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免疫權威&百大良醫彙整臨床35年專業領域的精華本書詳述病因、好發族群、流行病學、臨床症狀、診治用藥、可能併發症、飲食&運動建議、生活照護、身心調適等,期能幫助病友及早治療,重拾健康生活!近年來風濕免疫方面的新知識和新研究一日千里,因此經常聽到有病人因未能即時掌握病情,蹉跎許久才接受適當的診療,而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周邊小關節,例如:手指關節、膝蓋關節、足踝關節等,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常侵犯的關節,因為均屬於可動關節,因此關節腔內皆有滑膜組織,而滑膜組織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灶所在,患者經常發病於此,也是臨床上病患抱怨關節疼痛腫脹的根源。
臨床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典型的症狀便是人體周邊關節出現對稱性的多處、慢性(時間達六週以上)發炎反應,尤其是手部及腳部的小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侵襲的部位不只是人體的周邊小關節,事實上,它會引起全身性的病變,包括血液、眼睛、肺臟、神經與心臟血管系統等的異常。
近來,由於分子生物學、遺傳學與免疫學的高度發展,豐富的醫學知識及先進的醫療技術,讓關節炎的病理機轉獲得更深入的研究與了解,已經到達細胞、分子的層次了,也因此開發了許多新的治療藥物,也建立了許多新的治療觀念。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前幾年是治療的黃金時期,越早診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對任何一個病患來說,治療永遠不嫌晚,必須以很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這個疾病,早期積極治療、控制病情、以減少副作用,才能有了更好的生活品質與更佳的預後。
常見關節炎好的好發位置: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部、指間與掌指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手部遠端指關節及負重關節(如膝或腰)。
僵直性關節炎→好發於下背與骨盆關節。
痛風→好發於第一大腳趾關節等。
作者簡介:
張德明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博士
美國風濕學院院士
現職:
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國立陽明大學副校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教授
陽明醫學大學臨醫所合聘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臨醫所兼任教授
台灣醫學中心協會理事長
中華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內科醫學會監事召集人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委員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榮譽理事長
衛福部健保署總額支付委員會召集人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員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國防部軍醫局局長
國防醫學院院長
三軍總醫院院長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
台灣內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
榮譽獎項: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連續11年,國防醫學院傑出研究獎共8屆,國防醫學院優良教師獎,陽明醫學院優良教師獎,國防醫學院優良導師獎,默克基金會研究獎,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2000),國家生技品質標章 (2004),商業周刊評選百大良醫(2009),國防醫學院北美校友會傑出成就獎 (2009),衛生福利部衛生福利獎章(2014)。已發表專業論文253篇。
著作: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面面觀》、《痛風》、《過敏免疫全書》、《張德明院長風濕免疫疾病診療室》等。
相關著作:《張德明院長 風濕免疫疾病診療室》《完全解析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治 照護全書》《過敏免疫全書》
推薦序
▌中譯推薦序1
卓越的專業平台,啟動關節健康的新契機
文/梁馬修(波士頓退伍軍人健康照護系統風濕部主任、美國哈佛醫學院風濕部教授、哈佛公衛學院 健康政策與管理教授)
這是一本瞭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知識寶庫,作者是世界醫學思潮的領航者之一,一位卓越的教師、研究員、學術領導者、和醫師;同時也是另一本中西合璧、令人激賞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專書的作者。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令人困惑的疾病,這本「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第一本以中文書寫,由單一作者一以貫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專書。
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病人本身及其家庭極大的痛苦和負擔,無時無刻的影響著病人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且除了病人的原有工作外,為了配合治療計劃,彷彿額外再背負了另一份全職工作。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專科醫師除了治療關節問題外,更須特別注意關節以外的器官系統,例如疾病本身可加速動脈硬化,長期使用藥物也會產生問題,甚至經常是非預期性的。
