全方位復健為主。
劉民和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一九七七年因吸食海洛因進入香港晨曦島戒治,被毒品捆綁十年的他,深刻體會到吸毒者的痛苦和福音的大能,因此,當他戒毒成功之後,便回應神的呼召──「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2),獻身福音戒毒事工。
一九八四年在陳保羅牧師的差派下,來台建立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現任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著有《福音戒毒的生命事奉》、《晨曦會靈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福音戒毒的牧養事奉》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從本書中,我們看到了包容歧途羔羊的親情、對社會民胞物與的關懷與無私奉獻的愛,確實是使沉迷於毒海者回頭、頑石點頭的良方。倘若家庭與社會多一些溫情、愛心與關懷,相信擺脫毒癮,將不再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李志恒,前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局長、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
有人問劉民和牧師:「為何一再原諒這些人?」他回答說:「我面對的是他們背後的撒但,我責備的是那惡者,我原諒的是我的弟兄……我絕不能在弟兄軟弱時雪上加霜,這樣會失掉弟兄。我寧願『做到盡』,帶著他們一起認罪悔改,一起靠神,陪他們走一段路。」這就是神的愛,劉牧師用神的愛去愛這些吸毒者,始終不放棄!
——張光正,前中原大學校長、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
劉牧師差不多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上山下海,任勞任怨,任殺任宰。他只顧一件事,那就是「我曾吸毒,我戒了,我新生了,我要把這好處分給我那些不成人形的弟兄!」
——張曉風,知名作家
生命裡的晨曦之光,不僅改變了劉民和牧師,也幫助劉牧師開展並擴張晨曦會的福音戒毒,在世界各地徹底地改變了許許多多的人,也讓世人得以看見甚麼是「永不放棄的愛」。
──陳偉仁,前台灣世界展望會副會長
十年浮沉在吸毒和戒毒間的痛苦,劉民和以自身從死裡重生的經驗,帶給許多深陷毒癮的患者希望,三十多年來,他也協助不少人成功戒毒,具體彰顯了神的愛與救贖。
──鄭忠信,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
名人推薦:從本書中,我們看到了包容歧途羔羊的親情、對社會民胞物與的關懷與無私奉獻的愛,確實是使沉迷於毒海者回頭、頑石點頭的良方。倘若家庭與社會多一些溫情、愛心與關懷,相信擺脫毒癮,將不再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李志恒,前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局長、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
有人問劉民和牧師:「為何一再原諒這些人?」他回答說:「我面對的是他們背後的撒但,我責備的是那惡者,我原諒的是我的弟兄……我絕不能在弟兄軟弱時雪上加霜,這樣會失掉弟兄。我寧願『做到盡』,帶著他們一起認罪悔改,一起靠神,陪他們走一...
