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座台灣近代公共建築,以圖解方式一次導覽,提供最佳鑑賞台灣近代建築之角度與途徑。
十九世紀末歐洲因工業革命影響,建築從材料到構造技術皆有突飛猛進的改變。甲午戰爭後台灣進入日本時代,這段時期已是日本近代建築發展的成熟時期,台灣因此在二十世紀初成為近代建築技術與風潮的實踐場域。因此,今日在台灣各地可見近代建築風格百花齊放,見證東亞地區近代化過程的各種嘗試與努力。
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受民族主義和國際局勢影響,公共建築地景同時出現美援影響的現代主義及中國復古宮殿風潮;鄉土文學運動到政治解嚴後,地方歷史和自然元素開始成為設計養分,九二一大地震和綠建築的觀念也持續刺激台灣益發多元精彩的建築風貌。
本書以空間脈絡角度切入,搭配時代氛圍及社會思潮的轉變,走訪50座台灣近現代經典公共建築,看見50種引人入勝的建築風華。
台南測候所(1898)∕新起街市場(1908)∕台南公館(1910)∕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組合事務所(1911)∕步兵第二聯隊本部營舍(1912)∕台南地方法院(1912)∕北投公共溫泉浴場(1913)∕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1915)∕台南廳(1916)∕台灣總督府(1919)∕台北醫院(1921)∕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22)∕台南刑務所嘉義支所(1922)∕台北郵便局(1930)∕台灣總督府高等法院(1934)∕台南州新化街役場(1935)∕台北公會堂(1936)∕台南武德殿(1936)∕台南合同廳舍(1937)∕台灣銀行(1937)∕台北市役所(1940)∕國立台灣科學館(1957)∕中山博物院(1965)∕中山樓(1966)∕外交部(1972)∕國立國父紀念館(1972)∕中正紀念堂(1980)∕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1981)∕救國團墾丁青年中心(1983)∕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中央圖書館(1985)∕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86)∕劍潭青年活動中心(1988)∕台中縣東勢鎮綜合行政大樓(1993)∕宜蘭縣政府(1997)∕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1998)∕公務人力發展中心(2000)∕宜蘭縣社會福利館(2001)∕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習所區(2001)∕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2001)∕十三行博物館(2002)∕國立台灣美術館整復建工程(2004)∕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第一期新建工程(2004)∕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2006)∕高雄世界運動會主場館(2009)∕蘭陽博物館(2010)∕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2011)∕六堆客家文化園區(2011)∕大東文化藝術中心(2012)∕台中圖書館新館(2012)
本書特色
1.提供建築主體圖解,輕鬆閱讀台灣近代建築細部語彙與特色,簡明易懂。
2.安排建築落成年代前後時間,清楚對照社會發展背景與建築相關事件。
3.設計「精彩一瞬間」,從建築平面圖中,讓閱讀上能更清楚捕捉到建築容易忽略的地方,如臨現場。
【精采內容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