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近年已有長足進展,但基本上仍無法治癒根除,而昂貴的藥價也常令人卻步,且使用上仍有些問題未解。病人及其醫師在治療的旅程上可能要終其一生的不斷選擇,最令人滿意的選擇當然應該是結果表現最好的,危險性與副作用最少的,且負擔得起或願意負擔的。
在治療的旅程中,病人應是積極參與且被充分告知的夥伴,也能盡量在心理上自視為常人而非病人,尤其重要的是能自在的提出「為什麼 ?」的疑問。在這本張教授的著作中,不但有科學的專業,也有照顧處於困境病人的藝術,更提供了病人及醫師廣泛的知識;該書內容平實、中肯,深入淺出。
相信我們都能從這本好書中有所收穫。
▌推薦序 2
優質的醫學新知寶典
文/林芳郁(亞東紀念醫院院長、前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認識張德明教授已多年,一位謙謙君子,做事腳踏實地,待人和善而寬容。張教授二十餘年前留學美國,在哈佛大學 Peter H. Schur, Matthew Liang 及 Michael Weinblattn 三位教授手下,研習風濕免疫方面的新研究;回國之後在風濕免疫專業領域持續發揮其長才。
他是國內自體免疫方面的專家和臨床高手,癒人無數。他今日將其所學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新知和臨床最近的新發展彙集成書。尤其此書也包括了:生活照護與日常保健,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飲食、運動和生活照護(包括常用藥品),都有詳細著墨,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及家庭將是十分實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具破壞性的發炎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因為關節的侵犯影響到肢體的健全與活動而間接影響到病人工作及對家庭與社會的貢獻,日久反成為其負擔,是我們極不願見到的情況。一般民眾對這類疾病的瞭解較少,尤其近年來風濕免疫方面的新知識和新研究一日千里,坊間較完整且專業的參考書籍也不多,因此經常聽到有病人因未能即時掌握病情,蹉跎許久才接受適當的診療,而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時間。
類風濕性關節炎醫療的科技與知識日新月異地在不斷發展,分子病理機轉的精進,乃至新藥尤其是標靶治療的推陳出新,讓許多病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與更佳的預後,這都是我們醫療人員共同期待的發展,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正是這類疾病的代表之一。
張德明教授今年一月,由國防醫學院退休後來台北榮民總醫院繼續貢獻所長,相信許多本院的病人將得到張教授的專業上的嶄新服務。除竭誠歡迎他的加入本院外,也欣喜他把多年的經驗彙集成書,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友及家庭將有助益良多,欣然為之序。
▌中譯推薦序1
卓越的專業平台,啟動關節健康的新契機
文/梁馬修(波士頓退伍軍人健康照護系統風濕部主任、美國哈佛醫學院風濕部教授、哈佛公衛學院 健康政策與管理教授)
這是一本瞭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知識寶庫,作者是世界醫學思潮的領航者之一,一位卓越的教師、研究員、學術領導者、和醫師;同時也是另一本中西合璧、令人激賞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專書的作者。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令人困惑的疾病,這本「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第一本以中文書寫,由單一作者一以貫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專書。
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病人本身及其家庭...
作者序
與關節和平共處,找回健康的生活
文/張德明(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經驗的累積或過度的自信使閱讀別人常似瞭然於胸,但人生中最困難的卻是認識自己,心身皆然。若罹患了或將相伴一生的慢性疾病,就讓認識自己更多了挑戰,但也唯有知己知彼、坦然面對,方能相忍相成、相伴相隨,從而和平共處,破繭重生,不受羈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發炎性關節炎中最常見,也可能是最頑固嚴重的,大約影響了全世界人口的 1%。根據我們早期的研究(1994年),在台灣大約有 0.93%的人口有此問題。
類風濕性關節炎雖以關節侵犯為主,但卻也有相當多其他關節外的臨床表徵,並清楚的顯示其為一以侵犯關節滑膜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簡而言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多發性、周邊性、對稱性、破壞性的關節炎,常好發於中年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可造成嚴重的失能,不但會影響患者本身的身心狀況,同時也會影響家庭、社會,乃至於國家,故深受重視。
三十餘年前,我自國防醫學院畢業,留在三軍總醫院初當內科住院醫師的第一個月就被分發在風濕免疫科,從此一訂終身。赴美進修讀書期間,在研究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大師、哈佛醫學院的蕭彼德(Peter H. Schur)教授實驗室裡耳濡目染,學習分子生物學的實驗技術,同時也與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師、哈佛醫學院的 Michael Weinblatt 教授共同研究抗風濕藥物的作用機轉,更同時與哈佛醫學院的 Matthew Liang 教授討論自體免疫疾病的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
1990 年回國後,我與他們的聯絡從未間斷,自己的臨床、教學與研究領域也始終沉浸在自體免疫疾病,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中,從未懈怠,單就類風濕關節炎而言,看了何止千手,並在照顧劉俠女士多年後,寫下〈俠隱之慟〉一文,悼念君子之交。
而在最放鬆與快樂的診間裡,病人無助且重複的詢問,無情地壓迫著看診時間,以及坊間沒有完整的專書都是促使我動筆寫下本書的原因。我認真整理書寫,把所有的知識與經驗結晶都記錄下來,但也因為相關知識的不斷推陳出新,致不斷增修而歷時逾年,終至今日有懷胎破水的喜悅!