章節試閱
【摘文段落1】
在我一生中,媽媽的禱告為我帶來極大的福份;也因為她的禱告,帶出了信心裡愛的見證。
說起我的年少時代,實在是非常混亂。也許是年少無知,也許是成長中的叛逆,自十三歲開始,我便在學校與一群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偷、騙、恐嚇、勒索,樣樣都來。之後,覺得生活還是不夠刺激,便在十五歲那年加入香港黑社會,進入另一個好勇鬥狠的世界,這造成了我放蕩不羈、流氓耍狠的個性。
全世界都有同一種流氓教育:大哥被殺,小弟要替大哥報仇;大哥有罪,小弟要毫無理由替大哥承擔。
香港黑社會當然也有屬於它的流氓教育:「要就不要出來混,要出來混就要混得像個老大」、「不吸毒不像老大」。當時,我為了想要混個老大的名號,也為了要「像個老大」,便嚐了第一口嗎啡,從此就被毒品鉤住,不得自由。
毒品的誘人之處,實在令人無法想像,只要嚐上一口,無論生理上的反應如何,都會讓你想再吸下一口、再增加服用劑量,愈陷愈深。
記得有個寒冬夜裡,我在調景嶺一個偏僻、隱密的空屋中—也是我們經常聚賭的地方—正和一夥道上的朋友吸毒時,突然聽到門外媽媽喊我的聲音:「民和,民和呀,你在裡面嗎? 如果你在裡面就快點出來吧,不要再吸毒了,跟媽媽回家去啊!」
這突如其來的呼喊,使我楞在那裡不敢作聲,內心頓時五味雜陳。
媽媽不停地在屋外叫喚我,那聲音在風中飄盪著,聽起來彷彿是淒厲的哭聲。為了找我,媽媽一定想盡了辦法求我道上的朋友,才能找到這麼隱密的地方。但是,我告訴自己不能出去,這樣最起碼可以讓媽媽以為我不在裡面,不致讓她太傷心。而我心裡,真是痛恨自己到了極點。當初要不是錯誤的英雄主義作崇,以為「不吸毒就不像老大」,我就不會被毒品捆綁得不可自拔,也不會害得母親到處找我,身心受累。
有人說:「吸毒的人沒有親情。」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毒癮一來,使我們有親情卻活不出親情,有感情卻活不出感情;這種心境比沒有親情還要更加痛苦,正如我媽媽因為我受盡傷害,是我最深的歉疚。可是她始終沒有放棄我。
「神啊,祢會救這個浪子吧! 神啊,祢要救這個浪子啊! 神啊,祢能救這個浪子的!」媽媽總是這麼真誠地為我呼求禱告。有一次,當我被人打傷住院時,昏迷中我仍然聽到媽媽的禱告:「神啊! 祢不要讓這個孩子死掉啊! 神啊,求祢救救這個孩子啊!」媽媽像是直接跟她眼前一位朋友傾心吐意一般,苦苦哀求著;而這個朋友彷彿也站在她的身邊,成為她最有力、最直接的支柱。
雖然在當時,禱告並沒有得到回應,也沒有發生神蹟 (我的行徑甚至變本加厲),但是媽媽仍然忠心仰望、信任神。
媽媽是一位傳道人,為了幫助我戒毒,時常帶我去參加一些青少年退修會,她總是存著一個希望:神的話能感動我。而我因為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媽媽,偶爾會跟她參加一些聚會,目的是想安慰她一下。
雖然有時候神的話真的感動了我,可是我自認自己這麼壞,神怎麼可能會幫我?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媽媽單純的信心,將她帶入神慈愛的作為裡。十年後,神真的拯救了我,我不但戒了毒、信了主,也因著信,重整了生命中一切不討神喜悅的問題,甚至改掉了我過去養成的「流氓」生活形態與性情。
一九九八年,我與妻子麗明在香港建道神學院進修一年後回台灣,我們接到媽媽癌症末期的通知回港看她,那時,她對我說:「民和,耶穌救了你,是要你繼續媽媽的工作,做好傳道的工夫。過去這三、四十年來,為了家、為了你們,媽媽在傳道的工作上做得不好、做得不完全,希望你能繼續為主大發熱心。民和,你一定要記住,媽媽不是這十年為你流淚禱告,媽媽是一輩子在為你禱告。」
禱告,成為媽媽生活的方式,也是她對神的信心;縱然神沈默不語,她也單純地相信神的存在、神的愛;她熱望與祂相隨。
