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2016年的最後一期,第72期,我們討論「狩獵」這個議題,延伸出來的思考,是獵人學校的課程教育以及對世界各國狩獵的瞭解。本期主編原來是伊萬•納威教授,5月被新政府徵召,成為中央原民會的伊萬•納威副主委,她的主編工作就由我接手。我從不熟悉「守獵」這個議題,到瞭解「狩獵」對原住民族的意義,感謝協助撰稿的朋友,72期終於順利產出。
評論三篇的執筆者,各具代表性。伊萬•納威副主委正督導跟狩獵相關的經發處,政大民族學系官大偉教授長期支持原住民族狩獵的正名化、排灣族的撒可努是台灣獵人學校創辦人。
封面故事「狩獵與獵人學校」,整理這一年原住民族與動保團體對於「狩獵」的各自執著,跳脫兩方的爭執,我們應該更關注獵人文化的式微,獵人學校可以有所作為,還是僅能做到獵人文化的推廣。
原教前線有兩個主軸,一是現況的瞭解,裴家騏院長以「回到過去」的題目討論在原住民的傳統裡,生活就是如何與土地及自然資源相處的哲學。浦忠勇教授則介紹他正在進行「狩獵暨漁撈文化專案計畫」,藉此來討論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二是由4位原住民談本族的狩獵議題,這幾位原住民都寫過與狩獵相關的碩士論文,其中3位也在學校教書,他們的想法應具有代表性。前線的最後一篇是魯凱族的簡淑惠老師,她將狩獵文化的課程帶入學校教育,是一場生動活潑的教學。
校園報導的重點是討論「獵人學校」的經營,我們針對目前在台灣比較著名的獵人學校來進行報導,包括撒可努的獵人學校、阿美族的吉籟獵人學校、烏來地區的獵人學校、新竹尖石鄉的梅嘎蒲獵人學校,透過報導,我們對獵人學校的理解更為深刻。
延長線主要就是介紹世界各國的「狩獵」’編輯部的用意是想要瞭解不同國家對於狩獵的做法,我們報導了法國、芬蘭、日本、韓國、越南、澳洲的狩獵行情,希望這些資訊有助於我們對「狩獵」的認識。
兩本與族語相關的新書書評:《巒群布農語簡易詞典》與《台灣阿美族文學創作叢書第一輯:讓族語重生》,越來越多的族語作品,都是推動族語成長的力量,我們樂於分享推廣。