感謝林芳郁院長與 Matthew Liang 教授的序言,感謝我的父母始終如一的身教和鼓勵,更感謝我的妻子琦,幫我把部分手稿鍵入電腦,以及長久以來對我忙於公務的容忍與支持。三個可愛的兒子,大為剛從醫學系畢業,為本書畫了封面圖代表著對病人的呵護與祈福;大容就讀於台北醫學大學的護理研究所,為本書畫了插圖(詳見 P.72);大方,剛考上台大電機,則幫我校對,總醫師葉富強及助理文茜、堇妍提供了許多案例圖片,藥師林宗坤提供了藥物圖檔。更感謝我親愛的病人,多年來教了我這麼多,給了我愉悅的門診時刻,豐富了我的生命,滿足了我微渺的成就感與虛榮心,更提供我不斷成長學習的機會。期盼也相信這本書的出版,會對關心這個疾病的朋友有些許幫助,是所至幸!
與關節和平共處,找回健康的生活
文/張德明(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經驗的累積或過度的自信使閱讀別人常似瞭然於胸,但人生中最困難的卻是認識自己,心身皆然。若罹患了或將相伴一生的慢性疾病,就讓認識自己更多了挑戰,但也唯有知己知彼、坦然面對,方能相忍相成、相伴相隨,從而和平共處,破繭重生,不受羈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發炎性關節炎中最常見,也可能是最頑固嚴重的,大約影響了全世界人口的 1%。根據我們早期的研究(1994年),在台灣大約有 0.93%的人口有此問題。
類風濕性關節炎雖以關節侵犯為主,但卻也有相當多其他...
目錄
推薦序1 卓越的專業平台,啟動關節健康的新契機──梁馬修(美國哈佛醫學院風濕部教授)
推薦序2 優質的醫學新知寶典──林芳郁(亞東紀念醫院院長、前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作者序 與關節和平共處,找回健康的生活──張德明(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第1篇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1章 關節是重要的人體結構
一、關節的構造
二、認識硬骨
三、關節對於人體的重要性
第2章 認識關節炎
一、關節炎的成因
二、關節炎的種類
第3章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歷史回顧與命名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流行病學
三、為何會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
四、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
第2篇類風性關節炎的診斷與治療
第1章早期診斷能有效控制病情
一、面對醫生時,應如何描述症狀?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理變化與病程
三、如何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2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檢查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實驗室檢查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影像學檢查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疾病活動性評估
第3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一、傳統的治療法
二、現代的治療觀念
三、藥物治療的種類與研製
四、其他治療方式
五、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影響與預後
第4章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其他疾病的關係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心臟病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癌症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
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否能生育?
第3篇生活照護與日常保健
第1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佳保健飲食
一、正確的飲食保健法則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須知
第2章運動有助於維持關節健康
一、運動治療的基本方向
二、運動治療的基本原則
三、運動治療的好處
四、適合的運動類型
五、應避免的不良動作
第3章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活照護
一、居家照護原則與居家環境的改善
二、日常舒緩關節疼痛的方法
三、禁忌的生活惡習
第4章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身心調適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的情緒問題
二、病患的自我調適
全新增訂(最新診治、用藥&生活照護):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用藥
★止痛藥1: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止痛藥2: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
★止痛藥3:三種對環氧化酶2(COX-2)較有選擇性的新藥
★生物製劑治療會引發感染的疑慮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腸道微生物的關係為何?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其他疾病的關係
★肌少症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健康風險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造成骨質流失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會影響性功能障礙嗎?
★以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增加惡性腫瘤的風險嗎?
★疫苗注射有助改善或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口服避孕藥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有無影響?
★哺乳時間長短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無影響?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飲食保健
★吃魚可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
四、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活照護
★氣候變化會影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輕重嗎?
附錄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支援機構
附錄二 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藥品介紹
推薦序1 卓越的專業平台,啟動關節健康的新契機──梁馬修(美國哈佛醫學院風濕部教授)
推薦序2 優質的醫學新知寶典──林芳郁(亞東紀念醫院院長、前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作者序 與關節和平共處,找回健康的生活──張德明(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第1篇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1章 關節是重要的人體結構
一、關節的構造
二、認識硬骨
三、關節對於人體的重要性
第2章 認識關節炎
一、關節炎的成因
二、關節炎的種類
第3章 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歷史回顧與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