苦難常折損人的心志,但相反地,它也磨練人的信心,因此一個人的信心,與他對苦難的反應有很大的關係。從媽媽身上以及近三十年的服事,我慢慢體會到「信心」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信心能帶給人無窮的盼望? 這其中的奧秘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信心如同突破未來的一把鑰匙,對於將來之事有一種確實堅定的信念。這種確實堅定的信念就像契據一樣,是事實,也同時有功效;是我們所盼望之事的保證,使我們對於尚未實際得著的神之應許,就像已經得著一樣。所以,在我那段荒唐的日子裡,媽媽雖然看不見未來的我,但是在主裡,信心使她與神之間建立了一種愛與信任的關係。所謂信實,不是單單只盼望神的應許,而是承認、相信神的應許,那才是信實。
〈希伯來書〉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所望之事」是將來的事,是神應許、卻尚未成就的事;而信的「實底」就是信的本體真像,也就是一個人所信的那個未見的實體就是如此,換言之,你信神怎麼樣,就真的是那樣。
因著信,所望之事雖是將來的事,卻變得十分真實,如同已經被我們得著了;且提供了堅定的確據,使基督信仰中那些看不見的屬靈福氣,成為全然的確實。因此,信心使我們在今天便經歷將來,並使我們看見那不能看見的。「所望」就是「盼望」,既是盼望,就一定還「未見」,因為一旦見到了,就一定是實現之後,那就不是盼望了,所以「信」與「望」是並存的。既然是所望的,當然也是「未見之事」的「確實」保證。
信所未見的盼望才是真信心,才是有根基的盼望。盼望使信心成為有價值的信心,信心使盼望成為有基礎、有實底的盼望,信心和盼望是並存且互為因果的。所以,信心是不要憑眼見、不需要憑據的。因為它本身就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是使我們對於那些眼所未見的事物,覺得如同眼見一樣地確實。
不過,在這當中有個很危險的觀點,那就是人很容易把強烈的慾望當作信心;誤認為信心是慾望加上樂觀,甚至有人藉著提倡一種使人產生積極的態度稱為信心,卻不知這只是一種心理上的驅使而已。信心的眼睛能看見那不能見的,但並不是無中生有。信心是直接與真實的神溝通,確信神的應許必會實現。
一般人的生活經驗會認為:真理是透過觀察、驗證而來的,因此人就只信任感官所得的感受。有人曾經這樣比喻:某樣動物飛起來像一隻鳥,模樣也像一隻鳥,叫起來又是鳥的聲音,一般人就多半會認定牠是一隻鳥,如果牠生下的蛋又孵出一隻小鳥,那麼所需要的驗證就可說是齊全了,就可做確定的結論。這是人們在生活上一貫的推理與驗證的程序。
可是信心的真理卻不是如此,「我們知道,是因為我們相信。」正是因為這句話的真意,提升了我們所知的境界。信心所領受的事實,是源於從神而來的啟示,並不是驗證而來,乃是因為那是神說的。我媽媽滿有盼望,是因為她絕對相信神是信實的。
媽媽因著信,相信總有一天因為神的愛,我會成為新造的人。同樣,她對我的兒子一樣有來自神的信心;雖然他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信主,也很荒唐,但是媽媽瀕危離世之時仍然對我說:「不要怕,只要信,你就是我十年禱告得來的,你也要這樣為你的兒子付上禱告的代價。」
雖然媽媽沒有機會看見她的孫子得救便已離世,也無從享受她工作所帶來的祝福,就如經上說的「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希伯來書11:39)但是,「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馬書8:24-25)保羅告訴我們信心的意義與信心的功效,同時又告訴我們信心與盼望之間的緊密關連。
我們一定要存著「得救是在乎盼望」的這種態度。既然我們信了主,就必會獲得救恩的全部好處;雖然在信主的那一刻起,我們盼望可以完完全全地脫離罪、苦難、疾病和死亡,但是我們卻仍在其中。基於神的應許,我們期待從這當中得到釋放,如同我們已經得著了一樣的確信。所以當媽媽在世的最後一刻,我因為服事不能陪在她身邊,卻聽見妻子麗明告訴我:「媽媽走的那一刻,臉上非常平靜,是微笑著走的。」
同樣的,當一九九五年我人在美國為主見證,無法趕回香港照顧因為生病而彌留的爸爸,甚至無法見他最後一面時,我也同樣相信爸爸因著信,知道我對他的思念,也明白我和他因著主耶穌基督的愛而恢復的父子情。當父親過世時,正是我佈道的時候,站在講台上,我訴說著自己的得救見證,追溯爸爸和我之間的種種、我們重歸於好的點點滴滴,眼淚還是忍不住撲簌而下……。
