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瀕死經驗的經典之作
考試院院長╱黃榮村
在一九六○年代,英國心理學家 Donald Broadbent 讓「注意力」(attention)的研究變成為科學界令人尊敬的議題;另外一位更大牌的 Francis Crick (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則在一九八○年代之後,讓「人類意識」不再是學界的禁忌題材,而成為今日的科學之星。同樣的,Raymond A. Moody 在一九七五年出版《死後的世界》(Life After Life)一書,並第一次定義「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 NDE),因此而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神祕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NDE與其相關的自我離身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 OBE),現在已是當代意識科學與醫學研究中的標準題材之一,我最近就看到一本由 Steven Laureys與 Giulio Tononi 在二○○九年所編輯的大部頭專書《意識的神經學》(The neurology of consciousness)中,已有正式討論OBE與NDE的專章。
死亡是人生的最終問題,也是科學界最後未知的疆域之一。Raymond Moody 顯然不認為目前有任何可信的科學方法,可以證明有死後的世界,但他在三十多年前即有洞見,認定臨床死亡後經急救而復活者,或生命在一瞬間遭受嚴重威脅但仍倖存者,他們所講述的瀕死經驗,有助於對人類生命最後幾分鐘之真正了解。Moody以一百五十個案例為基礎並實際訪談五十人,由此定義出NDE的十五個共同元素:不可言狀、聽到有人宣告其死亡、平靜的感覺、聽到不尋常雜音、看到黑暗隧道、有離身經驗(OBE)、與靈物相見、見到亮光、人的一生一閃而過、經驗到所有知識存在的領域、經驗到光之城市、經驗到奇妙的靈、經驗到超自然的救贖、感覺到邊界或極限、重新回到自己身體之內(部分引自上述《意識的神經學》一書)。
其中的OBE是目前神經醫學、臨床研究、認知科學研究得較多的課題,對造成自我離開身體的經驗之不正常大腦運作機制或相關的腦區損傷,皆已有初步的研究。OBE不只可能併隨NDE發生,它也發生在不同場合,研究者估計一般人在其一生中可能有百分之五的機會經驗過。NDE則因所包含的內容更廣,科學界的爭議與疑慮也較多,但仍應與大腦功能在瀕死當時受損或異常運作有關,由臨床上瀕臨死亡或生命曾遭受嚴重威脅者之相關資料,當代較保守估計在這些人身上發生NDE現象的比例約百分之六至十二。
我個人在年輕二十幾歲時,曾因誤食超量的亞硝酸鈉昏迷十多個小時,在內科急救室睜開眼睛時,就有隧道式視覺與極強的亮光,雖與本書所寫的條件不盡相同,但有類似之處,對此我自有一套科學的解釋方法,不在此贅述,但若將該經驗說成是類似長久性感覺剝奪後所造成的幻覺,那是太過簡化問題。每個人對NDE的體驗不同,包括我自己的在內,也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可能性而已,因此需要像 Moody 這樣多問問有類似經驗的存活者,才能勉強拼出一個圖貌出來。麻煩的是,對這類現象做過度引申或加入主觀想像的慣性,經常存在,過度引申之後常使該類經驗的科學事實變為難以追索,好在 Moody 是有警覺性的人,他盡量在設法避免掉入這個困境。
在三十七年前出版這本書,需要勇氣與運氣,現在則需要大量的科學證據再加比對,但也不能以科學之名太過侷限這類經驗的解釋。不過不管如何,在另寫下一本大書之前,先看看這本三十幾年前的經典之作,是非常必要的。
專文推薦
一窺死亡的一些樣貌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生命教育碩士班教授╱陳錫琦
死亡的話題,在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禁忌,儘管如此,筆者小時候也時有耳聞某人死而復活的故事,可見人們對於死亡是害怕但又充滿好奇的。因為有死而復活的例子,所以台灣有人死後必須停放至少七天後才下葬或火化的習俗。每一個死而復活的人都有一段個人的奇特經歷,但是將這些事蹟收集成書並不多。台灣近年來已有一些瀕死研究的論文,穆迪醫師可說是開啟了此一研究的先驅。
儘管每一個有過瀕死經驗的人所經歷的不盡相同,但是穆迪醫師將所訪談對象的瀕死經驗約略歸納出幾個現象:一、神識(靈體、靈魂)離開身體,沒有時空限制,可依心念立即到任何地方,盲人在這階段可看得見,啞巴可說話,聾子可聽得見。二、看見強烈的光,依其不同宗教信仰,對光有不同的體會。三、一生有如電影放映一般,一幕一幕閃過。經過這一個歷程的人,在回到人世後,對人生都有另一番體會,更願意對其他人付出愛心。
筆者自小對生死問題即感興趣,常會思考「父母生我之前我是誰,死亡之後誰是我」,但是在農村保守的氛圍下,這是絕不可提起的問題。直至上了大學,對宗教稍有涉獵,才知一個人知道自己死將何去,是這一生最大的意義,它將影響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筆者曾針對大學生做過感覺自我接近死亡經驗之調查研究,所得之結果與穆迪醫師的訪談結果有部分相近之處,而且這樣的經驗對於當事者而言,都有其人生的正向影響。誠如作者所言:「因為我們對於死亡的認識,會對我們安身立命的方式有重大改變。」「未知死,焉知生,在我們得以一窺彼岸世界以前,是無法完全理解此生的意義。」
筆者從事死亡教育、生死教育多年,常會以「現象緣起,本體性空」來和學生討論生命,生命的種種現象是隨種種因緣而變動,就其本體的性質找不到一個固定的相狀,因此假名為性空。每一個有瀕死經驗的人的經驗都不盡相同,現僅就瀕死現象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神識(靈體、靈魂)離開身體,看到自己身體在病床上,那麼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二、如果神識(靈體、靈魂)是真正的我,既然能經歷這麼多現象,那麼到底我有沒有死?三、神識(靈體、靈魂)到底有形相或無形相,如果無形相卻仍感覺自己仍有身體各部位,是否只是心的投射?即使是盲人,斷手斷腿的人,靈體卻絲毫不受損。五、能感受到靈體的「那個人」又是什麼?六、這一生死亡的經歷如果是如此,那麼在這一生之前是否也曾經經歷過?七、所見的光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如果是相對的,那麼就有自己與「光的存有者」的對待,如果是絕對的,自己與光是否就無差別了呢?
筆者修習本書所提及的《西藏度亡經》幾年,每晚睡前都當作臨終來練習,透過對死亡的觀察,能夠體會人生的無常,對現有生命更加珍惜與把握,更透過對死亡過程的觀照,能夠更勇敢的面對死亡。
本書的出版是一大突破,打破社會對死亡議題的禁忌,讓人能勇於談論個人對於死亡的看法與經驗,透過本書,我們得以一窺死亡的一些樣貌,或許能稍稍減輕內心中最深層的死亡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