【摘文段落2】
一九八三年,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教授邀請我來台灣參加青宣大會,為福音戒毒見證。會後,林哥(即林治平教授)向我談到當前台灣吸毒問題及戒毒需要的急迫性,他當場力邀我來台灣,投入福音戒毒的工作。
當我回到香港,便把林哥的想法告訴陳牧師。經過不斷的禱告後,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一日,就在我和妻子麗明結婚後的第十天,陳牧師便差派我們以及江得力牧師一家五口來到台灣,開啟台灣晨曦會的福音戒毒聖工。
一轉眼已二十多載, 實在不得不讚嘆神奇妙的作為。回顧一路走來,全是生命成長的腳蹤,不但是屬靈爭戰的考驗,也體會到吸毒對全人破壞的嚴重性、戒毒對全人治療的需要,以及幫助戒毒弟兄全人康復的必須性。但是,在這全人康復的過程中,更讓我領受到的是:靈命導引的生命事奉。
在我傳道的二十多年裡,無論是事奉神或是服事人,我都體悟到那是神藉著我們,在這世上完成祂的心意。所以當我事奉神、傳揚神的話時,那正是我與弟兄姊妹在建立一種關係的時候,也是在主裡體現耶穌基督復活生命力的時刻。就好比耶穌基督在世時,凡事都以自身的榜樣來訓練十二個門徒,祂和他們一起生活作息,為他們禱告、也一起祈禱;為他們詳細解釋經文、也教導他們天國的事;在祂治病、趕鬼及向眾人傳道的時候,也把他們帶在身邊;無論任何一方面,祂都作他們的導師,而祂的一切行事為人,也都與父神的心意完全和諧一致。
在這樣密切的生活中,門徒學到的是一種關係的建立,他們對耶穌在世上所做的事,是因著和耶穌的個人關係而明白了祂的異象、愛心、盼望、感受和品格,也明白了神的國度。因此,耶穌在祂的門徒中,建立了一種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文化。
這種由耶穌所模塑的文化—靈命導引(Spiritual Mentor),是一種關係上的生命影響,這種關係自早期教會一直延續至今。新約中我們可以找到生動的例子,例如保羅是地中海一群主要領袖的導師,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他對提摩太的影響。保羅的鼓勵和教導,為提摩太日後的事工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教會歷史中,門徒訓練的過程也一直強調導師與學生彼此間密切的關係,以及一同追求聖潔生活和靈命成熟的動力。這樣的學習,不是短期內能夠達到的,乃是一生之久的操練。門徒一旦與耶穌基督建立了親密關係,他們便能發現生命有了嶄新的品質,能夠傳達出神恆久的愛,以及對公義的熱愛,也能「跟從祂的腳蹤行」。
耶穌不僅與十二個門徒有生命的關係、與教會歷史中的聖徒有關係,也與我們、和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有關係。因著這一種生命的關係,使我們與神—聖父、聖子、聖靈—之間也有了很密切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是藉著「道」傳遞出來的,也藉著在群體生活中展現出來。群體生活一直是教會重視的(也是福音戒毒群體重視的)。我們是基督的身體,每個信徒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可以互相影響,這是群體生活的重要之處。因此,要達到耶穌所模塑的成熟信心,我們就必須與別人有所關連,進而一起成長、彼此分享。
基督徒的生命是基於一種關係性的學習,因此就該積極參與一個不斷學習的群體,這是培養忠心基督門徒的渠道,對於靈命導引尤有價值。世界展望會資深領袖泰德.尤斯壯(Ted Eugstrom)給靈命導引作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將神給你的傳給別人。」神學家保羅.史丹利(Paul Stanley)、羅伯特.克林頓(Robert Clinton)的解釋更為貼切:「靈命導引是一種關係導引的過程,由懂得或有具體經驗的導師,將其所知或所經歷的(智慧的泉源、資訊、經驗、信心以及靈命狀態等等),在一個合適的時間,以適宜的態度傳授給學生,幫助他成長,使他得到教育、得著能力。」
晨曦會福音戒毒的同工(我都視為傳道人和學道者)對於關係的建立,應有很深的體認,因為我們對靈命導引之生命影響是相當重視的,我們向來都是以弟兄姊妹的益處作為出發點和目的。例如二○○四年四月,我在加拿大晨曦會福音戒毒中心對同工和弟兄所做的服事,以及在各教會的佈道、見證等,再一次使我經歷福音戒毒事奉的甘甜。每天和弟兄、同工一起生活、禱告、讀經、聚會、工作、郊遊、與家屬們的互動、參與教會的佈道見證,一切過程中我學習了很多,也應用了很多、成長了很多。而這一切,確實都是建立在關係中才學習到的,否則便只是講講理論,不容易深刻。
當弟兄們在公眾場所高談闊論時,我立刻告訴他們不要太大聲,要懂得禮貌;我們在燒烤用餐時,大家會盡情地放鬆、不講髒話;弟兄們鬥嘴時,我立刻提醒糾正,告訴他們不可有指桑罵槐的心態,免得種下仇恨;工作時,有人以不好的口氣叫另一人做事時,我也立刻前去解圍,並幫著他們一起做;當各盡其職的分工產生紛爭時,我告訴他們恩賜各有不同,彼此服事才有意義;當我去各教會佈道、見證,與教會牧者相交、爭取屬靈資源、呼籲教會為我們禱告、邀請弟兄姊妹參與晨曦會的聖經教導,而真的有不少弟兄姊妹回應願意投入這份福音戒毒事工時,我與他們分享解說福音戒毒的異象、呼召、使命以及其中的困難和價值;有奉獻回應時,我帶領弟兄們感恩,且教導他們如何與義工相處、如何欣賞義工無私的投入,也告訴義工如何供應信息與見證等等,這一切我都以自身為榜樣做給弟兄們看、並且教導他們。
我是多麼渴望能夠幫助所有來過晨曦會的弟兄姊妹,都能單單信靠主耶穌基督。弟兄們在每堂聚會時,也都能觀察到我是怎樣地盡心竭力為主作見證,又是如何將見證活在生活裡,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在基督裡的豐盛生命。
無論是同工或弟兄,每個人我都個別與他們聊天,聆聽、瞭解他們的想法,並提出聖經的教導和我的提醒。在與他們的相聚中,我深刻感受到,福音戒毒真是最美的事奉。
事奉這麼多年,遇到許多棘手、稀奇古怪的事,次數真是不勝枚舉。尤其是對戒毒弟兄而言,每一件事都發生得很快,常會令人應接不暇,有時甚至讓人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中。若按著我們自己肉體的想法,的確是無法、也不容易去愛那些傷害我們的人。但是感謝神,我不能、我不容易,可是主能。因為主已把祂的榜樣留下,賜下祂的愛,使我們靠著真理的靈,帶領我們進入真理,讓我們能夠因著祂的愛而傳達這份愛。所以,事奉的基本精神,就是活在神面前的覺醒(陳濟明,2002),無論是生活、工作以及品格,都是事奉神的見證。吳勇長老勉勵傳道人要「作對的人,走對的路」,這也是我時常提醒自己的話。
一個「對」的傳道人,他會活出神所吩咐「命令的總歸就是愛」(提摩太前書1:5),他的言語、行為是「愛心、信心和清潔的心」的品質(提摩太前書4:12),對他而言,「活在神面前」不僅是一種表現出的行為,也包括了一切私下的行動和暗地裡的心思意念:他在神面前完全沒有隱瞞,是一位能夠滿足神心意的人;他會遵行神的旨意、願意把自己交給主;願意讓事奉充滿讚美、禱告和敬拜,願意讓信仰成為他傳道生涯中最基本的規範。
一個事奉神的人也必須走在合神心意的路上。無論生活或是工作都遵行著神的
旨意,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竭力,完成神的託付。
【摘文段落1】
在我一生中,媽媽的禱告為我帶來極大的福份;也因為她的禱告,帶出了信心裡愛的見證。
說起我的年少時代,實在是非常混亂。也許是年少無知,也許是成長中的叛逆,自十三歲開始,我便在學校與一群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偷、騙、恐嚇、勒索,樣樣都來。之後,覺得生活還是不夠刺激,便在十五歲那年加入香港黑社會,進入另一個好勇鬥狠的世界,這造成了我放蕩不羈、流氓耍狠的個性。
全世界都有同一種流氓教育:大哥被殺,小弟要替大哥報仇;大哥有罪,小弟要毫無理由替大哥承擔。
香港黑社會當然也有屬於它的流氓教育:「要就不...
目錄
序言
.為要成就神的美意
.為晨曦的使命而戰
第一部 信心
1 不要怕,只要信
無論是自個兒的心情或是別人的羞辱,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都撞得我傷痕累累、措手不及;可是,幸好有神,祂使我有盼望,也同時看見人活著的價值。因為神賜給我的愛,我能夠勝過一切困難,我的心終有所依。
2 信心
不論信心是什麼,給了什麼樣的答案,或是給哪一個人,每一個答案都將無限的意義給了有限的人,而且是苦難、匱乏、死亡不能摧毀的意義。因此,只要人有信心,新的事物就會來臨。
第二部 聖召
1 踏著福音戒毒的腳踪
劉牧師說:「惟有在主裡才能活得自由。就如你我所知,吸毒的人,就算能賺得全世界,也不能滿足他們靈裡的需要。」在相處中,我真切感受到劉牧師生命中散發出的一份特質,那是一種愛神、愛人的生命力。
2 聖召
當我回應神、願意遵循祂的呼召時,我反而發現,我擁有了真正的自己、也擁有了自己的性格,這是最奇妙的事。因此,從起初被呼召、蒙召,直到現今的事奉,我領受到神的心意,知道神要我親近祂、傳講祂的道。
第三部 事奉
1 愛他們到底
上帝的話是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祂的愛時時撫慰著我們,從不稍卻。正因著祂的愛、祂的恩惠,使我們在深陷困境時,可以感受到風開始在我們的手裡輕拂;光開始在我們的眼中明亮;而生命,亦在覺醒中自然新生。
2 福音戒毒的事奉
我們必須信靠神的能力,因為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生命能持續性的改變,是根據神堅定、永不改變的神性。神的聖潔將我們的罪揭發出來,迫使我們勇於與罪爭戰,並引導我們,讓我們能實際走上戒毒成功的路。
回應心情
.晨曦會,加油!
.獨行奇事的神
.愛裡沒有放棄,一本真情流露的書
.愛裡沒有放棄,給我愛的激勵
後序
附錄 晨曦會事工史記
序言
.為要成就神的美意
.為晨曦的使命而戰
第一部 信心
1 不要怕,只要信
無論是自個兒的心情或是別人的羞辱,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都撞得我傷痕累累、措手不及;可是,幸好有神,祂使我有盼望,也同時看見人活著的價值。因為神賜給我的愛,我能夠勝過一切困難,我的心終有所依。
2 信心
不論信心是什麼,給了什麼樣的答案,或是給哪一個人,每一個答案都將無限的意義給了有限的人,而且是苦難、匱乏、死亡不能摧毀的意義。因此,只要人有信心,新的事物就會來臨。
第二部 聖召
1 踏著福音戒毒的腳踪
劉牧師說:「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